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质资源,倾力打造“人才谷”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工难、难招工,用人难、难用人,就业难、难就业”,这六个“难”字,正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间,产业的层次升级或结构转型趋势的折射。
  如何解决这六个“老大难”?《教育与职业》记者特地专访了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主任徐建华。他认为,从实际来看,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如果单纯依赖各地教育部门的“单兵作战”,依赖各地学校的“单打独斗”,或者依赖各种培训机构的“长袖独舞”都是权宜之计,不妨调动多方力量,整合社会诸种资源,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谷”,充分发挥磁场集聚效应,将各种优势资源整合成块,以促成人才的改造升级,适应企业所需,适应社会所需。 《教育与职业》:据我们了解,贵中心近年来在技能人才引进和职业教育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吗?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给大家?
  徐建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上海市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市场信息、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们中心从2006年开始筹建、起步,2009年3月正式成立。我们中心业务直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按照市政府发展中小企业战略,结合企业需求通过有关各方合作,集“中介、育人、公益”功能为一体,依法提供规范、有序、高效的信息发布、咨询培训、中介配置服务及监督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的跟踪服务,致力引进中小企业所需技术人才,为上海市乃至周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繁荣壮大服务,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7年12月,在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等相关单位的帮助协调参与下,我们中心与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成功举办了“玉溪一上海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洽谈会”,在沪6家知名企业带去了3220个岗位,推出了云南中职学校与上海企业建立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就业、就业互惠等创新举措,并在探索形成沪滇对口帮扶新的“造血”机制方面也作出了新的尝试。
  应该说,近五年来,我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足于政府配套服务工作及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工作,服务上海,辐射全国,为有效解决我市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和“招工难”中的“招工难”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始迈向深入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人才引进做法,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难以满足上海市中小企业“招工用人”的现实需要,也难以将对口支援扶贫工作做好。因此,基于长期、大量的实际调研工作,并结合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精神指示,我们中心经过五年工作摸索,特别是近两年的酝酿、策划,逐渐形成了融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留用、管理及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于一体的全新特色工作设想——建设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谷”。
  《教育与职业》:人才谷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贵中心所提倡的人才谷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特色?
  徐建华:2010年5月25—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基于此,我们设想可以汲取和借鉴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构建上海中小企业“人才谷”。所谓“人才谷”,应是各级各类人才的集聚地、各行各业人才的聚居地,并且,这一人才专区极具磁场聚合效应,围绕人才专区,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整合成块,逐步形成集人才供需、就业、交流、培训、学习、生活、管理于一体的、多样的、多功能的集中区。
  具体来说,我们所要建设的“人才谷”,就是要立足上海,向全国吹响人才集结号,将各地英才、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基层从业人员归聚谷中,形成人才集聚区、人力资源集中地,并通过人才磁场聚合效应,将治安、计生等相关政府委托管理服务机构,居住、饮食等日常生活服务机构,文娱、图书阅览等精神生活服务机构,培训、学习等相关教育服务机构,中职学校就业办事处、法律援助服务站等就业或援助服务机构整合进来,形成“一条龙”式人才服务链,既直接为谷内各类人才引进、居留、使用、发展服务,更会放大为谷外中小企业服务的倍增能效,从而为上海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与职业》:人才谷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合格的人才,您认为就技能型人才培养来说,如何真正提高其质量?
  徐建华:目前,大多数生产性企业面临着基础劳动力紧缺、不稳定、集体罢工、频繁跳槽等现象,首要原因是企业所招学生的本身素质还不高、引导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因此,我们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008年6月13—14日,我们联合云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了“云南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暨人才交流洽谈会”,共达成滇方58所职校与沪及周边地[X27家知名企业、签成113份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协议及技术人才供需合同,签约毕业(实习)生11850人,并尝试建立了沪滇人才供需合作的长效机制。
  我认为,中职(技)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在人才金字塔中处于基座部分,实质上更趋向于低端人才。
  因此,对于广大职业学校而言,一方面必须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校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的探索与推广,真正让职业教育融入各行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学校要多方面考虑,通过与我们所提倡建设的“人才谷”合作,随时了解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从而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就业模式做细做实,走向深入,能更好地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一线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及职业素养。
  《教育与职业》:看得出来,贵中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那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你方对学校有什么要求或服务?
  徐建华:第一,我们为企业引进的所有学生都是“2+1”或“1+1+1”式半工半读的学生,此类学生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有直接的实践机会,在入企实习期间,学校对他们还保留着部分管理权;第二,我们要求所有合作学校必须派出一位教师来沪进行协助中心、企业工作,管理引导学生。中心对挂职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和任务,具有部分考核权;第三,我们通过“学生辅导员”制度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适应、解决思想情绪波动、情感交流、工作困惑诉求等问题,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生从学校刚步入社会,法律意识是薄弱的,再加上学校的法律教育原本就是“蜻蜒点水”式的,刚入职者,如果法律知识一片 空白,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是不利的,当职场矛盾、用工纠纷等落到他们身上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采取极端的处理方法。借助“人才谷”法律咨询和援助站力量,不仅能帮助这些人解决一些困惑,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教育与职业》: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虽然学生就业不是问题,但也面临着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您认为,职业院校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提升自身人才的竞争力?
  徐建华: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构成上呈现金字塔状,位于塔下部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占60%70%,而这类人才恰恰由职业教育来培养。但是当下的中职生就业状况却存在着就业率高、就业质量略低的状况,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观念因素外,主要是传统的“学校学习一企业就业”模式造成的。
  显然,随着金融危机的远离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老路子(尽管目前还是常规模式之一)是越来越不合时宜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校企合作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因此要加大力度促进校企合作。
  具体来说,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中职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掌握生产实践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其次,通过校企合作,特别是顶岗实习方式,使得学生提前向劳动者角色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岗位职业感情,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再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使学校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实现“订单式”培养,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后,教育界和产业界联手,能拓宽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突破校园围墙约束,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实现学生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其实绝大多数学校对校企合作有着迫切期望,企业对此也有极大兴趣和热情,但双方都碍于所谓的“面子”问题,一般都不会主动去登门拜访对方。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要面向未来就要立足现实,校企间应加强联系,积极沟通,进行协调,因此,通过我们这样的中心给他们“牵线搭桥”,就能使学校和企业“体面”地走到一起,既不失“面子”,又能办成实事。我们做的其实很简单,不过功夫倒也下了很多。一方面,我们引导企业放下“架子”,主动向学校抛出“绣球”,吸引学校和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技术革新、经营管理和规模发展中来,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区域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引导学校放下“面子”,不要坐等企业上门,而是主动与市场对接,主动寻求与企业接轨,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开展好与企业的合作,并以此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的关注度、认可度。
其他文献
10月14日,以“扩大交流、拓展合作、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10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中德两国教育界、科研界和企业界近300名代表,为加强两国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献策,就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等内容作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并就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和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与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与创新等四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以中国基本国情为“底色”,以改革和发展为“主线”,以民众的呼声为“亮点”勾画出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线图”。它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决心和战略眼光,让人们看到希望,增强了对中国教育的信心。  那么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它将提供什么机遇,起到怎样的作用?在《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各
期刊
随着大学逐渐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大学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被更多有识之士所认识,呼唤大学品牌、打造大学品牌、扩张大学品牌的实践活动正在广泛展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人们对于大学品牌的认识与研究还不够,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品牌建设的理性认识。  本期就大学品牌建设的话题,本刊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大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柳振万、邯郸学院院长杨金廷结合本院校的办学
期刊
河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教育厅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重心下移,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服务,努力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形式。  在农村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上进行改革,在办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河北省教育厅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带工程”也成了河北省农村职
期刊
从“被就业”成为2009年的流行词语,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就业率“注水”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扑朔迷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越来越引发公众的兴趣。  为什么“就业率”指标会在众多与高校办学相关的数据中“脱颖而出”,成为众矢之的?笔者揣测有这样一些可能的原因:一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好找”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
期刊
在现行的高校管理制度下,就业率是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不高会影响各种评估结果,相关专业第二年也会面临减招、停招的危险,特别是一些办学实力相对比较弱的高校,更需要有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以向社会证明其办学质量和专业“适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业率并不一定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指标,其实更关键的是就业质量。  无论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企业使用大学生的满意度,最终都要看就业后的职业报酬、成就水平与稳
期刊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而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满足这种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客观条件,但高等学校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盲目“升格”、盲目追求“综合化、高啦平、研究型”以及人才培养“趋同化”等现象已经明显不适应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也一直没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的高等学校类型分类标准,这使得既有的层次分类法成了事实标准。如按照国家和地方
期刊
事实上,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问题,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组织都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等,然而由于这些措施或办法大多是在紧迫的形势下推出的,很大程度上带有临时性或应急性特点,从长远来看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需要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既立足当前又顾及长远的政策或保障性措施。  这里仅就一些临时性措施的后续政策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凡响应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依法自主办学。但是,多年来,对于该如何自主办学、自主办学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却一直没有明确界定,以至于高校行政化趋势越来遗明显。在此,仅就大学的院长产生办法提出建议。这里所说的院长,不光是指实行了学院制的大学里的实体教学学院院长,还包括实体的系的主任和研究所的所长、研究中心的主任等。  现行产生院长的做法通常是:先由学校提出岗位任职条件,如学历、职称、
期刊
2010年7月中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而产生的概念,国际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要同时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