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没有注意过,在城市某一面空白的墙上,或是一个转角,五颜六色、创意十足的一幅图案,会让原本单调的墙面变得有趣味和生动起来?这就是“涂鸦”,一种起源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街头文化。在如今海口的大街小巷,这种文化也悄悄流行起来,而背后一群并不是那么容易曝光的涂鸦爱好者们,他们是在用怎样的热情挥洒对于涂鸦的热爱呢?
我为涂鸦狂
与几个玩涂鸦的小伙子约了见面,几个80、90后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聊起他们玩涂鸦的故事,有说有笑。
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但玩涂鸦都有4、5个年头了。因着对涂鸦艺术的热爱,2008年8月5日,BG、馒头、光头、阿潘等7个爱涂鸦的年轻人干脆组了个团队,叫HNP CREW。说起HNP的寓意,负责招呼团队各项活动的BG给我解释道:“HNP全名是HaiNan Piscatroy,中文意思就是海南渔民,就是我们要推广‘渔’文化,也就是海南文化。”这几个地地道道的海南年轻人,做事很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团队中,有擅长New School字体创作的,也有擅长Old School字体创作的,有设计师、墙绘师,也有学生,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涂鸦名字。
平时,他们会蹲点寻找城市某一处的空白墙面,然后手拿喷漆,留下自己的涂鸦作品。或是在市郊,或是在偏僻处,有时甚至在某个午夜,月黑风高,一群戴口罩的年轻人,穿行于大街小巷,寻找一块合适的墙,掏出五颜六色的喷漆罐……他们爱涂鸦,虽然这事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他们都喜欢画画,他们在城市的墙面上任意挥洒,泼画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或色彩明艳,或个性张扬,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纯粹表达,是年轻人血液中散发出来的激情。HNP里的光头说,他最享受的就是玩涂鸦时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放松而快乐。他们把自己的签名设计得更加有内容,更有看点,他们在吸纳国外街头涂鸦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致力于推广海口的涂鸦艺术。而除了在墙上,有时他们还在T恤上、鞋子上涂鸦。
“我们喜欢涂鸦,那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把涂鸦都当成了生活里的一部分。”BG说,几个志同道合的喷友能一路坚持这么久,不容易。“比如说刚开始玩涂鸦的时候,家长们不理解,不知道我们在干嘛,还觉得喷漆的材料含有毒物质,对我们身体不好。”而每次买喷漆去涂鸦,都是他们自己掏钱,国产喷漆6块钱一罐,进口的好喷漆则要几十块钱一罐,画一幅作品至少也需要100多块钱。他们省吃俭用,依然乐在其中。“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我们热爱的是街头涂鸦,并会一直走下去。”面前的几个年轻人都如此表示。
“目前海口真正玩涂鸦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超过50个人吧。”玩了5年涂鸦的BG个人觉得,海口的涂鸦,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这个圈子好几年都没有扩大,这与它还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并理解有关吧。”BG说,这几年玩涂鸦最大的成就,就是结识了一帮跟他有一样热情来热爱这种文化的喷友。他说,HNP团队里的几个人如同亲人一样,平时大家经常出来聚会,在一起涂鸦也很快乐。
目前,在海口的一些学校,涂鸦文化也渐渐萌芽。比如海口一中高中部就有个涂鸦社,里面聚集了一些对涂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该涂鸦社负责人BCDR说,他也很喜欢玩涂鸦那种自由放松的感觉,虽然空闲时间他们去喷涂鸦时,也被城管、警察追过,但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不理解又何妨?”
西风东渐 涂鸦盛行
涂鸦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1996年左右,西风东渐的街头文化迅速渗透进中国,涂鸦也开始在国内出现。北京最初的一批涂鸦者,在大拆大建的北京胡同里找到了自己宣泄的出口。而上海莫干山路的涂鸦“大本营”,更是中国涂鸦爱好者的发源地。
涂鸦这种街头文化,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涂鸦是都市年轻人的个性体现,是城市中一道新的风景。但也有不少人误会涂鸦为视觉污染而非艺术,遭受众人的白眼和城管的“围剿”。其实,这与一个城市的宽容度和接受度有关。
“在三亚港务局码头有一处老围墙,因年代失修,陈旧,影响市容,但暂时又不需要重建,三亚港务局的负责人就想到用涂鸦来改变这块地方,于是那里很欢迎我们去创作。”BG说,今年过年的时候,他和馒头等人还专门跑去三亚港务局码头,一起创作了一幅巨大的龙年PIC。如今,那里的涂鸦作品大大小小有30多幅,让三亚港务局这块原本破旧的地方变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很多人路过看见都会拍个照留个影。有网友说,这片涂鸦为三亚增添了不少亮色。
城市的建设,需要多元化。百花齐放中,涂鸦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但它可以成为点缀城市风景的一部分。涂鸦,是街头文化静止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人性的,也可以是轻松幽默的,在城市的角落能有这样一些涂鸦作品,会让城市坚硬的钢筋水泥变得轻松、生动起来。它是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你可以不认同它,却不能忽略它。“涂鸦本就是一种边缘化艺术,这种个性、随意甚至反叛的行为,要让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BG说。
人有多大胆 墙有多大产
城市发展的进程其实与涂鸦艺术并不冲突,涂鸦最早在美国出现时,就是一种融入环境的街头文化,是一种与周边环境的对话。这也是青年的一种“自我表达”,好的涂鸦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装饰。
在我国,沿海一带的城市对涂鸦文化的接触相对内陆城市更多一点。如深圳、北京、武汉等地都有一些大型涂鸦聚集地,在武汉的湖北美术学院附近的墙上,深圳的洪湖公园、沙河西路等地随处可见涂鸦。在西南的重庆有黄桷坪“涂鸦街”,一条原本破旧的老街,因为艺术和创意而焕发出新的青春与生命力。而上海世博会闭幕后,也留下了各国涂鸦爱好者留下的“世博涂鸦墙”,不失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海口,2009年7月也曾举办过一届“零度可口可乐”涂鸦大赛,吸引了不少涂鸦爱好者前来参加。很多城市近年都开始举办涂鸦大赛,HNP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涂鸦团队都有交流过,还参加过他们的涂鸦活动。他们希望以后海口能多一些涂鸦活动,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进来。BG还说,官方若是能规划一块专门的区域来给涂鸦爱好者们进行创作,那就更好了。
“人有多大胆,墙有多大产!”城市建设,需要涂鸦,国际旅游岛更需要!
涂鸦小历史
英语中的“Graffiti”意为“涂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涂鸦者将自己的绰号以及自家门牌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后来扩大到汽车、火车站站台等不同表面上做Graffiti。
世界上最出名的涂鸦墙要数曾经横亘在东德、西德之间的柏林墙了,在墙体修筑之后,不断地有西德的居民以及外国游客和艺术家,在墙的西侧展开涂鸦活动,长达20多公里的墙体,被各种涂鸦所覆盖,这是涂鸦艺术表达的高潮。
我为涂鸦狂
与几个玩涂鸦的小伙子约了见面,几个80、90后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聊起他们玩涂鸦的故事,有说有笑。
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但玩涂鸦都有4、5个年头了。因着对涂鸦艺术的热爱,2008年8月5日,BG、馒头、光头、阿潘等7个爱涂鸦的年轻人干脆组了个团队,叫HNP CREW。说起HNP的寓意,负责招呼团队各项活动的BG给我解释道:“HNP全名是HaiNan Piscatroy,中文意思就是海南渔民,就是我们要推广‘渔’文化,也就是海南文化。”这几个地地道道的海南年轻人,做事很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团队中,有擅长New School字体创作的,也有擅长Old School字体创作的,有设计师、墙绘师,也有学生,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涂鸦名字。
平时,他们会蹲点寻找城市某一处的空白墙面,然后手拿喷漆,留下自己的涂鸦作品。或是在市郊,或是在偏僻处,有时甚至在某个午夜,月黑风高,一群戴口罩的年轻人,穿行于大街小巷,寻找一块合适的墙,掏出五颜六色的喷漆罐……他们爱涂鸦,虽然这事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他们都喜欢画画,他们在城市的墙面上任意挥洒,泼画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或色彩明艳,或个性张扬,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纯粹表达,是年轻人血液中散发出来的激情。HNP里的光头说,他最享受的就是玩涂鸦时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放松而快乐。他们把自己的签名设计得更加有内容,更有看点,他们在吸纳国外街头涂鸦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致力于推广海口的涂鸦艺术。而除了在墙上,有时他们还在T恤上、鞋子上涂鸦。
“我们喜欢涂鸦,那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把涂鸦都当成了生活里的一部分。”BG说,几个志同道合的喷友能一路坚持这么久,不容易。“比如说刚开始玩涂鸦的时候,家长们不理解,不知道我们在干嘛,还觉得喷漆的材料含有毒物质,对我们身体不好。”而每次买喷漆去涂鸦,都是他们自己掏钱,国产喷漆6块钱一罐,进口的好喷漆则要几十块钱一罐,画一幅作品至少也需要100多块钱。他们省吃俭用,依然乐在其中。“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我们热爱的是街头涂鸦,并会一直走下去。”面前的几个年轻人都如此表示。
“目前海口真正玩涂鸦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超过50个人吧。”玩了5年涂鸦的BG个人觉得,海口的涂鸦,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这个圈子好几年都没有扩大,这与它还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并理解有关吧。”BG说,这几年玩涂鸦最大的成就,就是结识了一帮跟他有一样热情来热爱这种文化的喷友。他说,HNP团队里的几个人如同亲人一样,平时大家经常出来聚会,在一起涂鸦也很快乐。
目前,在海口的一些学校,涂鸦文化也渐渐萌芽。比如海口一中高中部就有个涂鸦社,里面聚集了一些对涂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该涂鸦社负责人BCDR说,他也很喜欢玩涂鸦那种自由放松的感觉,虽然空闲时间他们去喷涂鸦时,也被城管、警察追过,但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不理解又何妨?”
西风东渐 涂鸦盛行
涂鸦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1996年左右,西风东渐的街头文化迅速渗透进中国,涂鸦也开始在国内出现。北京最初的一批涂鸦者,在大拆大建的北京胡同里找到了自己宣泄的出口。而上海莫干山路的涂鸦“大本营”,更是中国涂鸦爱好者的发源地。
涂鸦这种街头文化,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涂鸦是都市年轻人的个性体现,是城市中一道新的风景。但也有不少人误会涂鸦为视觉污染而非艺术,遭受众人的白眼和城管的“围剿”。其实,这与一个城市的宽容度和接受度有关。
“在三亚港务局码头有一处老围墙,因年代失修,陈旧,影响市容,但暂时又不需要重建,三亚港务局的负责人就想到用涂鸦来改变这块地方,于是那里很欢迎我们去创作。”BG说,今年过年的时候,他和馒头等人还专门跑去三亚港务局码头,一起创作了一幅巨大的龙年PIC。如今,那里的涂鸦作品大大小小有30多幅,让三亚港务局这块原本破旧的地方变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很多人路过看见都会拍个照留个影。有网友说,这片涂鸦为三亚增添了不少亮色。
城市的建设,需要多元化。百花齐放中,涂鸦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但它可以成为点缀城市风景的一部分。涂鸦,是街头文化静止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人性的,也可以是轻松幽默的,在城市的角落能有这样一些涂鸦作品,会让城市坚硬的钢筋水泥变得轻松、生动起来。它是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你可以不认同它,却不能忽略它。“涂鸦本就是一种边缘化艺术,这种个性、随意甚至反叛的行为,要让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BG说。
人有多大胆 墙有多大产
城市发展的进程其实与涂鸦艺术并不冲突,涂鸦最早在美国出现时,就是一种融入环境的街头文化,是一种与周边环境的对话。这也是青年的一种“自我表达”,好的涂鸦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装饰。
在我国,沿海一带的城市对涂鸦文化的接触相对内陆城市更多一点。如深圳、北京、武汉等地都有一些大型涂鸦聚集地,在武汉的湖北美术学院附近的墙上,深圳的洪湖公园、沙河西路等地随处可见涂鸦。在西南的重庆有黄桷坪“涂鸦街”,一条原本破旧的老街,因为艺术和创意而焕发出新的青春与生命力。而上海世博会闭幕后,也留下了各国涂鸦爱好者留下的“世博涂鸦墙”,不失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海口,2009年7月也曾举办过一届“零度可口可乐”涂鸦大赛,吸引了不少涂鸦爱好者前来参加。很多城市近年都开始举办涂鸦大赛,HNP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涂鸦团队都有交流过,还参加过他们的涂鸦活动。他们希望以后海口能多一些涂鸦活动,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进来。BG还说,官方若是能规划一块专门的区域来给涂鸦爱好者们进行创作,那就更好了。
“人有多大胆,墙有多大产!”城市建设,需要涂鸦,国际旅游岛更需要!
涂鸦小历史
英语中的“Graffiti”意为“涂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涂鸦者将自己的绰号以及自家门牌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后来扩大到汽车、火车站站台等不同表面上做Graffiti。
世界上最出名的涂鸦墙要数曾经横亘在东德、西德之间的柏林墙了,在墙体修筑之后,不断地有西德的居民以及外国游客和艺术家,在墙的西侧展开涂鸦活动,长达20多公里的墙体,被各种涂鸦所覆盖,这是涂鸦艺术表达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