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千克重的红心雨花石、造型逼真的人形雨花石、江南院落、栖霞山……在前不久举办的南京雨花石展上,集中展示了多位本土雨花石名家倾心收藏的雨花石精品,一系列融入金陵元素的雨花石让观众倍感亲切。
作为南京城市魅力名片的雨花石,因玉质天章、色彩绚丽、小巧玲珑、纹理奇妙、图案丰富等元素而广受人们喜爱。雨花石除了外形美丽,其本身也是地球环境变迁的“记录者”。
现代科学揭示雨花石的奥秘
在南京,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雨花石的神话故事:南朝时期佛教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在这里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闻道者如痴如醉。一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落地成石,遍布山岗。从此,高僧讲经之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彩花石,就是人们熟知的雨花石。时至今日,现代科学早已揭示了雨花石的奥秘。
经地矿学家考证,雨花石的生成时期是距今1200万年到距今300万年的地质年代。那时地球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从地壳喷出,四处流淌,凝固后流下孔洞,涓涓细流沿孔洞渗进岩石内部,将其中的二氧化硅慢慢分离出来,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
雨花石具有漂亮的颜色和花纹,南京知名雨花石收藏家、雨花石网创始人李昱宁介绍,这实际是二氧化硅胶液在火山岩孔隙内逐渐分离、不断沉积过程中,与少量带色的氧化铁、锰、铜、铝、镁等微量元素及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结果,并因为融入有色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呈现变化万千的色彩、线条和斑块。这些颜色和花纹不仅使雨花石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而且因观赏者的眼光、志趣、品位不同而呈现山水、人物、乌兽、树木等各种奇异景象,令人遐想联翩。许多到过和没到过南京的人都以为,那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的雨花石,产自历史悠久、地名独特的雨花台。其实,被干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赏玩和收藏的雨花石,主要产自长江之北的南京六合,那里才是雨花石的故乡。
雨花石里还藏着2000万年前的古生物
雨花石历史悠久,南京人都对它很熟悉,但对于雨花石中的化石,很少有人知晓。其实,雨花石不光美丽,有的里面还藏着2000万年前的珊瑚、鹦鹉螺等化石,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介绍,雨花石不仅好看,也是地球环境变迁的“记录者”。“雨花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要经过火山运动、构造运动、地球岩浆、沉积作用等过程。”他介绍,南京雨花石中的化石成形于2000万年前,大多数化石的生物结构保存完好,包括珊瑚、鹦鹉螺、苔藓虫等,是古生物研究的极好材料。
比如,某些雨花石上的白色点状物质就是珊瑚的尸体。这种珊瑚一般固着在海底生活,顶端有口,围以一圈或多圈触手,以便捕获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众多的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目前雨花石化石中可见的是仅存的珊瑚骨骼。
此外,还有一些中心略具八卦形图案的雨花石化石。古植物学家表示,这些雨花石化石是距今2亿多年前的辉木树茎的横断面,其上还有明显的植物输送水分和养分的维管组织以及细胞结构,其余是辉木树茎的木质部,茎的四周还常有气根的横断面圆形构造。
专家认为,南京地区雨花石中的化石种类众多,光植物化石就有由非常细小的钙藻和蓝藻组成的叠层石及大的植物化石,如辉木等。动物化石就更多了,有螺蛳、鹦鹉螺、珊瑚、海绵、苔藓虫、蚌壳、有孔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无法切片而不能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的,至今尚未搞清其是不是化石。
国内独此一块的“雨花之心”
雨花石是南京地区特有的观赏石,也是南京的标志性物产之一,每颗石头都能演绎出一个故事。
“历史记载,南唐后主续聘小周后为妻,‘纳采’九礼中便有两块雨花石,取双石‘意在两固’之意,可见在当时雨花石已融入人们的婚恋习俗中。”李昱宁介绍,南京赏石文化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雨花石的考古发现,而南京的石文化史形成于唐宋。
目前,雨花石鉴赏习俗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李昱宁的藏品中,一块红色雨花石格外夺人眼球。它近似心的形状,上面的花纹十分精美。李昱寧介绍,心形的雨花石非常少见,大多是小颗粒状且形状扁扁的,这样立体饱满的心形雨花石很罕见。“它是纯天然的,质地坚韧,足足有2千克重,国内独此一块。”李昱宁说,“红色不单指它的颜色,心形也不仅是石头的形状,更象征着雨花英烈高尚的革命献身精神。”
那么,如何科学鉴别雨花石的真伪?李昱宁介绍,雨花石大部分由次生玛瑙和原生玛瑙所构成,普通鉴定机构的仪器检测只能统一鉴定为玛瑙或玉髓。但民间有干种玛瑙万种玉的说法,雨花石与其他产地的玛瑙区别在哪里?
李昱宁说,因为雨花石是由古长江流域母岩剥落、汇聚、硅化、矿物浸染后富积于南京,故而雨花石包括多种硅化了的卯形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其特点是大多为卵石形状,色彩丰富,质地坚硬、温润,硬度普遍在7级以上。最重要的是,由于其经历了干百万年大自然的洗礼和打磨,雨花石自带天然包浆和风化纹理。这些因素综合考量,方能将雨花石区别于其他石种。
(责任编辑:嵇刊)
作为南京城市魅力名片的雨花石,因玉质天章、色彩绚丽、小巧玲珑、纹理奇妙、图案丰富等元素而广受人们喜爱。雨花石除了外形美丽,其本身也是地球环境变迁的“记录者”。
现代科学揭示雨花石的奥秘
在南京,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雨花石的神话故事:南朝时期佛教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在这里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闻道者如痴如醉。一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落地成石,遍布山岗。从此,高僧讲经之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彩花石,就是人们熟知的雨花石。时至今日,现代科学早已揭示了雨花石的奥秘。
经地矿学家考证,雨花石的生成时期是距今1200万年到距今300万年的地质年代。那时地球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从地壳喷出,四处流淌,凝固后流下孔洞,涓涓细流沿孔洞渗进岩石内部,将其中的二氧化硅慢慢分离出来,逐渐沉积成石英、玉髓和燧石或蛋白石的混合物。
雨花石具有漂亮的颜色和花纹,南京知名雨花石收藏家、雨花石网创始人李昱宁介绍,这实际是二氧化硅胶液在火山岩孔隙内逐渐分离、不断沉积过程中,与少量带色的氧化铁、锰、铜、铝、镁等微量元素及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结果,并因为融入有色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呈现变化万千的色彩、线条和斑块。这些颜色和花纹不仅使雨花石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而且因观赏者的眼光、志趣、品位不同而呈现山水、人物、乌兽、树木等各种奇异景象,令人遐想联翩。许多到过和没到过南京的人都以为,那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的雨花石,产自历史悠久、地名独特的雨花台。其实,被干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赏玩和收藏的雨花石,主要产自长江之北的南京六合,那里才是雨花石的故乡。
雨花石里还藏着2000万年前的古生物
雨花石历史悠久,南京人都对它很熟悉,但对于雨花石中的化石,很少有人知晓。其实,雨花石不光美丽,有的里面还藏着2000万年前的珊瑚、鹦鹉螺等化石,具有重要的科普价值。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介绍,雨花石不仅好看,也是地球环境变迁的“记录者”。“雨花石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要经过火山运动、构造运动、地球岩浆、沉积作用等过程。”他介绍,南京雨花石中的化石成形于2000万年前,大多数化石的生物结构保存完好,包括珊瑚、鹦鹉螺、苔藓虫等,是古生物研究的极好材料。
比如,某些雨花石上的白色点状物质就是珊瑚的尸体。这种珊瑚一般固着在海底生活,顶端有口,围以一圈或多圈触手,以便捕获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众多的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目前雨花石化石中可见的是仅存的珊瑚骨骼。
此外,还有一些中心略具八卦形图案的雨花石化石。古植物学家表示,这些雨花石化石是距今2亿多年前的辉木树茎的横断面,其上还有明显的植物输送水分和养分的维管组织以及细胞结构,其余是辉木树茎的木质部,茎的四周还常有气根的横断面圆形构造。
专家认为,南京地区雨花石中的化石种类众多,光植物化石就有由非常细小的钙藻和蓝藻组成的叠层石及大的植物化石,如辉木等。动物化石就更多了,有螺蛳、鹦鹉螺、珊瑚、海绵、苔藓虫、蚌壳、有孔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无法切片而不能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的,至今尚未搞清其是不是化石。
国内独此一块的“雨花之心”
雨花石是南京地区特有的观赏石,也是南京的标志性物产之一,每颗石头都能演绎出一个故事。
“历史记载,南唐后主续聘小周后为妻,‘纳采’九礼中便有两块雨花石,取双石‘意在两固’之意,可见在当时雨花石已融入人们的婚恋习俗中。”李昱宁介绍,南京赏石文化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雨花石的考古发现,而南京的石文化史形成于唐宋。
目前,雨花石鉴赏习俗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李昱宁的藏品中,一块红色雨花石格外夺人眼球。它近似心的形状,上面的花纹十分精美。李昱寧介绍,心形的雨花石非常少见,大多是小颗粒状且形状扁扁的,这样立体饱满的心形雨花石很罕见。“它是纯天然的,质地坚韧,足足有2千克重,国内独此一块。”李昱宁说,“红色不单指它的颜色,心形也不仅是石头的形状,更象征着雨花英烈高尚的革命献身精神。”
那么,如何科学鉴别雨花石的真伪?李昱宁介绍,雨花石大部分由次生玛瑙和原生玛瑙所构成,普通鉴定机构的仪器检测只能统一鉴定为玛瑙或玉髓。但民间有干种玛瑙万种玉的说法,雨花石与其他产地的玛瑙区别在哪里?
李昱宁说,因为雨花石是由古长江流域母岩剥落、汇聚、硅化、矿物浸染后富积于南京,故而雨花石包括多种硅化了的卯形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其特点是大多为卵石形状,色彩丰富,质地坚硬、温润,硬度普遍在7级以上。最重要的是,由于其经历了干百万年大自然的洗礼和打磨,雨花石自带天然包浆和风化纹理。这些因素综合考量,方能将雨花石区别于其他石种。
(责任编辑: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