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人远去,留得人间满庭芳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里,纪检监察机关既是有力的推动者,又是可靠的护航者;既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维护者,又是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坚定护航者。这些“身份”,在王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0年前,也是深冬时节,在纪检监察一线奋战20余年的王瑛,怀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鞠躬尽瘁,身患肺癌依然带病坚持,终于,生命终止在了47岁生日的前一天。
王瑛曾经担任纪委书记的南江县地处大巴山,曾是中共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当年参加红军的2.2万南江人中有1.6万人牺牲在革命战争中。当地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如何利用改革开放契机发展经济、尽快摘掉贫困帽子,是当地群众最大的心愿。王瑛担任县纪委书记以后,思考最多的便是纪检监察工作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十年后,当记者沿着南江县城米仓山大道文星段94号的楼梯走上二楼,简朴的农民工公寓里住了60多人,有了县委政府的补贴,都是“亲情价”——自带铺盖每晚1块钱,提供铺盖每晚2块钱,还可以用公用厨房、卫生间和洗漱台。“在县城租个套一的房子少说一个月也要500块钱,还不包括水电气费,我们背老倌儿咋舍得嘛?”对他们而言,这样的房子,已经不能再好。南江县城如今一共有5个这样的农民工公寓,能够容纳800余人。而这一切,都缘于13年前王瑛书记与“背二哥”的一次“偶遇”。
200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时任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下乡后回县城,路过汽车站时,看到路边躺着一帮人,他们把头钻进背篓里,大半截身蜷缩在外头,就着一张席子和衣而睡。她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了解后她才知道,这些靠背运货品卖苦力挣钱的“背二哥”,舍不得花钱住旅馆,晚上就用这种方式凑合着睡一觉,一年四季如此。她心想,南江还有多少这样睡背篓的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那天,王瑛和“背二哥”们聊了很久,此后,她又多次来看望他们,并积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不久后,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南江县开起了第一家“背二哥宾馆”,每天只需5毛钱的低廉住宿费。住宿不愁了,出路怎么办,王瑛开始趁着晚上时间给农民工们上课,讲致富经。
王瑛走的时候,背二哥们选出了三名代表送去了他们自己用床单制作的“王瑛一路走好”的挽幕,“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她就是一个父母官。”当年参与送挽联的张元刚说,王瑛书记给后来的领导干部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都关心我们农民工。”
十多年里,公寓住了来来往往数不清的“背二哥”,记者了解到,在培训技能的农民夜校里学到技术和理念的他们,有的已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受王瑛书记鼓舞的张元刚也成为共产党员,并被选为农民工公寓流动党员支部的支部书记,还被评为社区的先进。“如果不是王瑛书记,我一个没啥文化的背老倌儿不可能有今天。”王瑛书记虽然不在了,但在他心目中依然是标杆,他说,“我也要给大家服好务。”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南江的11个春秋里,王瑛将她的汗水和心血,洒遍了南江的这片土地,将她的爱心和真诚,献给了她心爱的南江群众。如今,她牵挂的困难群众,资助的贫困学生,惦念的“背二哥”,还有被她的精神所鼓舞的南江县纪检人,都没有忘记她。
鞠躬尽瘁,化作春泥护花香
有人也许要问,王瑛精神是什么?
王瑛的形象,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时期纪检监察干部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
她曾经因为铁腕查办“3?24案件”而被很多人铭记,一句“我知道我得罪过很多人,但谁叫我是纪委书记,我没有得罪过纪委书记这个称谓”振聋发聩,成为她最好的注解。
她探索创新纪检监察工作为民服务零距离、干群关系零隔阂、监督监察零空档、案件查处零搁置、再塑形象零起点的“五个零”工作法,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权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40年,也是党中央领导全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40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勇于担当使命,忠诚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推动健全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近期播出的《十年?王瑛精神伴我行》公益广告里,她一身正气、柔情似水、鞠躬尽瘁的身影鼓舞着行行业业;廉政教育馆里王瑛精神在每个人心中播下廉洁的种子;川剧《巴山红叶》、电视剧《远山的红叶》等作品里,王瑛精神沁人心田。
十年過去了,她的精神依然感染着南江人。
南江县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杨虎鸣向记者讲述,王瑛的纪念场馆自2015年建立以来,每年会迎来超过两百场次县内县外,甚至省外的参观团,以及自发前来参观的群众。作为讲解者,杨虎鸣对她的所有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是每次走到那个位置,依然忍不住掉眼泪。
“临终之际她写给儿子的信,反反复复只写出同样的一句话,‘写给儿子的话’,纸上沾着泪痕,她为了党的事业舍小家顾大家,对家人的爱和歉疚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讲到这里,他忍不住动容落泪,“并不是我煽情,来参观的人们了解到这个事情都很动容。”
张然曾在本刊撰文《红叶如斯》,抒发对母亲的感怀。他深情地写道:“从王瑛的到来一直到她的离开,小城的角色在不断地转换,成为了山的象征,作为红叶零落的故乡而存在。此时,她的离去与一个城市紧紧相依。她将生命献给了这座城市。来年的秋天,远山的红叶还是会层林尽染。”
他说,因为母亲的缘故,当年自己有很好的机会留在北京,但他都婉拒了,毅然回到了四川。“我不会因为母亲,而接受任何优待,我相信凭我自己的努力,到哪里都会做得很好。”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会用继承母亲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拼搏勤奋的干劲,用实力证明自己。 王瑛精神感动着南江人,也感动着每一个来过南江,了解到她的故事的人。
去年11月,在南江县团县委组织开展的“十年?王瑛精神伴我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20多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与南江县中医院“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来到下两镇敬老院慰问老人们。中医院志愿服务队队员尹万成感慨,作为一名重庆人,他到南江工作已有半年多时间,对王瑛的事迹已有所了解。他感受到身边同事们的精气神,多少都受到王瑛精神的影响,而他也潜移默化地把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带到工作中。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南江县被正式确定为西部计划项目县以来,先后有4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來到南江县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团县委副书记张超说:“青年弘扬王瑛精神,传承志愿服务精神,能更好地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助力全县乡村振兴。”
红叶依旧,纪检铁军铸忠魂
在南江,至今仍然流传着“有事找纪委”的说法。这个非凡的口碑,是从王瑛书记时流传下来的。十年来,南江纪检人秉承王瑛精神,树立“一面旗、一盘棋、一班人”的理念,务实作为、创新实践、高效演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近年来,南江县纪委监委先后被表彰为“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三项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县纪委监委班子被县委表彰为“四好班子”。南江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任纪委书记时,有两件东西王瑛必须亲自安排摆放:一件是“纪容镜”,一块高不到1米、宽不足80厘米的“纪容镜”上写有“以铜为镜正衣冠,以纪为镜正言行”。第二件是一块悬挂在纪委会议室墙壁正中的牌匾,“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良,作风正派”五句话时刻提醒着全体纪检监察干部。
南江纪委的新老纪检人,则以王瑛为镜。“忠勇、勤勉、创新、进取”是他们的标签,“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是他们的座右铭。
很多人从进纪委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高效务实,“不搞形式主义”。南江县监委委员张雪梅记得,当初来纪委的第一天,被带着在各个室做了介绍之后,立马就被安排了工作任务,当晚就加班到10点过。
其次是“死磕细节”。一次,县监委调查组到被调查人所在党支部召开专门会议,因1人未到会导致会议不能达到开会人数比例,会议延后,人数达到要求后再逐一听取党员同志对被调查人的处理决议,最后实行全体举手表决,作出处分决议。在这里,“二十四”字方针被丝毫不差的执行,“我们可以非常有底气地说,南江纪委监委经办的案件,都是铁案。”
一些干部回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曾遇到“打招呼”的情况,但是都会被毫不犹豫地“怼”回去。机关里同事跟领导之间经常会为一个文稿中的细节争起来。这些就是南江纪检人的“情面”观。
县纪委干部李文昌称,2008年,他还在河北读大学三年级,5?12地震后不久,他第一次从老乡口中知道了“为民鞠躬尽瘁”的王瑛书记。5年后的8月,他成为了县纪委工作人员,“来到了王瑛书记生前工作的地方上班。”这才深切体悟到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肩上的重担,王瑛书记给南江纪委树立了高标准,这支纪检铁军历年来保持着优良的传统和扎实拼搏的作风,10年来,从未敢松懈。
曾与王瑛共事的南江县纪委常委郑开朗,至今还记得王瑛最后一次开干部职工会时的情形。她虽然已经病到需要用大剂量的药物来勉强支撑,上楼梯都要一步一歇,但在会上依然展现出平日的果敢,对个别松懈的同志提出毫不留情的批评,并强调纪委是一面旗帜,优良的先进传统要保持下来。
王瑛办案过程中的很多“细节”,也为后来的纪检人所借鉴。比如她查办3?24案后的几年时间直到她去世前,对受到处理的南江县公安局原副局长柳昆持续关心,大年初一到他家慰问,并鼓励他,“真正的勇士是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前行的人”,让他得以放下心结,重新振作,并主动申请下乡挂职,苦干实干,得到群众的认可,被评为“优秀驻村干部”,因为工作出色,后来又调到市直机关工作。
2018年从检察院转隶到纪委监委,在审理室工作的张盛林对于王瑛书记的这一事迹印象深刻,并且也感受到了纪委在惩贪治腐之余的“柔性”。她说,以前公诉部门更注重法律的刚性,到纪委后,很多违纪案件更注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行被处分人员教育回访全覆盖。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回访受处分干部时,他激动地感慨,“我犯了错误,但组织没有忘记我,我决不能辜负组织”,此后,他扎根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不再有丝毫懈怠。
“王瑛是一面旗帜,教广大党员热爱事业,教纪检干部铁骨柔情,教领导干部抓‘钢班子、铁队伍’,我们不仅要追忆、传承她的精神,更要努力让这面旗帜更亮。”现任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卢志告诉记者。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里,纪检监察机关既是有力的推动者,又是可靠的护航者;既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维护者,又是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坚定护航者。这些“身份”,在王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0年前,也是深冬时节,在纪检监察一线奋战20余年的王瑛,怀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鞠躬尽瘁,身患肺癌依然带病坚持,终于,生命终止在了47岁生日的前一天。
王瑛曾经担任纪委书记的南江县地处大巴山,曾是中共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当年参加红军的2.2万南江人中有1.6万人牺牲在革命战争中。当地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如何利用改革开放契机发展经济、尽快摘掉贫困帽子,是当地群众最大的心愿。王瑛担任县纪委书记以后,思考最多的便是纪检监察工作如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十年后,当记者沿着南江县城米仓山大道文星段94号的楼梯走上二楼,简朴的农民工公寓里住了60多人,有了县委政府的补贴,都是“亲情价”——自带铺盖每晚1块钱,提供铺盖每晚2块钱,还可以用公用厨房、卫生间和洗漱台。“在县城租个套一的房子少说一个月也要500块钱,还不包括水电气费,我们背老倌儿咋舍得嘛?”对他们而言,这样的房子,已经不能再好。南江县城如今一共有5个这样的农民工公寓,能够容纳800余人。而这一切,都缘于13年前王瑛书记与“背二哥”的一次“偶遇”。
200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时任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下乡后回县城,路过汽车站时,看到路边躺着一帮人,他们把头钻进背篓里,大半截身蜷缩在外头,就着一张席子和衣而睡。她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了解后她才知道,这些靠背运货品卖苦力挣钱的“背二哥”,舍不得花钱住旅馆,晚上就用这种方式凑合着睡一觉,一年四季如此。她心想,南江还有多少这样睡背篓的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那天,王瑛和“背二哥”们聊了很久,此后,她又多次来看望他们,并积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不久后,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南江县开起了第一家“背二哥宾馆”,每天只需5毛钱的低廉住宿费。住宿不愁了,出路怎么办,王瑛开始趁着晚上时间给农民工们上课,讲致富经。
王瑛走的时候,背二哥们选出了三名代表送去了他们自己用床单制作的“王瑛一路走好”的挽幕,“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她就是一个父母官。”当年参与送挽联的张元刚说,王瑛书记给后来的领导干部也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都关心我们农民工。”
十多年里,公寓住了来来往往数不清的“背二哥”,记者了解到,在培训技能的农民夜校里学到技术和理念的他们,有的已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受王瑛书记鼓舞的张元刚也成为共产党员,并被选为农民工公寓流动党员支部的支部书记,还被评为社区的先进。“如果不是王瑛书记,我一个没啥文化的背老倌儿不可能有今天。”王瑛书记虽然不在了,但在他心目中依然是标杆,他说,“我也要给大家服好务。”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南江的11个春秋里,王瑛将她的汗水和心血,洒遍了南江的这片土地,将她的爱心和真诚,献给了她心爱的南江群众。如今,她牵挂的困难群众,资助的贫困学生,惦念的“背二哥”,还有被她的精神所鼓舞的南江县纪检人,都没有忘记她。
鞠躬尽瘁,化作春泥护花香
有人也许要问,王瑛精神是什么?
王瑛的形象,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时期纪检监察干部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
她曾经因为铁腕查办“3?24案件”而被很多人铭记,一句“我知道我得罪过很多人,但谁叫我是纪委书记,我没有得罪过纪委书记这个称谓”振聋发聩,成为她最好的注解。
她探索创新纪检监察工作为民服务零距离、干群关系零隔阂、监督监察零空档、案件查处零搁置、再塑形象零起点的“五个零”工作法,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权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40年,也是党中央领导全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40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勇于担当使命,忠诚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推动健全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近期播出的《十年?王瑛精神伴我行》公益广告里,她一身正气、柔情似水、鞠躬尽瘁的身影鼓舞着行行业业;廉政教育馆里王瑛精神在每个人心中播下廉洁的种子;川剧《巴山红叶》、电视剧《远山的红叶》等作品里,王瑛精神沁人心田。
十年過去了,她的精神依然感染着南江人。
南江县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杨虎鸣向记者讲述,王瑛的纪念场馆自2015年建立以来,每年会迎来超过两百场次县内县外,甚至省外的参观团,以及自发前来参观的群众。作为讲解者,杨虎鸣对她的所有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是每次走到那个位置,依然忍不住掉眼泪。
“临终之际她写给儿子的信,反反复复只写出同样的一句话,‘写给儿子的话’,纸上沾着泪痕,她为了党的事业舍小家顾大家,对家人的爱和歉疚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讲到这里,他忍不住动容落泪,“并不是我煽情,来参观的人们了解到这个事情都很动容。”
张然曾在本刊撰文《红叶如斯》,抒发对母亲的感怀。他深情地写道:“从王瑛的到来一直到她的离开,小城的角色在不断地转换,成为了山的象征,作为红叶零落的故乡而存在。此时,她的离去与一个城市紧紧相依。她将生命献给了这座城市。来年的秋天,远山的红叶还是会层林尽染。”
他说,因为母亲的缘故,当年自己有很好的机会留在北京,但他都婉拒了,毅然回到了四川。“我不会因为母亲,而接受任何优待,我相信凭我自己的努力,到哪里都会做得很好。”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他会用继承母亲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拼搏勤奋的干劲,用实力证明自己。 王瑛精神感动着南江人,也感动着每一个来过南江,了解到她的故事的人。
去年11月,在南江县团县委组织开展的“十年?王瑛精神伴我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20多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与南江县中医院“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来到下两镇敬老院慰问老人们。中医院志愿服务队队员尹万成感慨,作为一名重庆人,他到南江工作已有半年多时间,对王瑛的事迹已有所了解。他感受到身边同事们的精气神,多少都受到王瑛精神的影响,而他也潜移默化地把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带到工作中。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南江县被正式确定为西部计划项目县以来,先后有4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來到南江县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团县委副书记张超说:“青年弘扬王瑛精神,传承志愿服务精神,能更好地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助力全县乡村振兴。”
红叶依旧,纪检铁军铸忠魂
在南江,至今仍然流传着“有事找纪委”的说法。这个非凡的口碑,是从王瑛书记时流传下来的。十年来,南江纪检人秉承王瑛精神,树立“一面旗、一盘棋、一班人”的理念,务实作为、创新实践、高效演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近年来,南江县纪委监委先后被表彰为“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三项建设’活动先进集体”,县纪委监委班子被县委表彰为“四好班子”。南江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任纪委书记时,有两件东西王瑛必须亲自安排摆放:一件是“纪容镜”,一块高不到1米、宽不足80厘米的“纪容镜”上写有“以铜为镜正衣冠,以纪为镜正言行”。第二件是一块悬挂在纪委会议室墙壁正中的牌匾,“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良,作风正派”五句话时刻提醒着全体纪检监察干部。
南江纪委的新老纪检人,则以王瑛为镜。“忠勇、勤勉、创新、进取”是他们的标签,“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是他们的座右铭。
很多人从进纪委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高效务实,“不搞形式主义”。南江县监委委员张雪梅记得,当初来纪委的第一天,被带着在各个室做了介绍之后,立马就被安排了工作任务,当晚就加班到10点过。
其次是“死磕细节”。一次,县监委调查组到被调查人所在党支部召开专门会议,因1人未到会导致会议不能达到开会人数比例,会议延后,人数达到要求后再逐一听取党员同志对被调查人的处理决议,最后实行全体举手表决,作出处分决议。在这里,“二十四”字方针被丝毫不差的执行,“我们可以非常有底气地说,南江纪委监委经办的案件,都是铁案。”
一些干部回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曾遇到“打招呼”的情况,但是都会被毫不犹豫地“怼”回去。机关里同事跟领导之间经常会为一个文稿中的细节争起来。这些就是南江纪检人的“情面”观。
县纪委干部李文昌称,2008年,他还在河北读大学三年级,5?12地震后不久,他第一次从老乡口中知道了“为民鞠躬尽瘁”的王瑛书记。5年后的8月,他成为了县纪委工作人员,“来到了王瑛书记生前工作的地方上班。”这才深切体悟到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肩上的重担,王瑛书记给南江纪委树立了高标准,这支纪检铁军历年来保持着优良的传统和扎实拼搏的作风,10年来,从未敢松懈。
曾与王瑛共事的南江县纪委常委郑开朗,至今还记得王瑛最后一次开干部职工会时的情形。她虽然已经病到需要用大剂量的药物来勉强支撑,上楼梯都要一步一歇,但在会上依然展现出平日的果敢,对个别松懈的同志提出毫不留情的批评,并强调纪委是一面旗帜,优良的先进传统要保持下来。
王瑛办案过程中的很多“细节”,也为后来的纪检人所借鉴。比如她查办3?24案后的几年时间直到她去世前,对受到处理的南江县公安局原副局长柳昆持续关心,大年初一到他家慰问,并鼓励他,“真正的勇士是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前行的人”,让他得以放下心结,重新振作,并主动申请下乡挂职,苦干实干,得到群众的认可,被评为“优秀驻村干部”,因为工作出色,后来又调到市直机关工作。
2018年从检察院转隶到纪委监委,在审理室工作的张盛林对于王瑛书记的这一事迹印象深刻,并且也感受到了纪委在惩贪治腐之余的“柔性”。她说,以前公诉部门更注重法律的刚性,到纪委后,很多违纪案件更注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行被处分人员教育回访全覆盖。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回访受处分干部时,他激动地感慨,“我犯了错误,但组织没有忘记我,我决不能辜负组织”,此后,他扎根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不再有丝毫懈怠。
“王瑛是一面旗帜,教广大党员热爱事业,教纪检干部铁骨柔情,教领导干部抓‘钢班子、铁队伍’,我们不仅要追忆、传承她的精神,更要努力让这面旗帜更亮。”现任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卢志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