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太瘦也危险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不少人来说, 减肥已经成为永无止境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另一群人却苦于身材消瘦,“怎么吃都不胖”——这不是“凡尔赛”,而是真实地见于都市职场人群的营养问题。消瘦和肥胖,本质上都是营养失衡。接下来我们只聊消瘦。

你凭什么就瘦


  1.饮食不规律
  很多职场人士因工作繁忙,无暇照料“吃饭”这件事,常常“三餐不定时,外卖天天见”。而多数外卖的营养均衡程度比较堪忧,长期吃外卖,会导致人体缺乏部分微量元素。偏食、漏餐、饮食不规律,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2.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
  在高压工作下,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通过大脑皮质传达到植物神经系统,导致胃黏膜保护层受损。熬夜、精神压力带来的睡眠质量下降,还会打破胃肠道动态平衡,影响精神和食欲,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3.减肥不当
  在“ 以瘦为美” 的主流审美标准下,一些人由于对减重缺乏科学认知,为追求纤瘦身材而过度节食。殊不知,“饥饿疗法”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甚至患上厌食症。
  4.对健康饮食有误解
  一部分人会认为脂肪有害,碳水化合物也不好,过度限制饮食,进而导致消瘦和营养不良。
  5.久坐久卧,缺乏运动
  我们的骨骼肌遵循“用进废退”法则。随着工作时间不断延长,长时间久坐不运动的职场人士就容易遇到肌肉流失、萎缩问题,出现肌肉力量不足,营养缺乏。

你是真的消瘦吗


  目前常用的、简单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应在18.5~23.9。BMI在18.5以下,则属于体重过低。当然,也可以做人体成分分析。
  通常,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某些因素导致体重下降。低于标准体重的90%时,即称为消瘦。人体的脂肪与蛋白质减少,明显会出现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及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旁证。

不想瘦的关键是什么


  消瘦主要是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导致的,能量摄入大于消耗是改变消瘦的关键。我们在排除疾病原因后,进行进食量、能量摄入水平、膳食构成、身体活动水平、身体成分构成等评估与测定。应根据健康状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能量摄入至推荐水平或稍高于推荐量。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并选择健康的食物来增加总热量。
  1.调整进食心态, 生活得更有规律。
  营养自救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开始。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的态度和放松的状态去品尝各种食物。规律进餐,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餐。专注用餐,细嚼慢咽。好好利用自己有限的“小鸟”胃,尽量不要在饭前喝太多水(包括碳酸饮料、奶茶等)。
  可以简单记饮食日记, 如食物种类、数量,以便评估能量及营养素等的摄入量。也可以记下饮食习惯,包括就餐时间、爱吃的食物等。这样可以配合作息时间,也能顺便让生活更有規律。
  2.合理进食碳水化合物,限制易饱腹、能量低的食物。
  能量的60%~70%可来自于碳水化合物,米饭等主食是补充能量的主要食物。可以适当增加精白米面等细粮,但要适当限制一些易饱腹同时易产气或能量低的食物,如燕麦、番薯、芹菜、笋等。
  3.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消瘦者每天增加蛋白质是必须的,如瘦肉、鱼虾、禽肉、蛋类、奶类等。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尤其需要增肌、消化功能不太好的朋友,可以适量补充蛋白粉。
  4.少食多餐, 吃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加餐很重要!在原饮食基础上,每日可加餐2~3次。加餐可选切片面包、牛奶、米糊等,还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全营养配方食品。如每日摄入量有限,可选择一些体积小、营养密度大的食物,少吃粥、菜汤等富含汤水的食物。可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放些含有一定热量的零食,如饼干、米糕、巧克力、葡萄干等,使身体摄入更多的能量。
  5.挑选容易消化的食物。
  很多消瘦的朋友存在消化吸收差的问题,如食欲不振,感觉食物在胃里堵着下不去,肚子胀气不敢多吃等。这类人群不要贸然增加高脂肪高纤维食物,以免让消化系统不堪重负。可以从物理和化学方法两方面着手。物理方法是,把食物变得更细软一些,“由大化小”,以此帮助机体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如肉类,可选择肉末、肉饼等,鱼虾等水产品可做成鱼丸、鱼羹、虾仁等,蔬菜剁细煮软。化学方法是将大分子食物变成小分子食物,直接供肠道吸收。如专门制作的预消化全营养配方食品,这类配方食品已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服用后小肠可以直接吸收。两餐之间增加一些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
  6.适当补充营养素。
  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消瘦人群,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等营养素的摄入更应该充足。如果实在进食有偏差,建议适量摄入复合维生素制剂。此外,应重视维生素B12的摄入,其食物来源主要是肉类、鱼贝类、蛋等动物性食物。必要时,消瘦者可在医师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食品。

瘦人要避开的雷区


  ★挑食 通常消瘦的人都有挑食的习惯。均衡饮食的关键是食物多样化尽可能涉及各种食物。
  ★什么都吃 虽然需要增加热量,但不是什么都可以不加限制地吃。要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减少或避免食用含有大量添加糖、饱和脂肪、钠,而维生素、矿物质少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饮料、奶油、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
  ★专吃刺激性食物 减少或避免摄入肥肉、油炸煎类食物,尽量少用辣椒、洋葱、咖哩等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浓咖啡等,还要避免食用过多的粗粮和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如笋、韭菜等。健康体重离不开合理的膳食和规律的运动及作息,职场人士在纠结“今天吃什么”的时候,更要认真思考“今天怎么吃”。
其他文献
该文综述了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多种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联、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ATP-P2X7R通路、NALP3炎性小体等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与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5例SIVD患者和同期35例体检者分别为SIVD组和对照组,依据头颅MRI表现评定Fazekas分级及腔梗(LI)数量,将SIVD组分为WML组和LI组,并根据脑损伤程度分别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采用Sanger测序法测定受试者PON1基因分别在第192和55位点的表达。结果①SIVD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功能代谢及临床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NICU早产儿40例,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早产儿出生第10天时的粪便标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相关临床疾病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益生菌组早产儿第10天时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属与乳酸杆菌属丰度更高(P<0.05),而梭菌属、葡萄球菌属和亲铜菌属更低(P<0.05)。功能分析中益生菌组的磷酸戊糖途径及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功能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对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相关间质性肺炎患者(IIM-IL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7例IIM-ILD患者,比较生存和死亡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NLR、MLR、PLR和CAR预测累积生存率的最佳切点,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多变量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17例IIM-ILD患者中,37例(31.62%)在随访期间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年
小张是一名设计师, 经常没日没夜地赶设计方案, 从早到晚坐在电脑前,双手不离键盘和鼠标。最近,小张操作鼠标的右手手腕疼得厉害,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也使不上劲,连刷牙、拧毛巾都感到困难。他十分担心:“我该不是得了传说中的‘鼠标手’吧!”他赶紧到医院就诊。经檢查,小张确实得了腕管综合征,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鼠标手”。“鼠标手”怎么得的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
期刊
一天我在看门诊,一名表情痛苦的年轻女患者左手托着脖颈走进诊室。“医生,你救救我吧,脖子太痛苦了,头晕、手麻,感觉脖子已经不属于我了。”她坐下后,神情焦虑地指了指自己的腰:“这段时间腰也非常难受。”  我问她:“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是做‘货代’的,每天早8点上班一直干到晚8点,回家后往往要加班到夜里12点,因为要和欧洲的客户对接。”  在今天接诊的前10个患者中,这已经是第6个有类似情况的患
期刊
你每天会面对电脑或手机5小时以上嗎?如果不注意休息, 不改变生活方式,就可能出现一张表情淡漠的“屏幕脸”。  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电脑或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些工具虽然能够帮助我们高效率地学习和工作,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长时间使用会使人患上一种新型的现代都市疾病——“屏幕脸”。  “ 屏幕脸” 其实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因为人们长期与电子屏幕“亲密接触”,共处时间甚至远远超过跟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
期刊
熬夜傳说
期刊
“熬最深的夜,看最早的太阳。”经历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漫漫长夜里,“打工人”在辗转反侧中寻找丢失的睡眠。在到处关注关键业绩指标(KPI)的职场,“打工人”的睡眠KPI达标了吗?《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仅6.69小时,相较于2013年平均减少了2小时。其中,外卖骑手、快递员、医护人员、淘宝店店主和自媒体从业者平均睡眠时间仅3~6小时,凌晨入睡更是普遍现象。本刊
期刊
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在端午氛围的烘托下,粽子总是最应景、最香甜的。但今年不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林鸣医生看来,端午的粽子再甜,也不及他收到的杨梅鲜甜。这可是一位八旬老人特意寄给他品尝的!而这里面的故事,还要从一年多前说起。1  2020年春节期间,徐美武奶奶的儿子感染了新冠病毒。因为儿媳和孙女都在国外无法回来,80多岁的徐奶奶只得独自带着60多岁的儿子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