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是履历优秀的人,团队不一定所向披靡,有棘手的怪杰和可爱的傻瓜,反而能增强团队的多样性和高能量,以及相互吸引的组织氛围。
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事实: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同事的“能力”比“亲和力”重要,但研究结论却表明,员工与自己喜爱的同事一起工作时更有活力,也更有效率。这种情景下,有两种人。在团队中就有特别的价值,一种凸显团队的牛逼程度,一种广而告之这个团队接地气、很和谐。国外一项研究把他们分别称之为“怪杰”和“可爱的傻瓜”。
典型的工业企业是依靠“契约”方式来建立联系。契约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责权清楚并且界限分明:先分清楚哪些责任是你的,哪些责任是我的,你我之间才可能有效地合作。
但是,在一个创新型团队的工作方式中,由于并不构成“上一道工序,下一道工序”的严密组织流程,因而契约的作用不那么明显,相反,由于一群人聚在一起需要争议,甚至激烈争议,情感的作用开始明显加大。那么,“怪杰”和“傻瓜”的角色重要性在哪儿?“怪杰”还需要什么装备
一个团队中,“怪才”——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一旦缺少了他们,不仅团队缺乏创造的火花,而且整个团队看起来死气沉沉,甚至可能沦落为一群毫无创造力的庸才团队。
创造型团队的管理,犹如手捧一盆仙人掌,既美丽叉刺手:美丽是因其充满令人惊异的智慧,刺手常常是因为他们表现出不驯服的个性。一些团队管理者常常期待着这样的场景:既贡献智慧又驯服听话。可他们的期望常常落了空,因为在“贡献智慧”和“驯服听话”之间,横亘着一条跳不过去的鸿沟,那就是个体的个性。一般来说,创造力越是独特。个性就越强烈或越鲜明,反之,驯服听话的绵羊式的人,多半不具备与众不同的创造力。我们一旦认识到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是一种技能,与人为善将成为优秀合作团队的宝贵资产。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创新型人才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个性怪癖往往令人讨厌!其实,我们所讨厌的并非技术或技能,而是创新性人才对于他人的态度。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信任,总是通过对他人有所贡献表现出来,换言之,信任对于他人而言,总是表现为“我需要你”之类的语言。
更进一步地说,只有当“我需要你”不断加强。情感才会变得越来越深厚;反之,假如表现为“我不需要你”,那么,情感就会不断淡化以至于最终消失。事实上,依靠情感而非契约建立起的合作团队,总是表现为“与人为善”的特征。
一般来说,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不”,第二种是“……可是”,第三种是“……还有”。最后一种,才意味着你学会了与人为善这项技能。
第一种“……不”,代表的是不假思索的否定,它用符号表示就是“-1”。通常来说,否定他人的结果,往往是引发争论甚至激烈冲突。这种情况通常是发生在偏执的科学工作者,或有严重性格缺陷的人身上。事实上,一些人之所以看起来缺乏合作精神,其实问题并非是出在知识上而是出在了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一些人以为质疑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其实“质疑”也是有技巧的,因为你质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同时质疑或否定了人(包括他人的人格、人品等)。
第二种“……可是”,通常代表的是先肯定你,之后再否定你,它用符号表示就是“-1+1”。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前面听到了多少动听的赞许之词,只要一听到“可是”,就知道了后面的话多半是否定自己的。这种一冷一热的反差,不仅不利于沟通与合作,反而是在变相地否定他人的智慧。其实,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吸收他人的智慧,假如不是这样。那么团队合作就变得毫无意义。至少,你需要从他人的质疑声中,听出他人闪光的智慧,而这通常并不是以“可是”这样的语气表达出来的。
第三种是“……除此之外,还有……”。它代表首先是肯定他人并且生出了新智慧。它用符号表示就是“+1+1”。前一个“+1”代表的是赞同或赞美他人,后一个“+1”代表的是受到他人启发而新生出的智慧。一般而言,当你说出“还有”时,通常是眼睛中放射着光芒,意思是“我怎么没想到?除此之外,还应该或还有……这样”等。只有这样才代表你真正理解了合作或团队合作的意义:没有了他人的智慧,你的新智慧也不会诞生。
因此,当“怪才”不懂合作、令人生厌时,你尝试着问问自己:你是否会说“……除此之外,还有……”它才代表你贡献了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容易引发冲突、粗暴地否定他人。
之前,我们很少会把对待他人的“态度”看作一种技能,可是,由于隐性知识被发现,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隐性知识作用要大于显性知识,即“与人沟通”能力要大于技术本身。
“傻瓜”为什么可爱
高手云集的合作团队,有点像滚珠轴承:轴承体是团队,个体就是滚珠。而滚珠与滚珠之间可以自由通畅滚动,不仅依赖于个体的自由空间,还需要一种润滑剂,就是看似无能的可爱傻瓜。有时候,“难得糊涂”就是最大的智慧。如同机器运转需要润滑剂一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加润滑剂,而可爱的傻瓜就是团队的润滑剂。
我们借用汉迪“三叶草组织”说法,合作团队并非垂直的两片叶子,而是圆形的三片叶子:第一片叶子,目标明确且包容他人的管理者,譬如西游记中的唐僧;第二片叶子,极具创新精神的怪才,譬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第三片叶子,看似无能的“可爱的傻瓜”,譬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那么,为什么第三片叶子——看似无能的“可爱的傻瓜”——在团队中变得必不可少呢?
回到最初的话题,亲和力才是创造力的基础。那么,什么是亲和力?所谓亲和力并非组织的制度规章,而是人与人相处时散发出的某种味道,它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未必能够清晰地描述它,但我们却能时刻感受到它。事实上,组织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组织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其中,人是组织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组织氛围,是由人与人之间互动形成的。 通俗地说,同事之间的关系,才代表着组织气氛或氛围。首先,同事之间是平等的,才有可能形成或达成某种默契,否则就会演变成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其次,同事之间很难划清责任,情感才会超越责任而凸显出来,否则,责任一旦清晰反而会因“自扫门前雪”,而留下大片的责任空白区域无法弥补;第三,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而非上级的鼓励,才是最好的鼓励,并且会形成某种恰当的良性的组织氛围。
其实,就企业组织整体而言,大部分组织的规章制度,都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可是,我们依旧能够在近似或相同的规章制度下,区分出“好公司”和“坏公司”。那么,我们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所依赖的就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所散发出来的组织气息。譬如,一个知识工作者的跳槽,未必像我们假想的那样从低薪酬跳向高薪酬,相反,他跳槽的那家新公司的薪酬,可能还不及早先的旧公司,而他之所以从高薪酬跳向低薪酬,原因就是:新公司的组织气氛或氛围吸引了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可爱的傻瓜”具有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任何一个组织团队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有点像傻傻呆呆的猪八戒,不计较、不浮躁、不生气……看似无能,但总有同事喜欢找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因为他们理解和包容他人,相信帮助同事就是帮助自己。他们具有超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获得“难得糊涂”或“可爱傻瓜”称号。之前,无论在管理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并不会把他们看成团队中的人才,甚至认为他们是多余的人。然而,一旦离开了他们,人际关系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看似无能“可爱的傻瓜”扮演了无可替代的润滑剂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可爱的傻瓜”既有个人性格因素,也是团队长期磨合的结果。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会意的微笑等,构成了个体之间究竟是亲密无间,还是相互疏远甚至充满敌意?就如同“激情”也是可以传染的一样,组织氛围的作用,就是将一种良性的情绪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并且成为组织团队中一种极具粘性的凝聚力。在这里,我使用的词语是“感受到”,而不是知道或看到,因为那是一种无形的气氛或氛围,有些类似中国功夫中的“气场”,它通常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作为一种可以感受到的组织氛围而存在。
最后,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唐僧、孙悟空以及猪八戒这三类人,一个都不能少——目标制定者是唐僧,创新者非怪才孙悟空莫属,傻傻呆呆猪八戒维系着团队的微妙平衡——假如你的团队运行不畅出了问题,那么,你仔细检查—下:你的团队里,究竟少了谁?
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事实: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同事的“能力”比“亲和力”重要,但研究结论却表明,员工与自己喜爱的同事一起工作时更有活力,也更有效率。这种情景下,有两种人。在团队中就有特别的价值,一种凸显团队的牛逼程度,一种广而告之这个团队接地气、很和谐。国外一项研究把他们分别称之为“怪杰”和“可爱的傻瓜”。
典型的工业企业是依靠“契约”方式来建立联系。契约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责权清楚并且界限分明:先分清楚哪些责任是你的,哪些责任是我的,你我之间才可能有效地合作。
但是,在一个创新型团队的工作方式中,由于并不构成“上一道工序,下一道工序”的严密组织流程,因而契约的作用不那么明显,相反,由于一群人聚在一起需要争议,甚至激烈争议,情感的作用开始明显加大。那么,“怪杰”和“傻瓜”的角色重要性在哪儿?“怪杰”还需要什么装备
一个团队中,“怪才”——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一旦缺少了他们,不仅团队缺乏创造的火花,而且整个团队看起来死气沉沉,甚至可能沦落为一群毫无创造力的庸才团队。
创造型团队的管理,犹如手捧一盆仙人掌,既美丽叉刺手:美丽是因其充满令人惊异的智慧,刺手常常是因为他们表现出不驯服的个性。一些团队管理者常常期待着这样的场景:既贡献智慧又驯服听话。可他们的期望常常落了空,因为在“贡献智慧”和“驯服听话”之间,横亘着一条跳不过去的鸿沟,那就是个体的个性。一般来说,创造力越是独特。个性就越强烈或越鲜明,反之,驯服听话的绵羊式的人,多半不具备与众不同的创造力。我们一旦认识到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是一种技能,与人为善将成为优秀合作团队的宝贵资产。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创新型人才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个性怪癖往往令人讨厌!其实,我们所讨厌的并非技术或技能,而是创新性人才对于他人的态度。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信任,总是通过对他人有所贡献表现出来,换言之,信任对于他人而言,总是表现为“我需要你”之类的语言。
更进一步地说,只有当“我需要你”不断加强。情感才会变得越来越深厚;反之,假如表现为“我不需要你”,那么,情感就会不断淡化以至于最终消失。事实上,依靠情感而非契约建立起的合作团队,总是表现为“与人为善”的特征。
一般来说,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不”,第二种是“……可是”,第三种是“……还有”。最后一种,才意味着你学会了与人为善这项技能。
第一种“……不”,代表的是不假思索的否定,它用符号表示就是“-1”。通常来说,否定他人的结果,往往是引发争论甚至激烈冲突。这种情况通常是发生在偏执的科学工作者,或有严重性格缺陷的人身上。事实上,一些人之所以看起来缺乏合作精神,其实问题并非是出在知识上而是出在了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一些人以为质疑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其实“质疑”也是有技巧的,因为你质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同时质疑或否定了人(包括他人的人格、人品等)。
第二种“……可是”,通常代表的是先肯定你,之后再否定你,它用符号表示就是“-1+1”。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前面听到了多少动听的赞许之词,只要一听到“可是”,就知道了后面的话多半是否定自己的。这种一冷一热的反差,不仅不利于沟通与合作,反而是在变相地否定他人的智慧。其实,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吸收他人的智慧,假如不是这样。那么团队合作就变得毫无意义。至少,你需要从他人的质疑声中,听出他人闪光的智慧,而这通常并不是以“可是”这样的语气表达出来的。
第三种是“……除此之外,还有……”。它代表首先是肯定他人并且生出了新智慧。它用符号表示就是“+1+1”。前一个“+1”代表的是赞同或赞美他人,后一个“+1”代表的是受到他人启发而新生出的智慧。一般而言,当你说出“还有”时,通常是眼睛中放射着光芒,意思是“我怎么没想到?除此之外,还应该或还有……这样”等。只有这样才代表你真正理解了合作或团队合作的意义:没有了他人的智慧,你的新智慧也不会诞生。
因此,当“怪才”不懂合作、令人生厌时,你尝试着问问自己:你是否会说“……除此之外,还有……”它才代表你贡献了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容易引发冲突、粗暴地否定他人。
之前,我们很少会把对待他人的“态度”看作一种技能,可是,由于隐性知识被发现,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隐性知识作用要大于显性知识,即“与人沟通”能力要大于技术本身。
“傻瓜”为什么可爱
高手云集的合作团队,有点像滚珠轴承:轴承体是团队,个体就是滚珠。而滚珠与滚珠之间可以自由通畅滚动,不仅依赖于个体的自由空间,还需要一种润滑剂,就是看似无能的可爱傻瓜。有时候,“难得糊涂”就是最大的智慧。如同机器运转需要润滑剂一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加润滑剂,而可爱的傻瓜就是团队的润滑剂。
我们借用汉迪“三叶草组织”说法,合作团队并非垂直的两片叶子,而是圆形的三片叶子:第一片叶子,目标明确且包容他人的管理者,譬如西游记中的唐僧;第二片叶子,极具创新精神的怪才,譬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第三片叶子,看似无能的“可爱的傻瓜”,譬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那么,为什么第三片叶子——看似无能的“可爱的傻瓜”——在团队中变得必不可少呢?
回到最初的话题,亲和力才是创造力的基础。那么,什么是亲和力?所谓亲和力并非组织的制度规章,而是人与人相处时散发出的某种味道,它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未必能够清晰地描述它,但我们却能时刻感受到它。事实上,组织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组织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这其中,人是组织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组织氛围,是由人与人之间互动形成的。 通俗地说,同事之间的关系,才代表着组织气氛或氛围。首先,同事之间是平等的,才有可能形成或达成某种默契,否则就会演变成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其次,同事之间很难划清责任,情感才会超越责任而凸显出来,否则,责任一旦清晰反而会因“自扫门前雪”,而留下大片的责任空白区域无法弥补;第三,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而非上级的鼓励,才是最好的鼓励,并且会形成某种恰当的良性的组织氛围。
其实,就企业组织整体而言,大部分组织的规章制度,都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可是,我们依旧能够在近似或相同的规章制度下,区分出“好公司”和“坏公司”。那么,我们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所依赖的就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所散发出来的组织气息。譬如,一个知识工作者的跳槽,未必像我们假想的那样从低薪酬跳向高薪酬,相反,他跳槽的那家新公司的薪酬,可能还不及早先的旧公司,而他之所以从高薪酬跳向低薪酬,原因就是:新公司的组织气氛或氛围吸引了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可爱的傻瓜”具有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任何一个组织团队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有点像傻傻呆呆的猪八戒,不计较、不浮躁、不生气……看似无能,但总有同事喜欢找他们聊聊天说说话。因为他们理解和包容他人,相信帮助同事就是帮助自己。他们具有超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获得“难得糊涂”或“可爱傻瓜”称号。之前,无论在管理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中,并不会把他们看成团队中的人才,甚至认为他们是多余的人。然而,一旦离开了他们,人际关系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看似无能“可爱的傻瓜”扮演了无可替代的润滑剂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可爱的傻瓜”既有个人性格因素,也是团队长期磨合的结果。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会意的微笑等,构成了个体之间究竟是亲密无间,还是相互疏远甚至充满敌意?就如同“激情”也是可以传染的一样,组织氛围的作用,就是将一种良性的情绪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并且成为组织团队中一种极具粘性的凝聚力。在这里,我使用的词语是“感受到”,而不是知道或看到,因为那是一种无形的气氛或氛围,有些类似中国功夫中的“气场”,它通常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作为一种可以感受到的组织氛围而存在。
最后,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唐僧、孙悟空以及猪八戒这三类人,一个都不能少——目标制定者是唐僧,创新者非怪才孙悟空莫属,傻傻呆呆猪八戒维系着团队的微妙平衡——假如你的团队运行不畅出了问题,那么,你仔细检查—下:你的团队里,究竟少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