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武术师资情况、学生参与情况及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整体的剖析,探寻其校园武术发展的问题,再根据其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提高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武术运动的良性快速发展。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赣南师范大学武术运动项目发展师资建设较好;女性参与者在各个年龄层次相对较少;授课内容及及时分配存在偏倚;具体的建议有: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理解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重视武术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的同时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挖掘女性市场,拓宽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校园武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2-117-01
1选题依据
2005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同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发布会上报告:我国学生体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基于防身自卫、对抗搏击、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需要所形成的一类运动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日渐式微的发展态势,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推广与传承成为政府、学校、行业组织、民间武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对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武术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进行整体的剖析,探寻校园武术发展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制约校园武术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于提高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武术运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操作办法,更好地开展校园武术课程。
2.2研究意义
武术学习和训练对学生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它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本身富含魅力。本文将赣南师范大学的武术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时数、参与人数、教师队伍等方面深入探讨与分析,能够为武术教学发展提供合理的基础理论,以及进一步完善武术课程的发展。
3赣南师范大学武术发展现状
3.1赣南师范大学武术教师学历层次结构
教师学历主要聚集在本科较多,研究生次之,师资队伍水平整体状况不错,但是学历层次出现高低不平,整体的状态还有待提升,高学历者较少,是不是可以认为就业形式造就一批学者的不如意,也许受教育程度越高,教学水平也随个人能力展现出来。
3.1.1赣南师范大学武术教师知识技能学习情况。教师知识技能学习方面,职前学习频率高于职后,且不参加学习人数只占总人数16.25%,学习氛围较好,教师自我要求高。未参加的人数是因为就业后的学习频率有所下降,跟工作时间太忙无暇分心,经费问题有关。
3.2校园武术参与者情况调查分析
3.2.1参与者的运动频度情况分析。运动时长是衡量参与者对该项运动受喜爱程度的衡量标尺,通过参与者对武术项目参与的频数来看主要集中在0.5~2小时之间,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37.85%,这是科学的健身时长,较短时间达不到一定的锻炼效果,较长时间会对参与者造成疲劳,对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2.2学生运动持续时间实际情况分析。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表示愿意且想参加武术项目的学生也占据多数,一年以内持续参与人数191人,占总人数81%,三到四年持续参加的学生为零,参与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越长参与人数越少,跟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目标有关,在一定的年限人数呈持续下降。
3.3校园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分析
3.3.1校园武术理论、技术项目开课情况。通过调查可知在该校校园开设的技术项目课程有初级套路、竞赛套路、传统套路、散打、健身气功、太极。理论课程是基本知识、图解知识、保健知识、武德知识、竞赛裁判、表演知识。其中传统套路及初级套路传授较多,在选课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生对于初级套路及传统套路认可度较高,或者由于该两项对于学生日后发展普遍运用会较为广泛,因此总体开设内容较为丰富,种类多样。
3.3.2校園武术授课内容和及时分配情况。在武术授课内容和分配情况中,基础知识中的技战术理论基础是8学时,占23.52%,组织编排课时持平都是4学时,专业知识授课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12学时,技战术分析2学时,占5.88%,课时分配存在主次不分,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武术课的认识程度不够,仅仅靠规则与裁判法进行主要的教学,会忽视理论课应起的重要作用,第二个可以看出的现象就是理论与专业技术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虽有全面覆盖内容但是其核心重点不突出。
4结论与建议
4.1课时安排不足
武术理论课知识总量非常大,枯燥且抽象,在武术馆接受学习期间由于教师没有开设足够的理论知识课程,导致武术理论知识跟不上技术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其自身长期的发展,再加上参与者自身缺乏主动性,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需要合理安排武术课程,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4.2女性参与者相对较少
武术虽较为激烈,但对于参与者的健康促进来说作用明显,增加对女性参与者的引导与激励,挖掘潜在的女性市场,促进赣南师范大学的武术项目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4.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师资力量整体水平较高,该水平持续较高发展可以通过为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每年定期分批次的公费外派学习,促进师资队伍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准,提高该校的核心竞争力。
5总结
武术发展与教学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担当,武术教育改革新理念更加强化了武术运动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且武术可以增强体质。武术融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为一体,以技能为主,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金杰.新乡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高贯发.北京市推广《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状况与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开封市区中小学武术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手机知网.
关键词:校园武术;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2-117-01
1选题依据
2005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同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发布会上报告:我国学生体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基于防身自卫、对抗搏击、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需要所形成的一类运动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日渐式微的发展态势,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推广与传承成为政府、学校、行业组织、民间武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对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武术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进行整体的剖析,探寻校园武术发展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制约校园武术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于提高赣南师范大学校园武术运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操作办法,更好地开展校园武术课程。
2.2研究意义
武术学习和训练对学生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它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本身富含魅力。本文将赣南师范大学的武术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时数、参与人数、教师队伍等方面深入探讨与分析,能够为武术教学发展提供合理的基础理论,以及进一步完善武术课程的发展。
3赣南师范大学武术发展现状
3.1赣南师范大学武术教师学历层次结构
教师学历主要聚集在本科较多,研究生次之,师资队伍水平整体状况不错,但是学历层次出现高低不平,整体的状态还有待提升,高学历者较少,是不是可以认为就业形式造就一批学者的不如意,也许受教育程度越高,教学水平也随个人能力展现出来。
3.1.1赣南师范大学武术教师知识技能学习情况。教师知识技能学习方面,职前学习频率高于职后,且不参加学习人数只占总人数16.25%,学习氛围较好,教师自我要求高。未参加的人数是因为就业后的学习频率有所下降,跟工作时间太忙无暇分心,经费问题有关。
3.2校园武术参与者情况调查分析
3.2.1参与者的运动频度情况分析。运动时长是衡量参与者对该项运动受喜爱程度的衡量标尺,通过参与者对武术项目参与的频数来看主要集中在0.5~2小时之间,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37.85%,这是科学的健身时长,较短时间达不到一定的锻炼效果,较长时间会对参与者造成疲劳,对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2.2学生运动持续时间实际情况分析。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表示愿意且想参加武术项目的学生也占据多数,一年以内持续参与人数191人,占总人数81%,三到四年持续参加的学生为零,参与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越长参与人数越少,跟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目标有关,在一定的年限人数呈持续下降。
3.3校园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分析
3.3.1校园武术理论、技术项目开课情况。通过调查可知在该校校园开设的技术项目课程有初级套路、竞赛套路、传统套路、散打、健身气功、太极。理论课程是基本知识、图解知识、保健知识、武德知识、竞赛裁判、表演知识。其中传统套路及初级套路传授较多,在选课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生对于初级套路及传统套路认可度较高,或者由于该两项对于学生日后发展普遍运用会较为广泛,因此总体开设内容较为丰富,种类多样。
3.3.2校園武术授课内容和及时分配情况。在武术授课内容和分配情况中,基础知识中的技战术理论基础是8学时,占23.52%,组织编排课时持平都是4学时,专业知识授课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12学时,技战术分析2学时,占5.88%,课时分配存在主次不分,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武术课的认识程度不够,仅仅靠规则与裁判法进行主要的教学,会忽视理论课应起的重要作用,第二个可以看出的现象就是理论与专业技术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虽有全面覆盖内容但是其核心重点不突出。
4结论与建议
4.1课时安排不足
武术理论课知识总量非常大,枯燥且抽象,在武术馆接受学习期间由于教师没有开设足够的理论知识课程,导致武术理论知识跟不上技术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其自身长期的发展,再加上参与者自身缺乏主动性,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需要合理安排武术课程,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4.2女性参与者相对较少
武术虽较为激烈,但对于参与者的健康促进来说作用明显,增加对女性参与者的引导与激励,挖掘潜在的女性市场,促进赣南师范大学的武术项目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4.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师资力量整体水平较高,该水平持续较高发展可以通过为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每年定期分批次的公费外派学习,促进师资队伍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准,提高该校的核心竞争力。
5总结
武术发展与教学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担当,武术教育改革新理念更加强化了武术运动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且武术可以增强体质。武术融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为一体,以技能为主,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金杰.新乡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
[2]高贯发.北京市推广《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状况与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开封市区中小学武术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手机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