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本为哲学范畴,后发展为美学范畴。中国魏晋时期的自然观成为了独立的审美观念,在陶渊明身上表现为与自然亲密互动,全身心浸入自然中,进而得到人生的真意,他的创作中体现出对“自然”的审美体悟。
关键词:魏晋;自然;审美观念;陶渊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389
一、魏晋时期的自然观
“自然”原指客观的自然界,之后以哲学范畴的身份出现在道家学说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源头是“道”,“道”不会干涉万物,万物化生顺应“道”的法则,这便是“道法自然”。
到了魏晋,自然观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观念。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玄学之气在魏晋文人中盛行,玄言诗兴盛。刘勰《明诗》篇中指出:“《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玄言诗衰退之时,田园山水诗出现了,而“自然”也正是在田园山水诗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获得独特审美价值。魏晋田园山水诗以谢灵运和陶渊明为代表,在谢灵运的赏玩山水诗和陶渊明的身临其境田园诗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他们,赏玩山水,躬耕田园,其活动不干预自然。谢灵运站在自然之外,观赏自然。陶渊明进入了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的深情互动中找到人生的真意。
魏晋文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他们发现了自己性情的真,并有意识地追求这样的真性情。除了言行举止,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有意识地向“自然”靠拢。如刘勰《明诗》篇中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物色》篇中指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了诗人的创作因感物而情发,顺时而易情,创作中的自然而然。由此可见,“自然”还成为了一个美学批评标准,如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直寻”和“自然英旨”。
总的来说,魏晋时期的自然观是形而上的,它从“道”这个源头发展而来,体现为自然而然的“自然之道”。同时它也是形而下的,它是自然发展规律,是文人创作规律,是人的自然性情。
二、陶渊明的自然审美观念
自然观发展到魏晋呈现出多样的理论表述,有王弼的“无为”,如:“圣人达自然之 (至) 性, 畅万物之情, 故因而不为, 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 去其所以惑, 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也有郭象的“独化自然”,一切自然生,自然死,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当然还有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士人多受此影响,日常生活多“任达”。与他们不同,陶渊明不追求放任,他追求的是道家的“真”与儒家士人气节。
阮籍和嵇康将自然与名教对立,认为人的生活方式“任达不拘”,不用顾忌礼教的束缚。在政治黑暗,残害士人的魏晋,这样的观念让魏晋士人得到了一定的精神解脱,还留下了“青眼聊因美酒横”这样的美谈。然而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同样感受到政治的黑暗,但陶渊明没有放任自流,向虚无寻求精神解脱。虽性嗜酒,却比阮、嵇之辈多了一份端庄自持,多了一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儒家气节。在道家学说和玄学盛行的魏晋,陶渊明自然地吸收了道家思想。所以陶渊明的自然审美观念有“重礼”和“无为”的两重性。朱光潜先生说:“渊明尚自然,崇老庄,这是事实;但他也并不非名教,薄周孔。”儒教合一便是陶渊明自然审美观念的独特之处。
陶渊明亲近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天人合一”。范缜《神灭论》云:“若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恍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乎天理,各安其性。”陶渊明对于自然不会娇厉为之,而是顺应其规律,来去各有其性,真正达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其《归园田居·其三》中这样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草比豆苗長还要茂盛,一切是自然而然的,自有其规律。
在个人性情上,陶渊明则表现出道家的“真”,这是他自然性情的体现。陶渊明喜饮酒,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在《五柳先生传》便可看出其嗜酒、醉酒之态。“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来去、醒醉随心,其真性情可见一斑。这样的自然性情是陶渊明能够进入到自然,并能体悟自然的自身前提。
在文学创作中,陶渊明的诗风平淡,体现了以“朴素”为美的道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者多看到了陶渊明的质性自然,却不赞赏其朴素的诗歌创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只字不提陶渊明,钟嵘虽尊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却将其诗歌却被列为中品。陶渊明诗歌是与自然相通,体悟自然,激荡心胸,进而组织文辞创作,多带有自然朴素之气。魏晋六朝之人多爱绮丽,繁典的文辞,陶渊明诗歌文辞平淡朴素,不符当时的主流诗风。
在诗歌创作题材上,人们常将田园诗与山水诗并提,也就常将陶渊明与谢灵运进行对比。陶渊明与谢灵运自然观的不同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财富。谢灵运出生于魏晋大家族——谢家,谢家家学渊源,同时财力雄厚。因此,谢灵运可游玩山水,纵情于山水之间。而陶渊明幼时家境没落,壮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他可静观物,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却难以四处玩游山水,写下《游名山志》。但也正是因为他躬耕田园,才能写下《归园田居》。因此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是以一个赏玩者的身份去看待自然,不是隔岸相看,而是真正地进入自然中,沉浸于自然中,与其休戚与共,在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中得到了“真意”,体悟到了“纵浪大化”的乐趣。
三、结语
“自然”于魏晋时期发展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围绕着“自然”形成的自然审美观念在魏晋士人的推崇下,集中表现为对待自然的态度、自然的性情、创作自然天成。
陶渊明的自然观便是他的自然天性,是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与自然的互动中,陶渊明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陶渊明的自然审美观念在魏晋整体的自然观中发展,形成自己“重礼”与“无为”并存的特色,集中表现为创作自然的朴素田园诗。陶渊明朴素的田园诗是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发展脉络的源头,田园诗中的自然审美观念也延续到了今天。
参考文献
[1]管才君. 魏晋自然审美观念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李天道.魏晋嵇阮派美学之自然审美意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01):100-108.
[3]卫青青.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4]钟仕伦.王弼的“自然”说与魏晋自然审美观的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1(05):172-177.
[5]李希.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
[6]王小燕. 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
[7]赵霞. 魏晋“自然观”与审美意识[D].云南师范大学,2007.
[8]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全集·附谢灵运集.[M].曹明纲,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张淑贞(1998.11—),女,瑶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广西大学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卢伟容(1998.08—),女,壮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广西大学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关键词:魏晋;自然;审美观念;陶渊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389
一、魏晋时期的自然观
“自然”原指客观的自然界,之后以哲学范畴的身份出现在道家学说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源头是“道”,“道”不会干涉万物,万物化生顺应“道”的法则,这便是“道法自然”。
到了魏晋,自然观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观念。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玄学之气在魏晋文人中盛行,玄言诗兴盛。刘勰《明诗》篇中指出:“《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玄言诗衰退之时,田园山水诗出现了,而“自然”也正是在田园山水诗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获得独特审美价值。魏晋田园山水诗以谢灵运和陶渊明为代表,在谢灵运的赏玩山水诗和陶渊明的身临其境田园诗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他们,赏玩山水,躬耕田园,其活动不干预自然。谢灵运站在自然之外,观赏自然。陶渊明进入了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的深情互动中找到人生的真意。
魏晋文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他们发现了自己性情的真,并有意识地追求这样的真性情。除了言行举止,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有意识地向“自然”靠拢。如刘勰《明诗》篇中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物色》篇中指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了诗人的创作因感物而情发,顺时而易情,创作中的自然而然。由此可见,“自然”还成为了一个美学批评标准,如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直寻”和“自然英旨”。
总的来说,魏晋时期的自然观是形而上的,它从“道”这个源头发展而来,体现为自然而然的“自然之道”。同时它也是形而下的,它是自然发展规律,是文人创作规律,是人的自然性情。
二、陶渊明的自然审美观念
自然观发展到魏晋呈现出多样的理论表述,有王弼的“无为”,如:“圣人达自然之 (至) 性, 畅万物之情, 故因而不为, 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 去其所以惑, 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也有郭象的“独化自然”,一切自然生,自然死,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当然还有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士人多受此影响,日常生活多“任达”。与他们不同,陶渊明不追求放任,他追求的是道家的“真”与儒家士人气节。
阮籍和嵇康将自然与名教对立,认为人的生活方式“任达不拘”,不用顾忌礼教的束缚。在政治黑暗,残害士人的魏晋,这样的观念让魏晋士人得到了一定的精神解脱,还留下了“青眼聊因美酒横”这样的美谈。然而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同样感受到政治的黑暗,但陶渊明没有放任自流,向虚无寻求精神解脱。虽性嗜酒,却比阮、嵇之辈多了一份端庄自持,多了一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儒家气节。在道家学说和玄学盛行的魏晋,陶渊明自然地吸收了道家思想。所以陶渊明的自然审美观念有“重礼”和“无为”的两重性。朱光潜先生说:“渊明尚自然,崇老庄,这是事实;但他也并不非名教,薄周孔。”儒教合一便是陶渊明自然审美观念的独特之处。
陶渊明亲近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天人合一”。范缜《神灭论》云:“若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恍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乎天理,各安其性。”陶渊明对于自然不会娇厉为之,而是顺应其规律,来去各有其性,真正达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其《归园田居·其三》中这样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草比豆苗長还要茂盛,一切是自然而然的,自有其规律。
在个人性情上,陶渊明则表现出道家的“真”,这是他自然性情的体现。陶渊明喜饮酒,创作了大量的饮酒诗。在《五柳先生传》便可看出其嗜酒、醉酒之态。“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来去、醒醉随心,其真性情可见一斑。这样的自然性情是陶渊明能够进入到自然,并能体悟自然的自身前提。
在文学创作中,陶渊明的诗风平淡,体现了以“朴素”为美的道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者多看到了陶渊明的质性自然,却不赞赏其朴素的诗歌创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只字不提陶渊明,钟嵘虽尊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却将其诗歌却被列为中品。陶渊明诗歌是与自然相通,体悟自然,激荡心胸,进而组织文辞创作,多带有自然朴素之气。魏晋六朝之人多爱绮丽,繁典的文辞,陶渊明诗歌文辞平淡朴素,不符当时的主流诗风。
在诗歌创作题材上,人们常将田园诗与山水诗并提,也就常将陶渊明与谢灵运进行对比。陶渊明与谢灵运自然观的不同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财富。谢灵运出生于魏晋大家族——谢家,谢家家学渊源,同时财力雄厚。因此,谢灵运可游玩山水,纵情于山水之间。而陶渊明幼时家境没落,壮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他可静观物,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却难以四处玩游山水,写下《游名山志》。但也正是因为他躬耕田园,才能写下《归园田居》。因此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是以一个赏玩者的身份去看待自然,不是隔岸相看,而是真正地进入自然中,沉浸于自然中,与其休戚与共,在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中得到了“真意”,体悟到了“纵浪大化”的乐趣。
三、结语
“自然”于魏晋时期发展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围绕着“自然”形成的自然审美观念在魏晋士人的推崇下,集中表现为对待自然的态度、自然的性情、创作自然天成。
陶渊明的自然观便是他的自然天性,是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与自然的互动中,陶渊明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陶渊明的自然审美观念在魏晋整体的自然观中发展,形成自己“重礼”与“无为”并存的特色,集中表现为创作自然的朴素田园诗。陶渊明朴素的田园诗是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发展脉络的源头,田园诗中的自然审美观念也延续到了今天。
参考文献
[1]管才君. 魏晋自然审美观念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李天道.魏晋嵇阮派美学之自然审美意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01):100-108.
[3]卫青青.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4]钟仕伦.王弼的“自然”说与魏晋自然审美观的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1(05):172-177.
[5]李希. 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
[6]王小燕. 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
[7]赵霞. 魏晋“自然观”与审美意识[D].云南师范大学,2007.
[8]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全集·附谢灵运集.[M].曹明纲,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张淑贞(1998.11—),女,瑶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广西大学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卢伟容(1998.08—),女,壮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广西大学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