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就展开了有关科技档案相关问题的探索,各学者及档案工作者不断对科技档案的概念、管理、利用、开发等问题进行辨析、研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档案的重要性也逐渐被社会所认识,科技档案的相关问题也因为科技档案价值的提升而持续受到关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对科技档案的建设做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科技档案的相关工作,很有必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改善[1]。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其他工作的基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利用率,提升科技档案服务工作质量。
二、科技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科技档案的特征
对管理对象特征的了解是展开相关工作的基础,在科技档案管理工程中,理清科技档案的主要特征对管理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档案主要具有以下特征[2]。
1.专业性
专业性是科技档案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科技档案作为科技活动的一种记录形式,从其产生起就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征,因源自的专业技术领域不同,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具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针对军工与医药领域应注重对科技档案的保密管理,对农业与水产领域则应侧重于科技档案的共享共用,对高校及企业领域要加强对科技档案价值的再挖掘等。科技档案的专业性是科技档案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2.多样性
科技档案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其种类及类型的多样性。当涉及到不同建档事件时,科技档案会因事件流程的发展而产生不同种类的档案。例如,在建设领域内,科技档案按建设活动的流程可分为工程设计档案、建筑施工档案与工程竣工档案,在产品开发领域则可分为产品设计档案、产品生产档案与工艺装备档案等。科技档案类型的多样性则是指科技档案会具有不同的载体形式,档案的类型通常由其所记载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决定,而科技档案因其记载活动的研究与生产性质使得其除了常见的纸质载体外,还经常使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为载体。科技档案的多样性使得对科技档案的管理需按其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3.成套性
科技及生产活动的特性使得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的特点,即科技档案都是以一个独立的项目或特有的现象为记录对象,围绕着某一课题而形成的科技档案会记录该课题项目的全部过程与结果,最终生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的成套性使得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必须完善、有序,若缺少对关键环节资料的记录则会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需对不同环节产生的科技档案间相关性进行描述,从而为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现实性
科技档案的现实性主要来自其蕴含的价值,区别于其他档案在归档后主要用于历史资料的查证,科技档案的重要作用在归档后才得以体现。科技档案记录的资料能为其他相关的科技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决定了科技档案必须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只有完整、准确的科技档案才能真正成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档案,为其他科技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档案的主要价值
辨析科技档案的主要價值有利于以价值为导向展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以价值为导向出发进行科技档案的管理可以实现科技档案的深度挖掘与合理利用,从而使得科技档案能更好地为社会生产及科学研究提供助力。科技档案的价值主要包含以下方面[3-4]。
1.知识储备
“科技档案是一种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记录,是科技和生产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们生产劳动成果的存在形式。”[5]科技档案的特点在于其记录的是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经验与成果,提供的是加工整理后的科技信息,是一种可以用于科技、农林、建造、水产、医疗等行业的技术资料,为知识生产服务,获取后经过简单处理工作即可直接为科技活动助力。
2.提供情报
保密性同样是科技档案的基本特点之一,科技档案的获取通常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科技价值能有效推动科学研究、开发设计等工作的进展,获取了科技档案,就等同于掌握了科技发展的必备要素。科技档案能消除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盲目性,具有显著的情报特征,也可以被认定为一种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价值性与指向性,即需要服务于特定的科技活动才能发挥其效用。
3.信息共享
科技档案是一种可供复用的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档案共建共享体系能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集成与再开发。在美国与欧盟等地,科技档案的共建共享一直是其管理建设科技档案的重点,通过制度统一科技档案的编写规范、明确科技档案的服务对象、圈定科技档案的利用方向有效提高了科技档案的利用率,促进了科技档案的传播与扩散,使得不同来源资源互相融合完善,一份资源多机构共用,新兴资源不断产生[6-7]。
(三)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思想
信息化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无疑需结合时代特点来总结出适应时代需求的科技档案管理思想。基于科技档案的服务对象、应用场景,同时考虑到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归纳出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思想。
1.本质是提供知识服务
科技档案记录的是已产生的科技成果,供人借鉴的是以往成果的全貌,从思想的形成、推进直至成果的使用过程都可以为科技档案所记载。科技档案提供的是记录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与思路,无疑可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各种显性及隐性知识的挖掘、组织,因此对科技档案的管理除了需保证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外,更重要的是对资料的加工处理,如何通过科技档案来描述出科技活动的关键要素,使得相关人员通过仅查看科技档案就能发现项目的主要流程、关键思想与应用价值是现代化服务模式下管理科技档案需深思的问题。
2.管理需结合现代技术 技术可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原理,对于科技档案,最重要的技术则是科技档案的收集技术、组织保管技术及开发利用技术。在收集科技档案时,收集人员需采取各种手段来确保科技档案收集的完整性,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知识图谱等技术都能为科技档案的收集提供助力;科技档案的组织要求组织人员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能做到对科技活动的准确认知,厘清各阶段科技档案之间的联系,并能将整理好的科技档案录入单位的数据库或机构知识库实现其保管工作;科技档案的服务是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无穷尽的,按照以往的依据提需求,档案人员提供档案的被动服务模式难以实现对科技档案价值的开发利用,需实现向发现服务对象、提供科技档案的主动服务模式的转变,而这种模式离不开数理统计、数据挖掘等现代化技术的支撑。
3.开发应面向具体实践
科技档案开发需要档案工作者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对原生态的科技档案进行适度加工,形成二次甚至三次文献。而因服务对象及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对科技档案的开发也应该有不同侧重。此外,因科技档案的现实性而导致其价值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这也是科技档案的利用具有时效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对科技档案的开发应是持续的,不应对现有的科技资料做固化处理,而要形成一种可变的、可发展的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模式。
三、创新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明确科技档案管理核心
认知相关概念是展开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内对科技档案的定义主要参照《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影片等科技文件材料。从条例可以看出,科技档案泛指所有涉及到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的文件材料。而我国在目前的工作中较为侧重科技档案的安全保管及社会效益,对科技档案的交流、开发利用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有所忽视,导致了“重藏轻用”的现象[8]。在实际收集整理科技档案的过程中更是常常出现注重文字材料的收集,忽略音像、图表等辅助资料收集的情况,有时更是会导致研究中的关键数据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也为科技档案的后续利用、开发等工作造成了阻碍[9]。而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围绕科技档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继而界定出科技档案管理需注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价值挖掘的深入性、实际利用的便捷性等核心要素是创新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意義所在。
此外,明确管理核心也是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的必备之举。专业化的管理工作除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外,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科研管理水平、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面向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计算机技术能力。目前,管理人员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使得其难以对覆盖面较广或学科专业性较高的科技档案进行有效归类[10]。科研经历的缺失也使得管理人员难以认识到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研究价值,无法提供满足科技人员实际需求的服务[11]。而在明确管理核心的前提条件下,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能有针对性的扩充相关知识,进而更好地完成科技档案的“收、管、用”工作,在面对实际应用场景时也能从核心理念出发,探究科技档案管理方案。
(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档案管理也完成了从档案实体管理阶段到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再到档案知识管理阶段的演变,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是响应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知识经济兴起的基本保障[12-13]。目前的档案管理观念仍受到过去的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观念影响,这也导致了目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重心仍侧重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别、保管等工作,对档案的利用与开发,特别是对电子档案的开发以及对档案知识的组织、评价等工作实施不足。创新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强调对科技档案的组织、开发、利用与更新是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是体现科技档案重要价值的必要保障。
(三)推动科技档案开发利用
现阶段,科技档案管理很少提到对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科技档案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对项目的检查、验收与审计等工作,其目的在于服务例行检查,而如何挖掘档案价值,将其应用于佐证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发展等工作则涉及较少[14]。虽然不断有相关学者及档案工作人员倡导将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高校的档案部门与各行业的档案研究院所等机构也尝试了对相关技术方法的使用。但目前的应用进展仍受限于科技档案管理技术方法的落后:一方面,目前的技术过于单一,难以处理科技档案管理工程中存在的档案标准不统一、档案资源整合难实现与档案分享功能难落实等问题[15];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目前的方法并未着眼于对档案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等方面,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专用的知识挖掘方法并未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16]。
创新科技档案服务观念,能更新社会对科技档案作用的认知,实现从科技档案审查为重点到科技档案利用为重点的转变,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者与科技档案使用人员认识到科技档案的价值所在,从而实现对科技档案价值的挖掘、推广与利用;创新服务方法,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进规范化管理全流程中,能显著提高科技档案价值挖掘的效果及效率,也是科技档案能服务于知识收集、知识管理、知识推广、知识再生的重要动力;创新服务对象,注重为社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科技档案资源的共享、共建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体现,是整合各行业资源,实现基础研究积累与科研合力的有力保障,是满足社会各行业对科技档案资源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
四、科技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一)开创新型资源集成方案
科技档案资源的完整性是后续工作展开的基础,面向目前存在的科技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往往缺少对关键环节资料的记录等问题,科技档案收集人员应从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多样性与成套性特征出发,依照所属领域的特性而制定不同的资料集成策略。首先,资料收集时应依托不同来源渠道确保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注重对各环节资料的收集,同时重点强调对领域内关键资料的收集;其次,资料的记录优先选择易于保存、不易损毁的载体,实现传统的纸质载体到电子载体的转变,提高利用效率;最后,通过挖掘资源间联系来厘清资源间的支撑关系、递进关系、关联关系并加以组织,形成突出重点、管理便利、相互关联的科技档案。 (二)形成以利用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基于科技档案的现实性特征,科技档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归档后,为了使得科技档案的利用更为便捷,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时需在对科技档案价值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特征,以利用为导向实现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即在管理时,一是要做到对科技档案形成领域的基本认识,以各领域特点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为主导实现对科技档案的组织加工,形成科技档案的常规化管理,从而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的便利性;二是要做到预测科技档案的服务对象与应用场景,参照科技档案的来源对象,依据对科技档案所记录重点资料的了解,从而推导出科技档案的应用前景,把握科技档案需求对象的特征,将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进一步有机结合,优化其管理工作;三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其中,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挖掘,使得其价值实现从隐含层到显性层的转变,同时技术的应用也能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衡量工作,依据科技档案被使用的频率,能实现对高价值科技档案的查找,以此为依据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科技档案的推广利用等工作;四是要做到科技档案的及时更新,科技档案的价值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不断结合社会的发展来对科技档案的价值进行判断并更新其描述,是科技档案被合理、正确、持续使用的保障。
(三)建立面向社会的共建共享体系
科技档案的服务是面向社会的,其建立也离不开社会各行业领域的支持。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组织前,厘清各领域间的联系与领域内各知识间的联系,能实现对不同来源的科技档案的有序组织,完成知识的集成与科技档案的合理调配等工作。科技档案的共建需要领域内不同机构间通力合作,因侧重不同,各机构间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也就具有不同的记录重点,而各机构的发展又依赖于数量广泛的相关知识,因此行业内各机构共同参与科技档案的建立能保证科技档案具有完善地体现领域内专业知识的能力。科技档案的共享需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其共享不应止于某一特定领域,而应面向具体的学科项目,依据科技档案的适用性来确定共享范围,实现各行业领域间基于科技档案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懋.基于信息化背景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6):155-156.
[2]李春燕.浅谈科技档案的管理[J].科技资讯,2016,14(35):162-163.
[3]于洋,綦良群.科技档案分析及其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与管理,2016,18(05):33-39.
[4]吴品才.论科技档案开放利用的特殊性[J].档案学通讯,2014(01):65-68.
[5]吴宝康.科技档案与经济效益——复姜树滨等四同志信[J].档案学通讯,1984(03):4-8.
[6]加小双,张斌.欧美科技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J].档案学研究,2016(01):25-31.
[7]孙晓燕,侯智洋.美英法三国科技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对我国海洋科技档案工作的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8(05):51-54.
[8]谢庭梅.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05):222-224.
[9]徐拥军,张斌.我国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的現存问题[J].档案学研究,2016(02):14-21.
[10]米军.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7(10):47-48.
[11]杨文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07):114.
[12]贾玲,周晓林,陆江,陈东.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J].中国档案,2012(02):42-44.
[13]徐拥军,周艳华,李刚.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索[J].档案学通讯,2011(02):24-28.
[14]王燕.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档案管理创新[J].档案与建设,2016(03):87-89.
[15]刘瑛.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7(S2):54-55.
[16]范昕.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65-66.
作者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就展开了有关科技档案相关问题的探索,各学者及档案工作者不断对科技档案的概念、管理、利用、开发等问题进行辨析、研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档案的重要性也逐渐被社会所认识,科技档案的相关问题也因为科技档案价值的提升而持续受到关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对科技档案的建设做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科技档案的相关工作,很有必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对科技档案工作进行改善[1]。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其他工作的基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利用率,提升科技档案服务工作质量。
二、科技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科技档案的特征
对管理对象特征的了解是展开相关工作的基础,在科技档案管理工程中,理清科技档案的主要特征对管理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档案主要具有以下特征[2]。
1.专业性
专业性是科技档案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科技档案作为科技活动的一种记录形式,从其产生起就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征,因源自的专业技术领域不同,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具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针对军工与医药领域应注重对科技档案的保密管理,对农业与水产领域则应侧重于科技档案的共享共用,对高校及企业领域要加强对科技档案价值的再挖掘等。科技档案的专业性是科技档案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2.多样性
科技档案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其种类及类型的多样性。当涉及到不同建档事件时,科技档案会因事件流程的发展而产生不同种类的档案。例如,在建设领域内,科技档案按建设活动的流程可分为工程设计档案、建筑施工档案与工程竣工档案,在产品开发领域则可分为产品设计档案、产品生产档案与工艺装备档案等。科技档案类型的多样性则是指科技档案会具有不同的载体形式,档案的类型通常由其所记载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决定,而科技档案因其记载活动的研究与生产性质使得其除了常见的纸质载体外,还经常使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各种形式的材料为载体。科技档案的多样性使得对科技档案的管理需按其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3.成套性
科技及生产活动的特性使得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的特点,即科技档案都是以一个独立的项目或特有的现象为记录对象,围绕着某一课题而形成的科技档案会记录该课题项目的全部过程与结果,最终生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的成套性使得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必须完善、有序,若缺少对关键环节资料的记录则会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需对不同环节产生的科技档案间相关性进行描述,从而为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现实性
科技档案的现实性主要来自其蕴含的价值,区别于其他档案在归档后主要用于历史资料的查证,科技档案的重要作用在归档后才得以体现。科技档案记录的资料能为其他相关的科技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决定了科技档案必须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只有完整、准确的科技档案才能真正成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档案,为其他科技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档案的主要价值
辨析科技档案的主要價值有利于以价值为导向展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以价值为导向出发进行科技档案的管理可以实现科技档案的深度挖掘与合理利用,从而使得科技档案能更好地为社会生产及科学研究提供助力。科技档案的价值主要包含以下方面[3-4]。
1.知识储备
“科技档案是一种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记录,是科技和生产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人们生产劳动成果的存在形式。”[5]科技档案的特点在于其记录的是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经验与成果,提供的是加工整理后的科技信息,是一种可以用于科技、农林、建造、水产、医疗等行业的技术资料,为知识生产服务,获取后经过简单处理工作即可直接为科技活动助力。
2.提供情报
保密性同样是科技档案的基本特点之一,科技档案的获取通常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科技价值能有效推动科学研究、开发设计等工作的进展,获取了科技档案,就等同于掌握了科技发展的必备要素。科技档案能消除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盲目性,具有显著的情报特征,也可以被认定为一种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价值性与指向性,即需要服务于特定的科技活动才能发挥其效用。
3.信息共享
科技档案是一种可供复用的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档案共建共享体系能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集成与再开发。在美国与欧盟等地,科技档案的共建共享一直是其管理建设科技档案的重点,通过制度统一科技档案的编写规范、明确科技档案的服务对象、圈定科技档案的利用方向有效提高了科技档案的利用率,促进了科技档案的传播与扩散,使得不同来源资源互相融合完善,一份资源多机构共用,新兴资源不断产生[6-7]。
(三)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思想
信息化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无疑需结合时代特点来总结出适应时代需求的科技档案管理思想。基于科技档案的服务对象、应用场景,同时考虑到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归纳出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思想。
1.本质是提供知识服务
科技档案记录的是已产生的科技成果,供人借鉴的是以往成果的全貌,从思想的形成、推进直至成果的使用过程都可以为科技档案所记载。科技档案提供的是记录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与思路,无疑可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知识服务。而知识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各种显性及隐性知识的挖掘、组织,因此对科技档案的管理除了需保证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外,更重要的是对资料的加工处理,如何通过科技档案来描述出科技活动的关键要素,使得相关人员通过仅查看科技档案就能发现项目的主要流程、关键思想与应用价值是现代化服务模式下管理科技档案需深思的问题。
2.管理需结合现代技术 技术可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原理,对于科技档案,最重要的技术则是科技档案的收集技术、组织保管技术及开发利用技术。在收集科技档案时,收集人员需采取各种手段来确保科技档案收集的完整性,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知识图谱等技术都能为科技档案的收集提供助力;科技档案的组织要求组织人员具有一定的学科素养,能做到对科技活动的准确认知,厘清各阶段科技档案之间的联系,并能将整理好的科技档案录入单位的数据库或机构知识库实现其保管工作;科技档案的服务是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其服务对象是无穷尽的,按照以往的依据提需求,档案人员提供档案的被动服务模式难以实现对科技档案价值的开发利用,需实现向发现服务对象、提供科技档案的主动服务模式的转变,而这种模式离不开数理统计、数据挖掘等现代化技术的支撑。
3.开发应面向具体实践
科技档案开发需要档案工作者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对原生态的科技档案进行适度加工,形成二次甚至三次文献。而因服务对象及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对科技档案的开发也应该有不同侧重。此外,因科技档案的现实性而导致其价值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这也是科技档案的利用具有时效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对科技档案的开发应是持续的,不应对现有的科技资料做固化处理,而要形成一种可变的、可发展的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模式。
三、创新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明确科技档案管理核心
认知相关概念是展开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内对科技档案的定义主要参照《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技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影片等科技文件材料。从条例可以看出,科技档案泛指所有涉及到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的文件材料。而我国在目前的工作中较为侧重科技档案的安全保管及社会效益,对科技档案的交流、开发利用与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有所忽视,导致了“重藏轻用”的现象[8]。在实际收集整理科技档案的过程中更是常常出现注重文字材料的收集,忽略音像、图表等辅助资料收集的情况,有时更是会导致研究中的关键数据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也为科技档案的后续利用、开发等工作造成了阻碍[9]。而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围绕科技档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继而界定出科技档案管理需注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价值挖掘的深入性、实际利用的便捷性等核心要素是创新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意義所在。
此外,明确管理核心也是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的必备之举。专业化的管理工作除了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水平外,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科研管理水平、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面向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计算机技术能力。目前,管理人员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问题,使得其难以对覆盖面较广或学科专业性较高的科技档案进行有效归类[10]。科研经历的缺失也使得管理人员难以认识到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研究价值,无法提供满足科技人员实际需求的服务[11]。而在明确管理核心的前提条件下,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能有针对性的扩充相关知识,进而更好地完成科技档案的“收、管、用”工作,在面对实际应用场景时也能从核心理念出发,探究科技档案管理方案。
(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档案管理也完成了从档案实体管理阶段到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再到档案知识管理阶段的演变,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是响应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知识经济兴起的基本保障[12-13]。目前的档案管理观念仍受到过去的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观念影响,这也导致了目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重心仍侧重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别、保管等工作,对档案的利用与开发,特别是对电子档案的开发以及对档案知识的组织、评价等工作实施不足。创新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强调对科技档案的组织、开发、利用与更新是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是体现科技档案重要价值的必要保障。
(三)推动科技档案开发利用
现阶段,科技档案管理很少提到对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科技档案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对项目的检查、验收与审计等工作,其目的在于服务例行检查,而如何挖掘档案价值,将其应用于佐证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发展等工作则涉及较少[14]。虽然不断有相关学者及档案工作人员倡导将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高校的档案部门与各行业的档案研究院所等机构也尝试了对相关技术方法的使用。但目前的应用进展仍受限于科技档案管理技术方法的落后:一方面,目前的技术过于单一,难以处理科技档案管理工程中存在的档案标准不统一、档案资源整合难实现与档案分享功能难落实等问题[15];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目前的方法并未着眼于对档案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等方面,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等专用的知识挖掘方法并未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16]。
创新科技档案服务观念,能更新社会对科技档案作用的认知,实现从科技档案审查为重点到科技档案利用为重点的转变,使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者与科技档案使用人员认识到科技档案的价值所在,从而实现对科技档案价值的挖掘、推广与利用;创新服务方法,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进规范化管理全流程中,能显著提高科技档案价值挖掘的效果及效率,也是科技档案能服务于知识收集、知识管理、知识推广、知识再生的重要动力;创新服务对象,注重为社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科技档案资源的共享、共建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体现,是整合各行业资源,实现基础研究积累与科研合力的有力保障,是满足社会各行业对科技档案资源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
四、科技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一)开创新型资源集成方案
科技档案资源的完整性是后续工作展开的基础,面向目前存在的科技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往往缺少对关键环节资料的记录等问题,科技档案收集人员应从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多样性与成套性特征出发,依照所属领域的特性而制定不同的资料集成策略。首先,资料收集时应依托不同来源渠道确保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注重对各环节资料的收集,同时重点强调对领域内关键资料的收集;其次,资料的记录优先选择易于保存、不易损毁的载体,实现传统的纸质载体到电子载体的转变,提高利用效率;最后,通过挖掘资源间联系来厘清资源间的支撑关系、递进关系、关联关系并加以组织,形成突出重点、管理便利、相互关联的科技档案。 (二)形成以利用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基于科技档案的现实性特征,科技档案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归档后,为了使得科技档案的利用更为便捷,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时需在对科技档案价值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特征,以利用为导向实现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即在管理时,一是要做到对科技档案形成领域的基本认识,以各领域特点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为主导实现对科技档案的组织加工,形成科技档案的常规化管理,从而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的便利性;二是要做到预测科技档案的服务对象与应用场景,参照科技档案的来源对象,依据对科技档案所记录重点资料的了解,从而推导出科技档案的应用前景,把握科技档案需求对象的特征,将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进一步有机结合,优化其管理工作;三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其中,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挖掘,使得其价值实现从隐含层到显性层的转变,同时技术的应用也能实现科技档案价值的衡量工作,依据科技档案被使用的频率,能实现对高价值科技档案的查找,以此为依据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科技档案的推广利用等工作;四是要做到科技档案的及时更新,科技档案的价值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不断结合社会的发展来对科技档案的价值进行判断并更新其描述,是科技档案被合理、正确、持续使用的保障。
(三)建立面向社会的共建共享体系
科技档案的服务是面向社会的,其建立也离不开社会各行业领域的支持。在对科技档案进行组织前,厘清各领域间的联系与领域内各知识间的联系,能实现对不同来源的科技档案的有序组织,完成知识的集成与科技档案的合理调配等工作。科技档案的共建需要领域内不同机构间通力合作,因侧重不同,各机构间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也就具有不同的记录重点,而各机构的发展又依赖于数量广泛的相关知识,因此行业内各机构共同参与科技档案的建立能保证科技档案具有完善地体现领域内专业知识的能力。科技档案的共享需实现对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其共享不应止于某一特定领域,而应面向具体的学科项目,依据科技档案的适用性来确定共享范围,实现各行业领域间基于科技档案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懋.基于信息化背景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6):155-156.
[2]李春燕.浅谈科技档案的管理[J].科技资讯,2016,14(35):162-163.
[3]于洋,綦良群.科技档案分析及其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与管理,2016,18(05):33-39.
[4]吴品才.论科技档案开放利用的特殊性[J].档案学通讯,2014(01):65-68.
[5]吴宝康.科技档案与经济效益——复姜树滨等四同志信[J].档案学通讯,1984(03):4-8.
[6]加小双,张斌.欧美科技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J].档案学研究,2016(01):25-31.
[7]孙晓燕,侯智洋.美英法三国科技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对我国海洋科技档案工作的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8(05):51-54.
[8]谢庭梅.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05):222-224.
[9]徐拥军,张斌.我国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机制的現存问题[J].档案学研究,2016(02):14-21.
[10]米军.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2017(10):47-48.
[11]杨文靖.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07):114.
[12]贾玲,周晓林,陆江,陈东.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J].中国档案,2012(02):42-44.
[13]徐拥军,周艳华,李刚.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索[J].档案学通讯,2011(02):24-28.
[14]王燕.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档案管理创新[J].档案与建设,2016(03):87-89.
[15]刘瑛.高校科技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机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7(S2):54-55.
[16]范昕.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65-66.
作者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