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砷(As)的价态和迁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固化/稳定化后的As污染土处于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中,EH的变化可能导致固化体中As浸出风险增加,目前对EH变化情况下固化体中As浸出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固化修复后的高浓度As(III)污染土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As浸出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浸出试验前后土中矿物成分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207846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As)的价态和迁移性与氧化还原电位(EH)密切相关,固化/稳定化后的As污染土处于复杂的氧化还原环境中,EH的变化可能导致固化体中As浸出风险增加,目前对EH变化情况下固化体中As浸出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半动态浸出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固化修复后的高浓度As(III)污染土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As浸出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浸出试验前后土中矿物成分和As价态的变化,揭示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浸出液中As的浸出总量与浸提液EH密切相关,浸提液EH越低,As浸出浓度越高;当浸提液EH为0 mV时,As的扩散系数达到3.11×10-13 m~2/s,可浸出指数达到了8.72,表明修复后的高浓度As(III)污染土不适合在强还原性环境中堆放和再利用;XRD分析表明,随着浸提液EH降低,土中的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发生还原溶解,进一步导致As的解吸附;XPS分析表明,随着浸提液EH降低,土中的As(V)被还原为高迁移性的As(III),从而增加了As的潜在移动风险。该研究为高浓度As(III)污染土的长期安全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黔西北矿集区作为川滇黔富锗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已有研究表明该区铅锌矿床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但对成矿流体运移方向的研究薄弱,直接影响到区内资源勘查部署。在综合剖析该区典型矿床的矿体特征、成矿温度、同位素组成和成矿年龄等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划分了成矿流体类型,系统总结了铅锌成矿作用过程中与成矿流体运移相关的“形迹”标志,研判了成矿流体在区域尺度的运移方向,进一步讨
中国的零售信贷市场不仅客群庞大、需求多样,而且以“信用白户”为主,导致传统银行信贷供给长期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近年来,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已成为当前推动我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绝对主力。然而,现有关于金融科技的相关研究主要以非银金融科技公司或借贷平台为考察对象,且重点集中在宏观或区域层面探讨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仅缺乏以商
近年来,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已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心脏、肝脏、骨科、创伤等大型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于恶性肿瘤患者能否使用术中自体血液,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肿瘤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研究进展做一续述。
目的 探讨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CW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9年收治的46例CW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10—2015年)和观察组(2016—2019年),各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S100B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
广东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矿床成因和勘查方向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北江(吴川-四会)断裂构造活动史与成矿作用史研究入手,将凡口铅锌矿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作用有机结合,根据凡口铅锌矿床的构造体系及其控矿特征,首次系统阐述了“凡口逆冲推覆构造体系”这一概念。研究表明,凡口铅锌矿床最初形成于矿区东侧的北江断裂带附近,矿床在经历同生沉积成矿、后期热液改造等原地成矿作用后,经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推覆至现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随机选取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96例为调查对象,依据白蓝小球法列入两组,即实验组(n=98,自体血回输)和参照组(n=98,异体输血)。比较两组的应用结局。结果实验组输血后的总不良反应率3.0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1.43%(P<0.05)。参照组化疗后的3年生存率为39.80%,明显小于实验组71.43%(P<0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高危出血(中央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行剖宫产术患者按自体血回输量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量0~400m L组回输自体血量0~400 m L、回输量400~800m L组回输自体血量400~800 m L。检测各组患者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
目的探讨贮存式及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术中使用了贮存式和/或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的65例脑膜瘤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患者在术前、输血前、输血后、术后四个时间段的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前、术后的血常规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使得临床需血量与日俱增。为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各种血液保护方法层出不穷。术中自体血回输(IOCS)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法之一,在心脏、创伤等大手术中已经列为常规措施。恶性肿瘤通常具有广泛血供,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往往需要输注异体血来保证患者安全,但输注异体血不利于患者预后。所以,近年来I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