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大讯飞推出智能办公本X2 多人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5%
科大讯飞近日发布智能办公本X2,采用柔性墨水屏及0.1毫米悬空专利技术,搭载T1000显示芯片,新增4G模块,在大大提升真实纸笔书写体验时,提升移动办公效率。
据介绍,X2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新增了多人模式,在多说话人场景下的自动标识正确率达95%。
在办公功能上,X2深度适配WPS,用户能直接在办公本上进行文档编辑、手写批注,还支持多邮箱管理。此外,X2支持用户全终端数据的同步,支持办公本、手机、电脑之间的文件互传,以及无线投屏、无线打印等功能。
据悉,X2不仅增加指纹解锁,还内置国密二级认证加密芯片,并首次采用本地引擎,在保证转写准确率的同时,支持本地离线转写、本地保存,进一步保障办公本的数据安全。
我国毫米波芯片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在第68届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21)上,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电科38所发布了一款高性能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两颗3发4收毫米波芯片及10路毫米波天线单封装集成,探测距离达到38.5米,刷新了当前全球毫米波封装天线最远探测距离的新纪录,为近距离智能感知提供了一种小体积和低成本解决方案。
中国主导国际团队研发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芯片
中国科研人员主导的国际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应用在数据搜索、模式识别等领域。
据介绍,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山大学、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中国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与多国科研人员合作,采用硅基集成光学技术,设计并研发出这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能够实现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完全可编程动态模拟。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强晓刚表示,该芯片首次实现了对量子漫步演化时间、哈密顿量、粒子全同性及交换特性等要素的完全可编程调控,从而支持实现多种基于量子漫步模型的量子算法应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教授蔡鑫伦介绍说,光量子芯片技术采用微纳加工工艺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大量光量子器件,是实现光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
仿白细胞微型机器人可在血管中快速逆行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成功开发出一种与白细胞相似的微型机器人,并在磁场的导航控制下实现了在模拟血管中快速逆行,为将来通过微型机器人将药物运送到患者病灶深处铺平了道路。
当前的微型机器人大多只能到达可以观察到或相对容易接近的组织(例如胃肠道)。如何让微型机器人克服黏滞力,到达体内深处,并在人体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操控,是靶向药物精准输送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
白细胞是血液中唯一有活跃移动能力的细胞,能够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内,并在其中游走。受此启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科学家以白细胞为模型,成功开发出一款微型机器人,其大小,形状和活动性与白细胞相似。在实验室模拟血管的环境下,可以携带抗癌药物,在人工操纵下较快地进行有目的的运动。
新机器人直径约8微米,由微小的玻璃颗粒组成,镍金材料制成的磁性纳米膜覆盖在球形微型机器人的一侧,可以发现癌细胞的特殊分子作为癌症药物附着在另一侧。在模拟血管中,研究人员成功操纵微型机器人快速运动,运动速度可达每秒600微米,大约是其体长的76倍。
论文第一作者尤努斯·阿拉潘博士介绍说,借助磁场,新微型机器人可以在导航控制下逆流穿过模拟血管。此外,新机器人还可以独立识别它们感兴趣的细胞,例如癌细胞,并在运动中精准地释放药物分子。
微型机器人的项目负责人、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物理智能部主任梅丁·西蒂教授称,研究团队的愿景是创建用于微创及靶向药物输送的下一代运输工具,它们可以(像白细胞一样穿过血管)进一步渗透到体内,使难以到达的区域更容易被接近。
新型纳米材料让手机也能拍摄X光片
近日,福州大学杨黄浩教授、陈秋水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类高性能的纳米闪烁体长余辉材料,并成功研发了新型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使常规的单反相机和手机等也能拍摄X光片。专家称,该研究颠覆了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将有力地推进高端X射线影像装备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iRobot发布Roomba i系列扫地机器人
家用机器人品牌iRobot近日发布Roomba i3 /i4 扫地机器人。
与Roomba i7 和Roomba s9 扫地机器人一样,新款Roomba i系列扫地机器人Roomba i3 /i4 同样配备了Clean Base自动集尘充电座。自动集尘充电座可以自动清空扫地机器人集尘盒里的灰尘,而无需用户手动清理干预。如果在任务完成前集尘盒已满,它会自动返回基座清空集尘盒,然后返回之前停止的地方继续清掃,因此用户无需担心因集尘盒装满而使清洁工作被迫中止。此外,Clean Base自动集尘充电座内的AllergenLock集尘袋采用4层过敏原阻隔材料,可牢牢锁住99%的花粉、霉菌和尘螨,使其无法逃逸到空中造成二次污染。
新款扫地机器人搭载了污垢探测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污垢集中区域并进行反复清扫,确保彻底清洁。
基于iRobot Genius家庭智能平台,iRobot HOME手机应用程序的交互界面全新升级,它的功能远超普通的App控制,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清洁体验。新版iRobot HOME应用程序适用于iOS和安卓用户,人工智能和对家居环境的理解能力让新款扫地机器人能够学习用户的清洁习惯和偏好,从而根据用户过去的清洁任务给出预约设置清洁工作的建议,或者提醒用户在宠物掉毛季提升清洁频次。软件智能性的提升让新款扫地机器人可以通过OTA(Over-The-Air 无线)更新获得新的功能,从而越用越 “聪明”。
纯国产5G工业路由器发布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源物联发布了最新5G工业路由器BC5521,使用春藤V510国产方案,基于紫光展锐5G技术平台马卡鲁,台积电12nm工艺制造,架构灵活,拥有高集成、高性能、低功耗等技术优势,可完全做到自主可控。新设备支持高速连接,可用于恶劣复杂的工厂环境,可以直接连接工业机器设备进行实时海量数据的传输,使管理者在不同时间、地域轻松掌握生产运营情况。用途方面,BC5521能够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M2M行业,如高清摄像头、巡检机器人、5G远程医疗、5G应急救援、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供应链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数字化医疗。
科大讯飞近日发布智能办公本X2,采用柔性墨水屏及0.1毫米悬空专利技术,搭载T1000显示芯片,新增4G模块,在大大提升真实纸笔书写体验时,提升移动办公效率。
据介绍,X2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新增了多人模式,在多说话人场景下的自动标识正确率达95%。
在办公功能上,X2深度适配WPS,用户能直接在办公本上进行文档编辑、手写批注,还支持多邮箱管理。此外,X2支持用户全终端数据的同步,支持办公本、手机、电脑之间的文件互传,以及无线投屏、无线打印等功能。
据悉,X2不仅增加指纹解锁,还内置国密二级认证加密芯片,并首次采用本地引擎,在保证转写准确率的同时,支持本地离线转写、本地保存,进一步保障办公本的数据安全。
我国毫米波芯片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在第68届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21)上,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电科38所发布了一款高性能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两颗3发4收毫米波芯片及10路毫米波天线单封装集成,探测距离达到38.5米,刷新了当前全球毫米波封装天线最远探测距离的新纪录,为近距离智能感知提供了一种小体积和低成本解决方案。
中国主导国际团队研发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芯片
中国科研人员主导的国际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应用在数据搜索、模式识别等领域。
据介绍,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山大学、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中国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与多国科研人员合作,采用硅基集成光学技术,设计并研发出这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能够实现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完全可编程动态模拟。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强晓刚表示,该芯片首次实现了对量子漫步演化时间、哈密顿量、粒子全同性及交换特性等要素的完全可编程调控,从而支持实现多种基于量子漫步模型的量子算法应用。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教授蔡鑫伦介绍说,光量子芯片技术采用微纳加工工艺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大量光量子器件,是实现光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
仿白细胞微型机器人可在血管中快速逆行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成功开发出一种与白细胞相似的微型机器人,并在磁场的导航控制下实现了在模拟血管中快速逆行,为将来通过微型机器人将药物运送到患者病灶深处铺平了道路。
当前的微型机器人大多只能到达可以观察到或相对容易接近的组织(例如胃肠道)。如何让微型机器人克服黏滞力,到达体内深处,并在人体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操控,是靶向药物精准输送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
白细胞是血液中唯一有活跃移动能力的细胞,能够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内,并在其中游走。受此启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科学家以白细胞为模型,成功开发出一款微型机器人,其大小,形状和活动性与白细胞相似。在实验室模拟血管的环境下,可以携带抗癌药物,在人工操纵下较快地进行有目的的运动。
新机器人直径约8微米,由微小的玻璃颗粒组成,镍金材料制成的磁性纳米膜覆盖在球形微型机器人的一侧,可以发现癌细胞的特殊分子作为癌症药物附着在另一侧。在模拟血管中,研究人员成功操纵微型机器人快速运动,运动速度可达每秒600微米,大约是其体长的76倍。
论文第一作者尤努斯·阿拉潘博士介绍说,借助磁场,新微型机器人可以在导航控制下逆流穿过模拟血管。此外,新机器人还可以独立识别它们感兴趣的细胞,例如癌细胞,并在运动中精准地释放药物分子。
微型机器人的项目负责人、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物理智能部主任梅丁·西蒂教授称,研究团队的愿景是创建用于微创及靶向药物输送的下一代运输工具,它们可以(像白细胞一样穿过血管)进一步渗透到体内,使难以到达的区域更容易被接近。
新型纳米材料让手机也能拍摄X光片
近日,福州大学杨黄浩教授、陈秋水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刘小钢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类高性能的纳米闪烁体长余辉材料,并成功研发了新型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使常规的单反相机和手机等也能拍摄X光片。专家称,该研究颠覆了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将有力地推进高端X射线影像装备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iRobot发布Roomba i系列扫地机器人
家用机器人品牌iRobot近日发布Roomba i3 /i4 扫地机器人。
与Roomba i7 和Roomba s9 扫地机器人一样,新款Roomba i系列扫地机器人Roomba i3 /i4 同样配备了Clean Base自动集尘充电座。自动集尘充电座可以自动清空扫地机器人集尘盒里的灰尘,而无需用户手动清理干预。如果在任务完成前集尘盒已满,它会自动返回基座清空集尘盒,然后返回之前停止的地方继续清掃,因此用户无需担心因集尘盒装满而使清洁工作被迫中止。此外,Clean Base自动集尘充电座内的AllergenLock集尘袋采用4层过敏原阻隔材料,可牢牢锁住99%的花粉、霉菌和尘螨,使其无法逃逸到空中造成二次污染。
新款扫地机器人搭载了污垢探测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污垢集中区域并进行反复清扫,确保彻底清洁。
基于iRobot Genius家庭智能平台,iRobot HOME手机应用程序的交互界面全新升级,它的功能远超普通的App控制,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清洁体验。新版iRobot HOME应用程序适用于iOS和安卓用户,人工智能和对家居环境的理解能力让新款扫地机器人能够学习用户的清洁习惯和偏好,从而根据用户过去的清洁任务给出预约设置清洁工作的建议,或者提醒用户在宠物掉毛季提升清洁频次。软件智能性的提升让新款扫地机器人可以通过OTA(Over-The-Air 无线)更新获得新的功能,从而越用越 “聪明”。
纯国产5G工业路由器发布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本源物联发布了最新5G工业路由器BC5521,使用春藤V510国产方案,基于紫光展锐5G技术平台马卡鲁,台积电12nm工艺制造,架构灵活,拥有高集成、高性能、低功耗等技术优势,可完全做到自主可控。新设备支持高速连接,可用于恶劣复杂的工厂环境,可以直接连接工业机器设备进行实时海量数据的传输,使管理者在不同时间、地域轻松掌握生产运营情况。用途方面,BC5521能够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M2M行业,如高清摄像头、巡检机器人、5G远程医疗、5G应急救援、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供应链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数字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