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作家西德尼·希尔顿被洛杉矶时报称为“轰动一时的作家”,其作品多为最佳畅销书。本文通过姐妹情谊、反抗性恐怖以及社会平等三方面分析小说女主人公们的平权斗争行为,旨在揭示小说的女权主义思想,为希尔顿小说研究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世无定事;西德尼;希尔顿;女性主义
美国作家西德尼·希尔顿(Sidney Sheldon)是悬疑类小说大师,其笔下的多部小说如《裸面》等都是最佳畅销书。他生前写下18部小说,卖出15亿本,被称为“美国小说界的传奇”。他擅长利用伏笔,刻画细节。他的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符合“大众审美与同感”。《世无定事》(Nothing Lasts Forever)讲述了三个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女性的不同命运。佩姬心地善良,却遭人妒忌,卷入到一起遗产案中。凯特因继父强奸离家出走,努力奋斗,而男友因想要与一贵族女子结婚而将凯特杀害。霍尼出身显赫,却不讨家人的欢喜,因一起谋杀案被迫出走。希尔顿的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聪明有能力的女性,目前国内尚无对其小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本文旨在利用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世无定事》中的女性斗争,为研究希尔顿小说提供新思路。
一、姐妹情谊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重要概念,指“妇女联合起来的观念和实践,以及以妇女为中心的自我肯定和认同”。妇女们通过利用自身资源来联合其他人,共同反对男权社会下的男性控制。即便她们本身未遭到“直接的侵害”,但她们本身必须学会共同承担责任来反抗剥削。妇女们通过寻找积极支持的方式来改变相互的误解,争取理解并团结起来反抗压迫。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是妇女解放事业的一大条件,这对于黑人社区的女性尤为如此。
一位黑人女病人来到医院,满身瘀伤,不接受任何男医生的治疗,只向霍尼医生倾诉并接受她的治疗。病人受伤是遭受家暴所致,却无法离开自己的丈夫。她和孩子无处可去,更无处谋生。霍尼知道这一情况后,通过利用自己与院长的特殊关系为该病人找到一份工作,并鼓励她离开自己的丈夫。黑人社区的女性往往由于经济原因被“锁”到家里,即便遭受家暴也无退路。霍尼童年时不受父兄喜欢,饱受欺凌。她帮助这位病人,体现了姐妹情谊,是一种对男性控制的一种反抗。
二、性恐怖
性恐怖是“一个由男性的行为而让人恐怖的,通过性恐怖控制和统治女性的体系”。它主要包括性虐待、对妻子的不正当行为、对儿童的性滥用和性骚扰。女性往往表现出被动的气质,被物化或客体化。殴打妻女的人往往将她们视为自己的财产,性恐怖则是利用性的方式管束自己的“财产”。
小说中凯特年幼时被自己的继父多次强奸,遭受了性暴力。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妇女揭露性暴力绝非易事。她本人是黑人,在黑人社区揭露并反抗性恐怖则更为困难。她向母亲报告,却没有得到信任反而挨打。她离家出走,跑到了自己的婶婶家里。她的婶婶则充当了导师的角色,告诉她“可以成为任何人”。她有最好的成绩但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拒绝了她。她没有放弃,直到有一所大学最终接收她。她在医院不断接受来自同行、领导以及患者的性骚扰,被称为“黑娃娃”,“铁裤子”。不过她顶住了压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三、社会平等
男权制社会下,“男性拥有一切权力”,并在政治、经济等各大领域渗透。性别作为一种身份的特征,男性往往代表着权威。小说中,在医院里医生往往是男性,而女性是护士或助手。旧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次于男性,应主管家庭生活,权利应当受到限制。
小说中,三个女医生刚搬进宿舍里,便受到了搬家人员的歧视。他开口叫她们为护士,立即被纠正“我们是医生”。搬家人员表示惊讶,表示自己不会在女医生手里看病。患者们也处处质疑她们的能力。她们却用实践证明自己可以做得足够出色。当佩姬去换医生工作服時,发现只有男性换衣间,她决定去护士换衣间。但是当护士们称她为女护士时,她则走出换衣间,走进医生换衣间,等待男医生出去。这一情节表示了佩姬不为世俗已经被制度化的女性观念(服从)所限制,而是追求自己应有的权利,追求社会平等。
希尔顿的小说如《假如明天来临》与《世无定事》等多以女性为主人公,保留她们的女性特质。他的小说中的女权主义不能笼统地概括只包含一种女权主义理论,而往往是有交叉。它往往体现了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些核心原则,如平权与姐妹关系等。国内对希尔顿小说的女权主义研究较少,作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位天才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罗一邻:《天才小说家谢尔顿的“世无定事”》,《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63页。
[2]于清华:《姐妹情谊与设计的女权主义》,《设计理论》,2010年第9期,83页。
[3]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核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75页。
[4]卡罗尔·谢菲尔德:《性恐怖》,选自《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东方出版社,第60页。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432页。
[6]秦美珠,高雅珍:《女权主义社会平等观的困境与出路》,《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1页。
[7]崔明路:《女权主义批评的权力话语》,《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61页。
【关键词】世无定事;西德尼;希尔顿;女性主义
美国作家西德尼·希尔顿(Sidney Sheldon)是悬疑类小说大师,其笔下的多部小说如《裸面》等都是最佳畅销书。他生前写下18部小说,卖出15亿本,被称为“美国小说界的传奇”。他擅长利用伏笔,刻画细节。他的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符合“大众审美与同感”。《世无定事》(Nothing Lasts Forever)讲述了三个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女性的不同命运。佩姬心地善良,却遭人妒忌,卷入到一起遗产案中。凯特因继父强奸离家出走,努力奋斗,而男友因想要与一贵族女子结婚而将凯特杀害。霍尼出身显赫,却不讨家人的欢喜,因一起谋杀案被迫出走。希尔顿的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聪明有能力的女性,目前国内尚无对其小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本文旨在利用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世无定事》中的女性斗争,为研究希尔顿小说提供新思路。
一、姐妹情谊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重要概念,指“妇女联合起来的观念和实践,以及以妇女为中心的自我肯定和认同”。妇女们通过利用自身资源来联合其他人,共同反对男权社会下的男性控制。即便她们本身未遭到“直接的侵害”,但她们本身必须学会共同承担责任来反抗剥削。妇女们通过寻找积极支持的方式来改变相互的误解,争取理解并团结起来反抗压迫。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是妇女解放事业的一大条件,这对于黑人社区的女性尤为如此。
一位黑人女病人来到医院,满身瘀伤,不接受任何男医生的治疗,只向霍尼医生倾诉并接受她的治疗。病人受伤是遭受家暴所致,却无法离开自己的丈夫。她和孩子无处可去,更无处谋生。霍尼知道这一情况后,通过利用自己与院长的特殊关系为该病人找到一份工作,并鼓励她离开自己的丈夫。黑人社区的女性往往由于经济原因被“锁”到家里,即便遭受家暴也无退路。霍尼童年时不受父兄喜欢,饱受欺凌。她帮助这位病人,体现了姐妹情谊,是一种对男性控制的一种反抗。
二、性恐怖
性恐怖是“一个由男性的行为而让人恐怖的,通过性恐怖控制和统治女性的体系”。它主要包括性虐待、对妻子的不正当行为、对儿童的性滥用和性骚扰。女性往往表现出被动的气质,被物化或客体化。殴打妻女的人往往将她们视为自己的财产,性恐怖则是利用性的方式管束自己的“财产”。
小说中凯特年幼时被自己的继父多次强奸,遭受了性暴力。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妇女揭露性暴力绝非易事。她本人是黑人,在黑人社区揭露并反抗性恐怖则更为困难。她向母亲报告,却没有得到信任反而挨打。她离家出走,跑到了自己的婶婶家里。她的婶婶则充当了导师的角色,告诉她“可以成为任何人”。她有最好的成绩但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拒绝了她。她没有放弃,直到有一所大学最终接收她。她在医院不断接受来自同行、领导以及患者的性骚扰,被称为“黑娃娃”,“铁裤子”。不过她顶住了压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三、社会平等
男权制社会下,“男性拥有一切权力”,并在政治、经济等各大领域渗透。性别作为一种身份的特征,男性往往代表着权威。小说中,在医院里医生往往是男性,而女性是护士或助手。旧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次于男性,应主管家庭生活,权利应当受到限制。
小说中,三个女医生刚搬进宿舍里,便受到了搬家人员的歧视。他开口叫她们为护士,立即被纠正“我们是医生”。搬家人员表示惊讶,表示自己不会在女医生手里看病。患者们也处处质疑她们的能力。她们却用实践证明自己可以做得足够出色。当佩姬去换医生工作服時,发现只有男性换衣间,她决定去护士换衣间。但是当护士们称她为女护士时,她则走出换衣间,走进医生换衣间,等待男医生出去。这一情节表示了佩姬不为世俗已经被制度化的女性观念(服从)所限制,而是追求自己应有的权利,追求社会平等。
希尔顿的小说如《假如明天来临》与《世无定事》等多以女性为主人公,保留她们的女性特质。他的小说中的女权主义不能笼统地概括只包含一种女权主义理论,而往往是有交叉。它往往体现了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些核心原则,如平权与姐妹关系等。国内对希尔顿小说的女权主义研究较少,作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位天才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罗一邻:《天才小说家谢尔顿的“世无定事”》,《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63页。
[2]于清华:《姐妹情谊与设计的女权主义》,《设计理论》,2010年第9期,83页。
[3]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核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75页。
[4]卡罗尔·谢菲尔德:《性恐怖》,选自《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东方出版社,第60页。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432页。
[6]秦美珠,高雅珍:《女权主义社会平等观的困境与出路》,《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1页。
[7]崔明路:《女权主义批评的权力话语》,《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