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创造性的诠释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纪实片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以事实为本体。“真实”最为本质体现为一种人文关怀。面对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多元化的拍摄方式到底是否能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服务。本文从多元与重构这一哲学命题为切入点,浅析了电视纪实艺术的真实和创造性对这一哲学问题的解构。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创造性;多元化;重构
  纵观电视发展的历史,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制作的观念在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过程中,也在不同角度和视野产生了不同维度的变化。而电视纪实——这种电视类型片所具有敏捷真实地记录、重现社会生活的重要事件,传播公众关注的社会信息等特点,往往能够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引导舆论导向。因此,电视纪实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以事实为本体。而多元化具有创造性的拍摄方式到底是否能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服务?在这一领域中,多元与重构也是电视纪实艺术对立统一的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在这方面,电视纪实艺术又是怎样解构这一哲学命题的呢?
  真实的细节,不仅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基本单元,因其特有的具体性,逼真性,使它在表现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的情感方面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生态与事物行进的过程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电视纪录片叙述生命本体的职能。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不等于生活本身的真实。很显然,一部片子、一种媒介所展现的社会风貌是极其狭窄的,生活本身是个意会比言传更能表意的东西,人为刻意的去追寻、去表达必定会结构生活的整体性,必定带有选择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能做到对已选择的生活进行客观全面记录已然不易了,人生百态、世事万象怎是几部电视纪录片足以阐释的。那么,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样的真实?首先这种真实是化作影像形象的真实。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图像实际上是一个个电子数字信号即符号,并不是真实的人和物。例如纪录片《家在我心中》里,一个个人物形象,一个个事实都是透过电子信号传送到观众眼中,人和事在发生的时候是真实的,不过,通过电子设备的拍摄、转化、整理就变成了一个个数字了,展现出来的影响是重新组合起来的具有电视特性的符号而已;其次,这种真实是创作者重新编辑后的真实。纪录片是人拍出来的东西,人是有生活环境的,是经历过具有目的性的教育的(至少是影响),那么他就不可能是冷眼观世界了,他必定会经历或这或那的选择,在选择的时候他的经验和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设想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这些都是主观性极强的。《家在我心中》是在日本、中国甚至美国也取了景,出于拍摄的便捷,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势必会有时间上的安排,在后期编辑的时候为了弥补、隐藏这种主观拍摄安排的印记,势必会进行必要的剪辑,从剪辑编辑一开始就充满了非完全客观的主观色彩,加之必要的技术特技运用更证明了纯客观的不现实;再次,这种真实是种再造时空的真实。电视纪录片中的场景、时间什么的完全是依据创作者的思维目的而经过编辑后出现的,电视纪录片在荧屏中的“三年后”不知要比现实生活的“三年后”快多少,再如电视纪录片中的“上海——东京”是一个镜头的切换,而现实生活中要飞快四个钟头,故此有人说“电视里的都是假的”,这句话在技术层面上的解释某些时候讲来还是对的;还有,这种真实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真实。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表达其中心思想的镜头会选择具有美感的镜头,这就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审美选择,对于那些美的人和物,摄影师往往加以强调,不美的人和物,假使对主题没有贡献则往往予以略去。
  高鑫老师也曾在文中提到真实的四要素: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纪录片的创作者正是通过某个角度的观察,打上了创作者自己深深的主观烙印。故此没有等同于现实的真实。那么纪录片中所谓的种种真实,就是被认为的创造出来的。首先是镜头的创造运用,如纪录片《高考》的创作者在拍摄主人公的时候,特写、水平视角和跟拍,充分调动镜头,分别从景别、角度和运动创造着些境界,进行着充分的表意,纪录片就在于记录下当时的事实,让观众自己品读,品读的味道因人而异,创作者也没有要求品出的味道必须一致。其次是编辑的创造作用,《高考》》中关于时间、空间甚至带有起伏的故事性讲述都有创作者的编辑意图在里面,空间结构、蒙太奇组接等技术运用更显出编辑对表意的推力。综上,纪录片说是纪实,不如说是在“造实”,多年前被视为纪录片大忌的“搬演”、“扮演”、“摆拍”、“补拍”、“模拟”、“三维动画”、“真实再现”在如今,在不追求趣味和奇特性的前提下被逐渐的引入当下的纪录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如纪录片《故宫》就是很好的案例。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传统的电视纪录片对于历史题材的处理惯常沿用“讲述”的方式,即由当事人、见证人或者专家学者对曾经发生的历史进行讲述。或者使用解说词加历史遗迹画面的方式进行表现。这类表现方式以“现在”作为坐标.对历史进行“再次阐释”,而不对历史及其遗迹进行“直接表现”。纪录片中的影像,常常成为讲述的附庸,从未具有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的地位。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突破了这种“画面缺失”的局限。让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让画面说话”。豪华的摄制阵容与一流的机器设备。不但带来了《故宫》在镜头语言上的极大丰富,还原了故宫建筑本来的面容,还赋予故宫的历史一段鲜活的再生。
  电视纪实艺术是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审美意义的事物来阐释生活的含义,通过多元化电视的表现方式,在生活原貌的展现和典型的概括之间,寻找一种契合,达到创作者的目的。例如《远在北京的家》、《沙与海》、《最后的山神》、《回家》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用纪实的画面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故事来描写一种生存方式或者文化生态,几乎成为这些纪录片共有的特点。可以说,这种“以生活为美”的纪实艺术,在知性空间里对生活的真人、真事、真景、真情所做的美的反应和纪录。当然这些电视纪实片正是通过了多元化的手段保持了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它利用了电视的镜头语言、造型作用、视觉思维(光线、构图等)、听觉思维(音响、音效等),强调的纪录事件的过程它力求还原生活的完整信息它注重一种人的视点它的现场纪录所给人的亲历生活流程的感觉等等,都给人以生活化的真实感。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线形特征,用一种物化的介质纪录下生活流程的画面时,它在纪录生活的同时也已经在书写历史,体现了一个时间段的完整性。电视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电视纪实艺术的思考空间。当电视创作者运用丰富而多元的创作方式来改变电视节目的形式時,观众的接受方式也会“量化”的改变,这必然随之带来一些新的审美思考的碰撞。如果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触及本质给观众更高的审美享受,那么就要重构这些表现元素,达到一个结构、关系、比例、秩序都和谐的质的提升。这就是电视纪实艺术哲学当中的体现——多元与重构。那么人类从“写真时期——仿真时期——创真时期”的“读图”历史告知了如今我们应创造明天的历史,而在纪录片中的“创真”图像本身正如高鑫老师所言——将赋予“真实”以全新革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鑫.电视艺术理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贺州学院院级科研立项项目课题2011年度项目:“《古镇人文景观的重彩语言表现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11SKKY21;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3年度项目“广西南丹白裤瑶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13LX419;贺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课题2010年度项目“工笔人物画课堂写生创作化的教学探索”成果,项目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清代建筑元素的融合》资助。项目编号CS1212003  摘要:“建筑风”作为独树一帜服装设计流派,在服装舞台上经久不衰。建筑与时装在空间构成、色彩和装饰上的共通性维系着两者间对于同一时代在设计上的诉求和审美。本文通过对建筑风的历史溯源、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三方面进行解析,意在探寻建筑风对其在当代服装设计的变迁和影响。  关键词:建筑风;服装设计
期刊
摘要:艺术家的作品跟他要解决的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艺术史中总是善于归类,却缺乏个性化的研究。殊不知,就算在某一层面某些艺术家能被作为整体讨论,他们也是碰巧而已:有些人解决同一个问题,却用了不同的方法,而有的人用了同样的方法,却是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新纪实是风靡 20 世纪一时的美国摄影流派,以其中一位艺术家 DIANE ARBUS 的个案研究为例,旨在说明她的艺术“所拍”与她的经验“所见”之间的关系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012CTM019;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重点建设学科项目资助  摘要:“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美术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面向农村小学教学所设立的一个全新的专业方向。本文对学生文化修养的结构层次及途径作了分析。在教育中应本着以美术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和涵养人文精神的建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
期刊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12年省级工程项目“分类分层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机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星海音乐学院“分类分层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自始至终贯穿“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将其体现在分类、分层次的教育全过程设计上,落脚在分类、分层次
期刊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技创新团队—工业设计创新团队—项目二:中国文化特色下的原创性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核心内容,并从现代工业设计的精神需求出发,解析了三生无形设计师将传统道家文化巧妙运用于产品形态设计。展现出道家文化在工业产品形态中虚静自然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道家文化;工业设计;形态设计  0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产品形态设计日新月
期刊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一种跨媒体的、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也应运而生,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使最初的动画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GG动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字媒体艺术的飞速发展给动画设计和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使动画设计和制作更加的多样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由于有了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动漫这一朝阳产业在中国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新世纪
期刊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东北民间美术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编号12522250  摘要:通过分析成功世界动画形象设计案例不难发现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依仗是普遍存在的共性,东北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明表征,对其艺术形式、题材样式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无论是对动画形象艺术的深入还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丰富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动画目前正处于发展关键期,面对外来的先进技术与
期刊
课题项目:本文系安康学院教改项目《美术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为201202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静物类课程在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举足轻重,是训练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能的基础课程。本文试从教具的选取与设置入手,探讨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静物类课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能
期刊
课题项目:本文系是浙江省2013年体卫艺专项研究课题《丝绸扎染·童趣童心——基于小学生美术创造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之有效性研究》(课题立项编号:stwy02)的研究成果  摘要:课题组在开展基于小学生美术创新力的丝绸扎染活态传承之有效性研究时,主要关注到了美术创新教学活动的以下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对丝绸扎染接纳过程——在小学低段年级中通过认知迁移引导达成对丝绸扎染活态传承创新意识的准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