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说《世无定事》中的女性斗争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作家西德尼·希尔顿被洛杉矶时报称为“轰动一时的作家”,其作品多为最佳畅销书。本文通过姐妹情谊、反抗性恐怖以及社会平等三方面分析小说女主人公们的平权斗争行为,旨在揭示小说的女权主义思想,为希尔顿小说研究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世无定事;西德尼;希尔顿;女性主义
  美国作家西德尼·希尔顿(Sidney Sheldon)是悬疑类小说大师,其笔下的多部小说如《裸面》等都是最佳畅销书。他生前写下18部小说,卖出15亿本,被称为“美国小说界的传奇”。他擅长利用伏笔,刻画细节。他的小说情节紧凑、扣人心弦,符合“大众审美与同感”。《世无定事》(Nothing Lasts Forever)讲述了三个在同一家医院工作女性的不同命运。佩姬心地善良,却遭人妒忌,卷入到一起遗产案中。凯特因继父强奸离家出走,努力奋斗,而男友因想要与一贵族女子结婚而将凯特杀害。霍尼出身显赫,却不讨家人的欢喜,因一起谋杀案被迫出走。希尔顿的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聪明有能力的女性,目前国内尚无对其小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本文旨在利用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世无定事》中的女性斗争,为研究希尔顿小说提供新思路。
  一、姐妹情谊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重要概念,指“妇女联合起来的观念和实践,以及以妇女为中心的自我肯定和认同”。妇女们通过利用自身资源来联合其他人,共同反对男权社会下的男性控制。即便她们本身未遭到“直接的侵害”,但她们本身必须学会共同承担责任来反抗剥削。妇女们通过寻找积极支持的方式来改变相互的误解,争取理解并团结起来反抗压迫。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是妇女解放事业的一大条件,这对于黑人社区的女性尤为如此。
  一位黑人女病人来到医院,满身瘀伤,不接受任何男医生的治疗,只向霍尼医生倾诉并接受她的治疗。病人受伤是遭受家暴所致,却无法离开自己的丈夫。她和孩子无处可去,更无处谋生。霍尼知道这一情况后,通过利用自己与院长的特殊关系为该病人找到一份工作,并鼓励她离开自己的丈夫。黑人社区的女性往往由于经济原因被“锁”到家里,即便遭受家暴也无退路。霍尼童年时不受父兄喜欢,饱受欺凌。她帮助这位病人,体现了姐妹情谊,是一种对男性控制的一种反抗。
  二、性恐怖
  性恐怖是“一个由男性的行为而让人恐怖的,通过性恐怖控制和统治女性的体系”。它主要包括性虐待、对妻子的不正当行为、对儿童的性滥用和性骚扰。女性往往表现出被动的气质,被物化或客体化。殴打妻女的人往往将她们视为自己的财产,性恐怖则是利用性的方式管束自己的“财产”。
  小说中凯特年幼时被自己的继父多次强奸,遭受了性暴力。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妇女揭露性暴力绝非易事。她本人是黑人,在黑人社区揭露并反抗性恐怖则更为困难。她向母亲报告,却没有得到信任反而挨打。她离家出走,跑到了自己的婶婶家里。她的婶婶则充当了导师的角色,告诉她“可以成为任何人”。她有最好的成绩但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拒绝了她。她没有放弃,直到有一所大学最终接收她。她在医院不断接受来自同行、领导以及患者的性骚扰,被称为“黑娃娃”,“铁裤子”。不过她顶住了压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三、社会平等
  男权制社会下,“男性拥有一切权力”,并在政治、经济等各大领域渗透。性别作为一种身份的特征,男性往往代表着权威。小说中,在医院里医生往往是男性,而女性是护士或助手。旧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次于男性,应主管家庭生活,权利应当受到限制。
  小说中,三个女医生刚搬进宿舍里,便受到了搬家人员的歧视。他开口叫她们为护士,立即被纠正“我们是医生”。搬家人员表示惊讶,表示自己不会在女医生手里看病。患者们也处处质疑她们的能力。她们却用实践证明自己可以做得足够出色。当佩姬去换医生工作服時,发现只有男性换衣间,她决定去护士换衣间。但是当护士们称她为女护士时,她则走出换衣间,走进医生换衣间,等待男医生出去。这一情节表示了佩姬不为世俗已经被制度化的女性观念(服从)所限制,而是追求自己应有的权利,追求社会平等。
  希尔顿的小说如《假如明天来临》与《世无定事》等多以女性为主人公,保留她们的女性特质。他的小说中的女权主义不能笼统地概括只包含一种女权主义理论,而往往是有交叉。它往往体现了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些核心原则,如平权与姐妹关系等。国内对希尔顿小说的女权主义研究较少,作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位天才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罗一邻:《天才小说家谢尔顿的“世无定事”》,《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63页。
  [2]于清华:《姐妹情谊与设计的女权主义》,《设计理论》,2010年第9期,83页。
  [3]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核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75页。
  [4]卡罗尔·谢菲尔德:《性恐怖》,选自《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东方出版社,第60页。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432页。
  [6]秦美珠,高雅珍:《女权主义社会平等观的困境与出路》,《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11页。
  [7]崔明路:《女权主义批评的权力话语》,《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61页。
其他文献
【摘要】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统战思想和理论的首创者、奠基人。毛泽东的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和结晶。在现阶段,加强对毛泽东的统战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当前我们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统战思想;形成过程;基本特征;启示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
期刊
【摘要】为了保障大学生不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国家和高校都设立了奖助学金,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帮助贫困学生有学上的同時,要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思想、心理、个人能力得到培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中磨砺自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资助育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加,为了能够让这些大学生不因为经济
期刊
【摘要】河南省淮阳县的泥塑统称为“泥泥狗”,它的造型独特,主要以黑色为底,在上面着以复杂的色彩,具有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泥泥狗”又称为“陵狗”或“灵狗”,传说适用于墓葬中用来守灵墓的一种灵物。现如今泥泥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灵物,它成为一个符号,代表了一种文化,是淮阳县的一大特色。泥泥狗成为民间的一种艺术,是淮阳县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物,更成为一种符号,延续了原始图腾文化,记载了史前人类生殖文
期刊
【摘要】世人皆知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散文家、哲学家,其对于文学和科学做出的贡献堪称伟大;然而培根性格中还有不为人知的卑劣的一面,从而为许多评论家而不耻。本文简要分析了培根的卑劣之处,并列举出部分形成的原因,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这个历史巨人。  【关键词】弗朗西斯培根;人物性格;历史巨人  一、引言  关于培根的负面评论历史并不少见,在与埃克塞斯伯爵的友情中忘恩负义,为求一官半职趋
期刊
塔,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汉文音译为“浮屠”或“窣堵波”,伴随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融,成为中国佛教与文化的象征。西夏与辽同时并存,均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它们在信奉儒学的同时,佛教均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以致境内塔寺林立。从形制上西夏和辽古塔都有:楼阁式、密檐式、組合式和花塔。  一、楼阁式塔是在中国传统的楼阁上增设塔刹,历史悠久,体型宏伟壮观,保存的数量也较多。特点是楼层
期刊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扩大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夯实党内基层民主。随着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二十七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也寄予了热切期望,为更好地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程,我们必须认清目前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理清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累经验,剖析不足,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方法和途径,确保党内基层民主得
期刊
《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近一百三十万字,涉及了法国拿破仑战争及其之后十余年的法国历史、社会、人文等方面。讲述了一个酷刑犯冉阿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认真劳动却收入极低,迫不得已偷了一块面包,被捕入狱,因为惦记姐姐和她的孩子们多次逃脱又多次被捕判刑,在监狱了生活了十九年后释放。出狱后受米里哀主教的善良与宽厚感化,改过自新。在沿海小城做黑玻璃生意发财致富,成为市长。在商马第被当作冉
期刊
【摘要】《雪国》是川端康成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它标志着川端康成的创作已经到了成熟阶段。《雪国》作品中细腻的抒情色彩以及它所体现的忧郁、伤感的“物哀”之美,历来被研究者所称道。《雪国》中处处透着的悲凉气息,既有着作者的生世之恸,又折射出日本文学的传统特点——“物哀”。本文主要从川端康成的“物哀”在《雪国》中的体现来进行探析,力求揭示《雪国》整体上呈现给人的忧郁、哀伤之感。  【关键词】川端康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崛起与“元叙事”终结的深刻理解,阐述了社会多元化正在取代普世化。中国社会正迎来一个更精彩和谐的时代的到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当代的中国崛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元叙事;一党制;多党合作;选贤任能;中国梦  看到这篇文章,有一种蓦然回首的感觉,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沉思了很久,后来发现:原
期刊
【摘要】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在漫长的佛教发展历程中,佛教造像艺术水平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改进就是佛像材质的使用。在承德外八庙中现存的佛像中有石质、木质、泥塑、金属、绘画等各种材质,从不同材质的佛像可以看出,材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造工艺和表现手法。  【关键词】佛教造像;材质;演变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