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戍疆信札中处理民族事务的务实精神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声明显著的历史人物,不仅在禁烟抗敌的过程中功绩卓著,而且在被贬流戍新疆时也不忘忧国忧民,其大量遗存的信札就是林则徐思想较为真实的见证,信札不属于公共空间话语形式,是私人心理倾诉的原始记录,最能体现人们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更能准确和真实的反映写信者的思想变迁历程和关注点。本文欲从林则徐在新疆的信札中探寻其关注民生、尊重民风及处理好民族关系三个方面,探究林则徐的务实思想。
  关键词:林则徐;信札;务实精神
  林则徐留下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业绩,追本溯源,其先进的思想一直是指引其正确行动的风向标,不仅忠君爱国,而且关注民生,即便流戍边疆时也有他实干家的风采,在这过程中,林则徐以信札倾吐襟怀,以日记叙述所见,以诗词抒发激情,以文录作为见证,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食粮,前人多是从其诗作文录中追述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对于林则徐被遣新疆期间的信札研究不多,事实上,林则徐在戍途中与亲朋好友倾吐心声的信札,较为集中和典型的反映了林则徐的思想及主张,民生、民风及民族关系始终是其关注度焦点。
  林则徐在流戍新疆前,面临的是一个走在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处于中下层的人民生活举步维艰,让为官多年依然忠君爱民的林则徐更加关注人民疾苦。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国外帝国主义正对中国垂涎,加上英帝国主义源源不断的向贫弱的人民输入鸦片,腐蚀人们的身体和思想,致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危机四伏,这让林则徐忧国忧民,他以一颗博学善思的心较为真实的看到了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情况,大量的鸦片腐蚀了的中国上下民众,曾函告友人说:“夷务近日殊形溃烂,然自有鸦片如内地以后,此事既在意中,譬如人身生疮,即必出脓。体气旺时,脓出则疮可以收口,若养痈俞久即为害愈深。”而另一方面,投降势力却日益抬头,主战的林则徐日益处于劣势地位,最终被投降派陷害。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初十,清廷以“办理殊未妥协,深负委任”和“废弛营务”的罪名,将已在镇海军营效力的林则徐革去四品卿衔,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一、林则徐关注民生
  在流戍过程中,德才兼备的林则徐依然心怀天下,关心国计民生,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1842年10月21日)进入新疆境内的星星峡,到二十五年十一月六日一(1845年12月4日)于哈密接旨获释,十一日起程离开,在新疆度过三年零两个月的流放生活,具可考的信件数目为一百九十七封,其中多是向亲友了解国计民生。
  林则徐在新疆重视农业,关注民生思想。林则徐一到伊犁,就被将军布彦泰委派掌管粮饷处事务,期间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清代在新疆的屯田情况,决定捐资办垦,以增加粮食收成,提高人民生活。据统计,在道光二十三年夏秋,林则徐协助布彦泰在三棵树及红柳湾垦地三万余亩,安设汉民571户,在阿勒卜斯垦地161000亩。因垦荒成绩显著,林则徐被派遣到南疆堪地,期间,林则徐到达了十个小城,路程共计3万余里,据《清史稿·布彦泰传》记载,林则徐南疆堪地“得田六十余万亩”,使新疆“大漠广野,悉成沃衍,烟户相望,耕作皆满,合兵农而一之,岁省国家转输无算,而回民生计亦长裕。”为各族人民的需要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林则徐还关心人民生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二月八日,林则徐到库尔勒,此地都是回民的田地,虽然天气微寒,但是并不妨碍林则徐走入田间,他看见当地民众起土撒种,于是就上前询问,看看他们具体还有什么问题。
  为了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林则徐新修水利,还教会当地人民汉民的一些织布方法和技巧,将纺车和织机大力推广,得到普及,人们为了感谢林则徐的努力,将纺车叫做“林公车”,这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就是在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下,林则徐继禁烟抗英之后, 又在新疆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他通过关注民生发展农业生产,为新疆民生建设做了许多造福后世的功业。
  二、林则徐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林则徐入疆后积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二十四首《回疆竹枝词》是林则徐善于学习维吾尔语言的集中反映,在这组诗里面,把怎么写维文,横写、写后加点的特点都做了认真的描写,并且觉得会这种文字的人都很厉害,这表现出林则徐积极融入当地民风,了了解当地生活习俗,表现出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
  林则徐通过对少数民族生活的深入体验增加对当地民族的了解。新疆古称西域,以獨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成为丰富的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但经济相对落后,生活十分贫困,曾被看作“寇”、“虏”、“贼”加以歧视。当林则徐被流戍边疆,看到当地民众们的困难现状,并且和他们共同生活过后,林则徐开始爱上了这片土地上善良的人们,他曾在给儿子林汝舟的信中说:“此次历八城,亲见其居处饮食之苦……实在可怜。一人两个冷饼,便度一日,桑椹枣杏瓜果一到熟时,即便度饥,并两个冷饼亦舍不得吃。”这不仅是对少数民族生活一个侧面的描写,也体现了林则徐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爱护。
  心怀着对人民的爱和关心,林则徐用行动关爱着他心中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民,其在林则徐于流戍期间,置自己贬谪身心之痛而不顾,客观的解决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三、林则徐以屯田制度促进民族团结
  林则徐在勘田过程中,处理“民屯”、“兵屯”还是“回屯”的问题上,林则徐力排众议,从大局出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总体来说,道光帝反对“回屯”是民族偏见在作祟,认为回民不可靠。林则徐不同意道光帝的看法,他曾在给儿子林汝舟的信中说:“前次汪衡甫致懈翁信云‘田地给回,恐致内占’。懈谓此说大不可解。如以田与浩罕,始有内占之患,以本城回子耕本城地亩,何云内占?”认为维吾尔族人耕种,是合理的。对于道光皇帝的屯田政策,林则徐认为是不公平的,他在信中说:“今库车一处,廷议虽准给回,而钱粮要平分。以此作难,实太不近人情理。”
  因此,林则徐坚持“因地制宜,毫无成见”,反复向清决策层提出申诉,要求南疆大部分土地交给维吾尔族群众屯垦。林则徐坚持的理由是:“夫田地欲招民户者,为边防计耳。殊不知回疆之所谓边防者,防卡外之浩罕、布鲁特、安集延而已,若八成回民,何防之有?”富民才能实边,不能本末倒置,不富民反而防民,只能增加民族的反抗情绪,影响民族团结,因此应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主张“回屯”,免去了招徕费用,还可以安定民心,有助于民族团结。由于林则徐在坚持“回屯”的前提下,又根据各地民众的居住和土地耕种状况,有理有据的提出建议,道光帝最终同意了林则徐“回屯”的建议,审批了奏折。
  林则徐屯田事件的结合实地的务实精神,不仅为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争得了土地,还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为屯垦戍边奠定了基础,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的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新疆长治久安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林则徐足迹从南到北,由中原到边疆,兴修水利、救灾放赈、查禁烟害、改革财政,特别是在西戍的四年多的时间里面,林则徐以极大的务实精神,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造福一方,还极大程度上的促进了民族团结,团结一心搞发展,将关心国计民生的精神带到了祖国的边陲,在新疆三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中,全心全意为新疆人民做了许多实事,其关注民生,注重民风,用心处理好民族事务的民本思想,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参考文献:
  [1]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林则徐全集[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3]孙俊,张燕婴.林则徐未刊书札辑证[J].文献,2011,(04).
  [4]杨娟.林则徐遣戍新疆的心路历程与诗文创作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5]刘九庵.林则徐书札手迹选[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5:17-18.
  [6]来新夏.林则徐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92.
  作者简介:刘桦坪,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思想政治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新晋辅导员,无疑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思考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本文从大学新晋辅导员的视角,浅谈了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学生工作  从迎新报道到学生军训,从军训结束到正式上课,从刚开始的班会辅导到后来成为孩子们心中真正的老师,这一路陪伴,每一幕都记忆深刻。记得刚入
期刊
摘 要:在国学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本文以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文章指出,根据顺应理论,小学英语教学要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和交际者的语言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文章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三层面,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佳阶段,仅仅靠国家要求的课程,是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需要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本文以沈阳市杏坛小学高年部为例,探讨了学校课外活动的类型、实施与意义,为其他学校更好地开展课外活动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外活动;班本课;杏坛小学  一、杏坛小学的概述  杏坛小学是沈阳市大东区首屈一指的小学,杏坛小学教育观是将
期刊
摘 要: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我们同时要求每个人都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辨别能力、批判能力,但并不要求每个人都会写诗写小说,都得成为作家。”但是,处理日常生活的文章,则是受到教育的人每天都要写,每天都要看,一个例外也没有。所以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摆脱命题的束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学习作文。  关键词:学生写作;求异作文;读写结合  一、提倡作中求异
期刊
摘 要: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菲尔丁在其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通过塑造三种类型化的角色,表达他所信奉的自然人性与自然道德,彰显他对当时英国社会道德改良运动的热忱。同时,作为土地贵族阶层的代表,这种扬善举德的自然道德观背后隐藏着作者心中根深蒂固的惟血统论和等级观念。  关键词:《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自然人性;自然道德;类型化人物  1740年英国感伤派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出
期刊
摘 要:中国的歌剧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为背景,牢牢扎根于中国的土壤,通过音乐家们的创作和改编后形成别具一格和百唱不厌的歌剧艺术。在演唱歌剧时,演唱者一定要熟知歌剧的创作背景,并详尽的了解歌剧创作、旋律及语言上的音乐特点,对剧中人物加以精准的塑造,将演唱与感情技巧融合,再根据旋律的起伏对剧情予以更好的诠释。  关键词:歌剧;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洪湖赤卫队》;韩英  一、创作背景  此歌剧选自民族歌剧
期刊
摘 要: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月8日,受云南省水彩艺委会邀请,我和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杨毅柳先生,中南大学艺术学院主任燕杰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其它省市的艺术家,一共8人在美丽的云南进行了为期9天的文化考察和写生活动。  关键词:云南;艺术;文化考察  受学院领导的重托,我此行的目的有三个:一,考察云南边疆地区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二,进行水彩画的写生与创作;三,在云南省普
期刊
摘 要:“两微一端”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党媒的“标配”。党媒客户端应如何运营?有哪些经验与问题……在当前传统媒体步履维艰的行业形势下,《蒙自》作为蒙自市的地方党报,不仅要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也在努力寻找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媒体转型的路径。  关键词:移动媒体;党媒;运营;传播  从2016年11月今日蒙自手机客户端着手筹备,2017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今日蒙自”手机APP客户端迈出了坚实
期刊
摘 要:地质公园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旨在保护和增强地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的价值。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护地质遗迹及其环境;促进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开展;合理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促进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质公园的自然环境指标的应用,从而的得出舒适度、优美性、安全性3个指标的综合评价。通过对这3个指标的评价,突出不足,从而提出改进意见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甘露》一文中所展现的超现实的梦境、诡异的超能力现象、游走的幽灵三个方面,探究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的超现实元素,体会小说中现实与异界的完美转接,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中治愈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超现实;梦境;超能力  吉本芭娜娜作为当今日本文坛最著名的女作家,作品连续名列销售榜首。随着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不断被译成世界各地的语言销往海内外,她不仅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国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