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强调对语言文字的领会与品味,贵在吟咏与咀嚼,把作者的构思与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感悟并享受其中的妙处。“文章吟咏意味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背道而驰。有人急功近利,以题为本,完全放弃了对文本的学习研究。有人大赶时髦,搬来百家讲坛,以名家评论为本,在文本的表面快意滑行。更有甚者,开起课堂影院,以声色享受替代阅读。我们忘记了语文教学应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穿行。以下笔者以《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片段的文字与影视为例,探讨回归文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段很多,心理描写便是其中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便可直视人物内心,体会作者手段之高明,而影视作品只能通过动作和对白来表达,无法直观外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使高明的演员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有所表示,观众也未必能察觉,作品的魅力因而大大削弱。
林黛玉弃舟登岸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句话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可以解释黛玉此后的言行为什么那么谨小慎微,甚至有点小心眼了。在拜见二舅舅时,“因料定这是贾政之位,便不在桌子东边炕的上首位落座,只坐在挨炕的椅子上。”只因怕不懂礼节,被人耻笑,从而也应了开头的那句话。如不研读文本,就不一定能弄明白黛玉为何因座位这一小事而推让不止。和贾母拉家常时,告诉姥姥自己曾读过四书,接着自然问道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从话音里听出姥姥并不支持女孩读书,于是在后文中回答宝玉“妹妹可曾读书”时,便不再提读过四书,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后语言的变化正反映了她心理的巨大变化。这也只有认真研究文本,才能体味到这些变化,进而感知人物的心理,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仅仅看看电视剧,这些细微的东西是感知不到的。
服饰描写也能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对其服饰的描写煞费苦心,意在通过外表看内心,尽管影视作品中演员也可穿得花里胡哨,会令人目不暇接,但未必能让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如写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仅服饰描写就用了八十三字之多,另有肖像描写,仅此就比描写三姐妹出场的文字多了将近一倍。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是一个妩媚、狠毒、贪婪、虚荣、俗气的女人。如果在萤屏上,人物一闪而过,再多的道具又有何用?况且人物出场像走马灯似的,我们又能看出什么门道?铺陈的妙处谁能说出来?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可以暗示一定的社会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合理的空间。如果仅看那影视镜头里一闪而过浮光掠影的画面,有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如黛玉弃舟登岸之后,见到外祖母长房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个“敕”字就暗示出这个家庭地位高贵显赫;写荣禧堂的布置时,有“万几宸翰之宝”的字样,且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等,又暗示了这个家庭和朝廷有着直接的关系。
社会环境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的描写则可暗示人物的心理特点。如作者借黛玉的眼睛描写贾赦的住处时,“果见正房厢庑游廊,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而写二舅舅贾政的住处时,却用“大厅”、“大院落”、“大正房”、“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大门”、“大字”。一个小巧,一个大气,则暗示出两人的审美情趣不同,实际就是贾赦性格内向,安享生活,无大抱负,无大作为;贾政是老二,却住在正经内室荣禧堂,可见他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他思想正统,作风正派,胸有大志,以正统自居,为子弟们做一个忠臣孝子的榜样。品味这些环境描写,我们方知作者传递的深层信息。
在情节的安排方面,作者构思巧妙,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水到渠成,天衣无缝。
回归文本才是提升欣赏水平的根本方法,也只有回归文本,读出其中的精髓,方能达到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是深刻的,是长久的,是足以影响你一生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载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段很多,心理描写便是其中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便可直视人物内心,体会作者手段之高明,而影视作品只能通过动作和对白来表达,无法直观外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使高明的演员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有所表示,观众也未必能察觉,作品的魅力因而大大削弱。
林黛玉弃舟登岸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句话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可以解释黛玉此后的言行为什么那么谨小慎微,甚至有点小心眼了。在拜见二舅舅时,“因料定这是贾政之位,便不在桌子东边炕的上首位落座,只坐在挨炕的椅子上。”只因怕不懂礼节,被人耻笑,从而也应了开头的那句话。如不研读文本,就不一定能弄明白黛玉为何因座位这一小事而推让不止。和贾母拉家常时,告诉姥姥自己曾读过四书,接着自然问道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从话音里听出姥姥并不支持女孩读书,于是在后文中回答宝玉“妹妹可曾读书”时,便不再提读过四书,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后语言的变化正反映了她心理的巨大变化。这也只有认真研究文本,才能体味到这些变化,进而感知人物的心理,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仅仅看看电视剧,这些细微的东西是感知不到的。
服饰描写也能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对其服饰的描写煞费苦心,意在通过外表看内心,尽管影视作品中演员也可穿得花里胡哨,会令人目不暇接,但未必能让人明白其中的含义。如写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仅服饰描写就用了八十三字之多,另有肖像描写,仅此就比描写三姐妹出场的文字多了将近一倍。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是一个妩媚、狠毒、贪婪、虚荣、俗气的女人。如果在萤屏上,人物一闪而过,再多的道具又有何用?况且人物出场像走马灯似的,我们又能看出什么门道?铺陈的妙处谁能说出来?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可以暗示一定的社会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合理的空间。如果仅看那影视镜头里一闪而过浮光掠影的画面,有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如黛玉弃舟登岸之后,见到外祖母长房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这个“敕”字就暗示出这个家庭地位高贵显赫;写荣禧堂的布置时,有“万几宸翰之宝”的字样,且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等,又暗示了这个家庭和朝廷有着直接的关系。
社会环境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的描写则可暗示人物的心理特点。如作者借黛玉的眼睛描写贾赦的住处时,“果见正房厢庑游廊,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而写二舅舅贾政的住处时,却用“大厅”、“大院落”、“大正房”、“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大门”、“大字”。一个小巧,一个大气,则暗示出两人的审美情趣不同,实际就是贾赦性格内向,安享生活,无大抱负,无大作为;贾政是老二,却住在正经内室荣禧堂,可见他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他思想正统,作风正派,胸有大志,以正统自居,为子弟们做一个忠臣孝子的榜样。品味这些环境描写,我们方知作者传递的深层信息。
在情节的安排方面,作者构思巧妙,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水到渠成,天衣无缝。
回归文本才是提升欣赏水平的根本方法,也只有回归文本,读出其中的精髓,方能达到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是深刻的,是长久的,是足以影响你一生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