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研究“小鱼”的科学家

来源 :七彩语文·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syysy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要从我们最常见的小鱼说起。5亿年前,陆地上还没有生命,海洋里生活着各种各样奇怪的动物,这其中就有一条小鱼。它非常小,大概两三厘米长,每天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后来海洋里的小伙伴们都慢慢消失了,只有这条小鱼的后代,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从水里爬上陆地,开始长出鼻孔,学会用肺呼吸,再到长出双手双脚,成为我们人类的祖先。
  于是,像张弥曼这样的古生物学家走遍了世界,只是为了找到它们。
  所以人的祖先是一条鱼?怎么证明?达尔文说,答案就躺在岩石堆里。
  张弥曼,今年83岁,几十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寻找和研究鱼化石。而她的研究成果也成功地证明了——人真的是从鱼“变”来的。
  张弥曼,古脊椎动物学家,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位中国科学家。她的卓越成就表现在: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观点。正是因为张弥曼的长期努力,我国在国际古生物学领域享有重要地位。如今,年过八旬的张弥曼,仍在继续探索人类的起源,勘测那些在地球和时间中“旅行”的鱼。
  张弥曼出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岁那年,她前往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张弥曼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鱼化石,从此便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研究之路。
  有一段时间,张弥曼在莫斯科郊外的生物实验站实习。白天,她在河岸边采集鱼化石。晚上,在满天星星的夜空下,她划着小船把一个大渔网撒下去。清晨收网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鱼粘在网上,有的张着嘴吐泡泡,有的在网上蹦来蹦去,非常有趣。张弥曼将这些小鱼取下来,一部分带回去和鱼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古鱼类同现代鱼类之间的关系,剩下的就做成了好喝的鱼汤。那段日子后来成为张弥曼珍贵的记忆。
  回国后,张弥曼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化石,条件很艰苦。她和虱子一起睡觉,和老鼠打架,和蛇捉迷藏,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张弥曼渐渐发现鱼化石非常有意思。被剥出来的鱼化石,乍一看很像我们现在吃的鱼,再仔细看,你就不知道该把它们分到哪一类,是鲈鱼、鲤鱼,还是刀鱼、凤尾鱼。
  前面我们说过人类的祖先是一种鱼,但究竟是哪种鱼?鱼在水里靠鳃呼吸,人类和其他四足动物在陆地上靠鼻孔和肺呼吸。鱼如果想要在陆地上生存,也需要鼻孔和肺,只不过这种鼻孔不是长在鱼眼睛下的那两个洞,而是隐藏在嘴巴里的内鼻孔。因此,寻找人类祖先的研究,就变成“找鱼的内鼻孔和肺”的游戏。
  张弥曼的老师雅尔维克,花了25年时间还原了一种叫做总鳍(qí)鱼的鱼化石,他发现这种鱼是有内鼻孔的。于是,他提出了“总鳍鱼类就是人和其他四足动物的祖先”的观点。这个观点得到当时科学家的普遍认可,还被写进了课本。
  后来,张弥曼在云南发现了一种总鳍鱼化石——杨氏鱼。可是,杨氏鱼的嘴巴里没有内鼻孔,它是一种原始的肺鱼。也就是说老师雅尔维克的观点,是错误的。张弥曼的发现,引发古生物界开始了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
  为了找到真正有内鼻孔的鱼,张弥曼又花了将近20年。直到2000年左右,张弥曼和她的学生朱敏在云南发现了距今3.9亿年前的肯氏鱼化石。肯氏鱼嘴里的两个颌(hé)骨中间有一个缺口,虽然还未最终形成内鼻孔,但正处于演化的中间状态,因此还是为“鱼演变成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而且,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人类进化史的关键环节——鱼从水里爬上陆地这个过程,发生在中国西南。也就是说,中国鱼可能是人类的祖宗。
  后来,张弥曼的学生朱敏,用老师的名字来给一种新发现的鱼化石命名——“晨晓弥曼鱼”。以老师的名字命名鱼,这是一个学生对老师最崇高的敬意,也是最高的赞许和肯定。
  如今,张弥曼获得一系列荣誉,2018年还获得了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有年轻人问她,该怎样排解日复一日平凡工作所带来的疲倦?张弥曼回答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总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真的没有时间疲倦。”
其他文献
在甘肃省境内有一个地方叫敦煌,它处在戈壁荒漠之中,这里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莫高窟汇集了从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元代的佛教石窟艺术作品,以及大量的藏经文物。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敦煌莫高窟在古代建造的过程中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同样在当代,许多人为莫高窟的重新发现和保护也奉献了青春。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 
期刊
版畫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反复印制出无数张一模一样的画。一块小小的木板子,彩笔画一画,刻刀刻一刻,油墨涂一涂,纸张印一印,看!大大的世界都在我们的版画里了!
期刊
詭秘黄金国
期刊
第二十六回 终日望夫夫不归 一封家书寄哀愁  前情提要:在突厥大軍围困玉门关的紧要关头,羽丰想到了用石漆对付敌人的办法。   兄弟三人和战士们一起,终于击退了敌人,保卫了城池。  本回梗概:  少年勇者多智谋,以少胜多擒敌首。玄奘入狱身如囚,喜极而泣获自由。  驼铃声声多悠远,丝路漫漫入沙州。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封家书寄哀愁。
期刊
百讀不厌等
期刊
再見了,银杏树
期刊
聽见噼里啪啦的声音了吗?  那就是春节的脚步声。  春节,是一位魔法师,  一挥手,  就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春节,是一本书,  捧起来,  就能回忆起很多美妙的往事。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春节,  你也要回家了吗?  可不可以不走,  再多陪我们几天,  你说好不好?
期刊
蜂鳥成名记
期刊
嘟嘟的新工作
期刊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张得的年轻人,他在街上开了一家小饭店。张得为人忠厚,待客热情周到,总有不少乡亲来光顾他的小店。他又是个乐善好施的人,遇到穷苦人来吃饭,常常不收钱。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姓黄的老人,须发皆白,谁也不知道他从何处来,看样子穷得很。他吃饱喝足后,一抹嘴就走了,也不付钱。接下来的日子,老人天天来张得的小店吃饭,吃完饭,就说:“张掌柜,记上账。”即便如此,张得依旧迎来送往,从没有怠慢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