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部影片从内容上来说是一部剧情片,它是由黎巴嫩导演拉巴基执导。与此同时,这部影片也在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奖和在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它在豆瓣app的评分也已经高达9分。这部影片是根据黎巴嫩的一个真人真事改编,原名叫做《迦百农》。这个名字取自西方的宗教作品《圣经》。影片在主角扎恩的叙述下,我们不仅仅是看到了黎巴嫩的现实社会,也不由得感叹主角的无奈。本文以通俗的笔调对《何以为家》的思想意识以及影片内涵进行评析。
关键词:现实;希望;女性;孩子;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96
一、剧情梗概
该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恩幼年悲惨的生活经历,我们的主角扎恩是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混凝土高层建筑中长大的孩子,他作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负担起了养活自己和妹妹的责任,所以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被迫工作,为当地的一个杂货商人送货,大部分时候扎恩需要拖着比自己还高的轮车到处奔行走去搬运非常沉重的货物,与此同时,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团糟。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一段历史,在战争中太多的家庭流离失所,不要说什么接受教育和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有的甚至连食物都吃不上,只能靠着卖孩子来换取生活所需的一些经费。家庭是贫困的。但是父母还要养好几个孩子,扎恩因此控告父母,也是控告当时的社会,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的父母都不能拥有过多的孩子。
二、社会下的现实依旧需要希望
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没有家没有身份的人,他们身上都存在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没有身份的难民,是在战争中丢失了家的流浪者。 “身份”这样一个特别现实的概念或许也可以说是已经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笼罩在这些人人头顶的一片乌云,也是一切苦难的本源。可能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国家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影片中扎恩的父母就是一個代表,一个象征,因为他们在战争的历史背景下没有了身份,所以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也很难给孩子们一个正常且温暖的家;扎恩作为他们的孩子也是没有身份的难民,所以扎恩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去上学;妹妹萨哈也因为没有一个身份,所以在怀孕大出血的时候都没有医院愿意收治,因此丧命;另外一位打工妹拉希尔因为没有身份,生活本就艰难的她只得带着还很小的儿子东躲西藏……我们在看到影片的历史背景,他们没有身份,是因为他们的祖国在战争中丢失了,他们只能沦为一群可怜又可悲的难民!当然这一切背后所能为人们想象到的战争带来的危害,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来描述了。
这部影片其实在结尾处还是给了人们些许安慰和阳光的:打工妹拉希尔出狱后成功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扎恩在流浪时认识的难民小朋友梅森因为各种原因也即将和父母一起去瑞典生活了,最令人欣慰和感慨的的是影片中男主角扎恩的扮演者拍完电影后,在导演和剧组的帮助下举家移民挪威,现在也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小帅哥了……所以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希望总会有的,只要我们怀有期待。正如毕淑敏在自己的散文集中一直有在说的,我们应该去提醒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在我看来,这就是意识形态早期的萌芽,不断的提醒最终形成我们的意识。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之下,希望的意识和坚持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样的意识形态让我们的生活一直向阳而生。
三、女性问题
纵观整部影片,女性问题可以说被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也不难让我们从问题去联系女性主义理论。影片中扎恩在流浪时遇到了卖纸巾的女孩,他问小女孩是否能卖的出去。小女孩回答说,你要看她们手上是否有戒指,如果有的话,就说“愿你的丈夫富贵,能够好好地待你,真主保佑!”如果那个人手上没有戴戒指的话,就说“愿你将来有一个好的丈夫,真主保佑!”从这样的一次对话中,我们不难想到,在这里女性思想里已经被社会压迫,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在那里的女性,她们只有依靠男性才能让自己获得一种好的生活,更好的社会地位,当所有的女性自己都默认这种“规则”时,我们所期盼的男女平等,从根本来讲它就变为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当然那时的社会也并没有给女性什么机会。
在整部影片中,扎恩的妹妹也被思想束缚,家庭强迫,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阿萨德,不几个月就怀孕而死去了,甚至在法庭上阿萨德还狡辩说:扎恩的母亲不也这个年纪嫁给了赞恩的父亲吗?现在不还活着吗?可以看见在中东这个地区,想要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人好好地活下去,很难;而想要作为一个女人好好地生活,能不被压迫就更难了。后现代女性主义一直强调着女性的话语权,要女性拥有关于自己的身体和关于自己的思想的主导权,但是这样的意识被放到了那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也都只能成为空谈的理论。
四、孩子是上帝的礼物
在这部影片中折射出来的“童工”问题、“童婚”问题,每一点都让人们感到窒息。也许现在的你在为你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或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难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还有很多没有这样条件的人也在努力向着阳光生活。现实的生活总是让每个人都感到不易且压力很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像扎恩这样的难民难童,他们没有身份,所以他们的生活让人感觉到无助和悲凉。在这部影片里,我并不应该去剖析所谓人性的善与恶,其实在那样的历史之下,归根结底贫穷和战争才是让人感到窒息,让人不再美好的罪魁祸首。当我看到扎恩独自一人去抚养约纳斯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也都还是选择了和他父母一样的方式,那些当初看似被他所不认同的行为,当他也在同样的环境下时也只能无奈做了同样的决定和展现了同样的行为方式。
在西方的圣经中曾经说过,每一位孩子都应该是上帝给予父母的礼物。可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这些难民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身份,不能上学,大部分还很小就必须要去背负生活的重担,真的毫无基本人权可言。在我本人看来是真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和影片最后所期盼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在童年拥有幸福快乐的时光,在未来也能不断被自己的童年所治愈。
五、何以为家
其实在我当时看到电影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是一句历史名将霍去病的一句诺言“匈奴不灭,何以为家也”,大概在历史中的那个时代,大将军霍去病心里十分明白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都是动乱不安的,百姓都是流离失所的,那么更不用我们去谈什么个人家庭的幸福了,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言语。那么在这部影片的历史背景下又有什么不同呢?在中东这块战火连天的土地上,连喝水似乎都成不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个体家庭的悲剧和社会的历史悲剧几乎是无一幸免的,我们又如何去要求那些生活在其中的弱势群体去为一个根本看不到光明的未来而努力呢?
我们对于家这样一个抽象概念的定义又是什么,在我看来这影片的名称极其贴合导演所想要表达的主题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家人的地方就可以被说成是家,那影片中扎恩一家不是一开始也在一起么?战火不熄,动荡不止,何以为家?亲情丢失,教育扭曲,何以为家?人们的根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何以为家?家对于我来说应该是精神的休憩所,是可以让人想起来都会觉得温暖的地方,家是一个象征更是一种信仰。
六、结语
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一辈子所遇到的人,总有一些会温柔了我们的时光,也会有一些惊艳了我们的岁月。我想影片中的那些人如果没有战争,如果他们没有丢失身份,如果他们没有被固化思想所压制,至少每一个人都会是一个善良的人,都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扎恩,打工妹,扎恩的妹妹,他们会成为那样一些温柔了时光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了一个很好的时代,所有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在当下,不断被生活善待,不断被生活治愈,最终成为温柔岁月的人。也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好的童年,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被童年治愈,而不是一生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关键词:现实;希望;女性;孩子;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96
一、剧情梗概
该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恩幼年悲惨的生活经历,我们的主角扎恩是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混凝土高层建筑中长大的孩子,他作为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负担起了养活自己和妹妹的责任,所以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被迫工作,为当地的一个杂货商人送货,大部分时候扎恩需要拖着比自己还高的轮车到处奔行走去搬运非常沉重的货物,与此同时,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团糟。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一段历史,在战争中太多的家庭流离失所,不要说什么接受教育和应有的社会保障,他们有的甚至连食物都吃不上,只能靠着卖孩子来换取生活所需的一些经费。家庭是贫困的。但是父母还要养好几个孩子,扎恩因此控告父母,也是控告当时的社会,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的父母都不能拥有过多的孩子。
二、社会下的现实依旧需要希望
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没有家没有身份的人,他们身上都存在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没有身份的难民,是在战争中丢失了家的流浪者。 “身份”这样一个特别现实的概念或许也可以说是已经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笼罩在这些人人头顶的一片乌云,也是一切苦难的本源。可能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国家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影片中扎恩的父母就是一個代表,一个象征,因为他们在战争的历史背景下没有了身份,所以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也很难给孩子们一个正常且温暖的家;扎恩作为他们的孩子也是没有身份的难民,所以扎恩不能像同龄孩子一样去上学;妹妹萨哈也因为没有一个身份,所以在怀孕大出血的时候都没有医院愿意收治,因此丧命;另外一位打工妹拉希尔因为没有身份,生活本就艰难的她只得带着还很小的儿子东躲西藏……我们在看到影片的历史背景,他们没有身份,是因为他们的祖国在战争中丢失了,他们只能沦为一群可怜又可悲的难民!当然这一切背后所能为人们想象到的战争带来的危害,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来描述了。
这部影片其实在结尾处还是给了人们些许安慰和阳光的:打工妹拉希尔出狱后成功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扎恩在流浪时认识的难民小朋友梅森因为各种原因也即将和父母一起去瑞典生活了,最令人欣慰和感慨的的是影片中男主角扎恩的扮演者拍完电影后,在导演和剧组的帮助下举家移民挪威,现在也已经成长为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小帅哥了……所以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希望总会有的,只要我们怀有期待。正如毕淑敏在自己的散文集中一直有在说的,我们应该去提醒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在我看来,这就是意识形态早期的萌芽,不断的提醒最终形成我们的意识。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之下,希望的意识和坚持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这样的意识形态让我们的生活一直向阳而生。
三、女性问题
纵观整部影片,女性问题可以说被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也不难让我们从问题去联系女性主义理论。影片中扎恩在流浪时遇到了卖纸巾的女孩,他问小女孩是否能卖的出去。小女孩回答说,你要看她们手上是否有戒指,如果有的话,就说“愿你的丈夫富贵,能够好好地待你,真主保佑!”如果那个人手上没有戴戒指的话,就说“愿你将来有一个好的丈夫,真主保佑!”从这样的一次对话中,我们不难想到,在这里女性思想里已经被社会压迫,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在那里的女性,她们只有依靠男性才能让自己获得一种好的生活,更好的社会地位,当所有的女性自己都默认这种“规则”时,我们所期盼的男女平等,从根本来讲它就变为了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当然那时的社会也并没有给女性什么机会。
在整部影片中,扎恩的妹妹也被思想束缚,家庭强迫,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阿萨德,不几个月就怀孕而死去了,甚至在法庭上阿萨德还狡辩说:扎恩的母亲不也这个年纪嫁给了赞恩的父亲吗?现在不还活着吗?可以看见在中东这个地区,想要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人好好地活下去,很难;而想要作为一个女人好好地生活,能不被压迫就更难了。后现代女性主义一直强调着女性的话语权,要女性拥有关于自己的身体和关于自己的思想的主导权,但是这样的意识被放到了那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也都只能成为空谈的理论。
四、孩子是上帝的礼物
在这部影片中折射出来的“童工”问题、“童婚”问题,每一点都让人们感到窒息。也许现在的你在为你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或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难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还有很多没有这样条件的人也在努力向着阳光生活。现实的生活总是让每个人都感到不易且压力很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像扎恩这样的难民难童,他们没有身份,所以他们的生活让人感觉到无助和悲凉。在这部影片里,我并不应该去剖析所谓人性的善与恶,其实在那样的历史之下,归根结底贫穷和战争才是让人感到窒息,让人不再美好的罪魁祸首。当我看到扎恩独自一人去抚养约纳斯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也都还是选择了和他父母一样的方式,那些当初看似被他所不认同的行为,当他也在同样的环境下时也只能无奈做了同样的决定和展现了同样的行为方式。
在西方的圣经中曾经说过,每一位孩子都应该是上帝给予父母的礼物。可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这些难民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身份,不能上学,大部分还很小就必须要去背负生活的重担,真的毫无基本人权可言。在我本人看来是真的希望所有的一切都能和影片最后所期盼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生活温柔以待,在童年拥有幸福快乐的时光,在未来也能不断被自己的童年所治愈。
五、何以为家
其实在我当时看到电影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是一句历史名将霍去病的一句诺言“匈奴不灭,何以为家也”,大概在历史中的那个时代,大将军霍去病心里十分明白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都是动乱不安的,百姓都是流离失所的,那么更不用我们去谈什么个人家庭的幸福了,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言语。那么在这部影片的历史背景下又有什么不同呢?在中东这块战火连天的土地上,连喝水似乎都成不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个体家庭的悲剧和社会的历史悲剧几乎是无一幸免的,我们又如何去要求那些生活在其中的弱势群体去为一个根本看不到光明的未来而努力呢?
我们对于家这样一个抽象概念的定义又是什么,在我看来这影片的名称极其贴合导演所想要表达的主题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家人的地方就可以被说成是家,那影片中扎恩一家不是一开始也在一起么?战火不熄,动荡不止,何以为家?亲情丢失,教育扭曲,何以为家?人们的根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何以为家?家对于我来说应该是精神的休憩所,是可以让人想起来都会觉得温暖的地方,家是一个象征更是一种信仰。
六、结语
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一辈子所遇到的人,总有一些会温柔了我们的时光,也会有一些惊艳了我们的岁月。我想影片中的那些人如果没有战争,如果他们没有丢失身份,如果他们没有被固化思想所压制,至少每一个人都会是一个善良的人,都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扎恩,打工妹,扎恩的妹妹,他们会成为那样一些温柔了时光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了一个很好的时代,所有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在当下,不断被生活善待,不断被生活治愈,最终成为温柔岁月的人。也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好的童年,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被童年治愈,而不是一生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