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8世纪法国作曲家拉莫,最杰出之处莫过于他在和声领域做出的贡献,1722年发表的《论和声》,奠定其“和声学之父”的地位。不仅在音乐理论方面成就突出,在键盘乐器演奏方面同样体现出卓越的音乐才华。其羽管键琴作品《铃鼓舞曲》,全曲仅用主部的两个重要素材作为源头,进行了丰富多样化的发展,显示出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特色,其创新性的作曲手法同时也预示了前古典主义风格。
[关键词]古回旋曲式;主部;插部;“x”素材;“y”素材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0)12-0098-03
拉莫与A.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都属于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拉莫之所以被世人认知,是他于1722年出版了第一部理论著作《和声学》,成为了伟大的理论家。除此之外,他还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键盘演奏家,他在音乐上涉猎广泛,在相当多的领域上留下了经典之作。拉莫一共创作了4卷羽管键琴独奏曲(共53首)[1],这些作品成为了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代表,在体裁上以标题性的小品为主,在织体上采用纯粹的主调写法,在旋律上常以短小的动机代替宽广延绵的大山型旋律,在和声上以三和弦为主,和声功能清晰明了;整体的曲调简朴,并富有装饰性,这些作曲手法都丰富了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铃鼓舞曲》是拉莫键盘音乐的典范之作,充满了生活的场景气息,具有风俗性,表现力丰富,全曲仅用主部的两个重要素材作为整首作品的源头,三个插部分别对主题材料进行了丰富多样化的处理,深刻地展示出作曲家精致高超的创作手法。
一、关于古回旋曲式
古回旋曲式产生于17世纪、18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法国作曲家吕利、库普兰、拉莫等作曲家的古钢琴作品中。它的音乐性常与歌曲性相关,表现富有生活气息、诙谐、幽默的题材内容。主部插部规模比较短小,但部分的数量较多,有时主部达7—9次,甚至更多;常为乐段结构,和声以收拢为主,每次再现几乎都保持原型。插部常常采用主部的材料,具备展开性质,对比并不太明显;调性可能用主调或者近关系转调,常以开放结束。总的来说,古回旋曲式乐曲的整体发展清晰明了,各个部分相对独立,较少使用连接。
拉莫的《铃鼓舞曲》为典型的古回旋曲式,主部重复了四次,彼此之间插入了三个插部,全曲建立在单一的e和声小调上。曲式结构如图所示:
二、关于主部的两个重要素材
主部(1-8小节):8小节的乐段可分出4+4的乐句,又可分出2+2的乐节,为并行二句式方正乐段,整体旋律活泼,具备舞曲风格的锯齿型旋律,从下谱中可以看到,主部开端呈现出两种素材:
(一)由弱起的音阶级进上下行加五度大跳,节奏为等分的八分音符以及两个四分音符,形成逆分节奏的形态,可设为“x”素材。
(二)音阶级进下行,形成“四音音列”,其中第二小节强拍加入了装饰音。节奏为连续等分的四分音符(四个发音点),可设为“y”素材,如谱例1所示。
三、两个重要素材在插部的发展情况
(一)插部一(9-16小节)
结构为并行二句式方正乐段,8小节的乐段可分为4+4的乐句,又可分出2+2的乐节。两乐句之间运用了贯穿句法,保持音乐的连贯性特点。插部运用了主部的材料进行展开,首先表现为第一乐句用“x”“y”两种素材作发展,“x”素材音区提高八度,音程作了方向的改变;而“y”素材仅运用了带装饰音的音阶二度下行,如谱例2所示。
第二乐句则建立在“y”素材上,以“四音音列”為单位,重复三次。最后一个乐汇旋律做音阶级进下行,从b1下行至e1,自然而然地导向主部第一次再现。
(二)插部二(24-36小节)
12小节的乐段可分出4+4+4的乐句,结构为非方正的对比,并行三句式乐段,与插部一相比改变了素材的顺序,比前面处理得更为复杂,具体表现为:
第一乐句运用了“y”材料做发展,旋律与和声作半音下行。旋律上以四音音列为一组,做了四次下行模进,形成阶梯型旋律,最后以八度大跳结束乐句。
和声建立在主持续音上,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离调和弦,强调属功能,增加了动力性,内声部形成了半音阶级进下行。这也是全曲唯一运用了离调和弦的地方,充分展示出作曲家大胆的和声思维。
第二乐句对比进入,在“x”素材上进行了变化发展,旋律是插部一开端主题低八度的重复,随后进行了连续的同音反复,后出现了上行11度大跳,以相隔两拍的距离,左手声部出现了“x”素材的原型,后乐节完全重复一次。
第三乐句仅仅用了“x”素材中的等分节奏作连续音阶进上下行,最后以b1级进下行至f1结束,起到连接的作用,水到渠成到达了主部再现的e1。和声上全终止于属和弦,为主部第三次再现做好充分的属准备。
(三)插部三(45-56小节)
12小节的乐段分为4+4+4的乐句,结构为非方正并行对比三句式乐段,展开具有更大的动力。第一乐句运用了“y”素材做发展,“四音音型”有规律地重复,并且两乐节之间为重复关系,如谱例8所示。
第二乐句贯穿进入,两乐节之间为重复关系。同样运用了“y”素材展开,以“b1”为中心音,音型有规律地重复着,旋律形成环绕音型,同时不断强调音程的跳动,伴随着展开的动力,最终在52小节达到全曲最高潮“b2”。
第三乐句对比进入,运用“x”素材中的等分节奏,从高音区过渡到中音区,于54小节开始出现“x”素材中的四音音组,重复了四次。整个乐句持续在八分音符,使得音乐律动性较强,并毫无痕迹地渗入再现,由此引起了主部第四次再现少了两个小节,给音乐带来连贯性的效果。
四、全曲的材料发展特色
主部均为收拢性方正二句式乐段(开端建立“x”“y”两种动机素材),典型的舞蹈风格。和声在e小调上作主持续音,只用了主属两个和弦,单纯的正格进行。三个插部的材料均为主部的展开,第一插部保持与主部相同的句法、结构,和声无变化,半终止于属和弦,开放乐段。材料上由“x”素材引入,第二句则全部运用“y”素材。第二插部结构扩大,三句式乐段,改变“x”“y”两种动机素材的顺序,尤其旋律与和声在主持续音的基础上,作了半音化的下行,最后终止于属和弦,动力性增强。第三插部也是三句式乐段,更具备展开的写法,用内部结构不断展开带来了全曲高潮,然后以下行八分音符平息高潮,引出全曲最后一次再现[2]。三个插部逐渐变大,从而带来逐步增长的效果,全曲的材料示意图如下。
通过以上的材料分析,主部中的“x”“y”两种动机作为整首作品的核心素材,被三个插部有力地结合一起,三个插部的共同点是用主部的材料,但安排得十分巧妙,“x”“y”两种动机素材分别做了不同层次的处理和发展。这首作品不但体现了古回旋曲的曲式结构特点,符合其结构的规律,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拉莫大胆创新的作曲手法,形式均衡严谨、音乐细腻典雅。作为“和声学之父”的拉莫,在和声领域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的和声学者钻研其和声理论,有利于我们对功能和声发展的深入了解。同样,他的作品在巴洛克时期影响甚大,对法国音乐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歌剧的创新成功推动了法国歌剧的发展。他的键盘音乐更是有着先驱的力量,令人惊叹,比起巴洛克时期宏伟壮观的风格,他的羽管键琴作品体现的是一种优雅、精致,具有宫廷装饰性的风格。《铃鼓舞曲》这首羽管键琴作品不仅是拉莫的代表之作,更成为了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古回旋曲式;主部;插部;“x”素材;“y”素材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0)12-0098-03
拉莫与A.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都属于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拉莫之所以被世人认知,是他于1722年出版了第一部理论著作《和声学》,成为了伟大的理论家。除此之外,他还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键盘演奏家,他在音乐上涉猎广泛,在相当多的领域上留下了经典之作。拉莫一共创作了4卷羽管键琴独奏曲(共53首)[1],这些作品成为了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代表,在体裁上以标题性的小品为主,在织体上采用纯粹的主调写法,在旋律上常以短小的动机代替宽广延绵的大山型旋律,在和声上以三和弦为主,和声功能清晰明了;整体的曲调简朴,并富有装饰性,这些作曲手法都丰富了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铃鼓舞曲》是拉莫键盘音乐的典范之作,充满了生活的场景气息,具有风俗性,表现力丰富,全曲仅用主部的两个重要素材作为整首作品的源头,三个插部分别对主题材料进行了丰富多样化的处理,深刻地展示出作曲家精致高超的创作手法。
一、关于古回旋曲式
古回旋曲式产生于17世纪、18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法国作曲家吕利、库普兰、拉莫等作曲家的古钢琴作品中。它的音乐性常与歌曲性相关,表现富有生活气息、诙谐、幽默的题材内容。主部插部规模比较短小,但部分的数量较多,有时主部达7—9次,甚至更多;常为乐段结构,和声以收拢为主,每次再现几乎都保持原型。插部常常采用主部的材料,具备展开性质,对比并不太明显;调性可能用主调或者近关系转调,常以开放结束。总的来说,古回旋曲式乐曲的整体发展清晰明了,各个部分相对独立,较少使用连接。
拉莫的《铃鼓舞曲》为典型的古回旋曲式,主部重复了四次,彼此之间插入了三个插部,全曲建立在单一的e和声小调上。曲式结构如图所示:
二、关于主部的两个重要素材
主部(1-8小节):8小节的乐段可分出4+4的乐句,又可分出2+2的乐节,为并行二句式方正乐段,整体旋律活泼,具备舞曲风格的锯齿型旋律,从下谱中可以看到,主部开端呈现出两种素材:
(一)由弱起的音阶级进上下行加五度大跳,节奏为等分的八分音符以及两个四分音符,形成逆分节奏的形态,可设为“x”素材。
(二)音阶级进下行,形成“四音音列”,其中第二小节强拍加入了装饰音。节奏为连续等分的四分音符(四个发音点),可设为“y”素材,如谱例1所示。
三、两个重要素材在插部的发展情况
(一)插部一(9-16小节)
结构为并行二句式方正乐段,8小节的乐段可分为4+4的乐句,又可分出2+2的乐节。两乐句之间运用了贯穿句法,保持音乐的连贯性特点。插部运用了主部的材料进行展开,首先表现为第一乐句用“x”“y”两种素材作发展,“x”素材音区提高八度,音程作了方向的改变;而“y”素材仅运用了带装饰音的音阶二度下行,如谱例2所示。
第二乐句则建立在“y”素材上,以“四音音列”為单位,重复三次。最后一个乐汇旋律做音阶级进下行,从b1下行至e1,自然而然地导向主部第一次再现。
(二)插部二(24-36小节)
12小节的乐段可分出4+4+4的乐句,结构为非方正的对比,并行三句式乐段,与插部一相比改变了素材的顺序,比前面处理得更为复杂,具体表现为:
第一乐句运用了“y”材料做发展,旋律与和声作半音下行。旋律上以四音音列为一组,做了四次下行模进,形成阶梯型旋律,最后以八度大跳结束乐句。
和声建立在主持续音上,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离调和弦,强调属功能,增加了动力性,内声部形成了半音阶级进下行。这也是全曲唯一运用了离调和弦的地方,充分展示出作曲家大胆的和声思维。
第二乐句对比进入,在“x”素材上进行了变化发展,旋律是插部一开端主题低八度的重复,随后进行了连续的同音反复,后出现了上行11度大跳,以相隔两拍的距离,左手声部出现了“x”素材的原型,后乐节完全重复一次。
第三乐句仅仅用了“x”素材中的等分节奏作连续音阶进上下行,最后以b1级进下行至f1结束,起到连接的作用,水到渠成到达了主部再现的e1。和声上全终止于属和弦,为主部第三次再现做好充分的属准备。
(三)插部三(45-56小节)
12小节的乐段分为4+4+4的乐句,结构为非方正并行对比三句式乐段,展开具有更大的动力。第一乐句运用了“y”素材做发展,“四音音型”有规律地重复,并且两乐节之间为重复关系,如谱例8所示。
第二乐句贯穿进入,两乐节之间为重复关系。同样运用了“y”素材展开,以“b1”为中心音,音型有规律地重复着,旋律形成环绕音型,同时不断强调音程的跳动,伴随着展开的动力,最终在52小节达到全曲最高潮“b2”。
第三乐句对比进入,运用“x”素材中的等分节奏,从高音区过渡到中音区,于54小节开始出现“x”素材中的四音音组,重复了四次。整个乐句持续在八分音符,使得音乐律动性较强,并毫无痕迹地渗入再现,由此引起了主部第四次再现少了两个小节,给音乐带来连贯性的效果。
四、全曲的材料发展特色
主部均为收拢性方正二句式乐段(开端建立“x”“y”两种动机素材),典型的舞蹈风格。和声在e小调上作主持续音,只用了主属两个和弦,单纯的正格进行。三个插部的材料均为主部的展开,第一插部保持与主部相同的句法、结构,和声无变化,半终止于属和弦,开放乐段。材料上由“x”素材引入,第二句则全部运用“y”素材。第二插部结构扩大,三句式乐段,改变“x”“y”两种动机素材的顺序,尤其旋律与和声在主持续音的基础上,作了半音化的下行,最后终止于属和弦,动力性增强。第三插部也是三句式乐段,更具备展开的写法,用内部结构不断展开带来了全曲高潮,然后以下行八分音符平息高潮,引出全曲最后一次再现[2]。三个插部逐渐变大,从而带来逐步增长的效果,全曲的材料示意图如下。
通过以上的材料分析,主部中的“x”“y”两种动机作为整首作品的核心素材,被三个插部有力地结合一起,三个插部的共同点是用主部的材料,但安排得十分巧妙,“x”“y”两种动机素材分别做了不同层次的处理和发展。这首作品不但体现了古回旋曲的曲式结构特点,符合其结构的规律,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拉莫大胆创新的作曲手法,形式均衡严谨、音乐细腻典雅。作为“和声学之父”的拉莫,在和声领域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的和声学者钻研其和声理论,有利于我们对功能和声发展的深入了解。同样,他的作品在巴洛克时期影响甚大,对法国音乐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歌剧的创新成功推动了法国歌剧的发展。他的键盘音乐更是有着先驱的力量,令人惊叹,比起巴洛克时期宏伟壮观的风格,他的羽管键琴作品体现的是一种优雅、精致,具有宫廷装饰性的风格。《铃鼓舞曲》这首羽管键琴作品不仅是拉莫的代表之作,更成为了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