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对于《长恨歌》的主旨,外界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属于政治讽刺诗,文章主要就《长恨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对于《长恨歌》的主旨,外界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属于政治讽刺诗,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其属于歌颂爱情的诗歌,下面就根据笔者的看法来简单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一、《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分析
《长恨歌》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一方面描述了唐明皇沉迷女色最终招致安史之乱,另一方面描写在“安史之乱”之后,杨贵妃悲死去,唐明皇日死也想,而杨贵妃在死后变成仙人后也对唐明皇念念不忘。
《长恨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识经过以及唐明换对于杨贵妃的钟爱,反复渲染了他们的甜蜜以及唐明皇的沉迷酒色;第二,描述了“安史之乱”与杨贵妃的惨死,表达了“长恨”的原因,也奠定了这场悲剧的基础;第三,表达了唐明皇在回到长安后对于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第四,描写唐明皇不断派方式来寻找杨贵妃魂魄,以及唐明皇在杨贵妃死后的孤寂生活。
二、前人对《长恨歌》主题的探究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前人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往多从文本分析角度来进行研究,其观点主要集中在讽喻说与爱情说两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虽然《长恨歌》从表面上来看是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诗中包含着浓厚的同情之情,但是从这种同情中,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唐明皇的批判和讽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悲剧,都是由于他的荒淫无道所导致。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长恨歌》要表达的并非刻板的教育,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深深感动。
三、白居易《长恨歌》主题之我见
《长恨歌》是创作于“安史之乱”的背景下,以生动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同时,白居易非常重视感情渲染,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寄托在作品中,这首诗成为经典,被后世经久传颂。即便是千百年过去,《长恨歌》的魅力依然不减,但是,对于《长恨歌》的主题,外界的评价一直都莫衷一是。
白居易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实际上也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传统的“红颜祸水”:观点,第二种则是欣赏两者的感情,从政治角度上而言,《长恨歌》是带有讽刺意味的,但是也歌颂着两人的爱情。《长恨歌》的前半段中描述了唐明皇的骄奢淫逸以及杨贵妃的侍宠生骄,语气上带有谴责的韵味,后半段则描写了唐明皇对于唐贵妃的思念,此时,作者则充满着同情。这让整个诗歌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在故事的发展之下,诗人原本的讽刺目的开始被同情之情淹没。如下: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从整个诗歌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创作动机的变化,前半段采用了写实描述法,“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从前半段中,作者描述了唐明皇的昏庸,到了后半段,诗人对李杨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李杨最后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遭遇,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
这种创作动机的转换是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发生的,这也是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并非每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把自己的理论主张放在案头来对照执行。即使是以豪放著称的苏轼,有时也会写出很凄婉的婉约辞章来。毕竟,诗歌创作是性之所至、自由表达,激情喷涌的时候,还哪里顾得上自己的文学主张呢。因此,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曾不无自负地题写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如果我们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白居易自己也意识到《长恨歌》 的主题已经离当初创作时的主题相去甚远了,但我们不能说这是白居易的败笔,相反这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的伟大之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恨歌》的主题是动态的,是随着作者创作时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讽刺、同情、感伤、对理想爱情的向往等思想情绪在诗中依次出现,使《长恨歌》的主题完成了从讽喻到爱情的转换。正是《长恨歌》这种主题的多重性和情感的复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这一不朽诗篇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曾婷芳.情深意重有时尽,意韵绵绵无绝期——试述《长恨歌》的主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2] 韩璐,蔡晓薇.长恨千年 佳篇流芳——浅析《长恨歌》的主题和特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3] 李亦辉,李秀萍.《长恨歌》文本结构与哲理意蕴新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白庆丰,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对于《长恨歌》的主旨,外界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属于政治讽刺诗,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其属于歌颂爱情的诗歌,下面就根据笔者的看法来简单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一、《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分析
《长恨歌》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一方面描述了唐明皇沉迷女色最终招致安史之乱,另一方面描写在“安史之乱”之后,杨贵妃悲死去,唐明皇日死也想,而杨贵妃在死后变成仙人后也对唐明皇念念不忘。
《长恨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识经过以及唐明换对于杨贵妃的钟爱,反复渲染了他们的甜蜜以及唐明皇的沉迷酒色;第二,描述了“安史之乱”与杨贵妃的惨死,表达了“长恨”的原因,也奠定了这场悲剧的基础;第三,表达了唐明皇在回到长安后对于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第四,描写唐明皇不断派方式来寻找杨贵妃魂魄,以及唐明皇在杨贵妃死后的孤寂生活。
二、前人对《长恨歌》主题的探究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前人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往多从文本分析角度来进行研究,其观点主要集中在讽喻说与爱情说两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虽然《长恨歌》从表面上来看是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诗中包含着浓厚的同情之情,但是从这种同情中,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对唐明皇的批判和讽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悲剧,都是由于他的荒淫无道所导致。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长恨歌》要表达的并非刻板的教育,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深深感动。
三、白居易《长恨歌》主题之我见
《长恨歌》是创作于“安史之乱”的背景下,以生动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同时,白居易非常重视感情渲染,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寄托在作品中,这首诗成为经典,被后世经久传颂。即便是千百年过去,《长恨歌》的魅力依然不减,但是,对于《长恨歌》的主题,外界的评价一直都莫衷一是。
白居易对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实际上也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传统的“红颜祸水”:观点,第二种则是欣赏两者的感情,从政治角度上而言,《长恨歌》是带有讽刺意味的,但是也歌颂着两人的爱情。《长恨歌》的前半段中描述了唐明皇的骄奢淫逸以及杨贵妃的侍宠生骄,语气上带有谴责的韵味,后半段则描写了唐明皇对于唐贵妃的思念,此时,作者则充满着同情。这让整个诗歌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在故事的发展之下,诗人原本的讽刺目的开始被同情之情淹没。如下: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从整个诗歌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创作动机的变化,前半段采用了写实描述法,“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从前半段中,作者描述了唐明皇的昏庸,到了后半段,诗人对李杨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李杨最后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遭遇,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
这种创作动机的转换是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发生的,这也是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并非每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把自己的理论主张放在案头来对照执行。即使是以豪放著称的苏轼,有时也会写出很凄婉的婉约辞章来。毕竟,诗歌创作是性之所至、自由表达,激情喷涌的时候,还哪里顾得上自己的文学主张呢。因此,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曾不无自负地题写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如果我们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白居易自己也意识到《长恨歌》 的主题已经离当初创作时的主题相去甚远了,但我们不能说这是白居易的败笔,相反这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的伟大之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长恨歌》的主题是动态的,是随着作者创作时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讽刺、同情、感伤、对理想爱情的向往等思想情绪在诗中依次出现,使《长恨歌》的主题完成了从讽喻到爱情的转换。正是《长恨歌》这种主题的多重性和情感的复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这一不朽诗篇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曾婷芳.情深意重有时尽,意韵绵绵无绝期——试述《长恨歌》的主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2] 韩璐,蔡晓薇.长恨千年 佳篇流芳——浅析《长恨歌》的主题和特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3] 李亦辉,李秀萍.《长恨歌》文本结构与哲理意蕴新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白庆丰,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