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抓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产生成长焦虑的症状及原因
(一)因自卑心理严重而产生
一些学生因自身条件如身材较矮、相貌平平而产生自卑感。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沉默不语。而另“类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卑,进而出现自暴自弃。此外,还有一类学生是因为家庭问题,如单亲家庭、父母不和、经济困难等等。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以及失眠、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而直到这时,许多家长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常对自己子女缺乏全面了解,教育往往只注重学习而轻视思想品德。此外,教育方法往往欠妥,要么唠唠叨叨抓不住重点,要么施之于棍棒拳脚。甚至有一些家长自己经常赌博,甚至胡作非为,而对子女要求苛刻,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家长缺乏基本的信任,焦虑心理愈演愈烈。
(二)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生理与现实矛盾
随着初中学生不断成长,他们的生理功能不断发育成熟。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变化感到烦恼,例如:性器官的发育、性意识的形成,而学校、家长及社会又没有真正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时至今日,我们对学生的性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需要太多的知识而又得不到正常有效的解决,在日常行为中就表现为焦虑、苦闷。他们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渴望独立解决问题,渴望尊重和理解,然而现实往往使他们感到无奈。无论我们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太相信学生,都害怕学生出问题。无形中加强了对学生的管束,甚至不惜一切手段,确保“安宁”。
(三)对人恐怖症也是青春期焦虑的心理疾病
其具体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日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
二、怎样克服成长中的焦虑心理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
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解决。针对他们的自卑心理,我们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伟人如:拿破仑、爱因斯坦、邓小平等事迹,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条件并不是决定成才的关键,身材相貌没有优劣之分。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是决定于他的身高美丑,而是决定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对这类学生要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们。如我班丁某长期性格孤僻,对学习非常厌烦,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很好地遵守。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状况,指出学生应该学习好,积极向上,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同学都非常关心你,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你的。开始,他默不做声,一味地低着头,我还是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大胆说。他见老师理解了他,竟泣不成声地和我说出了心里话:“因为父母离异后,自己没有得到一点家庭温暖,平时各方面不如别人,感到抬不起头。这次作业没有完成是因为没钱买学习用品……”此时,我心里很不平静,谈话结束后,我立即给他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并在班会上号召大家为丁某献上一份爱心。丁某含着感激的泪花向大家表示了今后的决心。由于我正确地引导。情感感化,他消除了心理的压力,克服了存在的毛病,现在该生变得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迅速上来了。
(二)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就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由于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所学的知识,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差异,共同点多,极易沟通。我常常在班会上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朋友、互帮互学和谈心活动,特别是对那些有点小矛盾的学生更应关心和帮助。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以及家长改变传统观念,家校结合,早期给予孩子健康的性教育等,这些对初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多走访、与家长沟通、共同担起育人的责任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又一关键所在。有些学生与家里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对这样的学生,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找出原因。然后教给他们一些沟通的方法。比如主动向家长如实地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说话时,要注意宦己的身份、态度、表情、口气等。大部分学生说,这样做,他们的父母比以前对他关心些了,对他的学习也重视些了。如我班学生徐某某的父亲,对孩子的管教简单粗暴,孩子有一点错误非打即骂,使这个学生胆小如鼠、常常焦虑不安。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与家长沟通,指出粗暴教育的做法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家长与老师形成共识,收到了好的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让老师的真心诚意、热情关怀恰似阵阵春风,吹进学生的心坎,让心田之花盎然绽放。
一、产生成长焦虑的症状及原因
(一)因自卑心理严重而产生
一些学生因自身条件如身材较矮、相貌平平而产生自卑感。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沉默不语。而另“类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卑,进而出现自暴自弃。此外,还有一类学生是因为家庭问题,如单亲家庭、父母不和、经济困难等等。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以及失眠、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而直到这时,许多家长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常对自己子女缺乏全面了解,教育往往只注重学习而轻视思想品德。此外,教育方法往往欠妥,要么唠唠叨叨抓不住重点,要么施之于棍棒拳脚。甚至有一些家长自己经常赌博,甚至胡作非为,而对子女要求苛刻,久而久之使学生对家长缺乏基本的信任,焦虑心理愈演愈烈。
(二)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生理与现实矛盾
随着初中学生不断成长,他们的生理功能不断发育成熟。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变化感到烦恼,例如:性器官的发育、性意识的形成,而学校、家长及社会又没有真正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时至今日,我们对学生的性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需要太多的知识而又得不到正常有效的解决,在日常行为中就表现为焦虑、苦闷。他们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渴望独立解决问题,渴望尊重和理解,然而现实往往使他们感到无奈。无论我们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太相信学生,都害怕学生出问题。无形中加强了对学生的管束,甚至不惜一切手段,确保“安宁”。
(三)对人恐怖症也是青春期焦虑的心理疾病
其具体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日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
二、怎样克服成长中的焦虑心理
(一)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
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解决。针对他们的自卑心理,我们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伟人如:拿破仑、爱因斯坦、邓小平等事迹,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条件并不是决定成才的关键,身材相貌没有优劣之分。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是决定于他的身高美丑,而是决定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对这类学生要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们。如我班丁某长期性格孤僻,对学习非常厌烦,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很好地遵守。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状况,指出学生应该学习好,积极向上,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同学都非常关心你,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你的。开始,他默不做声,一味地低着头,我还是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大胆说。他见老师理解了他,竟泣不成声地和我说出了心里话:“因为父母离异后,自己没有得到一点家庭温暖,平时各方面不如别人,感到抬不起头。这次作业没有完成是因为没钱买学习用品……”此时,我心里很不平静,谈话结束后,我立即给他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并在班会上号召大家为丁某献上一份爱心。丁某含着感激的泪花向大家表示了今后的决心。由于我正确地引导。情感感化,他消除了心理的压力,克服了存在的毛病,现在该生变得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迅速上来了。
(二)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就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由于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所学的知识,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差异,共同点多,极易沟通。我常常在班会上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朋友、互帮互学和谈心活动,特别是对那些有点小矛盾的学生更应关心和帮助。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以及家长改变传统观念,家校结合,早期给予孩子健康的性教育等,这些对初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多走访、与家长沟通、共同担起育人的责任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又一关键所在。有些学生与家里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对这样的学生,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找出原因。然后教给他们一些沟通的方法。比如主动向家长如实地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说话时,要注意宦己的身份、态度、表情、口气等。大部分学生说,这样做,他们的父母比以前对他关心些了,对他的学习也重视些了。如我班学生徐某某的父亲,对孩子的管教简单粗暴,孩子有一点错误非打即骂,使这个学生胆小如鼠、常常焦虑不安。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与家长沟通,指出粗暴教育的做法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家长与老师形成共识,收到了好的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让老师的真心诚意、热情关怀恰似阵阵春风,吹进学生的心坎,让心田之花盎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