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适应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坚持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
总体经济平稳运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内外市场环境与支撑首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积极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引导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经济增长保持稳定。2011-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分年度看,2011年增长8.1%,2012年、2013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3%,年度波动幅度小于0.5个百分点。预计“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1330.8亿元,为2010年的1.5倍。全市人均GDP由2010年的1091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16278美元。
财政收入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十二五”时期,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其中2011年突破3000亿元,2014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027.2亿元。2011-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4%;相当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6.7%提高到2014年的18.9%。与此同时,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4.7亿元,为2010年的1.7倍;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9.3%提高到2014年的21.2%。
“北京服务”引领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7成;2014年比重达到77.9%,较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服务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巩固。在此大背景下,“十二五”时期北京坚持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内部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现代服务业格局基本形成。“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增加值超过批发零售业成为经济占比最高的服务业行业(2011年);同时,以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格局基本形成。2011-2014年,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1%、12%、10.7%和10%;2014年,这4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15.7%、9.8%、8%和7.8%,分别比2010年提高2.5个、1.2个、1.2个和1.1个百分点。而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分别由2010的13.4%和5%降至2014年的11.3%和4.4%。
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1-201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1.1%,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1%),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1.4%和46.6%,比2010年分别提高2.7个和7.4个百分点。支柱行业中,医药、汽车、电子行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4.8%、14.2%和9.7%;3个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0.9%提高至2014年的36.4%。
都市农业生态、生活功能增强。“十二五”时期,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基本完成,成为拉动全市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因。2014年全市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6%,较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平原造林等绿化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显著。据测算,2014年农业森林生态与环境服务价值比2010年增长12.3%。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4.9亿元和11.3亿元,比2010年年均分别增长8.8%和11.2%;接待人次分别达到1911.2万人和1914.2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9%和5.4%。
“三驾马车”消费驱前,需求结构继续优化
“十二五”时期,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特别是消费需求对首都经济的拉动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最终消费率由2010年的56.9%提高到2014年的62.5%。2011-2014年,消费需求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4.4%,高于投资需求45.4个百分点。同时,消费、投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性消费较快增长。“十二五”时期,全市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有力推动了首都经济的稳定增长。2014年全市市场消费总额达到17156.6亿元,比2011年增长34.6%,年均增长10.4%。其中,服务性消费额达到7518.6亿元,比2011年增长36%,年均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638亿元,比2011年增长33.4%,年均增长10.1%。
固定资产投资内生动力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但增势有所放缓。2011-2014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67.9亿元,年均增长10.5%,较“十一五”时期回落3.9个百分点。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步伐加快,民间投资增长较快。2014年全市实现民间投资2620.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4.7%,较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增长动力逐步转换,发展方式更加集约
“十二五”以来,北京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把推动发展的动力转移到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效果显现,发展方式更加集约高效。
科技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增强。2011-2014年,全市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1.5%;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5.82%提高到2014年的5.95%。企业科研投入强度不断提升,科技产出持续增加。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5.1%,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10年的0.90%提高至2014年的1.18%。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8.7%。在创新驱动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8.5%提高至2014年的23.2%。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有机融合催生了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697.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826.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2%提高至2014年的13.2%,成为全市经济支柱之一。
发展方式更加集约。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革新的作用下,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进一步下降。2014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20.4%,较2010年下降8.9个百分点;而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21.1%,较2010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其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2010年的0.58吨标准煤下降至2014年的0.36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2010年的24.94立方米下降至2014年的17.58立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累计分别下降20.2%和20.8%,提前完成“十二五”时期累计下降17%和15%的目标。
空间布局调整优化,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增强
“十二五”时期,北京坚持分区域功能定位发展,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以后,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核心区人口占比稳步下降。“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工作的不断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末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为10.3%,较2010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发展新区作为重要的承载区,人口集聚趋势明显,2014年末常住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为31.8%,较2010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
制造业逐步向郊区集聚。“十二五”时期,随着四大功能区主体功能不断强化,制造业逐步由城区向郊区转移。2014年城六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制造业的比重为25.9%,比2010年下降0.8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作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城市发展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始终占全市工业的6成以上。
城市发展建设中心向新区转移。“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新区作为首都战略发展的新空间,投资规模在全市的占比不断提高。2011-2014年,城市发展新区累计完成投资11365.4亿元,占全市的42.1%,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9.7个百分点。而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占比分别下降5.7个和6.9个百分点。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显著。“十二五”时期,围绕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六高”)的集聚能力以及经济带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信息、科技等服务业集聚带动作用显著。2014年末,“六高”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占全市的25.5%,较2010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2014年实现增加值981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较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分别实现收入4070.7亿元、5045.1亿元和425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96.4%、86.3%和61.2%。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就业保持稳定。“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市就业规模稳步增长。2014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到1156.7万人,与2010年末相比,年均增长2.9%。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3万元,比2010年提高3.8万元,年均增长12%。
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就业的稳定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9073元提高至2014年的43910元,年均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3262元提高至2014年的20226元,年均增长11.7%。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比由2010年的3.92:1缩小至2014年的3.67:1;农村居民高低收入比由2010年的4.92:1缩小至2014年的3.84: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逐年提高,参保人员逐年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2014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比2010年末分别增加410.1万人、367.6万人、282.9万人、137.2万人和543.4万人。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73.4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4.1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比2010提高2.9个百分点。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继续推进。2014年末全市各类学校数达到3437所,在校学生数达到377.5万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107所和47.5万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2014年末基础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小学)校舍建筑面积和图书藏量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19.2%和8.8%;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和图书藏量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18.1%和19.2%。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4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10265个,卫生技术人员24.3万人,病床数(不含驻京部队医院)11万张,分别比2011年末增长5.8%、33.5%和15.9%。
居民健康状况继续改善。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3.29‰下降到2014年的2.33‰,孕产妇死亡率由12.14/10万下降到7.19/10万。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城市运行管理,突出抓好交通疏堵、资源供应、垃圾处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大幅提高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公共交通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末全市公共交通运营线路895条,线路长度达到20776公里,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168条和1697公里;共有运营车辆28311辆,比2010年末增加4300辆。2014年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达到81.6亿人次,较2010年增长18.3%;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33.9亿人次,为2010年的1.8倍。市民公交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9.8%,较2010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城市公用事业保障有力。2014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和天然气销售量分别达到5.7亿平方米和108.9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21.6%和60.9%;年末居民燃气用户达到846万户,比2010年增长33.4%。2014年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9.3亿千瓦时,自来水销售量10.3亿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长21.5%和15.9%。
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加大高耗能企业淘汰力度,工业污染排放明显减少。2014年工业废水、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5%和46.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比2010年减少18.8%。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1%和99.6%,分别比2010年提高5.1个和2.7个百分点。全市园林绿化成果持续巩固。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4%,分别比2010年提高4个和2.4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大气污染物浓度逐步降低,空气质量日渐好转。2014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10年下降4.1%,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4%。
区域共同发展取得进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十二五”时期,北京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从首都功能定位出发,统筹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进展。“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进程加快。产业对接方面,2014年北京搭建产业疏解合作平台30个,推进产业疏解项目30个,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累计设立分支机构1532个;作为创新中心,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项目数同比增长9.4%,成交额同比增长16.8%。交通建设方面,全长435公里的京港澳高速河北段拓展工程全面完成,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西南六环段75公里“断头路”全面通车,京沈客专、张承高速、津保铁路、京津城际高铁延伸线、北京新机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生态合作方面,京津冀三地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有所提升;2014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9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2%。
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全市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155.4亿美元,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106.1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分别达到8.3%和8.5%。服务贸易中,计算机、咨询、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增长势头强劲,年均分别增长22.4%、12.7%和10.8%。
“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推进。境外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境外中方投资额达到54.6亿美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63.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达到43.7亿美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11.2%。同时,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90.4亿美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9.2%。
回顾“十二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十三五”时期是首都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执笔人:马俊炯)
责任编辑:谭 丁
总体经济平稳运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内外市场环境与支撑首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积极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引导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经济增长保持稳定。2011-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分年度看,2011年增长8.1%,2012年、2013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3%,年度波动幅度小于0.5个百分点。预计“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1330.8亿元,为2010年的1.5倍。全市人均GDP由2010年的1091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16278美元。
财政收入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十二五”时期,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其中2011年突破3000亿元,2014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027.2亿元。2011-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4%;相当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6.7%提高到2014年的18.9%。与此同时,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2014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4.7亿元,为2010年的1.7倍;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9.3%提高到2014年的21.2%。
“北京服务”引领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7成;2014年比重达到77.9%,较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服务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巩固。在此大背景下,“十二五”时期北京坚持高端产业发展方向,内部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现代服务业格局基本形成。“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增加值超过批发零售业成为经济占比最高的服务业行业(2011年);同时,以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格局基本形成。2011-2014年,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11%、12%、10.7%和10%;2014年,这4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15.7%、9.8%、8%和7.8%,分别比2010年提高2.5个、1.2个、1.2个和1.1个百分点。而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分别由2010的13.4%和5%降至2014年的11.3%和4.4%。
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1-201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1.1%,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1%),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1.4%和46.6%,比2010年分别提高2.7个和7.4个百分点。支柱行业中,医药、汽车、电子行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4.8%、14.2%和9.7%;3个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0.9%提高至2014年的36.4%。
都市农业生态、生活功能增强。“十二五”时期,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基本完成,成为拉动全市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因。2014年全市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6%,较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平原造林等绿化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显著。据测算,2014年农业森林生态与环境服务价值比2010年增长12.3%。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4.9亿元和11.3亿元,比2010年年均分别增长8.8%和11.2%;接待人次分别达到1911.2万人和1914.2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9%和5.4%。
“三驾马车”消费驱前,需求结构继续优化
“十二五”时期,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特别是消费需求对首都经济的拉动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最终消费率由2010年的56.9%提高到2014年的62.5%。2011-2014年,消费需求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4.4%,高于投资需求45.4个百分点。同时,消费、投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性消费较快增长。“十二五”时期,全市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有力推动了首都经济的稳定增长。2014年全市市场消费总额达到17156.6亿元,比2011年增长34.6%,年均增长10.4%。其中,服务性消费额达到7518.6亿元,比2011年增长36%,年均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638亿元,比2011年增长33.4%,年均增长10.1%。
固定资产投资内生动力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但增势有所放缓。2011-2014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67.9亿元,年均增长10.5%,较“十一五”时期回落3.9个百分点。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步伐加快,民间投资增长较快。2014年全市实现民间投资2620.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4.7%,较2012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增长动力逐步转换,发展方式更加集约
“十二五”以来,北京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把推动发展的动力转移到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效果显现,发展方式更加集约高效。
科技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增强。2011-2014年,全市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1.5%;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5.82%提高到2014年的5.95%。企业科研投入强度不断提升,科技产出持续增加。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5.1%,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10年的0.90%提高至2014年的1.18%。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18.7%。在创新驱动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8.5%提高至2014年的23.2%。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有机融合催生了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697.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826.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2%提高至2014年的13.2%,成为全市经济支柱之一。
发展方式更加集约。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革新的作用下,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进一步下降。2014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20.4%,较2010年下降8.9个百分点;而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21.1%,较2010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其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2010年的0.58吨标准煤下降至2014年的0.36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2010年的24.94立方米下降至2014年的17.58立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累计分别下降20.2%和20.8%,提前完成“十二五”时期累计下降17%和15%的目标。
空间布局调整优化,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增强
“十二五”时期,北京坚持分区域功能定位发展,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以后,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核心区人口占比稳步下降。“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工作的不断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末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为10.3%,较2010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发展新区作为重要的承载区,人口集聚趋势明显,2014年末常住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为31.8%,较2010年末提高1个百分点。
制造业逐步向郊区集聚。“十二五”时期,随着四大功能区主体功能不断强化,制造业逐步由城区向郊区转移。2014年城六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制造业的比重为25.9%,比2010年下降0.8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作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城市发展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始终占全市工业的6成以上。
城市发展建设中心向新区转移。“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新区作为首都战略发展的新空间,投资规模在全市的占比不断提高。2011-2014年,城市发展新区累计完成投资11365.4亿元,占全市的42.1%,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9.7个百分点。而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占比分别下降5.7个和6.9个百分点。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显著。“十二五”时期,围绕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六高”)的集聚能力以及经济带动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信息、科技等服务业集聚带动作用显著。2014年末,“六高”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占全市的25.5%,较2010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2014年实现增加值981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较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分别实现收入4070.7亿元、5045.1亿元和4255.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96.4%、86.3%和61.2%。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就业保持稳定。“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市就业规模稳步增长。2014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到1156.7万人,与2010年末相比,年均增长2.9%。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3万元,比2010年提高3.8万元,年均增长12%。
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就业的稳定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29073元提高至2014年的43910元,年均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3262元提高至2014年的20226元,年均增长11.7%。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比由2010年的3.92:1缩小至2014年的3.67:1;农村居民高低收入比由2010年的4.92:1缩小至2014年的3.84: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逐年提高,参保人员逐年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2014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比2010年末分别增加410.1万人、367.6万人、282.9万人、137.2万人和543.4万人。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73.4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4.1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比2010提高2.9个百分点。 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继续推进。2014年末全市各类学校数达到3437所,在校学生数达到377.5万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107所和47.5万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2014年末基础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和小学)校舍建筑面积和图书藏量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19.2%和8.8%;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和图书藏量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18.1%和19.2%。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4年末全市各类卫生机构10265个,卫生技术人员24.3万人,病床数(不含驻京部队医院)11万张,分别比2011年末增长5.8%、33.5%和15.9%。
居民健康状况继续改善。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3.29‰下降到2014年的2.33‰,孕产妇死亡率由12.14/10万下降到7.19/10万。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加注重城市运行管理,突出抓好交通疏堵、资源供应、垃圾处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大幅提高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使城市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公共交通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末全市公共交通运营线路895条,线路长度达到20776公里,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168条和1697公里;共有运营车辆28311辆,比2010年末增加4300辆。2014年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达到81.6亿人次,较2010年增长18.3%;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33.9亿人次,为2010年的1.8倍。市民公交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9.8%,较2010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城市公用事业保障有力。2014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和天然气销售量分别达到5.7亿平方米和108.9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21.6%和60.9%;年末居民燃气用户达到846万户,比2010年增长33.4%。2014年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9.3亿千瓦时,自来水销售量10.3亿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长21.5%和15.9%。
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污染减排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加大高耗能企业淘汰力度,工业污染排放明显减少。2014年工业废水、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5%和46.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比2010年减少18.8%。另一方面,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1%和99.6%,分别比2010年提高5.1个和2.7个百分点。全市园林绿化成果持续巩固。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4%,分别比2010年提高4个和2.4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大气污染物浓度逐步降低,空气质量日渐好转。2014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10年下降4.1%,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4%。
区域共同发展取得进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十二五”时期,北京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从首都功能定位出发,统筹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进展。“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进程加快。产业对接方面,2014年北京搭建产业疏解合作平台30个,推进产业疏解项目30个,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累计设立分支机构1532个;作为创新中心,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项目数同比增长9.4%,成交额同比增长16.8%。交通建设方面,全长435公里的京港澳高速河北段拓展工程全面完成,京昆高速涞水至北京西南六环段75公里“断头路”全面通车,京沈客专、张承高速、津保铁路、京津城际高铁延伸线、北京新机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生态合作方面,京津冀三地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有所提升;2014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9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2%。
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全市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155.4亿美元,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106.1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分别达到8.3%和8.5%。服务贸易中,计算机、咨询、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增长势头强劲,年均分别增长22.4%、12.7%和10.8%。
“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推进。境外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境外中方投资额达到54.6亿美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63.4%;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达到43.7亿美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11.2%。同时,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90.4亿美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9.2%。
回顾“十二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十三五”时期是首都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执笔人:马俊炯)
责任编辑:谭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