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蚂蚁——地球上不起眼的生物,工蚁头部较大,为族群搬运食物,有些有翅有些没有,虽然它们小,但它们可不一般。
②有一次在我家门前的土地上,我发现了一群小黑点在移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蚂蚁部队,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起搬运食物回洞,另外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
③“呵呵”,我看入了神,突然来了兴致,找了一块石头挡住它们回家的路,有几只蚂蚁被压在石头下面,它们似乎想救回同伴,就用脑袋顶石头。我想:“这块石头就算整支蚂蚁部队倾巢而出也不可能顶得开。”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让工蚁用钳子把石头钳开。“切!放弃吧!你们是不可能钳开这个石头的!”我心里暗暗地想。它们好像放弃了,一只只的转过头灰溜溜地走了,我却没想到它们不是走了,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1分钟,2分钟……到了下午三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钳开了。
④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是什么让蚂蚁们能钳开石头——是团结,更明白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含义。
老师总评:
小作者从自己的观察中发现蚂蚁的精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三四年級的大多数孩子只会把蚂蚁的外形、动作和自己如何捉弄蚂蚁的过程写下来,而何海铭小作者会边观察边思考,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比较具体地写下来,并且知道跨时段观察,也会跨时段地写,由蚂蚁的表现联想到蚂蚁的团结精神。很多学生到了五年级,都只会把蚂蚁的一件事写下来,然后套用一些大道理,导致道理与事情脱节。
文章中有不足之处,如:个别用词不当,有些语句叙述不清楚,蚂蚁搬开石头的细节不具体。
修改意见:
1. 开门见山总写蚂蚁的特点,不要写蚂蚁的分工,语言简洁些,蚂蚁是小昆虫,写成“生物”太大了。
“蚂蚁——地球上不起眼的生物,工蚁头部较大,为族群搬运食物,有些有翅有些没有,虽然它们小,但它们可不一般”改成“蚂蚁——地球上不起眼的小昆虫,它们虽然小,但可不一般”。
2. 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有点乱,“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起搬运食物回洞,另外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改成“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条搬运食物回洞,另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
3. 第三自然段里的“有几只蚂蚁被压在石头下面,它们似乎想救回同伴,就用脑袋顶石头”中的“它们”应改成“周围的蚂蚁”。
“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让工蚁用钳子把石头钳开。”这里没有把工蚁试图搬开石头的动作写细致,应改成“忙活了一会儿见没动静,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一只只工蚁爬到石头的周围,有的用长钳子把石头的前面钳住,一起努力地拖,有的在石头后面努力用钳子推,但蚂蚁毕竟太少了,石头纹丝不动。”
“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1分钟,2分钟……到了下午3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钳开了。”这里从时间的长度体现蚂蚁的坚持,仍是没把动作描写细致,应改成“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哇!那队伍真是浩浩荡荡,好像是来了一股黑旋风似的,一部分蚂蚁来到石头底下不停地顶,一部分蚂蚁用钳子推和拖。1分钟,2分钟……我看累了,也饿了,赶紧回去吃饭。到了下午三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搬开了,蚂蚁们也全走了,地上只有我扔的那块石头。我心想,总会有蚂蚁被压死吧,但我找了个遍,一只死蚂蚁也没有。”
4. 第四自然段引出启示很自然,只要稍作修改。“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是什么让蚂蚁们能搬开石头——是团结和坚持,更明白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含义。”
修改文:
蚂 蚁
①蚂蚁——地球上很不起眼的小昆虫,它们虽然小,但可不一般。
②有一次,我在家门前的地上,发现了一群小黑点在移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蚂蚁部队,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条搬运食物回洞,另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
③“呵呵!”我看入了神,突然来了兴致,找来一块石头塞住它们回家的路。有几只蚂蚁被压在石头下面,周围的蚂蚁似乎想救回同伴,就用脑袋顶石头。我想:“呵呵,这块石头就算整支蚂蚁部队倾巢而出也不可能顶得开。”忙活了一会儿见没动静,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一只只工蚁爬到石头的周围,有的用长钳子把石头的前面钳住,一起努力地拖,有的在石头后面努力用钳子推,但蚂蚁毕竟太少了,石头纹丝不动。“切!放弃吧!你们是不可能搬开这块石头的!”我心里暗暗地想。它们好像放弃了,一只只转过头灰溜溜地走了,我却没想到它们不是走了,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哇!那队伍真是浩浩荡荡,好像是来了一股黑旋风似的,一部分蚂蚁来到石头底下不停地顶,一部分蚂蚁用钳子推和拖。1分钟,2分钟……我看累了,也饿了,赶紧回去吃饭。到了下午3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搬开了,蚂蚁们也全走了,地上只有我扔的那块石头。我心想,总会有蚂蚁被压死吧,但我找了个遍,一只死蚂蚁也没有。
④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是什么让蚂蚁们能搬开石头——团结和坚持,更明白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含义。
责任编辑 张家瑜
②有一次在我家门前的土地上,我发现了一群小黑点在移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蚂蚁部队,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起搬运食物回洞,另外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
③“呵呵”,我看入了神,突然来了兴致,找了一块石头挡住它们回家的路,有几只蚂蚁被压在石头下面,它们似乎想救回同伴,就用脑袋顶石头。我想:“这块石头就算整支蚂蚁部队倾巢而出也不可能顶得开。”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让工蚁用钳子把石头钳开。“切!放弃吧!你们是不可能钳开这个石头的!”我心里暗暗地想。它们好像放弃了,一只只的转过头灰溜溜地走了,我却没想到它们不是走了,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1分钟,2分钟……到了下午三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钳开了。
④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是什么让蚂蚁们能钳开石头——是团结,更明白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含义。
老师总评:
小作者从自己的观察中发现蚂蚁的精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三四年級的大多数孩子只会把蚂蚁的外形、动作和自己如何捉弄蚂蚁的过程写下来,而何海铭小作者会边观察边思考,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比较具体地写下来,并且知道跨时段观察,也会跨时段地写,由蚂蚁的表现联想到蚂蚁的团结精神。很多学生到了五年级,都只会把蚂蚁的一件事写下来,然后套用一些大道理,导致道理与事情脱节。
文章中有不足之处,如:个别用词不当,有些语句叙述不清楚,蚂蚁搬开石头的细节不具体。
修改意见:
1. 开门见山总写蚂蚁的特点,不要写蚂蚁的分工,语言简洁些,蚂蚁是小昆虫,写成“生物”太大了。
“蚂蚁——地球上不起眼的生物,工蚁头部较大,为族群搬运食物,有些有翅有些没有,虽然它们小,但它们可不一般”改成“蚂蚁——地球上不起眼的小昆虫,它们虽然小,但可不一般”。
2. 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有点乱,“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起搬运食物回洞,另外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改成“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条搬运食物回洞,另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
3. 第三自然段里的“有几只蚂蚁被压在石头下面,它们似乎想救回同伴,就用脑袋顶石头”中的“它们”应改成“周围的蚂蚁”。
“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让工蚁用钳子把石头钳开。”这里没有把工蚁试图搬开石头的动作写细致,应改成“忙活了一会儿见没动静,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一只只工蚁爬到石头的周围,有的用长钳子把石头的前面钳住,一起努力地拖,有的在石头后面努力用钳子推,但蚂蚁毕竟太少了,石头纹丝不动。”
“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1分钟,2分钟……到了下午3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钳开了。”这里从时间的长度体现蚂蚁的坚持,仍是没把动作描写细致,应改成“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哇!那队伍真是浩浩荡荡,好像是来了一股黑旋风似的,一部分蚂蚁来到石头底下不停地顶,一部分蚂蚁用钳子推和拖。1分钟,2分钟……我看累了,也饿了,赶紧回去吃饭。到了下午三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搬开了,蚂蚁们也全走了,地上只有我扔的那块石头。我心想,总会有蚂蚁被压死吧,但我找了个遍,一只死蚂蚁也没有。”
4. 第四自然段引出启示很自然,只要稍作修改。“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是什么让蚂蚁们能搬开石头——是团结和坚持,更明白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含义。”
修改文:
蚂 蚁
①蚂蚁——地球上很不起眼的小昆虫,它们虽然小,但可不一般。
②有一次,我在家门前的地上,发现了一群小黑点在移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支蚂蚁部队,它们排成两条“一”字形队伍,一条搬运食物回洞,另一条外出找食物,或者找点石子什么的东西建筑洞穴。
③“呵呵!”我看入了神,突然来了兴致,找来一块石头塞住它们回家的路。有几只蚂蚁被压在石头下面,周围的蚂蚁似乎想救回同伴,就用脑袋顶石头。我想:“呵呵,这块石头就算整支蚂蚁部队倾巢而出也不可能顶得开。”忙活了一会儿见没动静,它们又换了一种方法,一只只工蚁爬到石头的周围,有的用长钳子把石头的前面钳住,一起努力地拖,有的在石头后面努力用钳子推,但蚂蚁毕竟太少了,石头纹丝不动。“切!放弃吧!你们是不可能搬开这块石头的!”我心里暗暗地想。它们好像放弃了,一只只转过头灰溜溜地走了,我却没想到它们不是走了,而是去叫更大的部队一起来搬。哇!那队伍真是浩浩荡荡,好像是来了一股黑旋风似的,一部分蚂蚁来到石头底下不停地顶,一部分蚂蚁用钳子推和拖。1分钟,2分钟……我看累了,也饿了,赶紧回去吃饭。到了下午3点时,它们终于把石头搬开了,蚂蚁们也全走了,地上只有我扔的那块石头。我心想,总会有蚂蚁被压死吧,但我找了个遍,一只死蚂蚁也没有。
④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是什么让蚂蚁们能搬开石头——团结和坚持,更明白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含义。
责任编辑 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