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及其在乳腺癌筛查方面的应用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其治疗的关键手段在于早期诊断。乳腺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是当前乳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方式之一,成为乳腺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使用影像重建算法将不同角度获取的一系列低剂量乳腺X射线影像重建,得到与探测器平面平行的乳腺任意深度层面的影像。相对于传统的二维X射线乳腺成像,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具有检出率高、病灶成像不重叠、成像清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在陈颖博士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现状,从研究背景、技术原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乳腺数字断层融合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筛查诊断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希尔伯特空间中有限区域成像积分算子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研究了非对称核的情形,并用微扰和有限秩方法计算了衍射受限和离焦情况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期刊
本文讨论一种新型气体放电形式,即电荷复合放电。其特点是储能时使其形成异性电荷分类积集。这种放电不与外电路形成传导电流,纯属气体放电区间的电子、离子、分子过程,因此可以避免使用金属电极及各种预电离技术。
期刊
为获得适用于电子封装的W-Cu材料,对60W-40Cu、70W-30Cu、75W-25Cu和80W-5Ni-15Cu合金进行选区激光熔化实验,研究了W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致密度、热导率、热膨胀系数、表面粗糙度、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W-Cu合金的成形表面均存在球化现象;当W的质量分数低于70%时,致密化机制为重排致密,W相间几乎不发生连接与团聚,热传导优先在铜相中进行;随着W的质量分数上升到75%,致密化机制主要为固态烧结,热传导路径由以W相为核心、边缘由Cu相包裹的结构单元组成;随着W含量增加,W-
本文给出了双色激光共振增强的气相苯的光电离谱结果。激发光子首先把分子从基态选择激发到s-1电子单态中一个确定的振动态,然后第二台激光器输出的离化光子把这个激发分子离化。实验证明离子的产额不但与中间电子能级~1B_(2u)的振动态有关,且依赖于离化激光的波长。从所得到的离子谱的结构和强度可以求得离子的电子基态~2E_(1g)的振动频率及分子参数,精度较高。自离化里德堡能级对离化截面的贡献非常显著。某些自离化共振峰可以确认为是这些里德堡态的振动能级。
期刊
将表面增强激光拉曼技术(SERS)作为探针引入光敏损伤的研究。利用这种新的光谱方法研究了新光敏剂铝酞菁对几种核酸碱基分子的光敏损伤过程,发现G(乌嘌呤)对光敏化的敏感性最强,A(腺嘌呤)其次,C(胞嘧啶)和U(尿嘧啶)则不敏感。实验证实,是铝酞菁的光动力反应产物单线态氧,在核酸碱基的光敏损伤中起主要作用。
激光深熔焊接时伴随着高电量等离子体的产生。位于小孔上方的等离子体叫做等离子体云 ,而存在于小孔内部的等离子体则称为孔内等离子。本文设计了能直接观测小孔孔内等离子体光发射的实验 ,即用高功率激光焊接夹持铝膜的两片GG17玻璃 ,完全避免了孔外等离子体云对小孔内部孔内等离子体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孔孔内的孔内等离子体对激光与工件材料的能量耦合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焊接深度和焊接宽度的变化 ;当减少两片GG17玻璃所夹持铝膜的厚度 ,即模拟降低小孔孔内等离子体的浓度时 ,可以得到更深的焊接深度 ,此时
针对深空慢速运动目标(目标在焦面的运动速度小于1 pixel/frame)提出了一种最大似然条痕检测算法,能够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实现有效的慢速目标检测。算法将目标脉冲形状信息引入信号模型中,是最大值投影算法的改进形式。建立基于高斯噪声分布的图像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最大似然条痕检测算法模型;分析该算法的实时性及其理论探测性能;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比较最大似然条痕检测算法与最大值投影检测算法的检
根据ITO/Au纳米核壳二聚体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合理性,设计了一种实时检测生物液体的核壳二聚体探针消光式传感器; 由偶极子理论推导出输出波长与外界环境折射率关系; 利用MATLAB设计ITO/Au纳米核壳二聚体粒子结构; 采用软件DDSCAT7.3结合离散偶极近似法,利用二聚体有效半径模拟计算了300~950nm可见光到红外光波段不同核壳比、二聚体间距、以及不同介质折射率的消光光谱; 根据传感芯片折射率与偶极共振、耦合八级共振的响应关系得出ITO/Au二聚体的折射率灵敏特性。与传统Ag/Au核壳纳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