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医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灌肠、针刺、灸法、穴位贴敷、拔罐、推拿等治疗方法,因其方法灵活多样,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患者接受度高,已成为临床治疗UC的新趋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疗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64-02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系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大肠黏膜炎症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肠道外病变,以关节损害和皮肤病变最为常见。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十分不清楚,目前普遍认可免疫系统异常是UC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此外还与遗传因素、微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中医学将之归为“泄泻”、“痢疾”、“肠澼”、“便血”范畴,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此病为本虚标实之症,以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UC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具有低治愈率,反复发作,少数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并与结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1]。目前UC已成为我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不断有学者投入到研究中来,据大量文献报道,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优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2]。中医治疗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中药汤剂内服、外用灌肠、针灸、埋线、贴敷等,现就近年来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中药灌肠疗法
由于UC的特殊性,其病变部位集中在大肠黏膜,所以灌肠疗法是一种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中药灌肠肠道给药可直达病所,具有吸收充分,作用迅速,创伤小的优点。李小朋等[3]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78例,对照组76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4.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王春成[4]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清热解毒、逐瘀排脓,兼扶正祛邪为大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附子薏苡败酱散经直肠加压灌肠,与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灌肠治疗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1.9%,并且在临床症状改善、肠黏膜病理组织学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2 针刺
针刺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UC效果明显,基本没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操作简单,病人经济负担轻,易于接受。
2.1 电针:王荣[5]等通过观察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 UC 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发现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 MDA 和 NO 的含量,使 SOD 水平上升。同时,通过控制炎症减少体内 OFR 的生成,降低内源性 SOD 的消耗,增强其活性,有效地清除机体氧自由基,从而达到保护结肠黏膜的作用。其中以天枢、中脘、上巨虚三穴效果最佳。随后,冀来喜[6]等在其基础上总结出“肠病方(天枢、中脘、上巨虚)”,并采用电针治疗UC大鼠模型,实验得出,电针“肠病方”可调节炎性反应因子起到对受损肠粘膜的修复作用。
2.2 温针:刘兴[7]取脐中四边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针刺补法,得气后艾条灸两壮,3疗程后总有效率为 93.3%。李淑芝等[8]取足三里、上巨虚、天枢、中脘、关元,针刺得气后于针柄上插入 4cm 艾条燃尽后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总有效率95.5%。
2.3 头针:韩淑凯等[9]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取头针胃区和肠区,进针后捻转2~3min,留针5~10min,只捻转不提插,每分钟捻转200次以上,反复操作2~3次。结果总有效率100%。
2.4 耳针:曾巧容[10]用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并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大肠、小肠、脾、肝、直肠、交感、神门,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1min。保留3天后除去,然后换另一侧耳穴贴压。4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后行第2个疗程。结果痊愈1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
2.5 水针:朱跃平[11]采用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灌肠治疗,结果显示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刘红[12]取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双侧穴位交替使用,用胎盘组织液2mL、亮菌甲素注射液0.2g、黄芪注射液4mL、维生素B12100μg,隔日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另用苦参12g、白及12g、黄柏12g、石榴皮9g、白头翁18g灌肠。总有效率95.5% 。
3 艾灸
3.1 艾条灸: 李红枝[13]等选使用艾条灸足三里、天枢、关元、神阙各穴,将艾灸的温补作用和穴位本身调补脾胃肠腑的作用结合起来,并配合中药灌肠,共治疗60例UC患者,总有效率95%。
3.2 隔姜灸:钟志刚等[14]取神厥穴,将生姜置于穴位上,然后把艾柱(约3g)置于姜片上,灸3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灸治1次,12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 90.32% 。丁红等[15]取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再易柱施灸。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1日1次,疗程2个月。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疗程1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 90.32%。
4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针灸辨证取穴,其能够较长时间的刺激穴位。熊伟[16]等人运用穴位埋线治疗UC患者37例。愈显率56.8%,总有效率94.6%。李宏军[17]等人通过对116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探讨穴位埋线与柳氮磺吡啶治疗UC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近期及远期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李东冰等[18]选取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下脘透建里透中脘、中极透气海进行埋线治疗UC,结果症状改善率99.2%,肠镜下改善率83.7%。 5 穴位贴敷
位贴敷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且无不良反应,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选择。刘红[19]等选择温脾散贴敷神阙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使用口服美沙拉嗪。两组疗程均为4周。其结果治疗组4周临床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100%,对照组分别为25%和8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上也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治疗UC的方法灵活多样,疗效显著,毒副作用亦少,费用较低,患者接受度高,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攻克UC的道路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比如实验动物研究、机制研究较少,中医辨证分型缺少统一的标准;临床观察指标方面缺乏远期疗效观察等,这些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同行中的认同及运用。因此,需严谨、合理设计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完善远期疗效的观察,筛选出有效的成分,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Koch T R.肠炎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6.Koch TR.intestinitis[M] (Chin).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6:406.
[2] 刘磊.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1):713-714.
[3] 李小朋、郭德良.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7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7):49-50.
[4] 王春成.加味附子薏苡败酱散合并锡类散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6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9,24(7):1354-1355.
[5] 王荣、白海霞、冀来喜等.电针天枢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1):639-642.
[6] 冀来喜、程艳婷、闫丽萍等.电针“肠病方”腧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核因子-κBp65及血清白介素-4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1):26-30.
[7] 刘兴.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J].新疆中医药,2002,20(5):33.
[8] 李淑芝、周振坤、赵佳辉等.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31.
[9] 韩淑凯、张宝昌、张红昌等.头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J].临床杂志,2008,24(5):23-24.
[10] 曾巧容.耳穴贴压法配合辨证处方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38-839.
[11] 朱跃平.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3例[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03,1 (2):19.
[12] 刘红.水针疗法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4):198.
[13] 李红枝.艾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55-56.
[14] 钟志刚、苏诺、刘毅华等.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8,6(6):149-150.
[15]丁红、王红、张田等.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6):509-510.
[16] 熊伟、高聚伟、袁轶峰.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7例[J].中医药导报,2007,13(5): 70.
[17] 李宏军、李国萍、李宏岩.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6, 26(4):261-263.
[18] 李东冰、谢振年.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2):43-44.
[19] 刘红、谭华梁、徐寅、王小娟. 温脾散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7):89-91.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疗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64-02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系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大肠黏膜炎症性病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膜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肠道外病变,以关节损害和皮肤病变最为常见。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十分不清楚,目前普遍认可免疫系统异常是UC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此外还与遗传因素、微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中医学将之归为“泄泻”、“痢疾”、“肠澼”、“便血”范畴,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此病为本虚标实之症,以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UC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具有低治愈率,反复发作,少数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并与结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1]。目前UC已成为我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不断有学者投入到研究中来,据大量文献报道,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优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2]。中医治疗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中药汤剂内服、外用灌肠、针灸、埋线、贴敷等,现就近年来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 中药灌肠疗法
由于UC的特殊性,其病变部位集中在大肠黏膜,所以灌肠疗法是一种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中药灌肠肠道给药可直达病所,具有吸收充分,作用迅速,创伤小的优点。李小朋等[3]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78例,对照组76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4.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王春成[4]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清热解毒、逐瘀排脓,兼扶正祛邪为大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附子薏苡败酱散经直肠加压灌肠,与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灌肠治疗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1.9%,并且在临床症状改善、肠黏膜病理组织学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2 针刺
针刺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UC效果明显,基本没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操作简单,病人经济负担轻,易于接受。
2.1 电针:王荣[5]等通过观察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 UC 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发现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 MDA 和 NO 的含量,使 SOD 水平上升。同时,通过控制炎症减少体内 OFR 的生成,降低内源性 SOD 的消耗,增强其活性,有效地清除机体氧自由基,从而达到保护结肠黏膜的作用。其中以天枢、中脘、上巨虚三穴效果最佳。随后,冀来喜[6]等在其基础上总结出“肠病方(天枢、中脘、上巨虚)”,并采用电针治疗UC大鼠模型,实验得出,电针“肠病方”可调节炎性反应因子起到对受损肠粘膜的修复作用。
2.2 温针:刘兴[7]取脐中四边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针刺补法,得气后艾条灸两壮,3疗程后总有效率为 93.3%。李淑芝等[8]取足三里、上巨虚、天枢、中脘、关元,针刺得气后于针柄上插入 4cm 艾条燃尽后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总有效率95.5%。
2.3 头针:韩淑凯等[9]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取头针胃区和肠区,进针后捻转2~3min,留针5~10min,只捻转不提插,每分钟捻转200次以上,反复操作2~3次。结果总有效率100%。
2.4 耳针:曾巧容[10]用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并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大肠、小肠、脾、肝、直肠、交感、神门,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1min。保留3天后除去,然后换另一侧耳穴贴压。4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后行第2个疗程。结果痊愈1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
2.5 水针:朱跃平[11]采用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灌肠治疗,结果显示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刘红[12]取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双侧穴位交替使用,用胎盘组织液2mL、亮菌甲素注射液0.2g、黄芪注射液4mL、维生素B12100μg,隔日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另用苦参12g、白及12g、黄柏12g、石榴皮9g、白头翁18g灌肠。总有效率95.5% 。
3 艾灸
3.1 艾条灸: 李红枝[13]等选使用艾条灸足三里、天枢、关元、神阙各穴,将艾灸的温补作用和穴位本身调补脾胃肠腑的作用结合起来,并配合中药灌肠,共治疗60例UC患者,总有效率95%。
3.2 隔姜灸:钟志刚等[14]取神厥穴,将生姜置于穴位上,然后把艾柱(约3g)置于姜片上,灸3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天灸治1次,12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 90.32% 。丁红等[15]取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再易柱施灸。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1日1次,疗程2个月。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疗程1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 90.32%。
4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针灸辨证取穴,其能够较长时间的刺激穴位。熊伟[16]等人运用穴位埋线治疗UC患者37例。愈显率56.8%,总有效率94.6%。李宏军[17]等人通过对116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探讨穴位埋线与柳氮磺吡啶治疗UC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近期及远期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李东冰等[18]选取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下脘透建里透中脘、中极透气海进行埋线治疗UC,结果症状改善率99.2%,肠镜下改善率83.7%。 5 穴位贴敷
位贴敷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且无不良反应,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选择。刘红[19]等选择温脾散贴敷神阙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使用口服美沙拉嗪。两组疗程均为4周。其结果治疗组4周临床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100%,对照组分别为25%和8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上也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治疗UC的方法灵活多样,疗效显著,毒副作用亦少,费用较低,患者接受度高,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攻克UC的道路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比如实验动物研究、机制研究较少,中医辨证分型缺少统一的标准;临床观察指标方面缺乏远期疗效观察等,这些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同行中的认同及运用。因此,需严谨、合理设计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完善远期疗效的观察,筛选出有效的成分,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Koch T R.肠炎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6.Koch TR.intestinitis[M] (Chin).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6:406.
[2] 刘磊.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1):713-714.
[3] 李小朋、郭德良.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7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7):49-50.
[4] 王春成.加味附子薏苡败酱散合并锡类散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6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9,24(7):1354-1355.
[5] 王荣、白海霞、冀来喜等.电针天枢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1):639-642.
[6] 冀来喜、程艳婷、闫丽萍等.电针“肠病方”腧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核因子-κBp65及血清白介素-4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1):26-30.
[7] 刘兴.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J].新疆中医药,2002,20(5):33.
[8] 李淑芝、周振坤、赵佳辉等.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31.
[9] 韩淑凯、张宝昌、张红昌等.头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J].临床杂志,2008,24(5):23-24.
[10] 曾巧容.耳穴贴压法配合辨证处方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38-839.
[11] 朱跃平.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3例[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03,1 (2):19.
[12] 刘红.水针疗法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4):198.
[13] 李红枝.艾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55-56.
[14] 钟志刚、苏诺、刘毅华等.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8,6(6):149-150.
[15]丁红、王红、张田等.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6):509-510.
[16] 熊伟、高聚伟、袁轶峰.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7例[J].中医药导报,2007,13(5): 70.
[17] 李宏军、李国萍、李宏岩.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6, 26(4):261-263.
[18] 李东冰、谢振年.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2):43-44.
[19] 刘红、谭华梁、徐寅、王小娟. 温脾散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