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为幼儿园教学的腾飞插上双翼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使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有效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初步的实践,谈谈多媒体课件对优化幼儿园课堂的作用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要把握好的两个度。
  
  多媒体课件对优化幼儿园课堂的作用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他的具体形象性。所谓的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幼儿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分不开的,是跟幼儿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因此,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效率。
  1.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幼儿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新课的进一步展开铺下基石。幼儿刚进入课堂,注意力还没集中起来,有的小朋友还在想着课下的游戏。一般的教师语言刺激,不能够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课件中优美的音乐,不断更换的动画形象,视觉刺激的明亮色彩,很快就能吸引住孩子,自然地进入了上课的状态,同时,也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特定的情境。例如,在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笔者先把课件的结局部分放给小朋友看:在圣诞节的早晨,一个破衣烂衫的小姑娘躺在一个墙角的雪地里,在她的脚下有许多烧过的火柴梗。一会儿,相互祝福的人们发现了她,大家都不知道她怎么了。这段课件的放映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并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小姑娘躺在雪地里的原因,为接下来深入地欣赏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
  2.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疑难问题
  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启发幼儿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疑难问题。例如,在环保教育《节约用水》一课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对生命的意义这一难点,笔者制作了一个课件:在一幅美丽背景的衬托下,一滴晶莹的水珠跳动起伏。它跳到干枯的树干上,伴随着风铃的声音树干上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它跳到小狗身上,伴随着风铃的声音,小狗立刻活蹦乱跳、摇头摆尾;它跳到小朋友身上,小朋友立即走动起来。通过这个课件的形象表现,孩子们就很自然地明白了“一滴水虽小,但它能使枯竭的生命有活力,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我们必须节约每一滴水,这样大家才能够永远生机勃勃”。
  3.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充分调动幼儿情绪的基础上巩固新知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完新知识后,往往是教师独自作陈述性小结,或者是逐一提问,再者是利用学习过程中已用过的学具来做一个游戏。这些做法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为了使提问变得有趣味,把提问设计成自由控制的小课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笔者在教小班幼儿《认识大小》之后,利用游戏软件进行《大大、小小、中中》的游戏。游戏中有三个卡通人物,分别叫大大、中中和小小,他们会向小朋友提要求。大大会说:“我是大大,我需要一双鞋子。”小朋友就可以在提示之下,用鼠标在相应的鞋子上点击一下。如果点的是大号鞋子,大大就会说:“太好了,这双我穿正合适。”如果选错了,大大就会说:“这不是我的尺码,请换一双试试。”游戏还会不断增加难度,使幼儿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并巩固新知。
  4.运用多媒体课件诠释教材,帮助学习理解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绘制几幅挂图,然后边指着挂图,边讲解,这种形式单调、枯燥。而把教材制作成多媒体动画片,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演绎,诠释教材内容,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在欣赏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笔者把整个故事做成了二维动画,并录制了旁白,配上了CD音乐。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也沉浸到了故事中,随着故事内容起伏,孩子们的表情不断地变化着。故事听完了,活动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为小女孩这悲惨的结局惋惜。在指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怀着同情的心情,要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各种心爱的东西,同时大家都意识到自己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实在是非常幸福了,应该好好学习,争取使明天生活更美好。
  
  运用多媒体课件要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1.适度
  计算机作为电教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选准角度,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否则,不顾客观情况地滥用多媒体,其结果只能是华而不实。
  2.深度
  课件作为辅助幼儿园教学的有力工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有关课件的设计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使之具有一定的深度,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信息社会呈现出开放教育的背景,教育环境充分展开,幼儿面临的学习渠道与以往相比要丰富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已经不再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如果继续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禁锢幼儿的头脑和思维,限制幼儿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防碍幼儿更全面的发展。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是新时代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幼儿教师要不断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其他文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历来缺乏重心,这是由其目前的课程地位所决定的。而我们很多时候所期盼或者尝试的,也一直是向着课程被认可这个目标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与发展毕竟是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国家与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提高需求为动力的,我们的评价如果再像其他学科那样仅仅寄托于考试式的横向比较,必然会形成缘木求鱼的矛盾结局。那么,到哪里去寻找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风向标呢?只有回归课堂,回归生本,回归评
2004年秋季,全国已经有90%的县(区)共2576个实验区进入新课程实验,约70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实验教材。到2005年春季,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审定工作将基本结束,教材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实验阶段。在2005年全国基础教育全面开始新课程实验的新时期,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都将难以实现。
金秋时节,正是播种梦想收获希望的季节.全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驶入快车道,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应用和成果也是遍地开花.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特约通讯员,我
课题的提出区域教育资源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湖南省花明楼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很多农村学校,其推进却遇到了很大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金融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显。金融产业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建
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项目(主题)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项目(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从而形成自己对这—主题知识的认识,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并从中提高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多限于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内部学生对某一主题的探索实践,缺乏和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学生之间对同一主题的参与和交流。而远程合
<正>教学设计理念总评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加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将信息技术整合进课程也日益被一线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提高和市场化体系的逐渐完善,使得城市化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在全社会层面,坚持知识价值导向、注重精神激励和制度激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