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言:赶鸟节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农具出售。这里的农具商们大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只在这一天才化身为卖农具的商人。我们跟着农具调查小组的成员们一起认识赶鸟节集市上的这些农具吧。
西汉时,我国就出现了这种农具。它的名字叫作犁,牛在前面牵引,用它来犁田耕地。在我们山区,这种农具仍在使用。爷爷年年用它犁田。老黄牛和犁是我们家丰收的大功臣。
这种农具的名字叫耙,有点像传说中猪八戒的武器。耙分铁耙和木耙。耕田、施粪时用铁耙,翻晒稻谷时用木耙。
这种农具叫锄头,种类很多,有铲草的宽锄头,有挖坑的重锄头等。爷爷上山挖草药要用它,奶奶种玉米要用它。
弯弯像月牙,长个木尾巴,没嘴会咬草,一咬一大把。这个谜语说的就是镰刀。我们的小村庄就叫镰刀湾,一是因为我们村子的地形是弯的,像一把镰刀;二是因为我们这里的人爱用镰刀干活。
这叫石磨,我伯伯家就有一个。每当我想吃豆腐时,奶奶就会泡半桶黄豆,去伯伯家磨豆腐。把黄豆从石孔放进去,推动石磨转圈,豆浆就从水槽里流出来。磨一桶豆腐得转无数个圈,奶奶的衣服都汗湿了。
这叫蓑衣,是农民伯伯自己编织的雨衣。我家屋子后面有一排棕榈树,爷爷把树根部的网状纤维剥下来织成蓑衣,把棕榈树的叶子砍下来,做成蒲扇。冬天,爷爷披着蓑衣去放羊,不怕风吹雨打。夏天,一把蒲扇在手,不怕蚊虫叮咬。
这叫水车,我家还有一辆。它可以把低处的水抽上来浇灌稻田。爷爷说,以前,我的家乡没有通电,它是农民的宝贝。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电动抽水泵。
这叫连枷。你知道黄豆是怎么“剥”出来的吗?爷爷把成熟了的豆稿割回来摊在晒谷坪上,待到豆稿干枯了,再甩动竹子做成的连枷扑打豆稿,这样脱粒的黄豆不会碎。
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用的打谷机是脚踏式的,很费劲,现在换成了动力打谷机,省力多了。我想,要是能发明一种会爬坡的打谷机就好了,我家有几块水田在山坡上,现在的收割机爬不上去。还要发明一种冬田(泥巴常年不干,深一尺多的田)也能去的打谷机,这样伯伯就不用站在齐膝深的烂泥里打禾了。
你知道什么叫风车吗?这是一种用于去除稻麦壳的风扇车。
宋朝诗人梅尧臣写了一首歌颂风扇车的诗,诗云:“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喧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据说,这是中国最早发明的扬粒机,比欧洲早了近两千年呢!
西汉时,我国就出现了这种农具。它的名字叫作犁,牛在前面牵引,用它来犁田耕地。在我们山区,这种农具仍在使用。爷爷年年用它犁田。老黄牛和犁是我们家丰收的大功臣。
这种农具的名字叫耙,有点像传说中猪八戒的武器。耙分铁耙和木耙。耕田、施粪时用铁耙,翻晒稻谷时用木耙。
这种农具叫锄头,种类很多,有铲草的宽锄头,有挖坑的重锄头等。爷爷上山挖草药要用它,奶奶种玉米要用它。
弯弯像月牙,长个木尾巴,没嘴会咬草,一咬一大把。这个谜语说的就是镰刀。我们的小村庄就叫镰刀湾,一是因为我们村子的地形是弯的,像一把镰刀;二是因为我们这里的人爱用镰刀干活。
这叫石磨,我伯伯家就有一个。每当我想吃豆腐时,奶奶就会泡半桶黄豆,去伯伯家磨豆腐。把黄豆从石孔放进去,推动石磨转圈,豆浆就从水槽里流出来。磨一桶豆腐得转无数个圈,奶奶的衣服都汗湿了。
这叫蓑衣,是农民伯伯自己编织的雨衣。我家屋子后面有一排棕榈树,爷爷把树根部的网状纤维剥下来织成蓑衣,把棕榈树的叶子砍下来,做成蒲扇。冬天,爷爷披着蓑衣去放羊,不怕风吹雨打。夏天,一把蒲扇在手,不怕蚊虫叮咬。
这叫水车,我家还有一辆。它可以把低处的水抽上来浇灌稻田。爷爷说,以前,我的家乡没有通电,它是农民的宝贝。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电动抽水泵。
这叫连枷。你知道黄豆是怎么“剥”出来的吗?爷爷把成熟了的豆稿割回来摊在晒谷坪上,待到豆稿干枯了,再甩动竹子做成的连枷扑打豆稿,这样脱粒的黄豆不会碎。
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用的打谷机是脚踏式的,很费劲,现在换成了动力打谷机,省力多了。我想,要是能发明一种会爬坡的打谷机就好了,我家有几块水田在山坡上,现在的收割机爬不上去。还要发明一种冬田(泥巴常年不干,深一尺多的田)也能去的打谷机,这样伯伯就不用站在齐膝深的烂泥里打禾了。
你知道什么叫风车吗?这是一种用于去除稻麦壳的风扇车。
宋朝诗人梅尧臣写了一首歌颂风扇车的诗,诗云:“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喧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据说,这是中国最早发明的扬粒机,比欧洲早了近两千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