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校园新童谣”创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童谣,顾名思义,似乎是与“旧童谣”分别开来的,但近几年流行的一系列创、编、诵、唱、演活动才恰恰是“新童谣”命名的由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童谣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区别于传统的、旧的童谣而言,指新时期在儿童之间传唱的,具有新的内容、形式而没有乐谱的歌谣。第二个层面,又称绿色童谣、健康童谣,区别于“另类童谣”、“灰色童谣”、“痞子童谣”,指近几年创作和推广的,旨在弘扬校园文化、净化儿童心灵的校园新童谣。本文主要就第二个层面的含义来解读新童谣创作的相关问题。
  一、提倡校园新童谣创作的背景及原因
  大量低俗、不健康却朗朗上口的“灰色童谣”开始入侵校园,诸如“李白坐在马桶间”,“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一类的灰色、另类童谣让教师、家长堪忧,且大有不可遏止的势头。是什么使曾经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童谣悄悄地在学生的口中换了调子呢?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情况错综复杂,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社会失范、文化冲突、思想碰撞、价值多元、信息杂乱繁多的冲击,对于涉世未深、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尤其大。
  2.当今的校园儿歌创作似乎进入了“冬眠期”,不仅数量少,而且乏善可陈,许多作品普遍存在内容偏深、脱离儿童生活等问题,新的童谣创作跟不上,旧的童谣传不下来。
  3. 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就容易想出各种解脱办法,编一些校园童谣来说一说,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此外,现在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度都超过以前,所受压制比过去要少,生活环境也比较多元化,所以使得这些童谣在学生中流传得既广且快。
  4. 网吧、影视、报刊、书籍中的暴力、凶杀、色情等庸俗、低级的内容,社会环境中的欺诈、腐败等不良现象,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等都严重影响和冲击着学校的德育。
  这一系列现象逐渐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警醒与思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校园新童谣”。为阻止“灰色童谣”在校园流行,全国各中小学发起了用健康新童谣取代“灰色童谣”的活动,倡导学生传唱“绿色童谣”,举行了校园童谣、儿歌的编写、诵读、演唱、舞台演出等活动,引发了“校园新童谣”创作的高潮。
  二、校园新童谣创作的定位
  这个定位首先是读者群落的定位。校园新童谣的读者群落应该集中在处于童年时期和少年前期的学生。明确了这个定位,“校园新童谣”的创编就有了“为哪一种群体”创作的基本定向。
  其次是创作主体的定位。就目前而言,从事童谣创作的主要有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中小学生、中小学教师、少年儿童文学编辑、教育工作者等,其中占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中小学生及中小学教师。从这个层面上看,有最熟悉校园生活、知晓少儿心理的创编者们,“校园新童谣”的创作前景应该是乐观的。
  再次是内容的定位。关于童谣的内容,大家对“童真、童声、童趣、童心”的基本核心已达成了共识。童谣反映少年儿童的生活,表达少年儿童的语言,充满少年儿童的情趣,传达少年儿童的心声,成了童谣创编者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著名少年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与樊发家也一致认为,童谣或儿歌的“艺术魅力”应不同于其他艺术,“童情童趣”应是它的核心。笔者认为,“新童谣”尤其是“校园新童谣”的创编,在内容上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力求反映新生代少年儿童的心声,符合当前校园生活。目前,校园内适合学生的童谣太少,许多昔日的童谣在学生心目中早已衰老,缺乏时代气息。很多成年人创作的童谣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不能真正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生活。童谣的更新特别是校园童谣的更新已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学生的明天。
  2.避免成人化的说教意味和口吻。新时期童谣的特性及功用,是新童谣创编者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著名儿童诗人王宜振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创作出大量的新鲜活泼、健康向上的新童谣,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特别是“校园新童谣”的创编,是紧紧围绕着中小学生这一群体的。因此,如何让童谣的真、善、美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使其在娱乐的同时,将知识寓于趣味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且避免对少儿单调、枯燥地说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索。
  3.启迪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智,放飞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想象。孙绍振教授曾说:“童谣关键是儿童的感觉,儿童的想象。”如果缺失了这些,现代的新童谣将会走入一条死胡同。
  为了抵制“灰色童谣”,我们要积极创编新童谣。但要彻底驱逐“灰色童谣”,不仅需要编创更多、更好的歌谣,还需要全社会都多一些行动。新童谣要回归其真、善、趣、美的本质,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上,它需要创新,需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优秀童谣的创作手法,实现新童谣创作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适应现代儿童需要的新童谣。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有效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真正认识自主学习的精髓,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不是专家、教师说了算,最终还得学生说了算。  一、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
新一轮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究正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自问自探教学模式”遵循的认知规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实施“自问自探”教学的关键。但是从现在的课堂现状来看,学生提问的状况不能让人满意:1.想提问题的学生不多。2.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较少。分析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有:1.懒得问。认为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人积极提问,自己举手提问教师也不一定会叫到,不提问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需要改革,教师需要进步,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班主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要想打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宽容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互相沟通。  一、宽容  俗话说:“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教师应有一颗宽容之心,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理解,从学生的灵魂深处唤醒和发展其尊师的良知。  有位姓朱的班主
一、在教材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提到课程整合,大家都想到要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其他学科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如何使学生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生活素材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习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平时比较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一、采撷自然,积累身边的美  “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棵小草上,我们可以嗅到春天;从一片落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奉献;从一朵梅花里,我们可以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一颗善感的
过去的“教案”已不能适应新课堂的“导学”要求,新课堂要求教师以学定教,以“问题导引教学”的课堂理念为指导,努力把教材文本变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预案”。
一些学生作文写不好,往往不是因为没有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而是受种种心理障碍的制约。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急于求成的心理  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情绪急躁,粗略地看一下题目,不加思考,拿起笔就写,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还是硬着头皮写,草草完成,速度惊人,但质量气人,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到时再说
体育游戏对于人的锻炼效果是全面的,在小学阶段它能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事物,增强体魄,促进智力发展,陶冶情操,在道德方面对学生也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与作风。新
在“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精神意识的感召下,小学体育教学全面承载着加强学生的体质技能训练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任务功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过于重视体育训练而忽视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教育学生的艺术。班主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要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样才能不辱历史赋予的永恒使命。  一、与学校领导沟通,把握学校育人目标  首先,班主任要认真学习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牢牢掌握培育一代新人的大方向。  其次,要明确学校的工作总目标。对学校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