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国际分娩的理念在于“崇尚自然分娩”,减少产程中的人为干预,这一理念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我国的妇幼保健工作者也重新认识了助产士在围产医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呼吁“助产士回归”。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笔者参与了“五年制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课题研究,探究五年制高职助产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弥补在助产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层面的缺失,提高助产专业的教育水平。
正常接产是助产专业产科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促使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技术,以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胜任正常接产的常规工作。为了使技能操作与临床实践要求更贴近,我校专门为助产专业学生分配了4间实训室,分别为产前检查室、模拟产房、新生儿沐浴室和母婴同室修养室。新购置了10张产床、10个高级分娩综合训练模型、10个布类产包和配套器械等,为学生技能操作训练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使学生在实验中就有在医院工作的感觉,为其将来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产妇接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依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导出操作技能实训项目
助产是一个技术操作要求很高的临床一线岗位,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专业知识外,主要体现在技能操作水平上,其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其特色是突出工学结合,以临床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研究以助产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根据临床工作过程及国家卫生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对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导出涉及妇产科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25项,分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基本了解3个等级,便于指导教师和学生利用有限的课时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二、以“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引领,进行教学改革
课题组以产科服务能力和妇婴护理技术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进行项目载体设计,结合高端助产专门人才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由每项工作任务导出职业能力,形成课程框架,设置情境教学。把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与助产临床技术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模式,采用“工学结合、学做一体”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引领,通过实训室仿真模拟演示、实训室操作训练及考核、医院见习、毕业实习等,达到对助产专业妇产科操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助产和妇婴专科护理知识。学校突出对学生进行助产和妇婴专科护理技能的培养,校内将4~6名学生分为一组,教师先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利用仿真演練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医院将10名学生分成一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带教,利用双休日和社区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入户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孕期宣教,对产褥妇进行检查和康复指导,指导育儿家庭进行新生儿沐浴、脐带护理、新生儿抚触、测量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等。在课余时间开放仿真模拟产房、妇科检查室、新生儿护理室和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由学生自我管理并根据实训项目的分级要求自由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通过充分论证,使技能操作实训项目分级更具科学性
为了使实训项目的分级更趋合理,更具科学性,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员会在2011年助产专业骨干教师师资培训暨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制订的标准,将助产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A级“妇产科操作技能”实训项目定为16项,需“基本掌握”的B级实训项目定为7项,需“基本了解”的C级实训项目定为2项,适合于进行技能竞赛的项目定为6项。
其中,“熟练掌握”指能在所规定的时间内无错误地完成操作任务,“基本掌握”指不经旁人提示,能无错误地完成操作配合,“基本了解”指能完成护理配合。通过助产实训课程的教学,逐步让学生掌握“七个W”:①What?——产妇身心状况怎样?②Why?——为什么健康情况这样?③When?——什么时候可能出现病情变化?④Where?——评估产妇机体何处可能发生变化?⑤What to do? ——助产士应该做什么?⑥How to do?——助产士怎样做更好?⑦What if do?——助产士实施操作结果是什么?给学生营造一个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践环境和学习氛围。通过技能操作考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最终使实验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妇女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等相关认识的提高,给助产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助产专业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造福广大妇女儿童。
参考文献:
唐玲.助产专业核心能力的结构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1):98-101.
正常接产是助产专业产科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促使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技术,以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胜任正常接产的常规工作。为了使技能操作与临床实践要求更贴近,我校专门为助产专业学生分配了4间实训室,分别为产前检查室、模拟产房、新生儿沐浴室和母婴同室修养室。新购置了10张产床、10个高级分娩综合训练模型、10个布类产包和配套器械等,为学生技能操作训练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使学生在实验中就有在医院工作的感觉,为其将来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产妇接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依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导出操作技能实训项目
助产是一个技术操作要求很高的临床一线岗位,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专业知识外,主要体现在技能操作水平上,其操作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其特色是突出工学结合,以临床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研究以助产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根据临床工作过程及国家卫生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对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导出涉及妇产科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25项,分熟练掌握、基本掌握、基本了解3个等级,便于指导教师和学生利用有限的课时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二、以“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引领,进行教学改革
课题组以产科服务能力和妇婴护理技术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进行项目载体设计,结合高端助产专门人才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由每项工作任务导出职业能力,形成课程框架,设置情境教学。把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与助产临床技术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模式,采用“工学结合、学做一体”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引领,通过实训室仿真模拟演示、实训室操作训练及考核、医院见习、毕业实习等,达到对助产专业妇产科操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助产和妇婴专科护理知识。学校突出对学生进行助产和妇婴专科护理技能的培养,校内将4~6名学生分为一组,教师先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利用仿真演練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医院将10名学生分成一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带教,利用双休日和社区实习时间组织学生入户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孕期宣教,对产褥妇进行检查和康复指导,指导育儿家庭进行新生儿沐浴、脐带护理、新生儿抚触、测量小儿生长发育指标等。在课余时间开放仿真模拟产房、妇科检查室、新生儿护理室和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由学生自我管理并根据实训项目的分级要求自由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通过充分论证,使技能操作实训项目分级更具科学性
为了使实训项目的分级更趋合理,更具科学性,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员会在2011年助产专业骨干教师师资培训暨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制订的标准,将助产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A级“妇产科操作技能”实训项目定为16项,需“基本掌握”的B级实训项目定为7项,需“基本了解”的C级实训项目定为2项,适合于进行技能竞赛的项目定为6项。
其中,“熟练掌握”指能在所规定的时间内无错误地完成操作任务,“基本掌握”指不经旁人提示,能无错误地完成操作配合,“基本了解”指能完成护理配合。通过助产实训课程的教学,逐步让学生掌握“七个W”:①What?——产妇身心状况怎样?②Why?——为什么健康情况这样?③When?——什么时候可能出现病情变化?④Where?——评估产妇机体何处可能发生变化?⑤What to do? ——助产士应该做什么?⑥How to do?——助产士怎样做更好?⑦What if do?——助产士实施操作结果是什么?给学生营造一个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践环境和学习氛围。通过技能操作考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最终使实验技能操作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妇女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等相关认识的提高,给助产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助产专业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造福广大妇女儿童。
参考文献:
唐玲.助产专业核心能力的结构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