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考证热”现象在我国高校校园逐渐蔓延。本文以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情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考证热”产生的主要原因,“考证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考证给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对待考证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热;调查分析;对策措施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考证热”现象不断攀升,考证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在对河池学院大学生进行考证情况问卷调查时发现,为数不少的同学对考证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大多数是盲目的,随波逐流,觉得身边的人都去考了,自己没有去考就落伍了等不理性的考证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待考证?是哪些原因促使高校学生加入了考证的行列?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和措施是什么?
1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热”现状调查
1.1调查目的
以河池学院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考证热”现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考证的情况,结合大学生为考证日常所用时间、学习场地以及考证心理等实际状况,分析“考证热”产生的主要原因,“考证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考证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对待考证的对策措施,培养大学生具有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树立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8年10月—12月对河池学院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同学进行调查,主要对象是大一、大二及大三的学生,按1:1:1的比例人数进行调查,共300位。此外,还对部分大四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力图全面了解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热”的主要原因。
1.3调查情况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得知,超过80%的在校大学生对考证都是有所了解的,并且为此付出过许多汗水。考过拿到证书的人中还有54%表示,会继续接着考,争取多拿几本证书,为毕业后出去找工作做准备。其中,最热门的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了,不少同学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算是屡败也要屡战。因为他们都认为,这些证书是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他们的一项保障。正因为如此,河池学院校园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考证热”气息。
2大学生考证的原因分析
2.1国家因素
自1993年我国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以来,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对一些责任较大、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明确从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必须先取得上岗资格,使得想进入这些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加入到考证行业中去。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持证上岗,“持证优先”等。这一制度的实施,更加推动了大学生考证的热潮。
2.2社会因素
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而现今经济建设发展迅猛,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也更高。通过浏览企业用人单位在各大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不难发现,现在的企业用人单位对一些特定的岗位都需要做岗前培训,有些甚至需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他们认为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他们该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且所持证书与所学专业背景一致、与本人实际能力一致为最优。
2.3学校因素
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不完善,也是造就高校学生“考证热”的原因之一。学校注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但忽视了非毕业生对就业的认知。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是由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来上,而是安排学工队伍的领导或者辅导员来上,缺乏专业性。没有给学生阐述就业与证书需求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对此不了解,很多都是从学长学姐同学口中得知一二,基本属于一知半解。再者,加上校园里到处都是各种培训机构、辅导班的宣传广告,其中一些培训机构号称“证书是找工作的杀手锏”,也就产生了很多大学生盲目考证现象,出现了考证热潮。
2.4个人因素
首先,不少在校大学生把证书和能力划上了等号,认为考取的证书越多,将来找的工作也就越好,从而导致片面追求一纸证书而忽略提高证书所要求的扎实可靠的专业技能。其次,盲目从众心理。部分高校学生由于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恐慌,同時内心又渴望自己将来毕业后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在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在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自己也选择去考证。最后,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也是导致“考证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或没有明确的规划,他们认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因此也不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过着安逸舒适的大学生活。以上如此种种,导致了大学生越发热衷于考证。
3“考证热”现象的双重影响
通过分析原因不难看出,“考证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小觑的消极作用。
3.1积极影响
1.巩固专业知识。考证的过程其实也是积累知识和优化学习的过程。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报考职业资格证,学校或者相关培训机构都会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考证培训的内容相对于在校的课堂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技能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调整知识架构,系统地完善专业技能。为了顺利获取专业资格证,大学生们必须自主学习,这样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深化教学改革。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出路。“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和两者相融的必要性。这对于促进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践教学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2消极影响
(1)盲目考证增加学习压力。大部分高校学生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的出发点是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正面意义。然而,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途过于紧张,根本没有全面了解哪些证书是对自己有用的情况下就盲目考证。盲目考证的现象折射了部分大学生的失业恐慌心理,深究盲目考证的根本原因是对自身定位不明确。这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前景缺乏规划,他们并不明确自身的定位,对于就业前景缺乏一定的规划,对于理想职业所需的技能缺乏一定的认知。盲目考证并不能有效提高技能,反而会增加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
(2)盲目考证让考证的意义丧失。大学生积极考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但是这一动机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部分大学生考证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就业。如此,往往会忽视学习本身的乐趣,纯粹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忽视了职业资格证的培训本质是为了全面锻炼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4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措施
4.1社会方面
(1)政府应当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
造成“考证热”出现的根本原因,便是大学毕业生过多,大学生就业保障不到位。因此,政府需要先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保障体系,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还包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和资金支持。
(2)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的人才不再是机械的学徒工,而是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再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人。如果仅仅为了节约培养资源,唯“证”用人,必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2高校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
在每年的毕业生工作中不难发现,高校与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学校为了自身发展盲目扩招,一时间很多学高校都成了“综合性”大学,没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设置专业时理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办学水平依据市场形势不断调整,对具有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应及时淘汰,逐渐减少具有较低就业率的黄牌专业的招生人数,重点扶持绿牌专业,建设自己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具有实力和兼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上。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2)做好教学引导
大学生们热衷于考证,反映了他们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因此,高校应教导学生理性对待考证,并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结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输送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一方面,要重视非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学校要抛弃所谓的快餐式就业指导课,注重非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在校大学大学生适度考证。另一方面,将企业需要融入高校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证书,学校就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考什么样的证书,而不是任学生抱着“证书越多越好”的心态去盲目考证。比如,可以通过组织校外企业来宣讲等活动,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企业的需要,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明晰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合理计划,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考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证书,更好地为就业奠定基石。
4.3大学生方面
(1)理性对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为减少毕业就失业的苦恼,“考证热”已经风靡整个校园了。然而,证书多不代表能力就强,考证的结果仅仅是一张证书,证书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一种符号,不能代表大学生们的能力水平。盲目地考证,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也浪费财力。因此,高校学生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辩证地看待考证,合理安排好考证与专业课的学习,一切考证都必须建立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在努力考证的同时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重视实习经历
所谓“应届生”,就是缺乏工作经验的代名词,而企业都希望能够招聘操作熟练的技工,大學毕业生如果具有了相关的实习经历,就会在应届生中脱颖而出,受到公司的青睐直接留用。即使未能因此得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实习结束后,单位在实习证明材料中给予的肯定便是今后求职的一封“推荐信”。
(3)提高专业素养
专业学习和考证并不冲突,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夯实好专业理论基础,多参加专业的技能大赛,这类赛事均由指导老师组队进行指导, 备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技能大赛的社会认可度很高。
5结束语
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证书不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最终标准,扎扎实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赵玲玲.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理性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2):72-73.
[2]李燕萍,王海青.高校学生“考证热”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9):251-252.
[3]杜悦嘉,张梓豪.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冷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02):157-158.
[4]徐娟.高职院校学生“考证热”问题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05-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池学院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调查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J201821。
【关键词】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热;调查分析;对策措施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考证热”现象不断攀升,考证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在对河池学院大学生进行考证情况问卷调查时发现,为数不少的同学对考证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大多数是盲目的,随波逐流,觉得身边的人都去考了,自己没有去考就落伍了等不理性的考证行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对待考证?是哪些原因促使高校学生加入了考证的行列?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和措施是什么?
1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热”现状调查
1.1调查目的
以河池学院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考证热”现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考证的情况,结合大学生为考证日常所用时间、学习场地以及考证心理等实际状况,分析“考证热”产生的主要原因,“考证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考证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对待考证的对策措施,培养大学生具有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树立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8年10月—12月对河池学院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同学进行调查,主要对象是大一、大二及大三的学生,按1:1:1的比例人数进行调查,共300位。此外,还对部分大四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力图全面了解河池学院大学生“考证热”的主要原因。
1.3调查情况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得知,超过80%的在校大学生对考证都是有所了解的,并且为此付出过许多汗水。考过拿到证书的人中还有54%表示,会继续接着考,争取多拿几本证书,为毕业后出去找工作做准备。其中,最热门的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了,不少同学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算是屡败也要屡战。因为他们都认为,这些证书是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他们的一项保障。正因为如此,河池学院校园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考证热”气息。
2大学生考证的原因分析
2.1国家因素
自1993年我国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以来,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对一些责任较大、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明确从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必须先取得上岗资格,使得想进入这些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加入到考证行业中去。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持证上岗,“持证优先”等。这一制度的实施,更加推动了大学生考证的热潮。
2.2社会因素
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而现今经济建设发展迅猛,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也更高。通过浏览企业用人单位在各大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不难发现,现在的企业用人单位对一些特定的岗位都需要做岗前培训,有些甚至需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他们认为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他们该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且所持证书与所学专业背景一致、与本人实际能力一致为最优。
2.3学校因素
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不完善,也是造就高校学生“考证热”的原因之一。学校注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但忽视了非毕业生对就业的认知。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是由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来上,而是安排学工队伍的领导或者辅导员来上,缺乏专业性。没有给学生阐述就业与证书需求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对此不了解,很多都是从学长学姐同学口中得知一二,基本属于一知半解。再者,加上校园里到处都是各种培训机构、辅导班的宣传广告,其中一些培训机构号称“证书是找工作的杀手锏”,也就产生了很多大学生盲目考证现象,出现了考证热潮。
2.4个人因素
首先,不少在校大学生把证书和能力划上了等号,认为考取的证书越多,将来找的工作也就越好,从而导致片面追求一纸证书而忽略提高证书所要求的扎实可靠的专业技能。其次,盲目从众心理。部分高校学生由于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恐慌,同時内心又渴望自己将来毕业后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在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在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自己也选择去考证。最后,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也是导致“考证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或没有明确的规划,他们认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因此也不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过着安逸舒适的大学生活。以上如此种种,导致了大学生越发热衷于考证。
3“考证热”现象的双重影响
通过分析原因不难看出,“考证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小觑的消极作用。
3.1积极影响
1.巩固专业知识。考证的过程其实也是积累知识和优化学习的过程。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报考职业资格证,学校或者相关培训机构都会组织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考证培训的内容相对于在校的课堂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技能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调整知识架构,系统地完善专业技能。为了顺利获取专业资格证,大学生们必须自主学习,这样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深化教学改革。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出路。“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和两者相融的必要性。这对于促进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践教学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2消极影响
(1)盲目考证增加学习压力。大部分高校学生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的出发点是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正面意义。然而,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途过于紧张,根本没有全面了解哪些证书是对自己有用的情况下就盲目考证。盲目考证的现象折射了部分大学生的失业恐慌心理,深究盲目考证的根本原因是对自身定位不明确。这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前景缺乏规划,他们并不明确自身的定位,对于就业前景缺乏一定的规划,对于理想职业所需的技能缺乏一定的认知。盲目考证并不能有效提高技能,反而会增加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
(2)盲目考证让考证的意义丧失。大学生积极考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但是这一动机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部分大学生考证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就业。如此,往往会忽视学习本身的乐趣,纯粹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忽视了职业资格证的培训本质是为了全面锻炼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4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措施
4.1社会方面
(1)政府应当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
造成“考证热”出现的根本原因,便是大学毕业生过多,大学生就业保障不到位。因此,政府需要先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保障体系,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还包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和资金支持。
(2)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的人才不再是机械的学徒工,而是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再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人。如果仅仅为了节约培养资源,唯“证”用人,必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2高校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
在每年的毕业生工作中不难发现,高校与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学校为了自身发展盲目扩招,一时间很多学高校都成了“综合性”大学,没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设置专业时理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办学水平依据市场形势不断调整,对具有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应及时淘汰,逐渐减少具有较低就业率的黄牌专业的招生人数,重点扶持绿牌专业,建设自己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具有实力和兼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上。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2)做好教学引导
大学生们热衷于考证,反映了他们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因此,高校应教导学生理性对待考证,并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结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输送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一方面,要重视非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学校要抛弃所谓的快餐式就业指导课,注重非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在校大学大学生适度考证。另一方面,将企业需要融入高校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证书,学校就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考什么样的证书,而不是任学生抱着“证书越多越好”的心态去盲目考证。比如,可以通过组织校外企业来宣讲等活动,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企业的需要,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明晰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合理计划,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考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证书,更好地为就业奠定基石。
4.3大学生方面
(1)理性对待、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为减少毕业就失业的苦恼,“考证热”已经风靡整个校园了。然而,证书多不代表能力就强,考证的结果仅仅是一张证书,证书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一种符号,不能代表大学生们的能力水平。盲目地考证,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也浪费财力。因此,高校学生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辩证地看待考证,合理安排好考证与专业课的学习,一切考证都必须建立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在努力考证的同时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重视实习经历
所谓“应届生”,就是缺乏工作经验的代名词,而企业都希望能够招聘操作熟练的技工,大學毕业生如果具有了相关的实习经历,就会在应届生中脱颖而出,受到公司的青睐直接留用。即使未能因此得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实习结束后,单位在实习证明材料中给予的肯定便是今后求职的一封“推荐信”。
(3)提高专业素养
专业学习和考证并不冲突,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夯实好专业理论基础,多参加专业的技能大赛,这类赛事均由指导老师组队进行指导, 备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技能大赛的社会认可度很高。
5结束语
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证书不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最终标准,扎扎实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赵玲玲.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理性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2):72-73.
[2]李燕萍,王海青.高校学生“考证热”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9):251-252.
[3]杜悦嘉,张梓豪.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冷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02):157-158.
[4]徐娟.高职院校学生“考证热”问题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05-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池学院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调查研究——以河池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J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