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来自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性病疫情年度汇总表,报告病种为《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8种性病;人口资料来自东阳市统计局。
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流行趋势:2002~2006年东阳市累计报告性病29676例,年均发病率为748.46/10万,2002~2006年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13.40/10万、532.63/10万、868.42/10万、904.36/10万、1018.0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9.75%,从各病种各年的发兵情况来看,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快速上升,由2002年的11.67/10万、185.78/10万上升到2006年的68.51/10万、759.63/10万,年平均增幅分别为42.47%、32.53%;而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
病种构成:2002~2006年除性病性淋巴肉牙肿以外,卫生部规定的其余7种性病均有报告,2004年首次在术前检查的病人中发现艾滋病病例,2002~2006年报告性病构成比中NGU最大(66.02%),其次为尖锐湿疣(13.35%),淋病(13.31%),梅毒(5.06%),生殖器疱疹(2.22%);随着各种性病增长速度的不同,其构成比在不断发生改变,NGU和梅毒的构成比在逐年升高,由2002年的44.94%、2.82%上升到2006年的74.62%、5.06%,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在渐渐下降,由2002年的28.53%、20.64%、3.07%下降到2006年的8.19%、9.59%、0.84%(见表1)。
性别分布:5年报告病例29676例,其中男性7317例,女性22359例,平均男女性别比为0.33︰1,2002年为0.55︰1,2003年为0.63︰1,2004年为0.32︰1,2005年为0.26︰1,2006年为0.21︰1,男性病例所占比重由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女性NGU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NGU的发病构成比在逐年上升所致。
年龄分布:报告病例最多的是20~29年龄组,报告病例11554例,占所有发病的38.93%,其次为30~39年龄组,11110例,占37.44%;从年龄分布趋势来看,性病发病有向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扩散的趋势,15~19年龄组的发病比重逐年上升,2002年(1.56%)、2003年(1.74%)、2004年(2.23%)、2005年(2.64%)、2006年(3.22%),40~49年龄组发病比重也由2002年的14.17%发展到2006年的17.13%。
职业分布: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15517例)、个体(5495)、工人(2031),占总发病比例分别为52.29%、18.52%、6.84%,前三种职业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7.65%,干部职员1548例(5.22%)、其他1612例(5.43%)、无待业1270例(4.28%)、饮服1265例(4.26%)、供销278例(0.94%)、驾驶223例(0.75%)、学生190例(0.64%)、不祥190例(0.64%)、儿童57例(0.19%)。
6 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24064例(81.09%)、小学文化2912例(9.81%)、大专以上2441例(8.23%)、不祥108例(0.36%)、文盲93例(0.31%)、学龄前58例(0.20%)。
传染来源:经非婚性接触传染23624例(79.61%)、配偶传染3028例(10.20%)、间接接触传染1938例(6.53%)、不祥1041例(3.51%)、母子传染43例(0.14%)、血液传染2例(0.01%)。
讨论
近5年,东阳市性病发病持续上升,特别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增加明显,除去自然增长因素外,可能与实验室检测水平提高和性病报告质量完善有关;从增加幅度上看,梅毒病例增长迅速,其5年平均增幅达42.47%,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职业分布来看,农民的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可能与城乡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繁所致。
性病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其防治对策和措施为:①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功能,增加必要的人财物投入;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力度,尤其是学生和性活跃人群;③加强行为干预工作,尤其是推广使用安全套;④整顿医疗卫生秩序,打击取缔非法游医;⑤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⑥完善性病报告网络,加强性病报告管理;⑦控制工作社会化,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资料来源:来自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性病疫情年度汇总表,报告病种为《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8种性病;人口资料来自东阳市统计局。
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流行趋势:2002~2006年东阳市累计报告性病29676例,年均发病率为748.46/10万,2002~2006年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13.40/10万、532.63/10万、868.42/10万、904.36/10万、1018.0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9.75%,从各病种各年的发兵情况来看,梅毒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快速上升,由2002年的11.67/10万、185.78/10万上升到2006年的68.51/10万、759.63/10万,年平均增幅分别为42.47%、32.53%;而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
病种构成:2002~2006年除性病性淋巴肉牙肿以外,卫生部规定的其余7种性病均有报告,2004年首次在术前检查的病人中发现艾滋病病例,2002~2006年报告性病构成比中NGU最大(66.02%),其次为尖锐湿疣(13.35%),淋病(13.31%),梅毒(5.06%),生殖器疱疹(2.22%);随着各种性病增长速度的不同,其构成比在不断发生改变,NGU和梅毒的构成比在逐年升高,由2002年的44.94%、2.82%上升到2006年的74.62%、5.06%,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在渐渐下降,由2002年的28.53%、20.64%、3.07%下降到2006年的8.19%、9.59%、0.84%(见表1)。
性别分布:5年报告病例29676例,其中男性7317例,女性22359例,平均男女性别比为0.33︰1,2002年为0.55︰1,2003年为0.63︰1,2004年为0.32︰1,2005年为0.26︰1,2006年为0.21︰1,男性病例所占比重由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女性NGU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NGU的发病构成比在逐年上升所致。
年龄分布:报告病例最多的是20~29年龄组,报告病例11554例,占所有发病的38.93%,其次为30~39年龄组,11110例,占37.44%;从年龄分布趋势来看,性病发病有向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扩散的趋势,15~19年龄组的发病比重逐年上升,2002年(1.56%)、2003年(1.74%)、2004年(2.23%)、2005年(2.64%)、2006年(3.22%),40~49年龄组发病比重也由2002年的14.17%发展到2006年的17.13%。
职业分布: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分别为农民(15517例)、个体(5495)、工人(2031),占总发病比例分别为52.29%、18.52%、6.84%,前三种职业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7.65%,干部职员1548例(5.22%)、其他1612例(5.43%)、无待业1270例(4.28%)、饮服1265例(4.26%)、供销278例(0.94%)、驾驶223例(0.75%)、学生190例(0.64%)、不祥190例(0.64%)、儿童57例(0.19%)。
6 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24064例(81.09%)、小学文化2912例(9.81%)、大专以上2441例(8.23%)、不祥108例(0.36%)、文盲93例(0.31%)、学龄前58例(0.20%)。
传染来源:经非婚性接触传染23624例(79.61%)、配偶传染3028例(10.20%)、间接接触传染1938例(6.53%)、不祥1041例(3.51%)、母子传染43例(0.14%)、血液传染2例(0.01%)。
讨论
近5年,东阳市性病发病持续上升,特别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增加明显,除去自然增长因素外,可能与实验室检测水平提高和性病报告质量完善有关;从增加幅度上看,梅毒病例增长迅速,其5年平均增幅达42.47%,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职业分布来看,农民的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可能与城乡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繁所致。
性病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其防治对策和措施为:①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功能,增加必要的人财物投入;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力度,尤其是学生和性活跃人群;③加强行为干预工作,尤其是推广使用安全套;④整顿医疗卫生秩序,打击取缔非法游医;⑤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⑥完善性病报告网络,加强性病报告管理;⑦控制工作社会化,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