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言论—齐万物—齐物我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齐物论》围绕“齐”这一主题,从内涵来说可以分为“齐言论”、“齐万物”、“齐物我”三个递进的逻辑层次进行解读。“齐言论”是《齐物论》的切入点,主要针对诸子争鸣的时代背景提出,主张认识到言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摒除“成心”、万论齐一。“齐万物”从认识论与本体论两个方面探讨了“齐”的含义,并主张“休乎天钧”,以自然的眼光观照万物;“齐物我”则完全消除物我对立关系,以超然的视角看待物与我,最终在“吾丧我”与“物化”中达到“无物可齐”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齐言论 齐万物 齐物我
  《齐物论》历来被认为是解读庄子的重点,同时是争议的焦点:只就《齐物论》这一篇名来看,至少有“齐物—论”、“齐—物论”、“齐—物—论”三种解法,且各有所据,争执难下。但无论作何解读,“齐”的主题是始终不变的。《齐物论》在行文上汪洋博大、惝恍迷离,但又抽丝剥茧、层理昭晰,“齐”的观点贯穿始终:“齐言论”是第一个方面,以诸子争鸣具体的“言”为切入点;“齐万物”是第二个层次,这一部分的论述对象由具体的“言论”扩大到了“万物”;“齐物我”是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境界,完全超越了对立关系,达到了“无物可齐”的至境。
  一、齐言论
  “齐言论”是《齐物论》的切入点,也是理解庄子思想的起点。要想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内涵,我们不能不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庄子约生活于公元前369年到前286年,属于战国中期,正值百家争鸣的时代。礼崩乐坏之后,人们不满意当时的社会现状,极力寻求解决方案,但由于各家鲜明的阶层导向,他们难以提出一个周全稳妥的治乱之法,反而相互攻讦,造成恶性竞争——《齐物论》正是以此为契机提出的。但需要认识到的是,《齐物论》的重点并不在各思想学说的具体是非,而是对争论本身正当性的质疑,是凌驾于具体言论之上的哲学批判。
  (一)绝对的“言论”。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1]。在庄子看来,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过“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之分。“大知”广博、综合,“小知”侧重于细别、辨析;“大言”近似于激烈的雄辩,“小言”则略同乎琐碎的言谈。虽然它们各有论述优势,但这些在庄子眼中都失之偏颇,劳神苦思只是造成了“日以心斗”的混乱局面。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紧接着提出了“彼”与“我”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彼”与“我”是相辅相成、相并而生的,即“自我总是相对于外部世界而言,而外部世界的特定意义又对‘我’而呈现”[2]。这种相对性贯穿万事万物之中,是其本然状态的体现。诸子却认为有一个“真宰”能够将是非曲直划分出绝对的界限,并为此争执不下——这一切在庄子看来不过是“成心”在作祟。
  庄子为了加深对“成心”的批判而一再追问:“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他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正是这些小的成就与浮华虚词混淆视听,使人们对这绝对的“道”的存在深信不疑。因此,以儒墨两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耽于言论的是非而未能触及“道”的本质,反而是因小失大。
  (二)相对的“言论”。
  庄子运用“彼”“此”关系对言论的相对性进行了阐述。首先,“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的“彼”“我”可以作两层理解:广义地讲,“我”指自我,“彼”指一般意义上的外部世界;狭义地讲,“我”指自我所坚持的观点,“彼”则指他人持有的观点。这句话是说,“彼”与“我”的生成本来就是相对的,有了“我”才有了对“彼”的区分。由此可推知,言论中是非观点、彼我立场的形成也是相对的。
  其次,“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此则知之”。此处的“是”与前文的“我”都可视为“此”,“物”则意同言“彼”。前文已经提到“彼”与“此”生成的相对性,这段话则涉及“彼”“此”关系判定的相对性。在庄子看来,彼此是一种具有相对意义的现象:从自身角度看是“此”的,从他物角度看则为“彼”;同样,从他物角度被看作“此”的,从自身角度看则为“彼”——任何“彼”與“此”关系的判定都是相对的。
  最后,“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还认识到,不仅不同主体之间有“彼此”、“是非”之别,同一主体内本身也包含“彼此”、“是非”两种因素。在这种相对关系下,我们就不能对“言论”的“彼此”、“是非”妄下论断——这种说法已经对“彼此”关系有所超越,但并非最终答案。
  (三)以明视之,万论齐一。
  虽然我们已经对“言论”的相对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彼”“此”这一对概念的存在说明我们还是对“论”有所区分,有所区分就不能达到真正的“齐”的境界。因此,要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世间言论,最终做到“万论齐一”。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言论并不像风的吹动,发言的人议论纷纷,只不过他们所说的却得不出个定准。因此,这种对最终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的“有言”在庄子看来相当于“无言”,“有辩”相当于“无辩”,他们跟小鸟发出的叫声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如何跨越“言”的局限探索“道”的所在呢?庄子指出:“莫若以明。”
  “以明”的观点是对“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观点的超越,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解构,它要求消解各家各派的视域限制,扬弃片面的是非观,并拒绝执着于是非之辩;二是建构,联系庄子哲学中的“自然”立场可知,“以明”的“明”可视为本来意义上的观念形态,也就是说它要求我们用本然的眼光看待人们的言论。因为无论从语言层(语音)还是语义层(言说)来看,言论本身都是一种“区分”,随即才有了“彼此”、“是非”的分化形态。如果以合乎自然的方式考察“言论”,我们就能超越这种人为割裂的事实,使这些纷纷扰扰的“言论”回归“齐一”的状态。
  二、齐万物   在“齐言论”的基础上,庄子将“齐”由具体的“论”扩大、抽象到“万物”的层面,认为“万物”也可以等而齐之。这里的“万物”就认识论而言,指的是概念、逻辑,比如“可”与“不可”、“成”与“毁”——这种“齐”是理论情形下的推演;就本体论而言,它涉及具体事物间性质的比较——这种“齐”是超自然情形下的哲学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两种“齐”之间的界限无法沟通,事实上,无论是庄子的形象化推绎还是我们作的理性化分析,它们都相互贯穿、密不可分。并且共同要求超越经验情境对现实做出超越的理解,通过“以道观之”,最终达到“万物齐一”的超然境界。
  (一)绝对的“万物”。
  庄子在运用了几个对立性的概念对万物的“绝对性”进行阐述。
  一是“可”与“不可”的关系问题。“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也就是说,通过人为的划分,万物才有了界限,进而形成了类似“可就是可”、“不可就是不可”的绝对化概念。二是“成”与“毁”的关系问题。庄子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昭氏之鼓琴”、“师旷之枝策”、“惠子之据梧”,这些行为一般被认为是“成”的表现,反之则被认为是“亏”。在这种思维模式里,事物的“成”与“毁”被认为是确定的、绝对化的。以上两点是从认识论范畴论述的“万物”的差别与绝对化关系,三是从本体论层面展开形象化解读。“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这里的“秋毫”与“太山”涉及空间上的小大之别,“殇子”与“彭祖”则关乎时间上的长短之异。在常人看来,泰山要比鸟兽的细毛大,彭祖也绝对要比殇子长寿——这就是经验视域的体现。在经验世界里,事物间具有的关系是绝对的、确定的。
  庄子还用了一个有趣的寓言调侃这种现象。“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其实“名实未亏”,而猴子却执着于这其中的区别,想来众人对于“万物”绝对性的执着也似这般片面可笑了。
  (二)相对的“万物”。
  庄子从来不认为通过人为的区分就能把“万物”及其关系确定下来,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质疑:“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依据某个标准,这个“物”是“可”的,但换一个角度,它就变成了“不可”。这是因为“物固有所可”,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可的地方,所以汲汲于它们的某一方面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很容易打破对“可”与“不可”的片面的绝对性认知,完成它们的相对性建构。
  对于“成”与“毁”的问题,庄子讲道:“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意思是:万物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好比木料的加工造成了器物,对于木料来说是毁坏的,对于器物来说却是一种造成。因此,“万物”的“成”与“毁”都不是必然的、绝对的,我们需要以更开阔的眼光看待万物。
  小大之别亦是如此。当我们看到庄子说“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时,一定会认为这是“孟浪之言”。但当放弃经验逻辑重新思考时就会发现:“小”与“大”对事物的判定并不是绝对的。惠子曾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3]我们通常以泰山为大而以秋毫为小,但如果拿泰山与“大一”比,那大一就是“大”而泰山却变成了“小”;同样,拿秋毫与“小一”比,秋毫自然就变成了“大”而小一才是“小”。当我们突破经验视域思考这个问题时,一切便豁然开朗。
  (三)以道观之,万物齐一。
  虽然我们了解到“可与不可”、“成与毁”、“大与小”之间存在的相对性关系,但只有消除这种对万物的人为划分,才能达到“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的圣人境界。
  他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可理解为“用具体的手指说明具体的手指不是指的概念,不如用指的概念说明具体的手指不是指的概念;用具体的马说明具体的马不是马的概念,不如用马的概念说明具体的白马不是马的概念”[4]。即“用具体的事物说明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不如用概念说明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4]。如果我们将具体的事物及其概念抽象到“道”的角度,“道”便包含了这万事万物的一切,万事万物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从而具有了某种相通性。如果“以道观之”,那么万物都可以“齐一”。
  除此以外,庄子还多次提到“一”的概念:“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参万岁而一成纯”等。这些“一”的背后都存在一个“以道观之”的视角,蕴含着消解、超越概念内涵差异的立场。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也就是无意于追求万物的差别而以本然的眼光看待它们,超越片面的分化的认识而达到完全的智慧之境。
  三、齐物我
  假设我们已经做到了“齐言论”与“齐万物”,得到了对世界比较完整的认识,但无形中还有一个潜在的“我”在观照这一切。不仅“我”与“物”的划分还属于人为范畴,而且“我”所做的“齊”的努力仍旧是刻意的,所以仍不能达到真正自然的境界。所以,“物我对立”才是庄子力求超越的,“吾丧我”与“物化”的目的正在于“齐物我”。
  (一)绝对的“物我”
  《齐物论》以一个“吾丧我”的故事开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是庄子寓托的得道者,而他得道的标志就是“吾丧我”。也就是说“昔之隐机者”还没有摒除主观的“我”,仍旧处于“物我对立”的状态,“物我对立”代表的是一种绝对化的情形。这里的“吾”代表的是自然本色的自身,“我”则是带有“成心”的、偏执的主体。正是这个“我”横亘于“吾”与“道”之间,成为得道的阻碍。同时,“物我”的对立成为追求“齐”的最大障碍。   庄子还借此提到了“人籁”、“地籁”、“天籁”的概念:“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在此用声音作喻,实际指向的还是“物我”关系。因为“人籁”还是借助于乐器的,“地籁”需要外在风的吹动,乐器之于人,风之于大地,都是外部对象与发声主体的关系,也就象征着“物”与“我”的对立关系。正是因为存在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所以“人籁”与“地籁”还不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我”也不能消除与“物”的隔阂达到“齐”的境地。
  文章最后还写了一个庄周梦蝶的寓言:“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代表庄子摆脱了形体的桎梏、成心的束缚达到了“齐”的境界。在此之前,他说“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这种“分”就是指“物我对立”的状态。只有超越这种分别才能消除“我”的阻碍,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物化”境界。
  (二)至人无己,物我齐一。
  庄子通过南郭子綦之口明确提出“吾丧我”,并将其视之为得道之法。对此,吕惠卿解释道:“盖昔之隐几者,我之应物之时也,应物则我存。今之隐几者,我之遗物之时也,遗物则我丧。苟知我之所以自起,存与丧未始不在于我也。”[5]这段话论证了“应物”与“我存”、“遗物”与“我丧”的关系:因为“我”与“物”是相对而生的概念,“我”之“存”与“丧”是“物”之“应”与“遗”的客观前提,所以说“应物”就说明“我存”,“遗物”就说明“我丧”。只有超越了“物我对立”的樊篱,才算真正达到了“齐”之境。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是谓之“天籁”,这是庄子眼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天籁”的形成是“咸其自取”,并不需要外物的发动,一如真正的“齐”消除了“我”的外部观照,用自然的眼光消解了“物我对立”。
  对于“庄周梦蝶”,劳思光先生有这样一种解读:“梦中之‘我’可以化蝶,亦可以为鸟为鱼;醒觉中之‘我’可以为庄周,为某甲,为某乙;蝶与鱼、鸟,固非‘自我’;庄周、甲、乙,亦非‘自我’。此种种经验内容,皆属对象性之表象;形躯我为庄周,为甲、乙,为蝶,为鱼、鸟,皆是同一层之流转。”[6]劳思光认为,“庄周”与“蝶”不过是“我”之“对象性之表象”,是“经验视域”投射的结果。当庄周摆脱了“我”,就意味着他超越了“经验视域”带给他的影响,这时“物我”不再有分别,万物回归“齐”的自然状态,因此庄周物化为什么已经不关乎主旨了。
  (三)寓诸无境,无物可齐。
  庄子的本意在于超越“物我对立”达到“物我齐一”,这时“物”与“我”不再有分别,万物顺应自然的流变而和谐共存。从概念上说,当‘物’与‘我’均被超越,无‘我’又无‘物’,此时又何来‘齐物’之说呢?很顯然,“物”是伴随着相对意义上的“我”的出现而出现的,当超越了“我”,自然“物”随之消解。所以如果继续往下追究,最终就会达到“无物可齐”的境界。
  我们可以通过对一段话的解读切入“无物可齐”的观点。“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可以这样理解:“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智慧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如何才算是最高的境界?就在于他们认为根本就没有“物”,这是思想的最高处了,极尽了,此外没有更高的了”[7]。其次是他们认为已经有了物,但物还没有界限。再次是他们认为物已经有了界限,但还没有是非之分。之所以庄子认为“无物”是最高智慧,是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物我”分际,是纯乎自然一体的状态,也是“齐”的理想之境。
  除了智慧上的“至”外,《齐物论》还借助啮缺与王倪的对话描绘了“至人”的形象。“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至人是超越了经验性利害关系的人,自然万物的变化丝毫不能影响他。但是至人能做到“焚而不热”、“冱而不寒”、“振而不惊”,并不是因为他有神奇的本领,而是因为他消除了“我”的存在,他与自然万物之间再无分际,这种“未始有物”的至境使他能够顺应自然流变而不为利害所拘束、遨游于无穷的境域而不为死生所干扰。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庄子并不认为万物之间存在所谓的“绝对标准”:从浅层次来说,万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对的,视域的转换使它们无法被确切定义;从深层次来看,将“我”与“物”作分际,并用“我”观照万物本就是不明智的行为,庄子追求的是超越经验视域进而达到“物我齐一”甚至“无物可齐”的境界——这才应该是“齐”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2.
  [2]杨国荣.《齐物论》释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
  [3]冯友兰.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2.
  [4]陈怡.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1):30-31.
  [5]吕惠卿.汤君,集校.庄子义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
  [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7.
  [7]刘崧.“齐物—论”抑或“齐—物论”——《齐物论》主旨辨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5.
其他文献
摘 要: 理论课程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艺术类院校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习惯。“翻转课堂”的实践必须充分结合课程、学生、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翻转”。  关键词: 理论课程 翻转课堂 “传播学导论”  理论课程是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在公共
摘 要: 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方在家庭文化方面的差异,探究中西方家庭结构、家庭关系两方面的差异,并利用带有东西方多元文化差异的电影《喜宴》进一步进行形象的释例,指出东西方家庭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经济模式和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文化的不同影响产生的。  关键词: 中西家庭 文化差异 喜宴  家庭对于每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的家庭文化不仅是社会文明的反映还是国家文化的折射。中西方由于经济形态、
摘 要: 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秩序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亲情、乡情关系为依托建构起来的社会秩序。明清以来,契约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社会的乡土社会通过契约规范行为,为满足生活需要建构了一个“礼治”的社会秩序。作者在进行实地调研后,通过考证喻氏家族自乾隆以来的契约文书,从契约观念探讨荆竹坪传统村落的乡土社会秩序建构。  关键词: 乡土社会秩序 契约观念 荆竹坪 喻氏家族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
摘 要: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具备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青年大学生,我校探索实行“教授班主任”制度,聘任德才兼备的专家教授担任班主任,意图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双飞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摘 要: 近年来,儿童剧越来越受到校内外教育单位的青睐,这种艺术实践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面对学龄初期的儿童,在实际排练儿童剧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最棘手的问题当属“如何使学龄初期儿童有效记忆角色台词”这一问题,作者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摸索出几条解决策略。  关键词: 学龄初期儿童 儿童剧 记忆台词  戏剧在欧美国家历史悠久,他们的教育戏剧发展得相当成熟。在我国,教育戏剧虽已起步,但发展
摘 要: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诺丁斯提出了學会关心的全新教育模式,阐述了一系列的关怀理论。本文对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在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对教师责任进行重新解读,最后提出对教师责任重构的建议。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探讨教师责任,对关怀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诺丁斯 关怀教育理论 教师责任
摘 要: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为例,以“文化育人”为主线,强调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引领教育作用,提出具体的创新做法,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育人”的氛围和路径。 
摘 要: 随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推广,BIM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BIM技术的教学与应用当中。本文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40多所高校的BIM推广现状,研究其在推广中的阻碍,并通过分析问卷提出了BIM推广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BIM 高校推广 可行性研究  1.引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系统,是继CA
摘 要: 巩义地区作为北魏时期重要的文化区域,在尊崇佛法的盛期建立了巩义石窟寺。巩义石窟寺的雕塑风格与龙门石窟极为相似,但整体规模较龙门石窟相对较小,造像数量远不及龙门石窟,但艺术风格和题材较龙门石窟更复杂多样,艺术精品也不在少数,艺术价值颇高。本文的核心重点放在追溯其佛教传播和发展演变的脉络上,结合与同时期的相对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的龙门石窟进行了对比梳理。从巩义石窟寺这一时期雕刻艺术探讨当时人
摘 要: 近20年作为体制形态的词学教育,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以课程讲稿、词学教材等形式出现。从上海交大“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百强高校”网络考查可以看出,苏轼和辛弃疾受到青睐,李清照却未见专设词学课程。北京大学将“唐宋诗词名篇赏析”上升到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吉林大学的词学专业教育最突出,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中兴大学的词学通识教育更有影响。港澳台高校词学课程注重作品和创作,大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