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光台位于云南腾冲城西叠水河瀑布一侧的小山之上,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至万历年间,由著名的守边名将邓子龙重建。之后数百年复几经修葺。此地孤峰飞阁,风光绚丽。笔者从太极桥前,沿中峰而上,过电站,至山门。石径三曲,至观瀑台。台为半圆形,前有石栏凭藉,中有巨松垂盖,下有石桌石凳可小憩。历代骚人墨客常于凭栏观瀑,饮酒赋诗,因而为龙光台生色者不仅有周围的山光水瀑,且得益于历代名人的众多题刻。
在众多名流题刻之中,山门前仰见北洋时期大总统黎元洪题“龙光台”石刻三字,而进入山门,回视则有吴昌硕篆书的“龙光台”三字,一墙前后,两家名迹,可称眼福。
吴昌硕题字得以流布于西南极边之地,是因缘于腾冲籍的民国著名人物李根源。题额下有跋语云:“明嘉靖丁亥,永昌郡守严时泰建。万历间,腾冲参将邓子龙重修。今辛酉邑绅金殿书等醵资重建落成,根源李君转刻前辈诗文于台上,并嘱为题额。癸亥九月,八十老人安吉吴昌硕。”癸亥为民国十二年(1923),此时李根源已广为结交国内书画艺术界名流硕彦,吴昌硕则为其一,因此“龙光台”题额又可视为两人交谊之鉴。
吴昌硕(1844-1927)书画名满天下,书法诸体皆精,而尤以篆书最为“名世绝品”。他晚期作品也是创作最鼎盛的阶段,大书家沙孟海曾有“恣肆烂漫,独步时”之评。笔法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直入郁勃纵横、古茂雄秀之境。用笔以粗细不同的笔触表现丰富的线条,起收及转折处,方、折、圆并施,且化方折为圆转,寓方于圆,方中寓圆;结体左右高低则参差险劲,内外疏密尤富于变化,上下大小更强调形态。细观此“龙光台”三篆字,以纵向取势,用中锋行笔,稳健厚朴,宛转之处则流丽天然,颇得其所书《石鼓文》之精要。其中的“龙”字结体高低互倚,姿态顿生灵动之感。“光”字则上实下虚互补,尾笔宛如美人长袖之飘逸。“台”字上小下大,正得其稳重谐和之意。整幅匾额结体严谨,疏密有致,工稳平整,形态对称,笔法厚重。附书跋语又为其极擅美的行书,酣畅淋漓,与“龙光台”篆字之平稳相映成趣。吴昌硕时年八十,题匾真可谓其格调高古、人书俱老之作。
又值得称道的是,题匾刻工之技艺可说是妙传毫巅。吴昌硕篆字并跋语行书的神髓,在石上镌传至真,视之直如纸本墨迹,篆字、刻制足称双美。
在众多名流题刻之中,山门前仰见北洋时期大总统黎元洪题“龙光台”石刻三字,而进入山门,回视则有吴昌硕篆书的“龙光台”三字,一墙前后,两家名迹,可称眼福。
吴昌硕题字得以流布于西南极边之地,是因缘于腾冲籍的民国著名人物李根源。题额下有跋语云:“明嘉靖丁亥,永昌郡守严时泰建。万历间,腾冲参将邓子龙重修。今辛酉邑绅金殿书等醵资重建落成,根源李君转刻前辈诗文于台上,并嘱为题额。癸亥九月,八十老人安吉吴昌硕。”癸亥为民国十二年(1923),此时李根源已广为结交国内书画艺术界名流硕彦,吴昌硕则为其一,因此“龙光台”题额又可视为两人交谊之鉴。
吴昌硕(1844-1927)书画名满天下,书法诸体皆精,而尤以篆书最为“名世绝品”。他晚期作品也是创作最鼎盛的阶段,大书家沙孟海曾有“恣肆烂漫,独步时”之评。笔法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直入郁勃纵横、古茂雄秀之境。用笔以粗细不同的笔触表现丰富的线条,起收及转折处,方、折、圆并施,且化方折为圆转,寓方于圆,方中寓圆;结体左右高低则参差险劲,内外疏密尤富于变化,上下大小更强调形态。细观此“龙光台”三篆字,以纵向取势,用中锋行笔,稳健厚朴,宛转之处则流丽天然,颇得其所书《石鼓文》之精要。其中的“龙”字结体高低互倚,姿态顿生灵动之感。“光”字则上实下虚互补,尾笔宛如美人长袖之飘逸。“台”字上小下大,正得其稳重谐和之意。整幅匾额结体严谨,疏密有致,工稳平整,形态对称,笔法厚重。附书跋语又为其极擅美的行书,酣畅淋漓,与“龙光台”篆字之平稳相映成趣。吴昌硕时年八十,题匾真可谓其格调高古、人书俱老之作。
又值得称道的是,题匾刻工之技艺可说是妙传毫巅。吴昌硕篆字并跋语行书的神髓,在石上镌传至真,视之直如纸本墨迹,篆字、刻制足称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