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人乃教育之本,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做人。作为教师,在育人的同时,工作着力点就是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使学生想学、会学。在教学中,我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组织能力和学习毅力,调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时时做到以疑使思,以疑蕴学。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讲道理
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学习态度指导。同时,用自己或学生熟悉的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通过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带动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通过展览优秀作业,进行周评月评,不断更新学习目标,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指作业不乱画,姿式正确;不乱扔课本,当天完成当天的作业;书写格式正确。这样,有章可循,坚持不懈,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授方法
教给学生“怎样解题”的方法: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实施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我注意利用教材的例题提问,挖掘例题潜在的因素组织教学,注意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活学活用,不断探究与创新。
4.激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兴趣出勤奋,兴趣出人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上课从不训斥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而他们会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懈。因此,鼓励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质疑,或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既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养成他们多思善问的习惯。
1.鼓励学生质疑
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教学“倒数”概念前,学生在预习时产生了不少的想法,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有的说:“为什么讲0没有倒数?”有的说:“为什么1的倒数是1?0的倒数不是0呢?”还有的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两个数的和、差、商同样是1,它们又不互为倒数呢?”由于学生开动了脑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我不但对他们的质疑举例给了回答,而且肯定了他们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促使他们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使他们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我经常采用同桌学生互相帮助切磋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各抒己见,从而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求异思维。
3.鼓励学生在概念和法则的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
书上对概念和法则往往用词科学,逻辑严谨。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他们对关键词进行“咀嚼”。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教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材对带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表述为“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在学习这一计算法则时,有的学生对“通常一词提出质疑,一部份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使用这个词,另一部分学生对此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他们认为书上用‘通常’一词是指一般情况,一定还有特殊情况的特殊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释疑
联系生活实际释疑,如做铁桶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的问题,答案是1821.2平方米,要求保留整平方厘米,联系生活实际,就不能四舍五入,而应为1822平方厘米。还有通过讨论质疑,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学生易接受思维定势,见到几分之几就是工作效率,我出了一道工作的时间是分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讨论、分辨,而解决这种思维定势时间也可以是几分之几。另外,还经常通过推理质疑。如:学生对“0”没有倒数,产生疑问,我就引导学生根据倒数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推断0和什么数相乘得1,当学生回答,0和什么数相乘都得0时,我提问:0有倒数吗?还可以通过观察操作释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如:教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图形,自己动手操作比较出各自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不同与相同点。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质疑,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时时注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就有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怎样才能使不同智力的学生得到发展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以下二种方法:(1)用异步分层数学与统一授课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即一节课里,用三分之二时间对全班统一授课,用中等速度推进新课,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按不同速度进行分层补充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2)“不给学生打差分数”的方法。学生成绩不及格时,帮助他们找原因,进行补救,直到把错误的题型弄清楚为止,这样做,使这部分学生感到虽然自己暂时后进,但通过努力同样能学好,从而增强自信心,产生上进的愿望。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后,他们表现出的智慧和学习热情常会令人吃惊。
“让每朵花儿都吐露芳香”,这是我这些年的教学指导思想。我不仅注重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注重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班上的工作,学生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我只在需要帮助、指点时才出手。我班班干部由学生自荐,民主选举产生,朝会由学生轮流主持,中队委自己设计班队活动方案,自己主持队会,分组自办学习园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王婆婆,与城北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受到了教育。家长高兴地说:“孩子变得懂事了,能干了,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班上,有这样的老师,我们放心。”
(作者单位:638000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讲道理
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学习态度指导。同时,用自己或学生熟悉的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通过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带动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通过展览优秀作业,进行周评月评,不断更新学习目标,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指作业不乱画,姿式正确;不乱扔课本,当天完成当天的作业;书写格式正确。这样,有章可循,坚持不懈,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授方法
教给学生“怎样解题”的方法: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实施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我注意利用教材的例题提问,挖掘例题潜在的因素组织教学,注意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活学活用,不断探究与创新。
4.激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兴趣出勤奋,兴趣出人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上课从不训斥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经常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而他们会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懈。因此,鼓励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质疑,或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既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养成他们多思善问的习惯。
1.鼓励学生质疑
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教学“倒数”概念前,学生在预习时产生了不少的想法,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有的说:“为什么讲0没有倒数?”有的说:“为什么1的倒数是1?0的倒数不是0呢?”还有的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两个数的和、差、商同样是1,它们又不互为倒数呢?”由于学生开动了脑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我不但对他们的质疑举例给了回答,而且肯定了他们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促使他们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使他们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我经常采用同桌学生互相帮助切磋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各抒己见,从而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求异思维。
3.鼓励学生在概念和法则的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
书上对概念和法则往往用词科学,逻辑严谨。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他们对关键词进行“咀嚼”。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教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材对带分数乘法计算法则表述为“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在学习这一计算法则时,有的学生对“通常一词提出质疑,一部份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使用这个词,另一部分学生对此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他们认为书上用‘通常’一词是指一般情况,一定还有特殊情况的特殊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释疑
联系生活实际释疑,如做铁桶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的问题,答案是1821.2平方米,要求保留整平方厘米,联系生活实际,就不能四舍五入,而应为1822平方厘米。还有通过讨论质疑,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学生易接受思维定势,见到几分之几就是工作效率,我出了一道工作的时间是分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讨论、分辨,而解决这种思维定势时间也可以是几分之几。另外,还经常通过推理质疑。如:学生对“0”没有倒数,产生疑问,我就引导学生根据倒数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推断0和什么数相乘得1,当学生回答,0和什么数相乘都得0时,我提问:0有倒数吗?还可以通过观察操作释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如:教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图形,自己动手操作比较出各自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不同与相同点。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质疑,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时时注意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就有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怎样才能使不同智力的学生得到发展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以下二种方法:(1)用异步分层数学与统一授课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即一节课里,用三分之二时间对全班统一授课,用中等速度推进新课,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按不同速度进行分层补充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2)“不给学生打差分数”的方法。学生成绩不及格时,帮助他们找原因,进行补救,直到把错误的题型弄清楚为止,这样做,使这部分学生感到虽然自己暂时后进,但通过努力同样能学好,从而增强自信心,产生上进的愿望。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后,他们表现出的智慧和学习热情常会令人吃惊。
“让每朵花儿都吐露芳香”,这是我这些年的教学指导思想。我不仅注重面向每一位学生,而且注重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班上的工作,学生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我只在需要帮助、指点时才出手。我班班干部由学生自荐,民主选举产生,朝会由学生轮流主持,中队委自己设计班队活动方案,自己主持队会,分组自办学习园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王婆婆,与城北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受到了教育。家长高兴地说:“孩子变得懂事了,能干了,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班上,有这样的老师,我们放心。”
(作者单位:638000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