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评价方法,即时评价法就是其中一种。而使用体现新理念的教学常用语,是运用即时评价法的基本方式。“教学常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突出新课程下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本文以《在中国近代历史坐标上的李鸿章》一节教学为例,说明即时评价的运用。
本节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全面、客观、辩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时代,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挖掘研究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并运用资料阐述观点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基本的演绎和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作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促使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加上教师恰当运用即时评价,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描述】
课堂进行过程:
一、学生活动
(一)李鸿章生平介绍
(杨辉:介绍李鸿章的一生,辅以课件幻灯片 略)
老师:从刚才学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的从政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其他历史人物所不能的,应该怎样评价他的历史功过问题?请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方式:先由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然后各组间进行讨论。(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简洁)
(二)以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
小组发言选录
1.A组(方式:课件辅助 略)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举动具有进步意义。如创办近代工业、筹划海军、培养新式人才、对维新人士的同情等。但纵观其一生,从他对国家利益的客观影响来看,过大于功。下面我组将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
蔡强:在政治方面,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一员,李鸿章勾结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屠杀大批太平军将士。掌权期间,搜刮民财,死后留下四千万两遗产,故民间流传“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叶剑诺:军事方面,在清政府与列强的一系列斗争中,李鸿章坚持“和戎”政策,即坚守和约,不轻易言战,使中法战争“不败而败”;使中国甲午战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福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陈思思:外交方面,李鸿章奉行“以夷制夷”的原则。这种政策使清朝政府牺牲了大量中国领土主权。他想调解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但没有使列强相互制约,反而使它们携起手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例子: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李鸿章试图联络西洋,牵制东洋。得意地认为: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条约签订仅两年,东洋与西洋列强纷至沓来,掀起瓜分狂潮。李鸿章罪莫大焉。
老师:杨辉、蔡强、叶剑诺、陈思思,你们的发言尊重史实,陈述铿锵有力。看得出来,为了上好这节课,你们辛辛苦苦地收集了许多有关李鸿章的史料。你们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
2.B组(方式:情景再现)
王道威:我组将通过几个真实历史场景的再现,阐述我方观点——李鸿章功大于过。
场景一:(旁白)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日诱逼李在早已拟好的条约上签字。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再现谈判情景,孙茜扮演李鸿章,周洁扮演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以下简称“伊”):(强硬地)你的态度只有两个,允与不允。
李鸿章(以下简称“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尚未下咽,饿得很。
李:我接到台湾来电,誓不为日民。
伊:任凭聒噪,我们自有办法下咽。多说无益,你要不把台湾割与我国,我们可不能保证北京的安全。
李(无奈地):此事容我向太后禀告,再与你答复……
场景二:
(学生模拟慈禧室内情景,董思思扮演慈禧,李卫饰演李莲英)
慈禧(坐在椅中):小李子,上茶。
(李莲英恭敬地递上一个水杯)
慈禧(边喝茶边慢悠悠地问):“最近,有什么事吗?”
李莲英:“禀老佛爷,李鸿章来电,说如四日内不予回复,就、就——”
慈禧:“就怎么着啊?”
李莲英:“就攻入北京。”
慈禧:(惊得手中杯掉)“什么?他们要攻入北京?!那、那、让李鸿章同意了吧。”……
再加旁白:李鸿章的据理力争,表明了其立场,证明他也很努力地与列强周旋,维护国家利益。迫于国内外双重压力,割让台湾,完全是无奈之举。如不割台,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总之,一个人的种种举措,往往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要对李鸿章的功过进行全面地分析。
老师:孙茜、周洁、董思思、李卫的表演技巧比上次大有长进,有表演天赋。
3.C组(方式:课件辅助幻灯片 略)
本组观点: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拓性人物
发言者:彬彬
发言要点:
1)李鸿章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李鸿章的外交努力
3)历史上对李鸿章的众多评价及理解误区
本组小结: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李鸿章为大清国国民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4.D组(方式:口头表述)
发言者:龚佳佳
观点:从思想、历史影响上看李鸿章的功绩
1)军事思想的进步性
2)历史地位:庸众中的杰士
本组小结:无论从李鸿章军事思想的进步性,还是从李鸿章在腐朽没落的大清衰落期所表现出来的少有的清醒头脑和远见卓识,都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评价。
老师: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研究成果。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们进入自由讨论阶段,请大家根据刚才各组的发言,进行自由讨论。
(三)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实录(部分):
蒋丹:刚才有同学说李鸿章是爱国的。我认为,李鸿章爱国的是大清国,大清国与中华民族是两回事,李鸿章损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杨茹:我认为,李鸿章不仅爱大清,也爱中国。他在洋务运动中获得的财富,很多都用于中国的经济、军事建设,海军军费是他千方百计筹措的,海军军官是他派出培训的。
孙莉莉:李鸿章每次出场,都是为了收拾残局。种种卖国条约,是他愿意的吗?如果派别人去与外国谈判,那些屈辱条约就不会签订了吗?
龚佳佳:有人说,李鸿章借办洋务,聚敛财富。但也要看到他在洋务运动中的巨大贡献啊?近代中国追求的目标是近代化,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与李鸿章有很大关系。
苏蕾蕾:我们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不仅要看他的主观动机,还要看客观结果,以及所起的客观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李鸿章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因此不能对他有过高的评价。
老师:大家的讨论十分热烈,对评价李鸿章各持己见,也闪现了大家的智慧火花。我们的评价暂告一段落,实际上,近代历史上,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各种说法并存的。那么,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掌握怎样的方法?
(学生发言、讨论后进行小结)
二、小结阶段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历史、客观: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实际出发,避免从现在的立场出发。
2.全面、辩证:对于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
对于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
基本原则:主要看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意义
1.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
李鸿章的一生,是中国近代一段历史的缩影,是我们了解当时历史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评价人物,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通过李鸿章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屈辱抗争探索;体现了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独立与富强。
2.更准确地把握历史规律:对于李鸿章,由过去作为“卖国贼”而大批特批,到现在对他各方面的客观评价,肯定他在中国近代化等方面的贡献。这不是李鸿章的变化,是研究历史的认识水平的变化,是我们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结果。
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包括许多丰富的、富有哲理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自己去收集资料,看谁收获最多。
课后小结:千秋功过,后人评说。要对每一个历史人物作一准确全面的评价,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就能让我们通过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更深刻和更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使我们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四处巧妙适时地使用了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即时评价的教学常用语。第一处是赏识性即时评价。它抓住生生之间交流中的闪光点,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第二处是激励性即时评价。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并适当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第三、四处是反思性即时评价。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都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任何教法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即时评价的教学常用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不同对象和不同风格,抓住时机赏识、激励和反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评价方法,即时评价法就是其中一种。而使用体现新理念的教学常用语,是运用即时评价法的基本方式。“教学常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突出新课程下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本文以《在中国近代历史坐标上的李鸿章》一节教学为例,说明即时评价的运用。
本节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全面、客观、辩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时代,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挖掘研究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分析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并运用资料阐述观点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基本的演绎和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作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促使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加上教师恰当运用即时评价,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描述】
课堂进行过程:
一、学生活动
(一)李鸿章生平介绍
(杨辉:介绍李鸿章的一生,辅以课件幻灯片 略)
老师:从刚才学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的从政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其他历史人物所不能的,应该怎样评价他的历史功过问题?请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方式:先由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然后各组间进行讨论。(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简洁)
(二)以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
小组发言选录
1.A组(方式:课件辅助 略)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举动具有进步意义。如创办近代工业、筹划海军、培养新式人才、对维新人士的同情等。但纵观其一生,从他对国家利益的客观影响来看,过大于功。下面我组将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
蔡强:在政治方面,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一员,李鸿章勾结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屠杀大批太平军将士。掌权期间,搜刮民财,死后留下四千万两遗产,故民间流传“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叶剑诺:军事方面,在清政府与列强的一系列斗争中,李鸿章坚持“和戎”政策,即坚守和约,不轻易言战,使中法战争“不败而败”;使中国甲午战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使福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陈思思:外交方面,李鸿章奉行“以夷制夷”的原则。这种政策使清朝政府牺牲了大量中国领土主权。他想调解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但没有使列强相互制约,反而使它们携起手来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例子: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李鸿章试图联络西洋,牵制东洋。得意地认为: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条约签订仅两年,东洋与西洋列强纷至沓来,掀起瓜分狂潮。李鸿章罪莫大焉。
老师:杨辉、蔡强、叶剑诺、陈思思,你们的发言尊重史实,陈述铿锵有力。看得出来,为了上好这节课,你们辛辛苦苦地收集了许多有关李鸿章的史料。你们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
2.B组(方式:情景再现)
王道威:我组将通过几个真实历史场景的再现,阐述我方观点——李鸿章功大于过。
场景一:(旁白)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日诱逼李在早已拟好的条约上签字。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再现谈判情景,孙茜扮演李鸿章,周洁扮演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以下简称“伊”):(强硬地)你的态度只有两个,允与不允。
李鸿章(以下简称“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尚未下咽,饿得很。
李:我接到台湾来电,誓不为日民。
伊:任凭聒噪,我们自有办法下咽。多说无益,你要不把台湾割与我国,我们可不能保证北京的安全。
李(无奈地):此事容我向太后禀告,再与你答复……
场景二:
(学生模拟慈禧室内情景,董思思扮演慈禧,李卫饰演李莲英)
慈禧(坐在椅中):小李子,上茶。
(李莲英恭敬地递上一个水杯)
慈禧(边喝茶边慢悠悠地问):“最近,有什么事吗?”
李莲英:“禀老佛爷,李鸿章来电,说如四日内不予回复,就、就——”
慈禧:“就怎么着啊?”
李莲英:“就攻入北京。”
慈禧:(惊得手中杯掉)“什么?他们要攻入北京?!那、那、让李鸿章同意了吧。”……
再加旁白:李鸿章的据理力争,表明了其立场,证明他也很努力地与列强周旋,维护国家利益。迫于国内外双重压力,割让台湾,完全是无奈之举。如不割台,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总之,一个人的种种举措,往往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要对李鸿章的功过进行全面地分析。
老师:孙茜、周洁、董思思、李卫的表演技巧比上次大有长进,有表演天赋。
3.C组(方式:课件辅助幻灯片 略)
本组观点: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拓性人物
发言者:彬彬
发言要点:
1)李鸿章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李鸿章的外交努力
3)历史上对李鸿章的众多评价及理解误区
本组小结: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李鸿章为大清国国民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4.D组(方式:口头表述)
发言者:龚佳佳
观点:从思想、历史影响上看李鸿章的功绩
1)军事思想的进步性
2)历史地位:庸众中的杰士
本组小结:无论从李鸿章军事思想的进步性,还是从李鸿章在腐朽没落的大清衰落期所表现出来的少有的清醒头脑和远见卓识,都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评价。
老师: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研究成果。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们进入自由讨论阶段,请大家根据刚才各组的发言,进行自由讨论。
(三)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实录(部分):
蒋丹:刚才有同学说李鸿章是爱国的。我认为,李鸿章爱国的是大清国,大清国与中华民族是两回事,李鸿章损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杨茹:我认为,李鸿章不仅爱大清,也爱中国。他在洋务运动中获得的财富,很多都用于中国的经济、军事建设,海军军费是他千方百计筹措的,海军军官是他派出培训的。
孙莉莉:李鸿章每次出场,都是为了收拾残局。种种卖国条约,是他愿意的吗?如果派别人去与外国谈判,那些屈辱条约就不会签订了吗?
龚佳佳:有人说,李鸿章借办洋务,聚敛财富。但也要看到他在洋务运动中的巨大贡献啊?近代中国追求的目标是近代化,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与李鸿章有很大关系。
苏蕾蕾:我们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不仅要看他的主观动机,还要看客观结果,以及所起的客观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李鸿章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因此不能对他有过高的评价。
老师:大家的讨论十分热烈,对评价李鸿章各持己见,也闪现了大家的智慧火花。我们的评价暂告一段落,实际上,近代历史上,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是各种说法并存的。那么,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掌握怎样的方法?
(学生发言、讨论后进行小结)
二、小结阶段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历史、客观: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实际出发,避免从现在的立场出发。
2.全面、辩证:对于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
对于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
基本原则:主要看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意义
1.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
李鸿章的一生,是中国近代一段历史的缩影,是我们了解当时历史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评价人物,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通过李鸿章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屈辱抗争探索;体现了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独立与富强。
2.更准确地把握历史规律:对于李鸿章,由过去作为“卖国贼”而大批特批,到现在对他各方面的客观评价,肯定他在中国近代化等方面的贡献。这不是李鸿章的变化,是研究历史的认识水平的变化,是我们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结果。
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包括许多丰富的、富有哲理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自己去收集资料,看谁收获最多。
课后小结:千秋功过,后人评说。要对每一个历史人物作一准确全面的评价,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就能让我们通过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更深刻和更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使我们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四处巧妙适时地使用了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即时评价的教学常用语。第一处是赏识性即时评价。它抓住生生之间交流中的闪光点,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第二处是激励性即时评价。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并适当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第三、四处是反思性即时评价。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都是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任何教法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即时评价的教学常用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不同对象和不同风格,抓住时机赏识、激励和反思。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