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是针对学生蕴藏着的学习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在连续的情境中,能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充分理解了这种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故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境教学法,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流连忘返,快乐地思考着数学问题,课堂气氛轻松、热烈、融洽,成功地弥补了第一次教学时留下的遗憾。
改进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一、定位学情,科学引入
课间准备:播放歌曲《雪人》
师:今天我们迎来了扬城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同学们喜欢下雪吗?
生:喜欢。
师:大家为什么喜欢下雪啊?
生:打雪仗、堆雪人……
师:今天我们的主角聪聪也和大家一样喜欢堆雪人,放学回家后他们全家出动一起堆了个可爱的小雪人,已知雪人的帽子、头、身子的比是1:2:7,而这个雪人的高度是90 cm,你能求出这个雪人各部分的高度吗?
【评析】“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生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二、讲授新知,注重启发
看着眼前可爱的小雪人,妈妈忽发兴致,想考考聪聪:“我们家的小状元,你们最近不是在学方程吗?我就拿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考考你,答对了有奖哦!”
问题1:记得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自制冰淇淋吃,已知某种三色冰淇淋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之比为1:2:6,如果要做一个45 g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的配料各需多少g?
师:指导学生分析题目:
(1)如何设未知数?
(2)本题中存在什么样的相等关系?
爸爸看着讨论得火热的娘儿俩,也想来凑凑热闹,冥思苦想了一会儿,一拍大腿:“有了!我也出个题来考考你们!”
问题2:爸爸的工厂是生产家具的,最近厂里要生产一批桌子,一张桌子有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做一张桌面需要木材0.03 m3,做一条桌腿需要木材0.002 m3,现做一批这样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 m3,你们知道共做了多少张桌子?
分析前面两题的解题过程,总结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步骤(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关键: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步骤:
1.审 审清题意
2.设 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并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
3.找 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4.列 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5.解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6.答 写出问题的答案
【评析】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课本中原本的两道例题串联起来,以激励性的游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热情,让学生跟随着故事的小主人公聪聪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要学的内容逐步掌握,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三、新知应用,注重反思
问题3:春节我们要去爷爷奶奶那住5天,已知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65,你知道我们几号去吗?
问题4:数学实验室(月历问题)
问题5:我们去爷爷奶奶家,需要转两次车,先坐1路到A地,再坐2路到B地,然后步行到家。如果到A地的路程占了全程的 ■,到B地的路程占了全程的■,然后步行500 m到家,到奶奶家的全程是多少?
【评析】以生活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你就会有更大的本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有目的、有坡度的练习题,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及时巩固所学,以期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方程解题的方法。
四、归纳总结,形成技能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系统,让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得到升华,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當堂检测,分层辅导
在作业选择上既要考虑巩固所学的需求,又要适当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本人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反思】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初一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兴趣对学习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本课内容意在让学生感受方程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不失为一次情境教学尝试的好时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平白给出知识,再现课本的模式,而是以课本为载体、为素材,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讲授融于一次亲情活动中。这样,通过对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索、归纳、表达,丰富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同时还增强了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故事的情节中“应境而发”,学习目标在故事情境的诱惑下“随境而至”。
作者简介:曹瑾,女,198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
改进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一、定位学情,科学引入
课间准备:播放歌曲《雪人》
师:今天我们迎来了扬城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同学们喜欢下雪吗?
生:喜欢。
师:大家为什么喜欢下雪啊?
生:打雪仗、堆雪人……
师:今天我们的主角聪聪也和大家一样喜欢堆雪人,放学回家后他们全家出动一起堆了个可爱的小雪人,已知雪人的帽子、头、身子的比是1:2:7,而这个雪人的高度是90 cm,你能求出这个雪人各部分的高度吗?
【评析】“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生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二、讲授新知,注重启发
看着眼前可爱的小雪人,妈妈忽发兴致,想考考聪聪:“我们家的小状元,你们最近不是在学方程吗?我就拿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考考你,答对了有奖哦!”
问题1:记得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自制冰淇淋吃,已知某种三色冰淇淋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之比为1:2:6,如果要做一个45 g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的配料各需多少g?
师:指导学生分析题目:
(1)如何设未知数?
(2)本题中存在什么样的相等关系?
爸爸看着讨论得火热的娘儿俩,也想来凑凑热闹,冥思苦想了一会儿,一拍大腿:“有了!我也出个题来考考你们!”
问题2:爸爸的工厂是生产家具的,最近厂里要生产一批桌子,一张桌子有一个桌面和四条桌腿,做一张桌面需要木材0.03 m3,做一条桌腿需要木材0.002 m3,现做一批这样的桌子,恰好用去木材3.8 m3,你们知道共做了多少张桌子?
分析前面两题的解题过程,总结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步骤(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关键: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步骤:
1.审 审清题意
2.设 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并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
3.找 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4.列 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5.解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6.答 写出问题的答案
【评析】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课本中原本的两道例题串联起来,以激励性的游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热情,让学生跟随着故事的小主人公聪聪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要学的内容逐步掌握,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三、新知应用,注重反思
问题3:春节我们要去爷爷奶奶那住5天,已知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65,你知道我们几号去吗?
问题4:数学实验室(月历问题)
问题5:我们去爷爷奶奶家,需要转两次车,先坐1路到A地,再坐2路到B地,然后步行到家。如果到A地的路程占了全程的 ■,到B地的路程占了全程的■,然后步行500 m到家,到奶奶家的全程是多少?
【评析】以生活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你就会有更大的本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有目的、有坡度的练习题,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及时巩固所学,以期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方程解题的方法。
四、归纳总结,形成技能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系统,让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得到升华,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當堂检测,分层辅导
在作业选择上既要考虑巩固所学的需求,又要适当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本人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反思】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初一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兴趣对学习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本课内容意在让学生感受方程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不失为一次情境教学尝试的好时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一改以往平白给出知识,再现课本的模式,而是以课本为载体、为素材,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讲授融于一次亲情活动中。这样,通过对生活中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的探索、归纳、表达,丰富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同时还增强了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故事的情节中“应境而发”,学习目标在故事情境的诱惑下“随境而至”。
作者简介:曹瑾,女,198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