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培养的是学生的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它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开好上好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每一个学生面对与日俱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在校总学时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会学习,主要是指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处理;传递媒介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只能以学生“做”为主,教师的合适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
明确一个信息技术单元,创设情境,简要叙述,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如在进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保机房内每一台机器上的文字处理软件能正常运行,再者给学生指出教材上可参考章节以及自助互助办法,最后布置任务用计算机写一篇作文,学生们在发现中学习,在互助中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信息技术课应突出人本思想,对任何一项信息技术,都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强调信息技术是为人服务,人不可做技术的奴隶。
讲授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时,应该让学生搞懂什么是信息技术。要想理解信息技术首先得理解信息与信息处理,信息这个概念学生一开始都比较模糊,虽然见惯信息时代、科技信息、气象信息、商品信息等概念,却不能用语言概括性描述它,而越是基础性的概念就越应该透彻理解它,为了向学生讲清这个概念,建议参考如下要点:
(1)理解方法提示:告诉学生自己体会什么是信息,老师给出的定义仅作参考,因为信息这个概念也难以用几句话完全概括清楚。
(2)参考定义:信息是人们凭借一定必表达手段或形式而进行交流的表达内容。一定的表达手段总是与一定的表达内容相伴而存在,人们也习惯于将表达手段、形式与表达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并称之为信息。
(3)参照以上定义,用分类列举法讲解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信息表达形式涉及约定编码记符与传递媒介,比如:老师与学生在教室里面对面讲话,老师与学生之间便存在信息交流,这时候的主要信息表达形式中,约定编码记符是指师生对话所用语言,或汉语、或英语,传递媒介是空气(声波传播)。
(4)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是生命体对外来刺激中所含意义的领会。客观事物是信息源(简称信源),而对人们经常起作用的则是信源所传达的信息含义,而不是信源本生。换句话说,信息作用不在于人们所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本身,而在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对个体生存和发展有实用价值是信息的一个显著特点。
(5)信息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保存、信息反应的过程,书本知识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不过是长期积累的、系统化、能缩性的信息。学生的学习无时无刻不在于信息打交道。在讲清信息这个概念后,接下来就应说明什么是信息处理,什么是信息保存,什么是信息传播,经这些概念务必联系实际,多举些例子。信息处理是人们对已有信息的分类、加工、提取、分析、思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讲信息保存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列举他们所知道的信息保存方案,在举例中编码与介质的种类要有一定的广度,老师趁机将计算机的信息保存方案。讲信息传播,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信息传播途径,老师再重点讲计算机中,因特网上信息传播。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强调古人有古人的信息技术,现代人有现代人的信息技术,可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信息技术,并比较各种信息技术在效率、造价、出现年代上的差异,以便学生迅速形成印象。务必让学生清楚,信息技术课中要学习信息技术应当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主的广义的信息技术,切不可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划等号。这是一个指导思想的问题,即使存在教材中篇篇都讲计算机这个事实,也不可误解本课程的立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机只能作为工具来用,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优化的、先进的、综合的信息技术才是本课程要旨。
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一定就是指计算机技术,如移动通讯技术、有线电视技术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实习机房的学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课,没有一台计算机的学校是否就不能开了能?笔者认为,可以开,将有关读书,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图书检索等方法,课堂内容照样丰富、实用、切题。明确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定位计算机的信息工具位置,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时候,心理负担也轻多了,因为大家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来看的,并不关心技术实现的细节。
信息技术课,属于新兴边缘学科,有理科性质,也有人文特点,在研究中需要涉及多门学科,当好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研究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处理;传递媒介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只能以学生“做”为主,教师的合适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
明确一个信息技术单元,创设情境,简要叙述,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如在进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保机房内每一台机器上的文字处理软件能正常运行,再者给学生指出教材上可参考章节以及自助互助办法,最后布置任务用计算机写一篇作文,学生们在发现中学习,在互助中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信息技术课应突出人本思想,对任何一项信息技术,都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强调信息技术是为人服务,人不可做技术的奴隶。
讲授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时,应该让学生搞懂什么是信息技术。要想理解信息技术首先得理解信息与信息处理,信息这个概念学生一开始都比较模糊,虽然见惯信息时代、科技信息、气象信息、商品信息等概念,却不能用语言概括性描述它,而越是基础性的概念就越应该透彻理解它,为了向学生讲清这个概念,建议参考如下要点:
(1)理解方法提示:告诉学生自己体会什么是信息,老师给出的定义仅作参考,因为信息这个概念也难以用几句话完全概括清楚。
(2)参考定义:信息是人们凭借一定必表达手段或形式而进行交流的表达内容。一定的表达手段总是与一定的表达内容相伴而存在,人们也习惯于将表达手段、形式与表达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并称之为信息。
(3)参照以上定义,用分类列举法讲解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信息表达形式涉及约定编码记符与传递媒介,比如:老师与学生在教室里面对面讲话,老师与学生之间便存在信息交流,这时候的主要信息表达形式中,约定编码记符是指师生对话所用语言,或汉语、或英语,传递媒介是空气(声波传播)。
(4)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是生命体对外来刺激中所含意义的领会。客观事物是信息源(简称信源),而对人们经常起作用的则是信源所传达的信息含义,而不是信源本生。换句话说,信息作用不在于人们所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本身,而在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对个体生存和发展有实用价值是信息的一个显著特点。
(5)信息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保存、信息反应的过程,书本知识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只不过是长期积累的、系统化、能缩性的信息。学生的学习无时无刻不在于信息打交道。在讲清信息这个概念后,接下来就应说明什么是信息处理,什么是信息保存,什么是信息传播,经这些概念务必联系实际,多举些例子。信息处理是人们对已有信息的分类、加工、提取、分析、思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讲信息保存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列举他们所知道的信息保存方案,在举例中编码与介质的种类要有一定的广度,老师趁机将计算机的信息保存方案。讲信息传播,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信息传播途径,老师再重点讲计算机中,因特网上信息传播。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强调古人有古人的信息技术,现代人有现代人的信息技术,可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信息技术,并比较各种信息技术在效率、造价、出现年代上的差异,以便学生迅速形成印象。务必让学生清楚,信息技术课中要学习信息技术应当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主的广义的信息技术,切不可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划等号。这是一个指导思想的问题,即使存在教材中篇篇都讲计算机这个事实,也不可误解本课程的立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机只能作为工具来用,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优化的、先进的、综合的信息技术才是本课程要旨。
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一定就是指计算机技术,如移动通讯技术、有线电视技术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实习机房的学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课,没有一台计算机的学校是否就不能开了能?笔者认为,可以开,将有关读书,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图书检索等方法,课堂内容照样丰富、实用、切题。明确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定位计算机的信息工具位置,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时候,心理负担也轻多了,因为大家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来看的,并不关心技术实现的细节。
信息技术课,属于新兴边缘学科,有理科性质,也有人文特点,在研究中需要涉及多门学科,当好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研究信息技术教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