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是一门通过集体合作完成的歌唱艺术,藏族民歌高亢、悠扬,常使用丰富的装饰音,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藏族民歌审美特征、合唱中的声音状态、装饰音在合唱中的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藏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来叙述将藏族歌曲中装饰音融入合唱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藏族歌曲 装饰音 合唱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61-02
一、藏族民歌的审美特征
(一)藏族民歌风格特点
藏族是我国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部分地区,高原孕育了独特的藏族音乐文化。藏族民歌按照方言及流行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风格区域。卫藏地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且作为藏区经济、文化、宗教、政治的中心区域,卫藏民歌包含很多运用七声音阶的作品、调式的转换和交替运用得较为娴熟;节奏、节拍较为严谨且风格端庄典雅;民歌内容包含宗教、文化、政治、生活等多放面。康巴地区人口较为集中、农牧业兼有,歌曲以五声音阶为主,作品大多为单一调式,调式交替和转换的手法运用并不娴熟;内容包括山歌、歌舞曲、情歌、嘛尼调、劳动歌等多方面。安多地区幅员辽阔,主要以牧业为主,风格豪放、粗犷,节奏节拍较为自由,作品大多数为后半拍弱起,且经常使用连音;旋律轻快活泼,以五声音阶为主,较少使用调式转换和交替;作品中包含大量的装饰音,以单音、双音、三音等不同方式装饰歌曲旋律。
(二)藏族民歌演唱特点
藏文包含30个字母,字母发音大多处于口腔最前的位置,语言的发音规律直接影响到歌曲的旋律走向以及发声方式。藏歌常给人以高亢悠扬却又轻松自如的感受,在演唱藏族民歌时,演唱者更多地使用头腔共鸣,发声位置比较靠前,口腔与胸腔处于十分放松的状态,腹部力量集中,对歌曲强弱力度的表现十分到位。藏族民歌在演唱中常使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在中低声区使用真声演唱,声音浑厚有力,在高声区则自然转换到假声,假声婉转悠扬,真假声转换过程十分自然,声音的色彩变化更为丰富。在旋律中遇到音与音过渡以及延长音时,演唱者经常旋律的后半拍将音对应的字符母音进行转换,以此增强音色的对比变化。“滑音”“衬音”“颤音”等装饰音更是藏族民歌中不可缺少的音乐元素,这些装饰音的运用使得原本简单的旋律更具流动性与表现力,歌曲演唱难度加大艺术性增强,体现出歌曲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合唱中的声音的状态
合唱与独唱虽同为歌唱艺术,但是合唱是一门通过演唱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统一完成的集体性歌唱艺术,合唱中音高、节奏、音色等多方面的融合度越高,给听众带来的音响效果就越好,演唱者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达到这样融合统一的效果,这与独唱中注重个人声音魅力是截然不同的。独唱中,每一位演唱者在发声时产生的泛音都有所不同,每一位演唱者所受到的训练以及自身声带的厚薄、长短以及共鸣腔体大小的不同都导致音色上的差别,这也正是独唱演员的个人魅力所在。而合唱需要以统一的训练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合唱队员的个性,统一合唱音色,合唱发声大多要求直声状态,声音发出后音波平直、气息稳定,用气息控制独唱中的“泛音”以达到合唱中的“合”,每一位合唱队员在训练中必须“相互听”“相互靠”,在演唱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声音,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声音达到融合统一。
三、藏歌中装饰音在合唱中的融合
(一)统一发声位置与真假声转换方式
由于藏语发音的独特性,演唱藏歌时大多声音位置靠前,较多的使用头腔共鸣与面罩共鸣。声音位置靠前不代表声音状态的“薄”“浅”,腹部力量需要集中,声音达到前而不“薄”,前而不“浅”,前而不“虚”且高亢悠扬的艺术效果。发声位置的统一对音色的统一至关重要,演唱者需要在演唱过程中向其他演唱者相互靠拢,调整自身的发声位置,达到合唱团中的共振。在合唱中,可先以假声弱唱,以暗淡的假声将各个声部进行融合统一,假声较好统一音色,但是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音响空洞的感觉,在假声弱唱的基础上逐渐增强音量,从而逐渐达到音色饱满的真声。尤其是在高音区的训练中,必须先以“半声”唱法统一声音位置,保持好气息支点,然后才能加大音量,若直接以真声演唱高音,容易出现类似于“喊”的噪声。在多次的声音明与暗、虚与实的训练中,逐渐达到真假声转换的统一。
(二)统一音准与音色
合唱中的声音融合是一个“纵”“横”统一的状态。“横”向统一是每一个声部单一旋律上音色、音准、节奏等各方面的统一,“纵”向的统一是合唱中多个声部达到的自然统一。合唱艺术充分利用和声展示出一种“空间音响”的美感,每一个声部既要相互统一,又各自具有音色上的特殊审美性,要达到“纵”“横”统一首先要做到“气息”“起声”“发声位置”的统一,统一的基础上再去追求各个声部的个性。“纵”向统一要求各个声部在保证本声部个体音色统一的情况下还要保持本声部整体的声音特质,与其他声部既要达到相互融合统一,又要形成一定的对比,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多维的音响之美。在音准方面,每一位演唱者首先要注意“横”向音准,即本声部的旋律。在解决好旋律音准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起“纵”向的和声审美意识,合唱中各个声部的结合遵循一定的和声走向,明白自身在和声中的功能,因此,合唱中的音准要求每一位演唱者也必须具有纵向的“音程”“和弦”“和声”等思维,只有“纵”“横”都达到了统一,合唱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合”。 (三)统一装饰音的发声时间与发声长短
藏族歌曲中装饰音的使用较为自由,藏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这造就了藏族人民豁达豪放热爱自由的性格,藏族歌曲中也充分体现出这样的民族特质。一些山歌牧歌等作品节奏节拍以及装饰音的加入都较为自由,要想达到装饰音在合唱中的融合,首先必定要在日常训练中对装饰音的起声、发声位置进行反复训练,根据指挥的要求,整齐划一地发声与收声,规范装饰音的具体时长,避免个性化的声音。在演唱装饰音的过程中,做到保持气息与情感,在音色、速度、音量各方面以指挥的要求向大家靠拢,及时调整自己的声音,做到不冒尖、不出噪声。通常情况下,合唱训练的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针对有装饰音的部分,更是应该讲整体速度放慢,慢速中更好統一节奏与发声时间,在慢速中达到统一后再逐渐提升速度。
(四)统一“咬字”与“吐字”方式
歌词与旋律在一首歌曲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清晰正确的咬字、吐字能将歌词信息清楚的传达给听众,与听众更好地产生共鸣。藏文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30个字母中有28个字母发音都是位于口腔最前的位置,发音时声母音调高于韵母音调,都具有高到低、重到轻的发音规律。在演唱藏族歌曲时,演唱者在咬字上从一开始发声就紧抓住音头,找到头腔共鸣最好的位置,吐字如向下泼水,短而急促,在遇到需要延长或者过度的音时,将母音“e”自然转换成“ei”以此增强音色的对比变化。咬字对于声音的统一十分关键,在训练过程中,先以简单的哼鸣处理好母音的咬字发声,注意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吐字时口腔充分打开,喉头放松,笑肌微提,声母与韵母要一次性发出,不可拖泥带水。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曲旋律相结合才能将歌词清晰的表达给听众,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
藏族民歌是一种“原生态唱法”的歌曲,它以一种纯朴、自由、爽朗的演唱方式表达出藏族人民的生活态度。藏族歌曲中的装饰音体现出藏族音乐独特的风格,要想丰富合唱的风格,将合唱这种表演形式渗透到藏族民歌中,就必须解决装饰音在合唱中融合的问题,只有理性地掌握演唱技巧与发声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在实际的创作中将这些技巧运用到作品当中。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63.
[2]郭文德.校园合唱训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阎宝林.合唱≠独唱的集合[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44-51.
[4]杨鸿年.论合唱音响平衡问题(上篇)[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01):34-38.
[5]孔亚敏.合唱指挥中的“信达雅”[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马阿鲁.藏族民间音乐基本规律初探[J].西藏艺术研究,1993,(01):21.
[7]常留柱.藏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J].中国音乐2005,(04):98-99.
关键词:藏族歌曲 装饰音 合唱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61-02
一、藏族民歌的审美特征
(一)藏族民歌风格特点
藏族是我国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部分地区,高原孕育了独特的藏族音乐文化。藏族民歌按照方言及流行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风格区域。卫藏地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且作为藏区经济、文化、宗教、政治的中心区域,卫藏民歌包含很多运用七声音阶的作品、调式的转换和交替运用得较为娴熟;节奏、节拍较为严谨且风格端庄典雅;民歌内容包含宗教、文化、政治、生活等多放面。康巴地区人口较为集中、农牧业兼有,歌曲以五声音阶为主,作品大多为单一调式,调式交替和转换的手法运用并不娴熟;内容包括山歌、歌舞曲、情歌、嘛尼调、劳动歌等多方面。安多地区幅员辽阔,主要以牧业为主,风格豪放、粗犷,节奏节拍较为自由,作品大多数为后半拍弱起,且经常使用连音;旋律轻快活泼,以五声音阶为主,较少使用调式转换和交替;作品中包含大量的装饰音,以单音、双音、三音等不同方式装饰歌曲旋律。
(二)藏族民歌演唱特点
藏文包含30个字母,字母发音大多处于口腔最前的位置,语言的发音规律直接影响到歌曲的旋律走向以及发声方式。藏歌常给人以高亢悠扬却又轻松自如的感受,在演唱藏族民歌时,演唱者更多地使用头腔共鸣,发声位置比较靠前,口腔与胸腔处于十分放松的状态,腹部力量集中,对歌曲强弱力度的表现十分到位。藏族民歌在演唱中常使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在中低声区使用真声演唱,声音浑厚有力,在高声区则自然转换到假声,假声婉转悠扬,真假声转换过程十分自然,声音的色彩变化更为丰富。在旋律中遇到音与音过渡以及延长音时,演唱者经常旋律的后半拍将音对应的字符母音进行转换,以此增强音色的对比变化。“滑音”“衬音”“颤音”等装饰音更是藏族民歌中不可缺少的音乐元素,这些装饰音的运用使得原本简单的旋律更具流动性与表现力,歌曲演唱难度加大艺术性增强,体现出歌曲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合唱中的声音的状态
合唱与独唱虽同为歌唱艺术,但是合唱是一门通过演唱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统一完成的集体性歌唱艺术,合唱中音高、节奏、音色等多方面的融合度越高,给听众带来的音响效果就越好,演唱者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达到这样融合统一的效果,这与独唱中注重个人声音魅力是截然不同的。独唱中,每一位演唱者在发声时产生的泛音都有所不同,每一位演唱者所受到的训练以及自身声带的厚薄、长短以及共鸣腔体大小的不同都导致音色上的差别,这也正是独唱演员的个人魅力所在。而合唱需要以统一的训练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合唱队员的个性,统一合唱音色,合唱发声大多要求直声状态,声音发出后音波平直、气息稳定,用气息控制独唱中的“泛音”以达到合唱中的“合”,每一位合唱队员在训练中必须“相互听”“相互靠”,在演唱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声音,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声音达到融合统一。
三、藏歌中装饰音在合唱中的融合
(一)统一发声位置与真假声转换方式
由于藏语发音的独特性,演唱藏歌时大多声音位置靠前,较多的使用头腔共鸣与面罩共鸣。声音位置靠前不代表声音状态的“薄”“浅”,腹部力量需要集中,声音达到前而不“薄”,前而不“浅”,前而不“虚”且高亢悠扬的艺术效果。发声位置的统一对音色的统一至关重要,演唱者需要在演唱过程中向其他演唱者相互靠拢,调整自身的发声位置,达到合唱团中的共振。在合唱中,可先以假声弱唱,以暗淡的假声将各个声部进行融合统一,假声较好统一音色,但是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音响空洞的感觉,在假声弱唱的基础上逐渐增强音量,从而逐渐达到音色饱满的真声。尤其是在高音区的训练中,必须先以“半声”唱法统一声音位置,保持好气息支点,然后才能加大音量,若直接以真声演唱高音,容易出现类似于“喊”的噪声。在多次的声音明与暗、虚与实的训练中,逐渐达到真假声转换的统一。
(二)统一音准与音色
合唱中的声音融合是一个“纵”“横”统一的状态。“横”向统一是每一个声部单一旋律上音色、音准、节奏等各方面的统一,“纵”向的统一是合唱中多个声部达到的自然统一。合唱艺术充分利用和声展示出一种“空间音响”的美感,每一个声部既要相互统一,又各自具有音色上的特殊审美性,要达到“纵”“横”统一首先要做到“气息”“起声”“发声位置”的统一,统一的基础上再去追求各个声部的个性。“纵”向统一要求各个声部在保证本声部个体音色统一的情况下还要保持本声部整体的声音特质,与其他声部既要达到相互融合统一,又要形成一定的对比,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多维的音响之美。在音准方面,每一位演唱者首先要注意“横”向音准,即本声部的旋律。在解决好旋律音准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起“纵”向的和声审美意识,合唱中各个声部的结合遵循一定的和声走向,明白自身在和声中的功能,因此,合唱中的音准要求每一位演唱者也必须具有纵向的“音程”“和弦”“和声”等思维,只有“纵”“横”都达到了统一,合唱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合”。 (三)统一装饰音的发声时间与发声长短
藏族歌曲中装饰音的使用较为自由,藏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这造就了藏族人民豁达豪放热爱自由的性格,藏族歌曲中也充分体现出这样的民族特质。一些山歌牧歌等作品节奏节拍以及装饰音的加入都较为自由,要想达到装饰音在合唱中的融合,首先必定要在日常训练中对装饰音的起声、发声位置进行反复训练,根据指挥的要求,整齐划一地发声与收声,规范装饰音的具体时长,避免个性化的声音。在演唱装饰音的过程中,做到保持气息与情感,在音色、速度、音量各方面以指挥的要求向大家靠拢,及时调整自己的声音,做到不冒尖、不出噪声。通常情况下,合唱训练的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针对有装饰音的部分,更是应该讲整体速度放慢,慢速中更好統一节奏与发声时间,在慢速中达到统一后再逐渐提升速度。
(四)统一“咬字”与“吐字”方式
歌词与旋律在一首歌曲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清晰正确的咬字、吐字能将歌词信息清楚的传达给听众,与听众更好地产生共鸣。藏文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30个字母中有28个字母发音都是位于口腔最前的位置,发音时声母音调高于韵母音调,都具有高到低、重到轻的发音规律。在演唱藏族歌曲时,演唱者在咬字上从一开始发声就紧抓住音头,找到头腔共鸣最好的位置,吐字如向下泼水,短而急促,在遇到需要延长或者过度的音时,将母音“e”自然转换成“ei”以此增强音色的对比变化。咬字对于声音的统一十分关键,在训练过程中,先以简单的哼鸣处理好母音的咬字发声,注意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吐字时口腔充分打开,喉头放松,笑肌微提,声母与韵母要一次性发出,不可拖泥带水。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曲旋律相结合才能将歌词清晰的表达给听众,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
藏族民歌是一种“原生态唱法”的歌曲,它以一种纯朴、自由、爽朗的演唱方式表达出藏族人民的生活态度。藏族歌曲中的装饰音体现出藏族音乐独特的风格,要想丰富合唱的风格,将合唱这种表演形式渗透到藏族民歌中,就必须解决装饰音在合唱中融合的问题,只有理性地掌握演唱技巧与发声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在实际的创作中将这些技巧运用到作品当中。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63.
[2]郭文德.校园合唱训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阎宝林.合唱≠独唱的集合[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44-51.
[4]杨鸿年.论合唱音响平衡问题(上篇)[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01):34-38.
[5]孔亚敏.合唱指挥中的“信达雅”[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马阿鲁.藏族民间音乐基本规律初探[J].西藏艺术研究,1993,(01):21.
[7]常留柱.藏族民歌及其演唱技巧[J].中国音乐2005,(0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