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接受双源CT(DSCT)心脏冠脉CTA 345例,男201例,女144例。结果: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101例,男70例,女31例,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总发生率29.2%,男69.3%,女30.7%。右冠状动脉心肌桥3例,回旋支27例,中间支4例,前降支67例。孤立性MB-MCA 33例,MB-MCA合并冠脉硬化68例,孤立性MB-MCA在发病年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等方面与MB-MCA合并冠脉硬化患者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及回旋支;DSCT可用MB-MCA的诊断,且MB-MCA孤立性心肌桥可引起临床心肌缺血表现。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双源CT 心脏冠脉CTA
本文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1月接受双源CT(DSCT)心脏冠脉CTA 345例,分析MB-MCA其发生率、发生部位及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11月收治不同程度心绞痛患者345例,其中包括门诊患者241例,住院患者104例,均行双源CT(DSCT)冠脉成像,其中101例诊断为MB-MCA,其中男70例,女31例,年龄35~92岁,平均54岁;体重指数BMI 23±3kg/m2。诊断为心肌桥的101例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12例行心脏彩超检查,19例行冠脉造影检查。
扫描设备为Siemens双源CT扫描仪(SomawmDefinition),心脏冠脉成像:双源CT无需控制心率,这一点对于普通64排CT有了质的飞跃。但对于严重心律不齐、不能配合呼吸屏气者、心肾功能不全者、对碘剂过敏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检查者,不予检查。DSCT扫描方法:扫描前对患者进行严格屏气训练,屏气12~15秒,于扫描前3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0mg。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cm至心脏膈面。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4.0~5.5ml/秒流率在肘正中静脉注入60~75ml浓度370的非离子碘造影剂,随即以相同流率注射40ml生理盐水。针对BMl≥24kg/m2的患者应用5.0~5.5ml/秒的流率,BMI<24kg/m2的患者应用4.0~4.5ml/秒的流率,应用对比剂示踪法(bolus tracking),在主动脉根部层面选择感兴趣区监测CT值,当感兴趣区内CT值达到100HU时,延迟4~6秒自动触发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其他扫描参数:准直64层×0.6mm,扫描层厚0.6mm,重建层厚0.75mm,管电压采用双源120kV,管电流随BMI调整,范围80~260mAs/rot。
图像后处理:应用Circulation软件对扫描的血管重建,层厚0.75mm。计算机自动对最佳时相进行收缩期及其舒张期数据重建,重建卷积采用B26f,支架术后患者采用B46f。图像后处理包括MIP、CPR和VRT分析。
结 果
CTA结果:心肌桥的位置:67例(66.3%)位于LAD(左前降支);其中43例位于LAD中段,24例位于LAD远段(对角支21例)。3例(3%)位于RCA(右冠状动脉)中段;27例(26.7%)位于LCX(回旋支);中间支4例(4%)。心肌桥长度0.5~3cm。其中19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检出心肌桥3例,其检出比例明显低于CTA。
心肌桥与心电图表现:本组患者中有6例合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表现,5例合并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3例有缺血性ST改变;16例单纯心肌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多见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1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余40例心电图无异常。
心肌桥与心脏彩超表现:1例示左室收缩功能减弱;1例有二尖瓣轻度反流;5例单纯心肌桥中1例有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其余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见表1。讨 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常先天性解剖变异,出生时就已存在,男性略多于女性,心肌桥的尸体检出率将近60%,在选择性冠脉造影中检出率1%左右。以往冠脉造影是诊断活体患者心肌桥的金指标,但有时候由于近端冠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固定狭窄或痉挛的存在限制了冠脉血流灌注,致使造影很难发现心肌桥的存在[1]。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发现心肌桥多位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比例高达60%~80%,少数出现于右冠状动脉及左旋支。临床表现上心肌桥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孤立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合并冠脉硬化者临床资料比较101例MB-MCA中,孤立性MB-MCA 33例,MB-MCA合并冠脉硬化68例,通过对比发现孤立性MB-MCA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人数明显低于MB-MCA合并冠脉硬化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异常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心肌桥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无需治疗,但对有症状的患者则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症状较轻者可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对改善症状有肯定作用[2]。对于药物难以控制或同时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固定狭窄的患者,可选用支架植入术或心肌桥松解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其对象主要为壁冠状动脉近段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单支心肌桥合并有严重的临床症状或并有冠脉痉挛、心肌病等有危险性者[3]。学者认为心肌桥为一良性解剖学结构,大部分心肌桥预后通常较为良好。
参考文献
1 Mollet NR,Cademartiri F,van Mieghem CA,et al.High-reso lution spiral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referred for diag-nostic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irculation,2005,112:2318-2323.
2 Mouratidis B,Iomas FE,Mc GiRd.Th Aallium-201 myocardialSPECT in myoc ardial bridging.J NucI Med,1995,23:1031-1033.
3 劉幼文,刘强,金光临,等.支架植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疗效观察.临床心血管杂志,2004,20(6):332-334.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双源CT 心脏冠脉CTA
本文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1月接受双源CT(DSCT)心脏冠脉CTA 345例,分析MB-MCA其发生率、发生部位及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11月收治不同程度心绞痛患者345例,其中包括门诊患者241例,住院患者104例,均行双源CT(DSCT)冠脉成像,其中101例诊断为MB-MCA,其中男70例,女31例,年龄35~92岁,平均54岁;体重指数BMI 23±3kg/m2。诊断为心肌桥的101例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12例行心脏彩超检查,19例行冠脉造影检查。
扫描设备为Siemens双源CT扫描仪(SomawmDefinition),心脏冠脉成像:双源CT无需控制心率,这一点对于普通64排CT有了质的飞跃。但对于严重心律不齐、不能配合呼吸屏气者、心肾功能不全者、对碘剂过敏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检查者,不予检查。DSCT扫描方法:扫描前对患者进行严格屏气训练,屏气12~15秒,于扫描前3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0mg。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cm至心脏膈面。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4.0~5.5ml/秒流率在肘正中静脉注入60~75ml浓度370的非离子碘造影剂,随即以相同流率注射40ml生理盐水。针对BMl≥24kg/m2的患者应用5.0~5.5ml/秒的流率,BMI<24kg/m2的患者应用4.0~4.5ml/秒的流率,应用对比剂示踪法(bolus tracking),在主动脉根部层面选择感兴趣区监测CT值,当感兴趣区内CT值达到100HU时,延迟4~6秒自动触发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其他扫描参数:准直64层×0.6mm,扫描层厚0.6mm,重建层厚0.75mm,管电压采用双源120kV,管电流随BMI调整,范围80~260mAs/rot。
图像后处理:应用Circulation软件对扫描的血管重建,层厚0.75mm。计算机自动对最佳时相进行收缩期及其舒张期数据重建,重建卷积采用B26f,支架术后患者采用B46f。图像后处理包括MIP、CPR和VRT分析。
结 果
CTA结果:心肌桥的位置:67例(66.3%)位于LAD(左前降支);其中43例位于LAD中段,24例位于LAD远段(对角支21例)。3例(3%)位于RCA(右冠状动脉)中段;27例(26.7%)位于LCX(回旋支);中间支4例(4%)。心肌桥长度0.5~3cm。其中19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检出心肌桥3例,其检出比例明显低于CTA。
心肌桥与心电图表现:本组患者中有6例合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表现,5例合并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3例有缺血性ST改变;16例单纯心肌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多见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1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余40例心电图无异常。
心肌桥与心脏彩超表现:1例示左室收缩功能减弱;1例有二尖瓣轻度反流;5例单纯心肌桥中1例有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其余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见表1。讨 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常先天性解剖变异,出生时就已存在,男性略多于女性,心肌桥的尸体检出率将近60%,在选择性冠脉造影中检出率1%左右。以往冠脉造影是诊断活体患者心肌桥的金指标,但有时候由于近端冠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固定狭窄或痉挛的存在限制了冠脉血流灌注,致使造影很难发现心肌桥的存在[1]。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发现心肌桥多位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比例高达60%~80%,少数出现于右冠状动脉及左旋支。临床表现上心肌桥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孤立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合并冠脉硬化者临床资料比较101例MB-MCA中,孤立性MB-MCA 33例,MB-MCA合并冠脉硬化68例,通过对比发现孤立性MB-MCA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人数明显低于MB-MCA合并冠脉硬化患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异常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
心肌桥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无需治疗,但对有症状的患者则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症状较轻者可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对改善症状有肯定作用[2]。对于药物难以控制或同时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固定狭窄的患者,可选用支架植入术或心肌桥松解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其对象主要为壁冠状动脉近段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单支心肌桥合并有严重的临床症状或并有冠脉痉挛、心肌病等有危险性者[3]。学者认为心肌桥为一良性解剖学结构,大部分心肌桥预后通常较为良好。
参考文献
1 Mollet NR,Cademartiri F,van Mieghem CA,et al.High-reso lution spiral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referred for diag-nostic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irculation,2005,112:2318-2323.
2 Mouratidis B,Iomas FE,Mc GiRd.Th Aallium-201 myocardialSPECT in myoc ardial bridging.J NucI Med,1995,23:1031-1033.
3 劉幼文,刘强,金光临,等.支架植入术治疗有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的疗效观察.临床心血管杂志,2004,20(6):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