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宁瀛导演的电影《找乐》(1992)《民警故事》(1994)《夏日暖洋洋》(2000)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纪实主义电影的杰作,这三部电影不仅记录了世纪末的北京城市形态和正在发生的变革:日益加速的生活速度和传统特性的流失,而且通过镜头叙述出生活在这里的人所经历的情感波动和渐生隔阂的个体关系。
关键词 《我爱北京》三部曲 北京影像 城市变迁 另类“北漂”
宁瀛曾经阐述她拍摄《我爱北京》三部曲的初衷:“我从1990年代初开始拍电影。中国的经济改革从1980年代就提出,但最初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到1990年代,改革开始在城市里体现出来,我的感受很深:老的居民区开始在一夜或数夜间拆掉。我觉得人的记忆和城市的建筑、一砖一瓦是联系在一起的,砖瓦消失,记忆也不在了,城市像是从家园变成一个陌生的地方。从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想要用电影为城市留下些影像,不只是建筑,也是我们的生活,某个社会历史时刻。”豍作为上世纪80年代纪实性电影的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宁瀛的电影中少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冲突,取而代之的对日常生活的展现。
刘心武在长篇小说《钟鼓楼》中谈及北京城墙根儿的“老人生态岛”:“他们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也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态岛’。没有进入他们行列的壮年、青年、少年、儿童,虽然时常从他们的‘岛屿’边缘驶过自己的‘生命之船’,对他们都大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豎《找乐》里的老韩头和票友们就构成了一座“人海孤岛”,如果将北京城比喻为一片汪洋,这些老人的小圈子正如一座座孤岛,他们扎根于海洋,岿然不动。
如果传统一代是汪洋中的岛屿,那么《民警故事》中杨国力一代就好比一艘艘航船,按照既定的航线行驶,仍不能离开这片海域。而到了《夏日暖洋洋》中的一代,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游荡者,像一群群海鸥,自由任意地捕捉着海域的浮光掠影。
1、“北京三部曲”中北京的城
(1)城市网络体系的松散
《找乐》中的老韩头作为“革命的一代”,坚决维护秩序的权威,在成为老年人活动室的负责人后,绝不允许票友们忽视活动规则。而在他退休后,收发室挂上了美女海报月历,小徒弟对给报纸编号这样的工作敷衍了事……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的冲突已经出现苗头。
《民警故事》从派出所领导传达文件精神开始,凸显了北京城市的管理网络体系。但是这样系统化的社会结构在逐步瓦解,像民警杨国力处理的案件,无业者在街头聚赌,威胁社会治安,饶有趣味的是,杨国力在审问中质问方言口音浓重的涉案者:“普通话推广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到你那就推广不了?!”陈旧的城市线性管理系统也和普通话推广一样,在重重阻力中难以延展。
在《夏日暖洋洋》中,在交通管理者传达管理规定的会议上,司机们打着哈哈,态度戏谑,而后他们也并未按规定要求换车。虽然在当时司机德子的收入令大学图书管理员赵园吃惊,但司机们的几次聚会都表现出对出租公司的愤怒,承包者对司机劳动力的压榨使他们渐渐拮据。
在《民警故事》中,外地人还被当做另类的存在,而司机德子却最终选择与外地女孩结婚,传统的生活形态在不断更新,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商业社会的繁荣,北京的“点-线-面”的城市管理体系也渐渐松散,像一张曾经一目了然的大网如今在交错勾连中渐渐混沌。
(2)城市传统特性的消逝
《我爱北京》三部曲开头的影像极具写实性,《找乐》开头以老韩头步行的视角看北京:路边小卖部的北冰洋汽水和冰糖葫芦;《民警故事》的开头杨国力和徒弟骑车经过拆迁的四合院废墟;而《夏日暖洋洋》开篇便是鸟瞰拥堵的交通路况。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古老的建筑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特征不明的高楼。
一方面,北京的传统城市外部形态在渐渐改变。出租车德子为了讨好外地女友,带女友小雪去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带女友小郭去爬长城,他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与自己的北京身份联系起来。而北京女孩赵园厌倦安静的大学校园氛围,只喜欢观摩道路两旁的橱窗,想要环游世界去买漂亮衣服,可以说她代表了北京在都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渴望迅速高度商业化、迅速国际化的倾向。
另一方面,北京的传统文化也面临式微。《找乐》中的老人们是社会中边缘化的存在,他们倾心的艺术形式——京剧——也渐渐被边缘化,电影的开头展示了剧团在表演幕间换场布景的混乱不堪,这一幕不妨视为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境况。年轻人们为了看录像而排起长队抢票,派出所的民警们在看了美国警匪片后也不禁自嘲。到了世纪之交,司机德子认为北京的各家西餐厅是“最高档的地方”。
但传统文化的式微并不代表其已经失去生命力,老人们几经周折,还是坚持在公园城墙根儿唱下去;民警钦佩外国警察浪漫的英雄行为,却还是认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用“我爸爸是警察”来威吓小朋友;司机德子在经历了波西米亚式的自我放逐之后,还是选择重新组建一个安稳的家庭。
2、“北京三部曲”中北京的人
(1)人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导演宁瀛说:“我虽然生长在北京,但当我对这座城市怀旧的情感发生动摇的时候,我只能在这座城市里寻找另类感,寻找陌生感。我的影片与其说是记录了今天的现实,不如说是表现了这座城市让我产生的陌生感。”豏
老韩头的每日生活轨迹就是家与活动室的两点一线,民警们则奔波于大街小巷之间,而且频繁地值夜班,司机德子则长时间夜不归宿,仿佛已经与家庭脱离了。人的感官体验的获得受到身体与空间关系的影响,老韩头的步行可以获得对于城市的切身体验,民警们的自行车则加快了这一速度,到了司机德子的视角,他开着出租车在城市中穿梭,日常体验都是从车窗中获得的。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当都市空间的功能变成了纯粹用来移动的时候,都市空间本身也就失去了吸引力,驾驶员只想穿过这块空间,而不注意这块空间。”豐
虽然他们一代比一代距离城市空间更近,但获得的心灵体验却一代比一代更少。像司机德子这样的年轻人,对北京的直观感受与外地来的“北漂”几乎无异,他们成为另类的“北漂”。
(2)人际交往隔阂日渐严重
当司机德子在清晨从出租车中醒来时,他目睹的公园中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相当陌生。他像一个游客一样加入心理咨询的队伍,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无法与身边人诉说,而是聚集到一个巨大的公共场域,倾诉之后又回归各自的生活。《找乐》里的老韩头,徒弟不懂他的心思,他只有去和一个智障青年倾诉。民警杨国力和养狗的个体户,最终因言语不和而动手打架。人际交往隔阂的背后是传统社会与商业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也是高速发展的都市节奏造成人的精神世界的无依托。
民警杨国力认为居民从四合院搬到居民楼就会减少摩擦,但楼里的居民还是会因为宠物犬问题纠纷不断;司机德子每天收听交通广播的“空中鹊桥”节目,却未料到那样甜美的声音出于一个相当彪悍的女人之口。物理的隔离不会减少人际摩擦,传媒的联络也不会拉近人际的距离,因为这些矛盾的根源还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状况。司机德子最后面对女孩的“你失过恋吗”的提问,终于感受到自己的麻木,决定回归稳定的生活。
在陈凯歌的短片《百花深处》结尾,虽然传统建筑被拆除了,但老北京的城市精神永远不会迷失。而《我爱北京》三部曲的结尾稍显含糊:老韩头在犹豫着是否回到发生矛盾的小圈子,在他刚起身做出选择的瞬间影片就戛然而止;民警杨国力与个体户大打出手之后,影片在所长宣读对他的处分和新的执法规定的声音中结束;司机德子最终与外地女孩去拍了婚纱照。这样的结尾,与其说是开放的,不如说是封闭的。无论北京如何发展,普通人别无选择,只有回归生活,如此选择尽管含混,却真实。
注释:
豍豏李宏宇.电影塑造城市:文德斯、宁瀛、迪米·杰安三人谈[N].南方周末,2007-2-27.
豎刘心武.钟鼓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豐理查德·桑内特. 黄煜文译.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关键词 《我爱北京》三部曲 北京影像 城市变迁 另类“北漂”
宁瀛曾经阐述她拍摄《我爱北京》三部曲的初衷:“我从1990年代初开始拍电影。中国的经济改革从1980年代就提出,但最初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到1990年代,改革开始在城市里体现出来,我的感受很深:老的居民区开始在一夜或数夜间拆掉。我觉得人的记忆和城市的建筑、一砖一瓦是联系在一起的,砖瓦消失,记忆也不在了,城市像是从家园变成一个陌生的地方。从一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想要用电影为城市留下些影像,不只是建筑,也是我们的生活,某个社会历史时刻。”豍作为上世纪80年代纪实性电影的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宁瀛的电影中少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冲突,取而代之的对日常生活的展现。
刘心武在长篇小说《钟鼓楼》中谈及北京城墙根儿的“老人生态岛”:“他们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也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态岛’。没有进入他们行列的壮年、青年、少年、儿童,虽然时常从他们的‘岛屿’边缘驶过自己的‘生命之船’,对他们都大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豎《找乐》里的老韩头和票友们就构成了一座“人海孤岛”,如果将北京城比喻为一片汪洋,这些老人的小圈子正如一座座孤岛,他们扎根于海洋,岿然不动。
如果传统一代是汪洋中的岛屿,那么《民警故事》中杨国力一代就好比一艘艘航船,按照既定的航线行驶,仍不能离开这片海域。而到了《夏日暖洋洋》中的一代,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游荡者,像一群群海鸥,自由任意地捕捉着海域的浮光掠影。
1、“北京三部曲”中北京的城
(1)城市网络体系的松散
《找乐》中的老韩头作为“革命的一代”,坚决维护秩序的权威,在成为老年人活动室的负责人后,绝不允许票友们忽视活动规则。而在他退休后,收发室挂上了美女海报月历,小徒弟对给报纸编号这样的工作敷衍了事……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的冲突已经出现苗头。
《民警故事》从派出所领导传达文件精神开始,凸显了北京城市的管理网络体系。但是这样系统化的社会结构在逐步瓦解,像民警杨国力处理的案件,无业者在街头聚赌,威胁社会治安,饶有趣味的是,杨国力在审问中质问方言口音浓重的涉案者:“普通话推广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到你那就推广不了?!”陈旧的城市线性管理系统也和普通话推广一样,在重重阻力中难以延展。
在《夏日暖洋洋》中,在交通管理者传达管理规定的会议上,司机们打着哈哈,态度戏谑,而后他们也并未按规定要求换车。虽然在当时司机德子的收入令大学图书管理员赵园吃惊,但司机们的几次聚会都表现出对出租公司的愤怒,承包者对司机劳动力的压榨使他们渐渐拮据。
在《民警故事》中,外地人还被当做另类的存在,而司机德子却最终选择与外地女孩结婚,传统的生活形态在不断更新,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商业社会的繁荣,北京的“点-线-面”的城市管理体系也渐渐松散,像一张曾经一目了然的大网如今在交错勾连中渐渐混沌。
(2)城市传统特性的消逝
《我爱北京》三部曲开头的影像极具写实性,《找乐》开头以老韩头步行的视角看北京:路边小卖部的北冰洋汽水和冰糖葫芦;《民警故事》的开头杨国力和徒弟骑车经过拆迁的四合院废墟;而《夏日暖洋洋》开篇便是鸟瞰拥堵的交通路况。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古老的建筑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特征不明的高楼。
一方面,北京的传统城市外部形态在渐渐改变。出租车德子为了讨好外地女友,带女友小雪去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带女友小郭去爬长城,他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与自己的北京身份联系起来。而北京女孩赵园厌倦安静的大学校园氛围,只喜欢观摩道路两旁的橱窗,想要环游世界去买漂亮衣服,可以说她代表了北京在都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渴望迅速高度商业化、迅速国际化的倾向。
另一方面,北京的传统文化也面临式微。《找乐》中的老人们是社会中边缘化的存在,他们倾心的艺术形式——京剧——也渐渐被边缘化,电影的开头展示了剧团在表演幕间换场布景的混乱不堪,这一幕不妨视为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境况。年轻人们为了看录像而排起长队抢票,派出所的民警们在看了美国警匪片后也不禁自嘲。到了世纪之交,司机德子认为北京的各家西餐厅是“最高档的地方”。
但传统文化的式微并不代表其已经失去生命力,老人们几经周折,还是坚持在公园城墙根儿唱下去;民警钦佩外国警察浪漫的英雄行为,却还是认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用“我爸爸是警察”来威吓小朋友;司机德子在经历了波西米亚式的自我放逐之后,还是选择重新组建一个安稳的家庭。
2、“北京三部曲”中北京的人
(1)人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导演宁瀛说:“我虽然生长在北京,但当我对这座城市怀旧的情感发生动摇的时候,我只能在这座城市里寻找另类感,寻找陌生感。我的影片与其说是记录了今天的现实,不如说是表现了这座城市让我产生的陌生感。”豏
老韩头的每日生活轨迹就是家与活动室的两点一线,民警们则奔波于大街小巷之间,而且频繁地值夜班,司机德子则长时间夜不归宿,仿佛已经与家庭脱离了。人的感官体验的获得受到身体与空间关系的影响,老韩头的步行可以获得对于城市的切身体验,民警们的自行车则加快了这一速度,到了司机德子的视角,他开着出租车在城市中穿梭,日常体验都是从车窗中获得的。理查德·桑内特认为:“当都市空间的功能变成了纯粹用来移动的时候,都市空间本身也就失去了吸引力,驾驶员只想穿过这块空间,而不注意这块空间。”豐
虽然他们一代比一代距离城市空间更近,但获得的心灵体验却一代比一代更少。像司机德子这样的年轻人,对北京的直观感受与外地来的“北漂”几乎无异,他们成为另类的“北漂”。
(2)人际交往隔阂日渐严重
当司机德子在清晨从出租车中醒来时,他目睹的公园中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相当陌生。他像一个游客一样加入心理咨询的队伍,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无法与身边人诉说,而是聚集到一个巨大的公共场域,倾诉之后又回归各自的生活。《找乐》里的老韩头,徒弟不懂他的心思,他只有去和一个智障青年倾诉。民警杨国力和养狗的个体户,最终因言语不和而动手打架。人际交往隔阂的背后是传统社会与商业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也是高速发展的都市节奏造成人的精神世界的无依托。
民警杨国力认为居民从四合院搬到居民楼就会减少摩擦,但楼里的居民还是会因为宠物犬问题纠纷不断;司机德子每天收听交通广播的“空中鹊桥”节目,却未料到那样甜美的声音出于一个相当彪悍的女人之口。物理的隔离不会减少人际摩擦,传媒的联络也不会拉近人际的距离,因为这些矛盾的根源还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状况。司机德子最后面对女孩的“你失过恋吗”的提问,终于感受到自己的麻木,决定回归稳定的生活。
在陈凯歌的短片《百花深处》结尾,虽然传统建筑被拆除了,但老北京的城市精神永远不会迷失。而《我爱北京》三部曲的结尾稍显含糊:老韩头在犹豫着是否回到发生矛盾的小圈子,在他刚起身做出选择的瞬间影片就戛然而止;民警杨国力与个体户大打出手之后,影片在所长宣读对他的处分和新的执法规定的声音中结束;司机德子最终与外地女孩去拍了婚纱照。这样的结尾,与其说是开放的,不如说是封闭的。无论北京如何发展,普通人别无选择,只有回归生活,如此选择尽管含混,却真实。
注释:
豍豏李宏宇.电影塑造城市:文德斯、宁瀛、迪米·杰安三人谈[N].南方周末,2007-2-27.
豎刘心武.钟鼓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豐理查德·桑内特. 黄煜文译.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