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4年10月21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出生在厦门集美的一个小渔村。1890年,年仅16岁的陈嘉庚辞别母亲,前往新加坡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到1919年时,陈嘉庚已经成为拥有400万资产的大实业家。到1925年时,他的资产已经达到1200万,是名副其实的东南亚“橡胶大王”。也许有人认为,陈嘉庚那么有钱,平时一定是花钱如流水,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曾经是富甲一方的千万富翁,陈嘉庚从不大吃大喝,更不抽烟喝酒,而是粗茶淡饭伴随一生,始终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
自奉甚俭的优良品质
陈嘉庚幼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在新加坡经商,他跟随母亲在家乡集美生活。陈嘉庚9岁入私塾,读书之余,他随母亲下田下海劳作,贴补家用,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可贵品质。
1890年,陈嘉庚奉父函召,到新加坡学习经商。生意步入正轨之后,陈嘉庚即开始将经商赚来的钱投向教育。他抱定“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1919年夏,陈嘉庚返回故乡集美,开始紧锣密鼓筹办厦门大学。在筹办厦门大学期间,他发现集美学校少数师生常常会到厦门市去消费,就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式”上发表演讲进行批评。他说:“本校性质如何?即省俭是也。中国今日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
大概是为了让学生更信服,陈嘉庚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的例子:“鄙人在新加坡时,地处繁华,每月除正当费用外不及二元。所以如此者,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可见,陈嘉庚不是守财奴,他的节俭不是为了把钱财留给子女,而是用来兴学报国。据统计,陈嘉庚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各类学校达118所,他一生捐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款项高达1亿美元。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浪费现象极其厌恶。1940年3月,陈嘉庚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考察。陈嘉庚在去延安考察之前,先去了重庆。在国统区,陈嘉庚每到一地,当地主官都用山珍海味招待陈嘉庚。云南省主席龙云招待陈嘉庚的菜肴,让他颇感意外:“是宴酒菜均特殊,菜中有象鼻一味,为生平未尝食。”重庆官场的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令他大失所望。在延安,陈嘉庚目睹了抗日根据地干部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处事以利民富国为前提,作风民主、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的气象,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并做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准确判断。
节俭朴素的待客之道
陈嘉庚长期在海外生活,返乡期间他注意到:国人平日里清汤寡水、粗茶淡饭,但一旦遇到婚丧嫁娶、亲友相聚,都要杀猪宰羊、烧鸡炖鹅,集中力量大吃大喝一番。为了改变这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陋习,1948年,陈嘉庚撰写了《民俗非论集》,他在书中写道:我国人对交际应酬,注重宴饮,虽素昧平生,或赴友人筵席,间接传介,萍水初逢,亦多设筵招待,互相传引,豪阔之士,自是应接不暇。夫金錢浪费,必须寻得来源,私情既多,公心难守。
1950年9月,陈嘉庚回国定居。他的日常饮食可谓粗茶淡饭,非常俭朴。他爱吃地瓜稀饭,菜常常是花生米、油条、豆豉、芋头等几项轮换,有时炒一点米粉,偶尔吃点海蛎煎、炸海蛎。即使遇到逢年过节或有重要客人来访,也只是用家乡的特色风味食品来招待。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浪费。”
1951年3月1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毅来集美视察工作,陈嘉庚请他来家中喝茶,并让炊事员去买点糖果招待陈毅。当时,炊事员买了一斤糖果招待首长。陈毅一行离开后,陈嘉庚随即批评炊事员,他说:首长最多尝一两颗糖果,不像小孩子一个接一个吃个不停,你买二角钱就足够了。这个节约美谈,后来传颂一时。
陈嘉庚晚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人民政府给他定的工资是行政三级,每月可领390元,加上地区补贴共计539元。但他却规定自己每月伙食费不超过15元,省下的钱全部存入集美学校会计处作为公用。
克勤克俭的家风家训
陈嘉庚一生共育有九子八女。他曾说过:“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他对子女的要求甚为严格。他生活简朴,也要求子女不得买奢华的物品,不允许子女过优裕的生活。第五子陈国庆15岁在道南学校读书的时候,母亲给他买了一条领带。陈嘉庚看见后,斥为浪费之举,不允许儿子佩戴。直到陈国庆后来工作赚了钱,才第一次戴上了领带。陈嘉庚正是通过这种严格的教育来磨炼子女的品格。
陈嘉庚经常引用的一句俗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当马牛”。他留给儿孙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诚毅品格和勤俭品德。至今,陈家后辈仍把“勤俭”奉为重要家训,恪守之、践行之。2018年1月20日,陈嘉庚的孙子陈君宝作客央视《谢谢了,我的家》栏目。主持人敬一丹问他,你对爷爷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陈君宝脱口而出:“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1950年回国定居后,陈嘉庚为修复战时被破坏的集美学校校舍煞费苦心,而对自己被炸坏的住宅却迟迟不让修复。他认为重建住宅所需不过二万余元,但校舍没有修复却先建住宅,“难免违背先忧后乐之训耳”。因此,他选择临时居住在“校董住宅”,直到1958年集美学校校舍全部修葺后,他才着手修复自己的住宅。
在他的居室里,只有一张小木床,一张办公桌,一把靠背椅,一张小茶几,一个木制的脸盆架和一口装水用的小水缸。在他的居室里,还有一对旧沙发,他坚持不换新的,只让换一换坐垫。他还亲自找来一块木板,需要时放在沙发的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的遗嘱,“以自己在国内银行的总共为334.2万元的存款,拨50万元捐作北京华侨博物馆的建筑费,又拨50万元为集美社会福利基金,而余下的234.2万元则全部用于集美学校的校舍建筑”。可见,对于这样一笔巨额遗产,陈嘉庚连一分钱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孙。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人民的公仆。以“廉”为本色、以“俭”为特征的嘉庚精神,将激励无数海内外赤子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作者系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院华侨华人资料中心主任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启宝
自奉甚俭的优良品质
陈嘉庚幼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在新加坡经商,他跟随母亲在家乡集美生活。陈嘉庚9岁入私塾,读书之余,他随母亲下田下海劳作,贴补家用,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可贵品质。
1890年,陈嘉庚奉父函召,到新加坡学习经商。生意步入正轨之后,陈嘉庚即开始将经商赚来的钱投向教育。他抱定“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1919年夏,陈嘉庚返回故乡集美,开始紧锣密鼓筹办厦门大学。在筹办厦门大学期间,他发现集美学校少数师生常常会到厦门市去消费,就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式”上发表演讲进行批评。他说:“本校性质如何?即省俭是也。中国今日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
大概是为了让学生更信服,陈嘉庚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的例子:“鄙人在新加坡时,地处繁华,每月除正当费用外不及二元。所以如此者,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可见,陈嘉庚不是守财奴,他的节俭不是为了把钱财留给子女,而是用来兴学报国。据统计,陈嘉庚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各类学校达118所,他一生捐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款项高达1亿美元。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浪费现象极其厌恶。1940年3月,陈嘉庚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考察。陈嘉庚在去延安考察之前,先去了重庆。在国统区,陈嘉庚每到一地,当地主官都用山珍海味招待陈嘉庚。云南省主席龙云招待陈嘉庚的菜肴,让他颇感意外:“是宴酒菜均特殊,菜中有象鼻一味,为生平未尝食。”重庆官场的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令他大失所望。在延安,陈嘉庚目睹了抗日根据地干部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处事以利民富国为前提,作风民主、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的气象,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并做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准确判断。
节俭朴素的待客之道
陈嘉庚长期在海外生活,返乡期间他注意到:国人平日里清汤寡水、粗茶淡饭,但一旦遇到婚丧嫁娶、亲友相聚,都要杀猪宰羊、烧鸡炖鹅,集中力量大吃大喝一番。为了改变这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陋习,1948年,陈嘉庚撰写了《民俗非论集》,他在书中写道:我国人对交际应酬,注重宴饮,虽素昧平生,或赴友人筵席,间接传介,萍水初逢,亦多设筵招待,互相传引,豪阔之士,自是应接不暇。夫金錢浪费,必须寻得来源,私情既多,公心难守。
1950年9月,陈嘉庚回国定居。他的日常饮食可谓粗茶淡饭,非常俭朴。他爱吃地瓜稀饭,菜常常是花生米、油条、豆豉、芋头等几项轮换,有时炒一点米粉,偶尔吃点海蛎煎、炸海蛎。即使遇到逢年过节或有重要客人来访,也只是用家乡的特色风味食品来招待。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浪费。”
1951年3月1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毅来集美视察工作,陈嘉庚请他来家中喝茶,并让炊事员去买点糖果招待陈毅。当时,炊事员买了一斤糖果招待首长。陈毅一行离开后,陈嘉庚随即批评炊事员,他说:首长最多尝一两颗糖果,不像小孩子一个接一个吃个不停,你买二角钱就足够了。这个节约美谈,后来传颂一时。
陈嘉庚晚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人民政府给他定的工资是行政三级,每月可领390元,加上地区补贴共计539元。但他却规定自己每月伙食费不超过15元,省下的钱全部存入集美学校会计处作为公用。
克勤克俭的家风家训
陈嘉庚一生共育有九子八女。他曾说过:“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他对子女的要求甚为严格。他生活简朴,也要求子女不得买奢华的物品,不允许子女过优裕的生活。第五子陈国庆15岁在道南学校读书的时候,母亲给他买了一条领带。陈嘉庚看见后,斥为浪费之举,不允许儿子佩戴。直到陈国庆后来工作赚了钱,才第一次戴上了领带。陈嘉庚正是通过这种严格的教育来磨炼子女的品格。
陈嘉庚经常引用的一句俗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当马牛”。他留给儿孙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诚毅品格和勤俭品德。至今,陈家后辈仍把“勤俭”奉为重要家训,恪守之、践行之。2018年1月20日,陈嘉庚的孙子陈君宝作客央视《谢谢了,我的家》栏目。主持人敬一丹问他,你对爷爷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陈君宝脱口而出:“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要省。”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1950年回国定居后,陈嘉庚为修复战时被破坏的集美学校校舍煞费苦心,而对自己被炸坏的住宅却迟迟不让修复。他认为重建住宅所需不过二万余元,但校舍没有修复却先建住宅,“难免违背先忧后乐之训耳”。因此,他选择临时居住在“校董住宅”,直到1958年集美学校校舍全部修葺后,他才着手修复自己的住宅。
在他的居室里,只有一张小木床,一张办公桌,一把靠背椅,一张小茶几,一个木制的脸盆架和一口装水用的小水缸。在他的居室里,还有一对旧沙发,他坚持不换新的,只让换一换坐垫。他还亲自找来一块木板,需要时放在沙发的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的遗嘱,“以自己在国内银行的总共为334.2万元的存款,拨50万元捐作北京华侨博物馆的建筑费,又拨50万元为集美社会福利基金,而余下的234.2万元则全部用于集美学校的校舍建筑”。可见,对于这样一笔巨额遗产,陈嘉庚连一分钱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子孙。
陈嘉庚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人民的公仆。以“廉”为本色、以“俭”为特征的嘉庚精神,将激励无数海内外赤子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作者系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院华侨华人资料中心主任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