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工难、难招工,用人难、难用人,就业难、难就业”,这六个“难”字,正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间,产业的层次升级或结构转型趋势的折射。
如何解决这六个“老大难”?《教育与职业》记者特地专访了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主任徐建华。他认为,从实际来看,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如果单纯依赖各地教育部门的“单兵作战”,依赖各地学校的“单打独斗”,或者依赖各种培训机构的“长袖独舞”都是权宜之计,不妨调动多方力量,整合社会诸种资源,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谷”,充分发挥磁场集聚效应,将各种优势资源整合成块,以促成人才的改造升级,适应企业所需,适应社会所需。 《教育与职业》:据我们了解,贵中心近年来在技能人才引进和职业教育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吗?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给大家?
徐建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上海市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市场信息、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们中心从2006年开始筹建、起步,2009年3月正式成立。我们中心业务直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按照市政府发展中小企业战略,结合企业需求通过有关各方合作,集“中介、育人、公益”功能为一体,依法提供规范、有序、高效的信息发布、咨询培训、中介配置服务及监督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的跟踪服务,致力引进中小企业所需技术人才,为上海市乃至周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繁荣壮大服务,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7年12月,在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等相关单位的帮助协调参与下,我们中心与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成功举办了“玉溪一上海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洽谈会”,在沪6家知名企业带去了3220个岗位,推出了云南中职学校与上海企业建立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就业、就业互惠等创新举措,并在探索形成沪滇对口帮扶新的“造血”机制方面也作出了新的尝试。
应该说,近五年来,我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足于政府配套服务工作及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工作,服务上海,辐射全国,为有效解决我市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和“招工难”中的“招工难”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始迈向深入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人才引进做法,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难以满足上海市中小企业“招工用人”的现实需要,也难以将对口支援扶贫工作做好。因此,基于长期、大量的实际调研工作,并结合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精神指示,我们中心经过五年工作摸索,特别是近两年的酝酿、策划,逐渐形成了融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留用、管理及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于一体的全新特色工作设想——建设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谷”。
《教育与职业》:人才谷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贵中心所提倡的人才谷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特色?
徐建华:2010年5月25—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基于此,我们设想可以汲取和借鉴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构建上海中小企业“人才谷”。所谓“人才谷”,应是各级各类人才的集聚地、各行各业人才的聚居地,并且,这一人才专区极具磁场聚合效应,围绕人才专区,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整合成块,逐步形成集人才供需、就业、交流、培训、学习、生活、管理于一体的、多样的、多功能的集中区。
具体来说,我们所要建设的“人才谷”,就是要立足上海,向全国吹响人才集结号,将各地英才、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基层从业人员归聚谷中,形成人才集聚区、人力资源集中地,并通过人才磁场聚合效应,将治安、计生等相关政府委托管理服务机构,居住、饮食等日常生活服务机构,文娱、图书阅览等精神生活服务机构,培训、学习等相关教育服务机构,中职学校就业办事处、法律援助服务站等就业或援助服务机构整合进来,形成“一条龙”式人才服务链,既直接为谷内各类人才引进、居留、使用、发展服务,更会放大为谷外中小企业服务的倍增能效,从而为上海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与职业》:人才谷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合格的人才,您认为就技能型人才培养来说,如何真正提高其质量?
徐建华:目前,大多数生产性企业面临着基础劳动力紧缺、不稳定、集体罢工、频繁跳槽等现象,首要原因是企业所招学生的本身素质还不高、引导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因此,我们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008年6月13—14日,我们联合云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了“云南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暨人才交流洽谈会”,共达成滇方58所职校与沪及周边地[X27家知名企业、签成113份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协议及技术人才供需合同,签约毕业(实习)生11850人,并尝试建立了沪滇人才供需合作的长效机制。
我认为,中职(技)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在人才金字塔中处于基座部分,实质上更趋向于低端人才。
因此,对于广大职业学校而言,一方面必须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校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的探索与推广,真正让职业教育融入各行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学校要多方面考虑,通过与我们所提倡建设的“人才谷”合作,随时了解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从而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就业模式做细做实,走向深入,能更好地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一线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及职业素养。
《教育与职业》:看得出来,贵中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那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你方对学校有什么要求或服务?
徐建华:第一,我们为企业引进的所有学生都是“2+1”或“1+1+1”式半工半读的学生,此类学生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有直接的实践机会,在入企实习期间,学校对他们还保留着部分管理权;第二,我们要求所有合作学校必须派出一位教师来沪进行协助中心、企业工作,管理引导学生。中心对挂职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和任务,具有部分考核权;第三,我们通过“学生辅导员”制度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适应、解决思想情绪波动、情感交流、工作困惑诉求等问题,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生从学校刚步入社会,法律意识是薄弱的,再加上学校的法律教育原本就是“蜻蜒点水”式的,刚入职者,如果法律知识一片 空白,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是不利的,当职场矛盾、用工纠纷等落到他们身上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采取极端的处理方法。借助“人才谷”法律咨询和援助站力量,不仅能帮助这些人解决一些困惑,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教育与职业》: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虽然学生就业不是问题,但也面临着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您认为,职业院校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提升自身人才的竞争力?
徐建华: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构成上呈现金字塔状,位于塔下部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占60%70%,而这类人才恰恰由职业教育来培养。但是当下的中职生就业状况却存在着就业率高、就业质量略低的状况,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观念因素外,主要是传统的“学校学习一企业就业”模式造成的。
显然,随着金融危机的远离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老路子(尽管目前还是常规模式之一)是越来越不合时宜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校企合作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因此要加大力度促进校企合作。
具体来说,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中职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掌握生产实践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其次,通过校企合作,特别是顶岗实习方式,使得学生提前向劳动者角色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岗位职业感情,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再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使学校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实现“订单式”培养,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后,教育界和产业界联手,能拓宽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突破校园围墙约束,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实现学生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其实绝大多数学校对校企合作有着迫切期望,企业对此也有极大兴趣和热情,但双方都碍于所谓的“面子”问题,一般都不会主动去登门拜访对方。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要面向未来就要立足现实,校企间应加强联系,积极沟通,进行协调,因此,通过我们这样的中心给他们“牵线搭桥”,就能使学校和企业“体面”地走到一起,既不失“面子”,又能办成实事。我们做的其实很简单,不过功夫倒也下了很多。一方面,我们引导企业放下“架子”,主动向学校抛出“绣球”,吸引学校和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技术革新、经营管理和规模发展中来,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区域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引导学校放下“面子”,不要坐等企业上门,而是主动与市场对接,主动寻求与企业接轨,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开展好与企业的合作,并以此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的关注度、认可度。
如何解决这六个“老大难”?《教育与职业》记者特地专访了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主任徐建华。他认为,从实际来看,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如果单纯依赖各地教育部门的“单兵作战”,依赖各地学校的“单打独斗”,或者依赖各种培训机构的“长袖独舞”都是权宜之计,不妨调动多方力量,整合社会诸种资源,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人才谷”,充分发挥磁场集聚效应,将各种优势资源整合成块,以促成人才的改造升级,适应企业所需,适应社会所需。 《教育与职业》:据我们了解,贵中心近年来在技能人才引进和职业教育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吗?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给大家?
徐建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上海市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市场信息、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需求也不断增加。在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们中心从2006年开始筹建、起步,2009年3月正式成立。我们中心业务直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按照市政府发展中小企业战略,结合企业需求通过有关各方合作,集“中介、育人、公益”功能为一体,依法提供规范、有序、高效的信息发布、咨询培训、中介配置服务及监督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的跟踪服务,致力引进中小企业所需技术人才,为上海市乃至周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繁荣壮大服务,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7年12月,在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等相关单位的帮助协调参与下,我们中心与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成功举办了“玉溪一上海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洽谈会”,在沪6家知名企业带去了3220个岗位,推出了云南中职学校与上海企业建立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就业、就业互惠等创新举措,并在探索形成沪滇对口帮扶新的“造血”机制方面也作出了新的尝试。
应该说,近五年来,我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立足于政府配套服务工作及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工作,服务上海,辐射全国,为有效解决我市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和“招工难”中的“招工难”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始迈向深入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人才引进做法,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难以满足上海市中小企业“招工用人”的现实需要,也难以将对口支援扶贫工作做好。因此,基于长期、大量的实际调研工作,并结合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精神指示,我们中心经过五年工作摸索,特别是近两年的酝酿、策划,逐渐形成了融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留用、管理及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于一体的全新特色工作设想——建设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谷”。
《教育与职业》:人才谷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贵中心所提倡的人才谷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特色?
徐建华:2010年5月25—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各类人才和全体劳动者、建设者才尽其用、各得其所。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基于此,我们设想可以汲取和借鉴美国硅谷的成功经验构建上海中小企业“人才谷”。所谓“人才谷”,应是各级各类人才的集聚地、各行各业人才的聚居地,并且,这一人才专区极具磁场聚合效应,围绕人才专区,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整合成块,逐步形成集人才供需、就业、交流、培训、学习、生活、管理于一体的、多样的、多功能的集中区。
具体来说,我们所要建设的“人才谷”,就是要立足上海,向全国吹响人才集结号,将各地英才、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基层从业人员归聚谷中,形成人才集聚区、人力资源集中地,并通过人才磁场聚合效应,将治安、计生等相关政府委托管理服务机构,居住、饮食等日常生活服务机构,文娱、图书阅览等精神生活服务机构,培训、学习等相关教育服务机构,中职学校就业办事处、法律援助服务站等就业或援助服务机构整合进来,形成“一条龙”式人才服务链,既直接为谷内各类人才引进、居留、使用、发展服务,更会放大为谷外中小企业服务的倍增能效,从而为上海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与职业》:人才谷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合格的人才,您认为就技能型人才培养来说,如何真正提高其质量?
徐建华:目前,大多数生产性企业面临着基础劳动力紧缺、不稳定、集体罢工、频繁跳槽等现象,首要原因是企业所招学生的本身素质还不高、引导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因此,我们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008年6月13—14日,我们联合云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了“云南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暨人才交流洽谈会”,共达成滇方58所职校与沪及周边地[X27家知名企业、签成113份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协议及技术人才供需合同,签约毕业(实习)生11850人,并尝试建立了沪滇人才供需合作的长效机制。
我认为,中职(技)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在人才金字塔中处于基座部分,实质上更趋向于低端人才。
因此,对于广大职业学校而言,一方面必须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校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的探索与推广,真正让职业教育融入各行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学校要多方面考虑,通过与我们所提倡建设的“人才谷”合作,随时了解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从而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就业模式做细做实,走向深入,能更好地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一线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及职业素养。
《教育与职业》:看得出来,贵中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那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你方对学校有什么要求或服务?
徐建华:第一,我们为企业引进的所有学生都是“2+1”或“1+1+1”式半工半读的学生,此类学生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有直接的实践机会,在入企实习期间,学校对他们还保留着部分管理权;第二,我们要求所有合作学校必须派出一位教师来沪进行协助中心、企业工作,管理引导学生。中心对挂职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和任务,具有部分考核权;第三,我们通过“学生辅导员”制度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适应、解决思想情绪波动、情感交流、工作困惑诉求等问题,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生从学校刚步入社会,法律意识是薄弱的,再加上学校的法律教育原本就是“蜻蜒点水”式的,刚入职者,如果法律知识一片 空白,对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是不利的,当职场矛盾、用工纠纷等落到他们身上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采取极端的处理方法。借助“人才谷”法律咨询和援助站力量,不仅能帮助这些人解决一些困惑,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教育与职业》: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虽然学生就业不是问题,但也面临着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您认为,职业院校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提升自身人才的竞争力?
徐建华: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构成上呈现金字塔状,位于塔下部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占60%70%,而这类人才恰恰由职业教育来培养。但是当下的中职生就业状况却存在着就业率高、就业质量略低的状况,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观念因素外,主要是传统的“学校学习一企业就业”模式造成的。
显然,随着金融危机的远离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老路子(尽管目前还是常规模式之一)是越来越不合时宜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校企合作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因此要加大力度促进校企合作。
具体来说,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中职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掌握生产实践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其次,通过校企合作,特别是顶岗实习方式,使得学生提前向劳动者角色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岗位职业感情,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再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使学校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实现“订单式”培养,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后,教育界和产业界联手,能拓宽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突破校园围墙约束,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实现学生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其实绝大多数学校对校企合作有着迫切期望,企业对此也有极大兴趣和热情,但双方都碍于所谓的“面子”问题,一般都不会主动去登门拜访对方。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要面向未来就要立足现实,校企间应加强联系,积极沟通,进行协调,因此,通过我们这样的中心给他们“牵线搭桥”,就能使学校和企业“体面”地走到一起,既不失“面子”,又能办成实事。我们做的其实很简单,不过功夫倒也下了很多。一方面,我们引导企业放下“架子”,主动向学校抛出“绣球”,吸引学校和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技术革新、经营管理和规模发展中来,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区域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引导学校放下“面子”,不要坐等企业上门,而是主动与市场对接,主动寻求与企业接轨,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开展好与企业的合作,并以此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的关注度、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