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着他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与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其消费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社会调查,关注他们的消费状况,研究他们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理财本领。如何引导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是本文研究的侧重点之所在。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理性消费
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消费群体,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以及消费习惯、特征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学时期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可否人,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观是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消费层次上的体现,不同的消费观念不仅关系着家庭的负担,同时也紧密联系着他们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引导其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1 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结果简述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是结合消费行为学的课程针对青岛工学院大一大三学生所进行的。此次调查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参考了有关文献,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共20个题目,涉及消费能力、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各个放面的内容,调查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不带有刻意隐瞒事实数据的嫌疑,使抽样方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肯定性,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
2.2 调查结果简要陈述
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主要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月消费水平统计
在大学生平均月消费这个方面来看,他们的消费水平总体处于1200-1500之间,该档次的人数占了总体人数的80%,但是,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尽管2000以上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也占了整体数量的5%,这在大部分程度上是由个人的家庭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
2、大学生消费结构统计
在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中,我们做了一个结构统计。在全部的消费内容中,伙食费是大学生月消费的主体;其次是娱乐、通讯费用了,大约占了30%-40%的份额;最后才是学习、日常用品的开销。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娱乐费用是月消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娱乐费用比重呈现递增趋势,而学习性的消费比重却递增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将其消费划分为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来看,物质性消费的比重要远远高于精神性消费的比率,物质性消费与精神性消费严重不协调,在精神性消费中学习性消费比率比较小。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甚至畸形发展,消费观念有待改进。
3、大学生月消费来源统计
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收入,仅有少部分的同学是通过兼职等其他的途径来赚取生活来源。
4、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统计
从其消费行为来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将关注点集中在质量上,其次才是档次和价格。但是,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关注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在缺少暂时性的支付能力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选择超前消费的结果仍然是加重家庭的负担,并无其他积极意义。
2 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理性消费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从统计的数据整体来看,民本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非完全感性,尽管理性主导地位的根基同以前相比,牢靠性質不如从前,但是理性消费仍然是占据主导的地位。这说明了,我们高校大学生在决定某项消费时,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地分析自身的购买能力,最大程度上杜绝盲目消费。[1]
进行消费是能够将商品的实用性放在考虑的第一位,价格其次,最后才是商品的品牌与档次。这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是我校大学生将消费的感性与理性进行了完美结合的结果。
2、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明显
从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月消费在1200-1500之间的人数占据了绝大部分,大多数同学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消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合理地进行月消费,仍然有少部分的人平均月消费水平在2000以上,这说明了过高的消费群体仍然是存在的,两极化越来越明显。
3、消费结构不合理,盲目冲动仍然存在
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调查中,虽然消费内容极为复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民本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趋势,日常生活所需占了很大的比率,学习消费的比率并未上升,而娱乐、通讯的费用的递增趋势明显。用于手机、恋爱费用、聚餐、唱歌等娱乐项目花费较多,学习书籍比重非常少,20%的同学除了教材费用以外,其他的书籍消费为零。
4、理财意识单薄
从调查的结果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少部分的同学会给自己的消费情况进行合理、理性地规划,更不用提记账的习惯的普及。只有当每月的消费呈现出红色警报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钱包已经空了,至于钱花在什么地方、用来做什么了,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话就更没有结余了。
5、经济独立意识欠佳
针对统计的结果,民本院校的大学生的消费资金来源仍然是家庭父母,通过奖学金、兼职等方式增加自己的消费资金的仍然只是少数。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经济地位仍然是依附于家庭,无法独立。
3 关于规范民本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合理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崇尚科学消费 民办高校大学生要以科学的消费观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总量,要适度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合理安排消费支出,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各种要素组合利益最大化,既能满足自身的最大利益,同时也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
2、加强学校教育,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并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民办高校教育学生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促进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仅是文化教育,也应该注重关于理财的教育。教育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引导学生在消费是坚定自己的立场,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而不是盲目地受他人的影响[3]。
3、疏导心理以实现科学消费心理的转变
民办高校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讲,具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同非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相比较,也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这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同其他消费者相比,他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强烈,消费心理也更为特殊。因此,学校应经常地开设心理讲座、心理访谈来切实地帮助学生克服攀比心理,通过这些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和校园氛围,使他们的心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兼容合乎社会道德的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进而促使他们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人生准则[4]。
结束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不及时大學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才会趋于合理和理性。
参考文献
[1]郭建峰.消费社会形态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2]卢思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3(4)
[3]杨增凡.浅谈大学生消费问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
[4]黄文述.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因素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陈晓君,青岛工学院教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理性消费
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消费群体,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以及消费习惯、特征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学时期是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可否人,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观是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消费层次上的体现,不同的消费观念不仅关系着家庭的负担,同时也紧密联系着他们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引导其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1 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结果简述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是结合消费行为学的课程针对青岛工学院大一大三学生所进行的。此次调查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参考了有关文献,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共20个题目,涉及消费能力、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各个放面的内容,调查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不带有刻意隐瞒事实数据的嫌疑,使抽样方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肯定性,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
2.2 调查结果简要陈述
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主要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月消费水平统计
在大学生平均月消费这个方面来看,他们的消费水平总体处于1200-1500之间,该档次的人数占了总体人数的80%,但是,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尽管2000以上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也占了整体数量的5%,这在大部分程度上是由个人的家庭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
2、大学生消费结构统计
在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中,我们做了一个结构统计。在全部的消费内容中,伙食费是大学生月消费的主体;其次是娱乐、通讯费用了,大约占了30%-40%的份额;最后才是学习、日常用品的开销。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娱乐费用是月消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娱乐费用比重呈现递增趋势,而学习性的消费比重却递增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将其消费划分为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来看,物质性消费的比重要远远高于精神性消费的比率,物质性消费与精神性消费严重不协调,在精神性消费中学习性消费比率比较小。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甚至畸形发展,消费观念有待改进。
3、大学生月消费来源统计
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收入,仅有少部分的同学是通过兼职等其他的途径来赚取生活来源。
4、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统计
从其消费行为来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将关注点集中在质量上,其次才是档次和价格。但是,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关注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在缺少暂时性的支付能力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选择超前消费的结果仍然是加重家庭的负担,并无其他积极意义。
2 民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理性消费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从统计的数据整体来看,民本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非完全感性,尽管理性主导地位的根基同以前相比,牢靠性質不如从前,但是理性消费仍然是占据主导的地位。这说明了,我们高校大学生在决定某项消费时,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地分析自身的购买能力,最大程度上杜绝盲目消费。[1]
进行消费是能够将商品的实用性放在考虑的第一位,价格其次,最后才是商品的品牌与档次。这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是我校大学生将消费的感性与理性进行了完美结合的结果。
2、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明显
从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月消费在1200-1500之间的人数占据了绝大部分,大多数同学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消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合理地进行月消费,仍然有少部分的人平均月消费水平在2000以上,这说明了过高的消费群体仍然是存在的,两极化越来越明显。
3、消费结构不合理,盲目冲动仍然存在
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调查中,虽然消费内容极为复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民本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趋势,日常生活所需占了很大的比率,学习消费的比率并未上升,而娱乐、通讯的费用的递增趋势明显。用于手机、恋爱费用、聚餐、唱歌等娱乐项目花费较多,学习书籍比重非常少,20%的同学除了教材费用以外,其他的书籍消费为零。
4、理财意识单薄
从调查的结果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少部分的同学会给自己的消费情况进行合理、理性地规划,更不用提记账的习惯的普及。只有当每月的消费呈现出红色警报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钱包已经空了,至于钱花在什么地方、用来做什么了,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话就更没有结余了。
5、经济独立意识欠佳
针对统计的结果,民本院校的大学生的消费资金来源仍然是家庭父母,通过奖学金、兼职等方式增加自己的消费资金的仍然只是少数。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经济地位仍然是依附于家庭,无法独立。
3 关于规范民本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合理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崇尚科学消费 民办高校大学生要以科学的消费观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总量,要适度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合理安排消费支出,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各种要素组合利益最大化,既能满足自身的最大利益,同时也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
2、加强学校教育,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并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民办高校教育学生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促进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仅是文化教育,也应该注重关于理财的教育。教育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目标是学习,引导学生在消费是坚定自己的立场,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而不是盲目地受他人的影响[3]。
3、疏导心理以实现科学消费心理的转变
民办高校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讲,具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同非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相比较,也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这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同其他消费者相比,他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强烈,消费心理也更为特殊。因此,学校应经常地开设心理讲座、心理访谈来切实地帮助学生克服攀比心理,通过这些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和校园氛围,使他们的心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兼容合乎社会道德的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进而促使他们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人生准则[4]。
结束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不及时大學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才会趋于合理和理性。
参考文献
[1]郭建峰.消费社会形态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2]卢思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3(4)
[3]杨增凡.浅谈大学生消费问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
[4]黄文述.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因素分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陈晓君,青岛工学院教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