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这门课程具较强的实践性,应该吧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而语文实践则是培养这样能力不可替代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不仅应该为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摇旗呐喊,更应该身体力行,通过语文实践量的积累,实现高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质的飞跃。笔者从活动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对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 实践活动 活动化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9-02
我们的生活无处不用到语文,无论衣食住行、还是举手投足,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见语文这门学科生来就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具有较强实践性。正是因为这种实践性,让学生学习起语文来更加轻松,不像英语,因为缺乏具体的实践环境,让中国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即便是学得好,也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说不来、听不懂。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性的特性,就必须语文实践活动这个有力武器。下面就从如何在高职语文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谈谈看法。
一、以教学为依托,实现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活动化
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这里再来谈活动话似乎有些多余,但实际并非如此。总管当前的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好多只做表面文章,搞的是形式主,其活动性的特征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好些活动都是在老师嘴上或黑板上完成的。高职语文实践课程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立足教学,让语文实践活动化。
1.课堂教学形式的活动化
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自己的探索、思考与实践等活动时实现知识的获取,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完善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高职语文大纲赋予语文教师的职责。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要求高职语文教师将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的所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高職语文课堂结构演变成一个由各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组合、连缀起来的育人体系。
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不能离开学习活动这个中心,不要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本身必须具有较为清晰的结构,活动环节不要给学生以违和感,充分利用起承转合等手段,给学生以浑然天成的感觉。同时,语言训练要循序渐进,层次明确,不要一味追求活动的趣味性,而忘记了语文学习的正事。
2.课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语文学习互动的选择切不可随心所欲,而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组织,方式上有丰富多彩,效果上要立竿见影。课堂学习方式可以探索发现式的、导演说戏式的,也可以是创新设计式的。识字教学可以采用探索发现式,引导学生从声形义上去探寻前人造字的规律,做一回仓颉;在上《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时,可以采用导演说戏式,结合美国种族歧视的现状,让一人扮演黑人,几个人扮白人警察,演绎一段黑人守法却被白人警察殴打致死的故事;在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孙文深情朗读,让学生重温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明白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
3.课堂学习内容的多元化
语文来自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取之不竭的语文资源,而这些资源就是语文学习环境得以优化的源泉。同时,语文教学不能禁锢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一校、一院,还必须与课外、校外紧密结合起来,数学、外语等学科高度融合,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体系才是充满生命力的。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单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能满足语文学习需要的,还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融入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区检验和体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1.把语文实践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多读书、读好书无疑的是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学习语文需要大量的阅读,而语文教材的阅读量又十分有限,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可以通过课外阅读量的增加来解决。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其一,推荐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篇目。比如在学完纪宇的《风流颂》以后,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金色的航线》、《五叶草》等:也可以推荐与《风流歌》类似的其他诗人的作品。
其二,确保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高职学生是一群准职业人,学习和实践任务重,要确保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有时干脆就把课堂搬到了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饱览群书。寒暑假也会列出一些图书清单,让学生们去阅读。此外,我还提倡学生之间好书共享,这样在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其三,积极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些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举行朗诵会,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比如在上完《相信未来》以后,就可以举行一次以未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在学完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以后,就可以举行一次关于西安历史的知识竞赛,同学们采用抢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知识积累的情况。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向课外无限延伸,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活动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竞争性,让学生从传统的近乎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解放出来,获得了学习语文更大的热情和更浓的兴趣。在活动中,思想与思想碰撞、智慧与智慧交流,良好的阅读氛围自然就形成了。
2.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
家庭是高职学生(特别是假期中)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绝不能放过这个极佳的语文实践活动场所。教师可以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出发,引导学生及时地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如父母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并尽量将这些信息刻脑海里。还可以请父母讲一讲家庭今昔的变化,从中领会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最触动的事件记录向来向报刊杂志或网络媒体投稿,与人分享,弘扬社会正能量。
3.将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社会生活中
有人做过统计,一个人受到的语言训练七成来自课外,只有三成来之课内,由此可见,课堂并非学生受到语言训练的主要场所,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是他们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隐形教育。学生是社会的人,我们不能把他们圈起来在一个小范围内(如教室)进行隔绝世界的教学,因为这样的教育出来的人必将与社会脱节,甚至最终被社会所抛弃。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时将高中语文实践有机融合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全面深入的体验。
三、结束语
实践性时语文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站在学生成才的高度,面向未来及时更新观念,不拘形式、全面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马艳.试析高职语文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2]黄懿.高职语文活动课程体系建构原则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01).
[3]黄国华.人才培养视域中的高职语文实践课程研究[J.成才之路,2013(07).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 实践活动 活动化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9-02
我们的生活无处不用到语文,无论衣食住行、还是举手投足,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见语文这门学科生来就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具有较强实践性。正是因为这种实践性,让学生学习起语文来更加轻松,不像英语,因为缺乏具体的实践环境,让中国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即便是学得好,也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说不来、听不懂。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性的特性,就必须语文实践活动这个有力武器。下面就从如何在高职语文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谈谈看法。
一、以教学为依托,实现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活动化
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这里再来谈活动话似乎有些多余,但实际并非如此。总管当前的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好多只做表面文章,搞的是形式主,其活动性的特征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好些活动都是在老师嘴上或黑板上完成的。高职语文实践课程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立足教学,让语文实践活动化。
1.课堂教学形式的活动化
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自己的探索、思考与实践等活动时实现知识的获取,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完善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高职语文大纲赋予语文教师的职责。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要求高职语文教师将课堂变成一个学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的所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角的高職语文课堂结构演变成一个由各种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活动组合、连缀起来的育人体系。
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不能离开学习活动这个中心,不要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本身必须具有较为清晰的结构,活动环节不要给学生以违和感,充分利用起承转合等手段,给学生以浑然天成的感觉。同时,语言训练要循序渐进,层次明确,不要一味追求活动的趣味性,而忘记了语文学习的正事。
2.课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语文学习互动的选择切不可随心所欲,而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组织,方式上有丰富多彩,效果上要立竿见影。课堂学习方式可以探索发现式的、导演说戏式的,也可以是创新设计式的。识字教学可以采用探索发现式,引导学生从声形义上去探寻前人造字的规律,做一回仓颉;在上《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时,可以采用导演说戏式,结合美国种族歧视的现状,让一人扮演黑人,几个人扮白人警察,演绎一段黑人守法却被白人警察殴打致死的故事;在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孙文深情朗读,让学生重温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明白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
3.课堂学习内容的多元化
语文来自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取之不竭的语文资源,而这些资源就是语文学习环境得以优化的源泉。同时,语文教学不能禁锢于课堂,也不能局限于一校、一院,还必须与课外、校外紧密结合起来,数学、外语等学科高度融合,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体系才是充满生命力的。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高职语文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单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能满足语文学习需要的,还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融入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区检验和体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1.把语文实践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多读书、读好书无疑的是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学习语文需要大量的阅读,而语文教材的阅读量又十分有限,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可以通过课外阅读量的增加来解决。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其一,推荐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篇目。比如在学完纪宇的《风流颂》以后,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金色的航线》、《五叶草》等:也可以推荐与《风流歌》类似的其他诗人的作品。
其二,确保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高职学生是一群准职业人,学习和实践任务重,要确保学生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有时干脆就把课堂搬到了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饱览群书。寒暑假也会列出一些图书清单,让学生们去阅读。此外,我还提倡学生之间好书共享,这样在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其三,积极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些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举行朗诵会,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比如在上完《相信未来》以后,就可以举行一次以未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在学完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以后,就可以举行一次关于西安历史的知识竞赛,同学们采用抢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知识积累的情况。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向课外无限延伸,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活动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竞争性,让学生从传统的近乎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解放出来,获得了学习语文更大的热情和更浓的兴趣。在活动中,思想与思想碰撞、智慧与智慧交流,良好的阅读氛围自然就形成了。
2.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
家庭是高职学生(特别是假期中)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绝不能放过这个极佳的语文实践活动场所。教师可以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出发,引导学生及时地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如父母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并尽量将这些信息刻脑海里。还可以请父母讲一讲家庭今昔的变化,从中领会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最触动的事件记录向来向报刊杂志或网络媒体投稿,与人分享,弘扬社会正能量。
3.将高职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社会生活中
有人做过统计,一个人受到的语言训练七成来自课外,只有三成来之课内,由此可见,课堂并非学生受到语言训练的主要场所,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是他们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隐形教育。学生是社会的人,我们不能把他们圈起来在一个小范围内(如教室)进行隔绝世界的教学,因为这样的教育出来的人必将与社会脱节,甚至最终被社会所抛弃。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时将高中语文实践有机融合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全面深入的体验。
三、结束语
实践性时语文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站在学生成才的高度,面向未来及时更新观念,不拘形式、全面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马艳.试析高职语文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
[2]黄懿.高职语文活动课程体系建构原则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01).
[3]黄国华.人才培养视域中的高职语文实践课程研究[J.成才之路,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