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鉴赏和渗透人文教育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过程。只有立足教材,发掘文本精髓,在激趣融情、悟境品意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人文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将诗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鉴赏的水平。
关键词:古代诗歌;激趣融情;悟境品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高考必考板块,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有二十余首(另选修有十五首),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可见,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鉴赏和渗透人文教育应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过程。
但现状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不浓,古代诗歌文化底蕴积累不够,很多时候读不懂诗歌,解题时即使硬着头皮堆砌一系列术语和词藻,还是不得要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反思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精神、重技巧轻人文等问题,如果忽略对诗歌人文精神内核的涵泳和传递,一味追求解题技巧、诀窍和捷径,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将错过了青少年人文发展的关键时期,更与“读懂”的初衷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在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内容,在激趣融情、悟境品意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人文精神,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将诗歌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鉴赏古诗的水平。
二、含英咀华——汲取古代诗歌人文养料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诗品序》)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雅母语的精华,蕴藏丰富的人文养料。古代诗歌教学应重视其内涵的发掘,让学生人文的根深深扎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中,这也是古代诗歌教学最根本的价值。语文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师、迁移者,应先立足教材,充分把握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人文内容,发掘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来濡染学生的灵魂。
1.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诗人们崇尚自然、珍爱自然,总是善于从大自然中撷取各种物象,辅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来完美地体现对真理的追求。无论得意失意,诗人欲以抒怀,总免不了借景抒情,将一事一物或赋予自我色彩之情感(即意象),或寓意某种美德(如梅象征高洁,松柏象征坚贞,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句句关乎天地品类,字字皆是物我合一。
诗人们追求天人合一,他们在顺应自然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美的意境,对自然、人生、社会作出了个性化的观照思索。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他们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水清音,追求淡泊明志之清境;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洒脱,抒发旷达乐观的哲思……
这样阔大的视野和境界,有利于学生陶冶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学会于天地大美中体悟审美的趣味和人生的况味。因此,在课堂讨论环节,可让学生联系所学内容探讨自然事物与诗歌的情感关联,如“屈原的香草情结”“古诗中最美的田园一景”“月亮为何是诗人最爱”“为什么豪放词中多‘江山’”……
2.热爱家国、追求理想的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最普遍的情感共识,理想信念是君子顶天立地最坚强的精神支柱。语文教材选编的诗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上下求索的苦闷、拍案而起的激愤、潸然泪下的悲怆……充分展示了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抱负。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洋溢着屈原为国为民的忠贞;《杜甫诗三首》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弥漫着诗人忧国伤时的沉痛;《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尽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家国哀思……这些血泪和成的诗词,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而那些抒发个人理想追求的滚烫的诗篇,亦发人深思。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慷慨忧思,《归园田居》中返璞归真的渴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壮志难酬的愤懑……
此类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沃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还可在课堂内外通过朗诵比赛、诗词舞台剧表演等形式,引领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感悟赤子诗人们对家国理想的深挚倾吐,对时代使命的勇毅担当。
三、激趣融情——生成诗歌的审美体验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师必须优化诗歌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和确立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探索一种开放的、互动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领会诗歌的内涵。
激趣融情,指在诗歌教学的某个阶段性环节(如导入新课、感受诗歌、探究内涵等),充分利用知人论世、巧设情境、沸点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诗歌,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体认诗歌的情感。
1.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人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风格和所处时代的特征,使其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在学习《苏轼词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词人旷达的个性和豪放词的特点,导入新课时,我先在一张电子地图上圈画苏轼三次被贬的地点,求诗人“心理阴影面积”(学生答:大半个中国)。随后引用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让学生从作者的自嘲中,感受一代文豪逆境突围的洒脱和伟岸,从而迅速进入豪放词的情境。 2.巧设情境,步入诗人的心灵
学习古代诗歌要有好的态势,可从诗歌的内容入手,利用相关典故、角色朗诵等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如《短歌行》一课我这样开启朗读环节:“说起曹操,同学们会想起那些典故?”生:煮酒论英雄、割须断袍、望梅止渴……“还记得《赤壁赋》中曹操是怎样的形象吗?”学生齐背:“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正衣冠,配古乐,伴着《短歌行》朗诵的铿锵旋律,一起去拜访对酒当歌的曹操……”
3.沸点探究,触摸美学的天空
古代诗歌之美,美在语言、形象和思想情感。每首诗都有各自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可谓美学“沸点”,也往往是学习的难点、疑点。在美学的天空中,人和自然深情对话,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共筑作品的血肉和尊严。因此,在诗歌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教师有必要抓住“疑点”“沸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因势利导地营造探究的氛围。如学习必修二古代诗歌单元时对《氓》与《孔雀东南飞》女性形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学习《蜀道难》时开展李白“夸张艺术”探幽,还有分析《琵琶行》中的贬官文化,研讨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什么无题……
不论是穿越时空感受诗人的处境,还是设置情境进入文本,抑或抓住沸点剖析探胜,其目的都是营造乐学的氛围,吸引学生去探究诗歌所承载的人文之美。
四、悟境品意——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如果说“激趣融情”是教学的手段,那么,“悟境品意”就是教学的效果,也是诗歌教学的目的。“悟”,即“领悟”“了悟”“顿悟”,悟境即徜徉在文本特定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着生命律动的画卷中,涵泳情思;“品”有“品味”“品鉴”“品评”之意,指在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内涵和技巧进行沉淀和回甘。
1.悟境达情,物我合一觅真意
诗贵曲,其情感内涵往往含蓄地沉淀在诗歌的意境中,不易轻易捕捉。要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抓住情感关键词,全面体会意境的特点,再借助联想和想象,融入生动的画面,领悟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具体做法有:
(1)读以悟情,诵读进入情境。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论是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师生齐读,还是自由背诵,诵读就是要以声传情,传达诗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出诗歌的思想和意境。若深情配以音乐,更加利于感知诗意进入情境,朗诵时要注意契合诗歌的风格和文本的感情基调,如李白诗的逸兴遄飞,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离骚》应古朴中见苦闷彷徨,《琵琶行》应真挚中见深沉婉转。
(2)景以生情,视听放飞想象。通过多媒体影像欣赏音画视频,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视听盛宴中放飞想象,直面作者所营构的山川水泽、风花雪月等情境,如《蜀道难》之奇崛险峻,《春江花月夜》之浩渺空明,《雨霖铃》之清丽凄婉,《望海潮》之曼妙旖旎……与作者携手漫步,神思合一,融入作品。
(3)画以传情,描摹再现形象。绘画艺术讲究通过各种物象交融互渗,表达画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给古诗配画,旨在借鉴绘画艺术写意的手法再现诗歌的意象和情境。如请给李清照《声声慢》一词配画,你将选取词中哪些形象(意象)入画?将使用哪些色彩?为什么……
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是立体的画面,是形神情理的统一。学生能沉浸在诗歌意境中神与物游,思接千载,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欣赏作品的通道。
2.品鉴迁移,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主要是欣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鉴”主要是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即优劣真伪高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等要求。在古诗品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给予鉴赏评价方面知识的指导,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加深理解,在拓展迁移活动中提高鉴赏水平。
(1)课内延伸,尊重个性化解读。教师可围绕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巧设问题,让学生感受、品味、领悟文本,互评互动,探寻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如《雨霖铃》分析意象的作用时,将原文多个意象替换后让学生评价两者的优劣;解读《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的情感时,设计“请推荐一首与之类似的现代歌曲”活动,让学生们在比较异同中深化理解,体悟那份亘古不变的伤逝之情。
此外,课堂上的延伸阅读,也是启迪学生灵智的好方法,延伸阅读的文本可以是老师精心挑选的经典篇目,亦可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自我感觉极有内涵的句子。
只有尊重学生,也尊重作品,才能使学生在艺术比较和思维碰撞中进入鉴赏的境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高度。
(2)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强诗歌教学对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可根据校情、学情进行古诗教学的拓展迁移。如举办诗歌文化节,召开诗词大会,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古代诗歌的专题研究,组织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等各种诗歌主题活动,还可根据节日或生活情境布置诗歌创作的任务。曾忆广州遇罕见雨雪天气,师生堂上即景作诗,笔力虽稚,亦颇有情思。撷取如下:
北塞梨花开,南国雪侵晨。
天寒奇景现,力足万事成。
(高二6班 梁宇锋《雪中有感》)
素雪初漫似流萤,倾耳在目触温情。
穿窗入户轻晕墨,染白一纸净谁心?
(高二6班 黄寒艳《素雪》)
寥廓天地寒冷极,路上行人裹绒衣。
花城百年未有雪,却看枝头满水晶。
(高二6班 张颖珊《记一月廿四日雪》)
南粤腊时树常青,羊城雨霰人皆惊。
凛风冽雨虽刺骨,罕雪无人不欢欣。
(高二6班 董梓华《罕雪》)
庭前花草兀自红,落梅纷纷冷香无。
冰丝夹霰似云雾,雪染衣襟犹沾露。
(高二6班 莫阳斐《奇雪》)
寒风猎猎卷帘舞,乌云重重暗日光。
忽有白絮因风起,怯问是雪还是霜?
(高二6班 胡诗琦《问雪》)
北國雪南至,行人驻于斯。
飞絮飘满天,最美唯此时。
(高二6班 连佳楷《无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强调的是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它要求尊重人的主体性,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发掘诗词之美,让学生做“人文深呼吸”,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灵动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和使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
[2]周玉珍.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选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古代诗歌;激趣融情;悟境品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高考必考板块,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有二十余首(另选修有十五首),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可见,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鉴赏和渗透人文教育应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过程。
但现状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不浓,古代诗歌文化底蕴积累不够,很多时候读不懂诗歌,解题时即使硬着头皮堆砌一系列术语和词藻,还是不得要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反思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精神、重技巧轻人文等问题,如果忽略对诗歌人文精神内核的涵泳和传递,一味追求解题技巧、诀窍和捷径,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将错过了青少年人文发展的关键时期,更与“读懂”的初衷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在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内容,在激趣融情、悟境品意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人文精神,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将诗歌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鉴赏古诗的水平。
二、含英咀华——汲取古代诗歌人文养料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诗品序》)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雅母语的精华,蕴藏丰富的人文养料。古代诗歌教学应重视其内涵的发掘,让学生人文的根深深扎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中,这也是古代诗歌教学最根本的价值。语文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师、迁移者,应先立足教材,充分把握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人文内容,发掘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来濡染学生的灵魂。
1.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诗人们崇尚自然、珍爱自然,总是善于从大自然中撷取各种物象,辅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来完美地体现对真理的追求。无论得意失意,诗人欲以抒怀,总免不了借景抒情,将一事一物或赋予自我色彩之情感(即意象),或寓意某种美德(如梅象征高洁,松柏象征坚贞,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句句关乎天地品类,字字皆是物我合一。
诗人们追求天人合一,他们在顺应自然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美的意境,对自然、人生、社会作出了个性化的观照思索。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他们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水清音,追求淡泊明志之清境;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洒脱,抒发旷达乐观的哲思……
这样阔大的视野和境界,有利于学生陶冶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学会于天地大美中体悟审美的趣味和人生的况味。因此,在课堂讨论环节,可让学生联系所学内容探讨自然事物与诗歌的情感关联,如“屈原的香草情结”“古诗中最美的田园一景”“月亮为何是诗人最爱”“为什么豪放词中多‘江山’”……
2.热爱家国、追求理想的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最普遍的情感共识,理想信念是君子顶天立地最坚强的精神支柱。语文教材选编的诗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上下求索的苦闷、拍案而起的激愤、潸然泪下的悲怆……充分展示了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抱负。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洋溢着屈原为国为民的忠贞;《杜甫诗三首》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弥漫着诗人忧国伤时的沉痛;《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尽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家国哀思……这些血泪和成的诗词,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而那些抒发个人理想追求的滚烫的诗篇,亦发人深思。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慷慨忧思,《归园田居》中返璞归真的渴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壮志难酬的愤懑……
此类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沃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还可在课堂内外通过朗诵比赛、诗词舞台剧表演等形式,引领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感悟赤子诗人们对家国理想的深挚倾吐,对时代使命的勇毅担当。
三、激趣融情——生成诗歌的审美体验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师必须优化诗歌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和确立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探索一种开放的、互动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领会诗歌的内涵。
激趣融情,指在诗歌教学的某个阶段性环节(如导入新课、感受诗歌、探究内涵等),充分利用知人论世、巧设情境、沸点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诗歌,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体认诗歌的情感。
1.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人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风格和所处时代的特征,使其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在学习《苏轼词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词人旷达的个性和豪放词的特点,导入新课时,我先在一张电子地图上圈画苏轼三次被贬的地点,求诗人“心理阴影面积”(学生答:大半个中国)。随后引用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让学生从作者的自嘲中,感受一代文豪逆境突围的洒脱和伟岸,从而迅速进入豪放词的情境。 2.巧设情境,步入诗人的心灵
学习古代诗歌要有好的态势,可从诗歌的内容入手,利用相关典故、角色朗诵等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如《短歌行》一课我这样开启朗读环节:“说起曹操,同学们会想起那些典故?”生:煮酒论英雄、割须断袍、望梅止渴……“还记得《赤壁赋》中曹操是怎样的形象吗?”学生齐背:“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正衣冠,配古乐,伴着《短歌行》朗诵的铿锵旋律,一起去拜访对酒当歌的曹操……”
3.沸点探究,触摸美学的天空
古代诗歌之美,美在语言、形象和思想情感。每首诗都有各自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可谓美学“沸点”,也往往是学习的难点、疑点。在美学的天空中,人和自然深情对话,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共筑作品的血肉和尊严。因此,在诗歌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教师有必要抓住“疑点”“沸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因势利导地营造探究的氛围。如学习必修二古代诗歌单元时对《氓》与《孔雀东南飞》女性形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学习《蜀道难》时开展李白“夸张艺术”探幽,还有分析《琵琶行》中的贬官文化,研讨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什么无题……
不论是穿越时空感受诗人的处境,还是设置情境进入文本,抑或抓住沸点剖析探胜,其目的都是营造乐学的氛围,吸引学生去探究诗歌所承载的人文之美。
四、悟境品意——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如果说“激趣融情”是教学的手段,那么,“悟境品意”就是教学的效果,也是诗歌教学的目的。“悟”,即“领悟”“了悟”“顿悟”,悟境即徜徉在文本特定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着生命律动的画卷中,涵泳情思;“品”有“品味”“品鉴”“品评”之意,指在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内涵和技巧进行沉淀和回甘。
1.悟境达情,物我合一觅真意
诗贵曲,其情感内涵往往含蓄地沉淀在诗歌的意境中,不易轻易捕捉。要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抓住情感关键词,全面体会意境的特点,再借助联想和想象,融入生动的画面,领悟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具体做法有:
(1)读以悟情,诵读进入情境。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论是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师生齐读,还是自由背诵,诵读就是要以声传情,传达诗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出诗歌的思想和意境。若深情配以音乐,更加利于感知诗意进入情境,朗诵时要注意契合诗歌的风格和文本的感情基调,如李白诗的逸兴遄飞,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离骚》应古朴中见苦闷彷徨,《琵琶行》应真挚中见深沉婉转。
(2)景以生情,视听放飞想象。通过多媒体影像欣赏音画视频,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视听盛宴中放飞想象,直面作者所营构的山川水泽、风花雪月等情境,如《蜀道难》之奇崛险峻,《春江花月夜》之浩渺空明,《雨霖铃》之清丽凄婉,《望海潮》之曼妙旖旎……与作者携手漫步,神思合一,融入作品。
(3)画以传情,描摹再现形象。绘画艺术讲究通过各种物象交融互渗,表达画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给古诗配画,旨在借鉴绘画艺术写意的手法再现诗歌的意象和情境。如请给李清照《声声慢》一词配画,你将选取词中哪些形象(意象)入画?将使用哪些色彩?为什么……
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是立体的画面,是形神情理的统一。学生能沉浸在诗歌意境中神与物游,思接千载,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欣赏作品的通道。
2.品鉴迁移,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主要是欣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鉴”主要是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即优劣真伪高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等要求。在古诗品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给予鉴赏评价方面知识的指导,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加深理解,在拓展迁移活动中提高鉴赏水平。
(1)课内延伸,尊重个性化解读。教师可围绕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巧设问题,让学生感受、品味、领悟文本,互评互动,探寻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如《雨霖铃》分析意象的作用时,将原文多个意象替换后让学生评价两者的优劣;解读《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的情感时,设计“请推荐一首与之类似的现代歌曲”活动,让学生们在比较异同中深化理解,体悟那份亘古不变的伤逝之情。
此外,课堂上的延伸阅读,也是启迪学生灵智的好方法,延伸阅读的文本可以是老师精心挑选的经典篇目,亦可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自我感觉极有内涵的句子。
只有尊重学生,也尊重作品,才能使学生在艺术比较和思维碰撞中进入鉴赏的境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高度。
(2)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强诗歌教学对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可根据校情、学情进行古诗教学的拓展迁移。如举办诗歌文化节,召开诗词大会,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古代诗歌的专题研究,组织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等各种诗歌主题活动,还可根据节日或生活情境布置诗歌创作的任务。曾忆广州遇罕见雨雪天气,师生堂上即景作诗,笔力虽稚,亦颇有情思。撷取如下:
北塞梨花开,南国雪侵晨。
天寒奇景现,力足万事成。
(高二6班 梁宇锋《雪中有感》)
素雪初漫似流萤,倾耳在目触温情。
穿窗入户轻晕墨,染白一纸净谁心?
(高二6班 黄寒艳《素雪》)
寥廓天地寒冷极,路上行人裹绒衣。
花城百年未有雪,却看枝头满水晶。
(高二6班 张颖珊《记一月廿四日雪》)
南粤腊时树常青,羊城雨霰人皆惊。
凛风冽雨虽刺骨,罕雪无人不欢欣。
(高二6班 董梓华《罕雪》)
庭前花草兀自红,落梅纷纷冷香无。
冰丝夹霰似云雾,雪染衣襟犹沾露。
(高二6班 莫阳斐《奇雪》)
寒风猎猎卷帘舞,乌云重重暗日光。
忽有白絮因风起,怯问是雪还是霜?
(高二6班 胡诗琦《问雪》)
北國雪南至,行人驻于斯。
飞絮飘满天,最美唯此时。
(高二6班 连佳楷《无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强调的是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它要求尊重人的主体性,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发掘诗词之美,让学生做“人文深呼吸”,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灵动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和使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
[2]周玉珍.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选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赵厚玉.语文教育学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