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水端里之谜]朝鲜导弹与卫星试射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事观察家:柳桂东
  2009年3月,美日韩等国媒体一再报道,朝鲜将试验最新型的“大浦洞”系列远程导弹:美韩等国政府随即宣布将在3月底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中安排反导拦截演练,甚至直接拦截朝鲜的远程试验导弹,而朝鲜也马上发表公开声明称,朝鲜即将进行卫星发射试验,而且针对朝鲜卫星发射的拦截行动将被视为对朝鲜的军事进攻,毕竟,怀揣“梦想”的人多半都会搞出些事情来,不太出格而又出人意料,“热泪盈眶”又不至于“涕泪滂沱”。
  全球范围内对导弹核武器试验的战略情报侦察活动在冷战时期就十分活跃,但侦察重点一直在美俄和中国等传统核武器国家。
  
  冷战结束后这一工作有所忽视,直到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在毫无情报征兆的情况下连续进行核试验,美俄等国才如梦初醒。此后卫星等先进侦察手段锁定新兴的核武器国家,伊朗、朝鲜等国的导弹核武器计划也纷纷浮出水面。由于朝鲜在新兴导弹核武器国家中发展最快,对美态度也最为强硬,因此朝鲜的导弹核武器试验场始终是美日等国各种先进侦察手段侦察的重点。
  西方在对朝鲜舞水端里试验场的长期监视中发现,朝鲜很可能完成了发射场和发射台改造,建设了一种自动抽水式燃料注入装置,可通过管道将地下燃料罐中的燃料直接注入设在发射台上的导弹/火箭上,注入燃料所需时间可以缩短1~2天。也就是说一旦发现导弹/火箭在发射场上起竖,就可能在3~4天内实施发射。虽然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金明吉曾对媒体保证发射的是人造卫星,但是多方皆揣测朝方此举是为了掩盖事实真相,打着通信卫星的幌子再次发射“大浦洞”2导弹。
  虽然1998年的试验以失败告终,但火箭飞过日本青森县东部驻日美军三泽基地东北约580千米处的太平洋上空,一级和二级分别溅落在日本的东西海域附近。外界推测此次使用的运载火箭为液体推进剂的单级“劳动”1导弹和“飞毛腿”C导弹为基础,组成第一和第二级。而在导弹基础上增加的第三级(轨道级)则有可能采用了小型固体发动机,而这种固体发动机为2007年4月25日朝鲜在劳动党成立75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出现的KN-2陆基战术导弹的主体,此次发射之所以引起西方高度关注和紧张主要是因为卫星发射工具很可能改装于“大浦洞”远程导弹。
  朝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白头山”系列导弹,但由于美国情报机构不知道朝鲜对这两种导弹的命名,情报人员就用“大浦洞”为其命名。这种导弹为两级结构,1型射程在2000千米以上,可打到日本全境,而且载荷足以携带核弹头和化学武器。虽然朝鲜1999年9月以双方展开改善关系的谈判为条件,同意单方面暂停弹道导弹飞行试验,但这还是成为日本和美国以后加快该地区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的借口。
  从目前情况发展和美日的反应来看,都与1998年和2006年的情况非常相似,美日积极准备监视发射活动,并一再以拦截为威胁,阻挠朝鲜发射。
  虽然朝鲜在2006年的试验失败了,但经过对初始阶段监测数据的分析,美国军方认为虽然试射导弹落入日本海,但当时“大浦洞”2导弹的飞行目标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的夏威夷附近的水域,而不是日本。而由于担心导弹飞行异常而误落陆上区域,没有将目标确定为同在导弹射程内的阿拉斯加,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推测:朝鲜导弹发展的目标并不只是打击日本,最终目标是实现对美国的远程威慑。
  冷战后为了掩盖远程导弹发展的事实和降低开发成本与风险,许多新兴导弹国家几乎都将航天发展与导弹发展融为一体。从这一角度看,杀人的剑与耕作的犁在制造过程中也许很难区别,只有在最后完成安装,甚至实际使用过程中才可能被发现。
  将卫星送入足够高度并赋予足够速度的任务就是由运载火箭完成的。卫星发射一般采用直接入轨、弹道滑行和过渡入轨三种方式。
  发射卫星和导弹在技术本质上没有大的差别,只是需要更大的运载能力,只有中远程和洲际导弹可以担负这一任务,只要增加一个入轨级火箭,并将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发射程序调整为卫星发射程序即可演绎新版“狸猫换太子”。
  
  
  谜题:朝鲜新发现
  
  2009年2月14日,美国侦察卫星首先在通往朝鲜咸镜北道舞水端里导弹试验场的道路上发现有顶盖的大型特殊货车,货车长40多米,为普通货车的两倍,并装有推拉式顶盖。这种货车可以同时装载“大浦洞”导弹的第一、二级和配件,直接进入有屋顶的导弹装配厂房。此前,“大浦洞”导弹都是装在普通列车上运送,很容易被美国侦察卫星发现,并从外观上判断其型号和运載能力。
  2月27日,部署在朝鲜外海和韩国、日本的电子监测设备探测到朝鲜试验启动了在舞水端里试验场的导弹跟踪雷达和相关仪器,这与1998年和2006年朝鲜发射“大浦洞”导弹时的情况类似,美日媒体因此推断,朝鲜可能正在准备新的导弹试验。3月初,美国侦察卫星发现朝鲜开始在舞水端里导弹试验场发射基地组装运载火箭,并预测可能在1~2周内完成组装,进入最后测试。但朝鲜主动发表声明称,正在准备利用“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
  可以说,美日韩等国对朝鲜的侦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曾成功预测了1998年8月、2006年7月的“大浦洞”远程导弹试射,以及2006年10月的朝鲜首次地下核试验,每次都可以在三四个月前预测。
  加上朝鲜远程导弹体积较大并使用液体燃料,因此即使导弹在试验场内的大型建筑物内完成了第一、二级的组装,也要用2~3天时间转移到30多米高的露天垂直发射架,然后装配弹头或卫星,最后加注燃枓,这个过程要持续4~5天。
  由于这种加注工作需要在发射架旁集中大量燃料槽车和特种装备,人员活动频繁,而且液体燃料一旦注入,出于安全考虑和高腐蚀燃料对储箱壁腐蚀等技术原因,火箭就必须尽快发射,因此卫星照片反映的发射架周围车辆情况成为判断发射时间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一旦发现燃料加注,必然在一同内实施发射。这一经验在1998年和2006年都曾得到证实,2006年的发射就是在发现燃枓加注4天后进行的。
  
  往事:并不如烟
  
  1998年8月初,美国发现朝鲜在舞水端里试验场发射导弹的迹象。在8月31日探测到朝鲜在该试验场发射1枚导弹,随后朝鲜朝中社宣布此次发射为卫星试验发射,并称这是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光明星”1号。据称,火箭从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的花台郡舞水端里(北纬40度32分、东经129 度27分)发射场发射,成功地将卫星送入远地点为6978.2千米,近地点为218.82千米的椭圆轨道,卫星运行周期165分6秒。
  
  令西方专家惊讶的是发射卫星的是在两级的“大浦洞”导弹上加装了一级而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第一级在起飞后95秒钟分离,落入距发射场253千米的水域(东经139度40分、北纬40度51分)。第二级在144秒时打开整流罩并在266秒时与火箭分离,此后落入距发射场1646千米的太平洋海域(东经149度7分、北纬40度13分)。第三级在293秒时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朝鲜宣称卫星入轨后以27兆赫的频率播放歌颂金日成和金正日的歌曲,并发出“自主朝鲜”的莫尔斯电码,但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在上述频率上始终未侦收到信号,因此外界推测,火箭第三级未能将卫星送至预定轨道、卫星随后很快解体。
  2002年11月,美国军事侦察卫星发现,朝鲜在舞水端里基地测试1枚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时发生爆炸,不但中止了试射活动,还炸毁了基地设施,这使导弹试验工作全面停止。但到2006年6月,美国卫星再次发现舞水端里基地有导弹试验的迹象。7月5日,朝鲜展开大规模实弹演习,共发射了7枚导弹,其中包括从舞水端里试验场发射的“大浦洞”2导弹,但在发射40~42秒后即告失败,残骸溅落至日本海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推进系统或制导系统发生故障,也有人推测弹体结构存在问题,空气动力、振动(湍流导致的不规则压力波动)和空气弹性效果可能导致结构性破坏,最终导弹解体。外界推测该导弹射程将达6700千米,可以覆盖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此后,美国一直没有间断对舞水端里的监视,在发现异常迹象之后,便很快透露给媒体。希望通过舆论向朝鲜施加压力,以证实自己的判断。
  1998年朝鲜进行导弹试验时,美国并不具备拦截能力,但还是派出了“宙斯盾”舰前往朝鲜海域进行观测和跟踪。而到2006年朝鲜导弹试验时,美国已经具备了拦截能力。派出了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的8艘“宙斯盾”舰,并宣称将对导弹进行拦截,日本也将4艘“宙斯盾”舰部署到了该海域进行监测。除积极考虑派遣“宙斯盾”战舰在公海监测和拦截外,美军还派出了EC-130、EA-6B等电子战军机前往日本海上空,以跟踪导弹测控雷达、气象观测雷达,并组织了监听和无线电干扰,以阻碍朝方发射导弹。
  
  谜中谜:关于发射
  
  目前外界普遍认为朝鲜和伊朗的航天运载火箭和远程导弹是同一技术血统。例如,伊朗“流星”3和“流星”4导弹都与其运載火箭计划有关,朝鲜的“大浦洞”系列也曾改装成卫星发射工具。
  
  从掌握情况来看,朝鲜在1998年的卫星发射是利用“大浦洞”1型导弹加装第三级,采用了弹道滑行方式发射的。而朝鲜在此次发射声明中称发射的载荷为通信卫星,载荷不会像实验卫星可以比较小,同时也需要较高轨道,不会采用直接入轨方式。而在1998年的发射失败说明其并未完全掌握弹道滑行方式,因此不太可能采用更为复杂的过渡入轨方式,很可能仍沿用上次的弹道滑行方式。
  这一方式同1998年一样需要在两级导弹上增加一个入轨级,而由于是上端载荷,其体积和重量不可能太大,因此还可能采用其较为熟悉的KN-2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主体。但由于朝鲜此次发射可能采用射程6700千米的“大浦洞”2型导弹改装成的火箭,因此运载能力会比1998年的射程在2000千米以上的“大浦洞”1型导弹大。
  截止2009年3月中旬,仍没有美日情报机构发现导弹火箭进入发射台并加注燃料的报道,因此即使使用新型加注系统,发射活动很可能也要在3月底或4月初进行了。而许多专家认为,由于韩美于3月9~20日举行了针对朝鲜的“关键决断”(KeyResolve)联合军事演习,并计划4月初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举行韩美首脑会谈,加之朝鲜已确定最高人民会议首次全体会议将于4月初举行,而4月15日是金日成生日,因此发射可能会作为向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祝贺的“礼炮”,在4月上旬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这一时间被错过,就可能推迟到4月25日人民军建军日之前进行发射了。
其他文献
冒着枪林弹雨营救伤员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为降低士兵危险,简化前线医疗保障,国外研发了伤员后送型无人车,用于代替士兵执行多种战场救护任务。美国和以色列等国注重这种伤员后送型无人车的研发,美国还在《2009机器人战略白皮书》中指出,执行伤员后送任务的机器人将在未来3~5年内投入应用。目前,美国正在研制无人驾驶战斗伤员撤退运送车和战地撤退一救援机器人,以色列正在研制用于战场的救护机器人。除这些专用的伤
BLOGOFMarins.Torry   本空间属于一个热衷于中国文化的美国海军军士,“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的舰员Marins·Torry。他曾在中国读过五年书,到过许多城市,喜欢甄子丹的功夫片,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通过和他的联系,我们受权整理刊发一些博客内容,仅供广大读者参考,欢迎您在http://blog.sina.com.cn/u/1461006364上与我们进行交流、探讨。      珍
无论我们是否心甘情愿地接受,自从城市出现后,战争没有一次完全抛弃城市。二战中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战争发生在城市和大的居民地,近来世界上的几次局部战争也都包括了城市作战。城市战被人们称为战争的“绞肉机”,是弱者对付强者的最佳选择。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作战,每一扇窗户的后面都隐藏着杀机,毫无疑问,步兵在城市作战中需要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的防护力和火力,离开坦克,步兵在城市中将寸步难行。  坦克就其设计上来讲,
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  2009年1月15日下午3时26分,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前往北卡罗来纳州。起飞90秒攀升到3000英尺后,空中客机A320因遭到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塔台指示班机立即折返,并提供了附近机场以供降落,萨伦伯格机长在35秒内评估了飞机性能做出判断。确认无法返回机场后,决定在纽约市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从出现事
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的最高首领普拉巴卡兰已被打死。另据斯军方称,政府军已经收复了“猛虎组织”的所有控制区,军方已经控制了整个岛屿。至此,持续了几十年的斯里兰卡内战才得以宣告结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斯里兰卡政府耗费近三 年时间才最终灭虎除患?  斯里兰卡这个位于印度洋上的美丽岛国,曾被到过这里的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岛。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这个岛国拥有珍贵的古城、神殿及寺庙
1938年3月,我这个自打出生就没过几天好日子的小长工,加入了晋察冀军区1分区1团,成了一名15岁的小八路。开始当通讯员,后来我立功心切,坚决要求到战斗班直接参战。1938年9月下旬,我第一次和日本鬼子拼上了刺刀,我们班和六个日本鬼子突然遭遇了,日本鬼子训练有素,拼刺刀很有章法,不大的功夫我们就有三个同志倒下了。我的左手食指也被鬼子的刺刀几乎砍断,鲜血直流,剧痛钻心,但我强忍着,继续和小鬼子拼,在
为实现人民空军转型建设和跨越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空军X试训基地,所经历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步跨越、每一个辉煌,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2005年1月9日,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杨旭驾歼-10战机在X试训基地干净利索地完成了国产某新型空空导弹定型后首次实弹打靶,标志着中国空军完全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  这一天,距离1959年已整整46年那是中国航空武器试验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那年冬天
1    我是山东省汶上县九区张董村人,在私塾读书时,受到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老师影响,于1938年底和两个要好的同学走上了投笔从戒、抗日救国的道路。那年我不到15岁,在八路军山东纵队6支队1团2连当了战士。当时战斗生活十分艰苦,每天都是要行军打游击战。为了打击敌人和避开大股敌军,什么办法都想到了。为了迷惑敌人,我们就反穿着鞋行军。当时也没什么军服(参军第2年曾发过一套),和老百姓穿得差不多。晚上宿
昔日的辉煌    轰炸机的概念,诞生在1911年的意土战争中。当年11月1日,意大利航空队朱里奥·加沃蒂少尉驾驶一架“鸽”式单翼机,飞到艾因扎拉地区的敌军阵地上空,他创造性地投下了4枚“西佩利”式手榴弹。从天而降的手榴弹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杀伤力,却为轰炸机播下了第一粒种子。世界上第一种战略轰炸机,是俄国人西科斯基设计的“伊里亚·穆罗梅茨”。它于1913年底试制成功,采用双翼木结构,四台活塞发动机,机
记:先谈谈电子战飞机的种类。  康:电子战飞机主要有电子侦察飞机和电子干扰飞机两大类,此外还有专门实施硬摧毁的电子战飞机,也可算作电子干扰飞机的一部分。  电子侦察机分战略和战术型两种,战略电子侦察机是平时和战时不间断对地面防空系统进行侦察的飞机,像美国海军的EP-3和空军的RC-135,都是长时间在侦察对象国境线外飞行,获取雷达、通信、测控等电磁信号。战术电子侦察机既可以是专用型号,也可以利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