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动画产业还处于发展和不断摸索的阶段,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国外动画元素,中国动画渐渐迷失了方向,被大量的抄袭和模仿充斥着。如何运用中国式动画角色设计思维,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动画形象,成为国产动画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民族化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对动画片的创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精美的动画造型能够为整部影片的质量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性格鲜明、造型生动、形象美观的角色的演绎,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可以说动画角色造型就是一部动画片的生命力所在。
不少人指出过国产动画缺乏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我们只有一个孙悟空”——说明有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国产动画从盲目追赶发展到开始寻求有别于主流动画的独具特色的面貌。
我国动画发展的早期与欧美、日本动画对比,有自己的独特的韵味。例如,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主角小蝌蚪就是借鉴了赫赫有名的齐白石老人的写意花鸟形象,这种形象打破了传统动画僵硬单一的形式,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风格的造型,给动画世界增添了全新的艺术范式。其他如《九色鹿》融入北魏佛教绘画风格,以及结合中国京剧脸谱创作的《骄傲的将军》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别国所没有的全新的动画风格,所以被称为“中国学派”。
进入21世纪,国产动画从重视程度到产业规模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也生产出不少优秀作品。但和之前国产动画相比一个显著的不足是缺乏独特的艺术风格,许多影片似曾相识,从主题到形式都不免模仿的痕迹,尤其缺乏具有鲜明特征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形象,以致“孙悟空”之后再无来者。
目前国产动画的产业环境还需改进,企业的维持相对艰难。这也是国产动画不能以充足的人力物力致力于风格上探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从长远来看,整体推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产动画,避免同质化陷阱,是国产动画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途径。而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形象,是塑造民族动画品牌的第一步。因此在动画角色造型上可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研究民族特征,塑造特色鲜明的中国人形象
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国内上映时,花木兰父亲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长脸广额、颧骨高耸、单眼皮长下巴,是典型西北人的造型。形象令人信服,也把观众带进西部边陲的故事场域。这是一个美国制作的取材于中国传说的动画片,创作人员注意到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物形象特征,遗憾的是在国产动画中反而见不到这样的认真态度。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物形象都有身高、外形上的特点,一个认真敬业的动画艺术家,应该在角色造型设计中注意并加以运用,使形象更令人信服。
动画是一种崇尚夸张的艺术,动画造型设计有许多超越现实的表现手法,很好地彰显了动画艺术的特色。比如日本动画的美少女造型,还有超现实的半人神形象,都很好地发挥了动画夸张的表现力。国产动画创作中也借鉴了这些表现形式,然而并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有想象力的艺术表现方法。所以在国产动画片中有时会看到类似日本忍者、战国武将的古装人物,甚至实拍影片也有这样的情况。借鉴止步于形式而不是方法,仅以外观的模仿为满足,国产动画自身面貌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也许从非人类的造型设计中更容易看清楚这一点。以动画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怪兽为例,目前国产动画中的怪兽形象乏善可陈,大多似曾相识,但没能超越《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水准。理论上怪兽没有现实依据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但在国产动画中出现的怪物,往往摆脱不了美日动画和大片的影子。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可资利用的丰富的资源,比如《山海经》插图,其中的怪兽形象无论是在创意上,还是在美观上都有很高的水准,更不用说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完全达到了拿来就可以用的程度,可是在国产动画中见到太少。
二、深入发掘建立在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民族性格精髓,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动画形象
有关民族化的探讨在各个文艺领域都展开过认真的讨论,动画也不例外。但从结果来看,即使是致力于民族形式的探索,也以外在符号元素的运用居多,内在精神层面的挖掘显得不足。目前国产动画角色形象,从外观来说固然不难做到像中国人,但行为举止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或多或少模仿的痕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含蓄、内敛,讲究礼仪,讲究温良恭俭让,并非迪士尼式活泼幽默充满弹性的行为方式所能涵盖。同样的情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的亲人之间很少拥抱,即使内心激动到达顶点,外表可能依然喜怒不形于色。虽说夸张是动画重要的表现方法和特征之一,但夸张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中国动画来说,更含蓄、更内敛也是一种夸张。曾有人提出过需要研究“中国式运动规律”,探索有中国人行为特色的动作设计,笔者以为是很好的建议。
三、发挥文艺的导向作用,引领观众的审美需求
国产动画形象的创新不足,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在于不能科学地对待所谓“市场调研”。现代企业对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一个动画片的立项少不了充分的调查论证。动画企业往往预制不止一套造型设计样本,拿到幼儿园和中小学进行调查,藉此决定最终的方案。应该说这是一种认真负责任的创作态度,但如何对待调查结果却是对创作者的决策能力的一种考验。被调查者通常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选择结果,但这种喜好又是在长期的观影实践中所形成的,由于国产动画起步较晚,被调查者的观影实践大多建立在美日动画之上,他们喜爱的动画形象也多以此为主,选择结果自然不出这个范围。因此在这样的模式下,国产动画进入一个原地踏步的自循环:被调查者是看着美日动画长大的,他们的选择以所喜爱的美日动画形象为主,为了符合市场调查结果,企业生产出来的影片也均以美日风格为主。
并非所有的动画制作人都没有看到这一点,但由于动画产业依然步履维艰,投资人没有足够的胆识和财力冒风险,市场调查的结果至少让人看到了假想的受众群体,抱着求稳的心态,宁可作品平庸。因此,国产动画真正的精品、真正的“中国学派”面貌从根本上讲还有待于产业环境的改善。
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动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影视动画创作经验,给国产动画注入新鲜血液,而挑战是国产动画如何平衡继承传统和突出特色这种独特的发展动力。作为一个动画人,我们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跟上时代的脚步,摆脱掉“幼稚呆板”动画的帽子,努力制作出个性鲜明,人见人爱的动画明星。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国产动画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韩宇.动画角色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孟晞.动画造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郑雅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民族化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对动画片的创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精美的动画造型能够为整部影片的质量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再好的故事,如果没有性格鲜明、造型生动、形象美观的角色的演绎,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可以说动画角色造型就是一部动画片的生命力所在。
不少人指出过国产动画缺乏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我们只有一个孙悟空”——说明有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国产动画从盲目追赶发展到开始寻求有别于主流动画的独具特色的面貌。
我国动画发展的早期与欧美、日本动画对比,有自己的独特的韵味。例如,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主角小蝌蚪就是借鉴了赫赫有名的齐白石老人的写意花鸟形象,这种形象打破了传统动画僵硬单一的形式,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风格的造型,给动画世界增添了全新的艺术范式。其他如《九色鹿》融入北魏佛教绘画风格,以及结合中国京剧脸谱创作的《骄傲的将军》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别国所没有的全新的动画风格,所以被称为“中国学派”。
进入21世纪,国产动画从重视程度到产业规模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也生产出不少优秀作品。但和之前国产动画相比一个显著的不足是缺乏独特的艺术风格,许多影片似曾相识,从主题到形式都不免模仿的痕迹,尤其缺乏具有鲜明特征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形象,以致“孙悟空”之后再无来者。
目前国产动画的产业环境还需改进,企业的维持相对艰难。这也是国产动画不能以充足的人力物力致力于风格上探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从长远来看,整体推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产动画,避免同质化陷阱,是国产动画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途径。而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形象,是塑造民族动画品牌的第一步。因此在动画角色造型上可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深入研究民族特征,塑造特色鲜明的中国人形象
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国内上映时,花木兰父亲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长脸广额、颧骨高耸、单眼皮长下巴,是典型西北人的造型。形象令人信服,也把观众带进西部边陲的故事场域。这是一个美国制作的取材于中国传说的动画片,创作人员注意到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物形象特征,遗憾的是在国产动画中反而见不到这样的认真态度。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物形象都有身高、外形上的特点,一个认真敬业的动画艺术家,应该在角色造型设计中注意并加以运用,使形象更令人信服。
动画是一种崇尚夸张的艺术,动画造型设计有许多超越现实的表现手法,很好地彰显了动画艺术的特色。比如日本动画的美少女造型,还有超现实的半人神形象,都很好地发挥了动画夸张的表现力。国产动画创作中也借鉴了这些表现形式,然而并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有想象力的艺术表现方法。所以在国产动画片中有时会看到类似日本忍者、战国武将的古装人物,甚至实拍影片也有这样的情况。借鉴止步于形式而不是方法,仅以外观的模仿为满足,国产动画自身面貌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也许从非人类的造型设计中更容易看清楚这一点。以动画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怪兽为例,目前国产动画中的怪兽形象乏善可陈,大多似曾相识,但没能超越《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水准。理论上怪兽没有现实依据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但在国产动画中出现的怪物,往往摆脱不了美日动画和大片的影子。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可资利用的丰富的资源,比如《山海经》插图,其中的怪兽形象无论是在创意上,还是在美观上都有很高的水准,更不用说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完全达到了拿来就可以用的程度,可是在国产动画中见到太少。
二、深入发掘建立在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民族性格精髓,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动画形象
有关民族化的探讨在各个文艺领域都展开过认真的讨论,动画也不例外。但从结果来看,即使是致力于民族形式的探索,也以外在符号元素的运用居多,内在精神层面的挖掘显得不足。目前国产动画角色形象,从外观来说固然不难做到像中国人,但行为举止常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或多或少模仿的痕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含蓄、内敛,讲究礼仪,讲究温良恭俭让,并非迪士尼式活泼幽默充满弹性的行为方式所能涵盖。同样的情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的亲人之间很少拥抱,即使内心激动到达顶点,外表可能依然喜怒不形于色。虽说夸张是动画重要的表现方法和特征之一,但夸张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中国动画来说,更含蓄、更内敛也是一种夸张。曾有人提出过需要研究“中国式运动规律”,探索有中国人行为特色的动作设计,笔者以为是很好的建议。
三、发挥文艺的导向作用,引领观众的审美需求
国产动画形象的创新不足,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在于不能科学地对待所谓“市场调研”。现代企业对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一个动画片的立项少不了充分的调查论证。动画企业往往预制不止一套造型设计样本,拿到幼儿园和中小学进行调查,藉此决定最终的方案。应该说这是一种认真负责任的创作态度,但如何对待调查结果却是对创作者的决策能力的一种考验。被调查者通常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选择结果,但这种喜好又是在长期的观影实践中所形成的,由于国产动画起步较晚,被调查者的观影实践大多建立在美日动画之上,他们喜爱的动画形象也多以此为主,选择结果自然不出这个范围。因此在这样的模式下,国产动画进入一个原地踏步的自循环:被调查者是看着美日动画长大的,他们的选择以所喜爱的美日动画形象为主,为了符合市场调查结果,企业生产出来的影片也均以美日风格为主。
并非所有的动画制作人都没有看到这一点,但由于动画产业依然步履维艰,投资人没有足够的胆识和财力冒风险,市场调查的结果至少让人看到了假想的受众群体,抱着求稳的心态,宁可作品平庸。因此,国产动画真正的精品、真正的“中国学派”面貌从根本上讲还有待于产业环境的改善。
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动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影视动画创作经验,给国产动画注入新鲜血液,而挑战是国产动画如何平衡继承传统和突出特色这种独特的发展动力。作为一个动画人,我们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跟上时代的脚步,摆脱掉“幼稚呆板”动画的帽子,努力制作出个性鲜明,人见人爱的动画明星。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国产动画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韩宇.动画角色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孟晞.动画造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郑雅文,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