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有效教学策略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42-2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本文就如何采用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些探讨。
一、课堂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
1.准备优质教学环境
信息学科的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流畅及计算机无故障等。信息老师课前对计算机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万一出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是一个信息老师的基本技能。软件环境主要是教师机上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软件和有关的应用软件。另外学生机上要安装还原保护卡,设置每天自动清理,禁用USB、QQ、网络游戏及与教学无关的网站,确保优质的教学环境。
2.抓好课堂常规管理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必须从初一就抓好常规管理,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对于初一年级的新生,我们把握好上机前的一节课。这节课一是要让学生从科学道理和管理需要两个角度来学习《学生机房管理规则》、《学生上机细则》等各种规章制度,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二是要畅谈信息技术发展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最后,还要讲清本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上机过程中,教师只要坚持按要求和规章制度办事,就为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视集体研讨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信息教师带课的特点是节数多,但备课次数较少,下功夫备好一节课就可保证上好多堂高质量的课,因此集体备课尤为重要。当然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创新,根据学情分析教材,选择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在每节课前围绕三维目标写好教学设计,收集上课涉及到的相关素材,做好教学课件,准备学生的上机练习和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意识和技能。
二、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
1.情境引路,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我们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用“光影魔术手”处理图片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几张精美的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被美图所吸引,随后再展示几张偏色、太暗、歪斜、主体不突出的图片,通过对比,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都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处理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时教师导入本节课基础任务,下发学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处理图片,基础好的同学探究图片的个性化处理,增加相框,制作贺卡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效果也很好。
2.自主探究,培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我们从初一就根据学生基础,强弱搭配组成探究学习小组。学生的能力有差异,老师在准备导学案时,要把课堂上的知识点以基础任务和拓展任务的方式呈现,上课伊始让学生先看导学案,完成基础学习任务,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再探究拓展任务。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探究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探究结束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方法和问题。学生代表表述不完整的地方可以让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并将一些学生漏掉的知识点进行完善与补充,使学生学有所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探究的习惯。
3.协作学习,提升能力
协作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由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相互合作,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获取网上信息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创作“网上家乡”电子文稿。小组角色分工:①内容版式策划;②资料检索与保存;③电子文稿制作;④演示解说。通过协作,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沟通,达成较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出色的文稿。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教师在协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小组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要及时捕捉。在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和启发,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教师在协作学习中要及时解惑和鼓励。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排除障碍。特别是一些接受慢的学生,在探究受挫后心灰意懒,从而放弃问题探究,这时教师要鼓励并配“小老师”给予辅导,让这些学生重新获得协作学习的能力。
4.赏识教育,培育自信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下转第6页)
激活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张凌英
(海门市海南中学,江苏 海门226100)
摘要:复习是梳理、整合、归纳、巩固、升华已学知识的重要措施。要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要激活复习课,而要激活复习课,教师必须在策略上多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完善知识网络;巧用学生错误资源,在纠错中去伪存真;利用比较,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交流互动;巧用错误资源;利用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43-2复习课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学过的知识点,如果老师再琐碎地重复,很多学生当然提不起兴趣,听课自然也就索然寡味。如何激活初中物理复习课,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多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完善知识网络
在复习过程中要摒弃以前的教师讲方法步骤和注意点,学生听的老路子,而应以大问题的方式列出重点,小问题增加思考性,同时兼顾物理学科重实践操作这一特色,在交流合作中补充完善,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加成就感。而且应建立整体框架知识的认识,建立知识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有梳理的过程和经历的体验。
复习教学片段一:
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对测焦距的方法复习,
师:对测焦距你有哪些方法?具体如何操作的?
生:平行光测焦距。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找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此光斑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师:若光斑并非最小,测得的焦距准确吗?
生:不准确,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利用成等大像时,焦距为物距的一半。
师:如何操作呢?怎样最快测出焦距?
在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后最终得出:由于物距和像距相等,可以让烛焰和光屏缓慢等距远离凸透镜,直至屏上出现清晰等大的像。
(物理是操作性强的学科,很多时候学生知道理论但并不一定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教师适当引导,必要时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讨论,优化方案,这样才能在能力上真正有所提高)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示: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
生:焦点。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物体离透镜足够远,像与透镜间距离近似等于透镜焦距。
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同时学生在交流讨论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排除困难与障碍,丰富认识与体验,提升思维的层次。在交互反馈中,个别学生资源对全班有价值,启发全班同学思考和体验。个体个性化的体悟和创造性见解,得以提炼和提升。原来模糊的表述不清的问题逐渐清晰。教师要彻底改变替代学生思维,让不同学生生成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思维浅表和定势问题。
二、巧用学生错误资源,在纠错中去伪存真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提高反思能力。在教学中倡导争论,争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深化,从而发现真理,解决疑难问题。
复习教学片段二:
(2010苏州中考26题)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
很多同学在第三问的解答中的错解是:F=f=100J/4m=25N
为了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我与他们一起讨论错在什么地方。
在讨论中有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老师,物体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吗?所以推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吗?所以大小相等啊。
为了让他们认识清楚,我首先引导学生受力分析,把重力和支持力让学生标出来,然后问斜面上物体在这两个力作用下能否处于平衡状态?
在认识到这两个力是非平衡力,让物体有下滑的趋势的基础上,再分析推力和摩擦力是否相等。
接着我又问: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生回顾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基础上,学生恍然大悟:除了匀速直线运动,还有物体是在水平地面上。
在分析错误原因中,学生主动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完善了知识体系。接着继续点拨,从力的角度行不通,能否从能的角度思考呢。
结果一致得出了正确解法:W总=W有用 W额外=100N×4m 100J=500J
W总=F×S500J=F×10mF=50N
在教学中正视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足够的辨错时间,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出错、辨错、纠错、议错互动学习中自由地想,大胆地说,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明白错在哪?可以有效避免同一问题讲过后还一错再错。
三、利用比较,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物理中,一些类似的概念,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复习时,可舞。”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让学生在赏识中成为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开拓型人才。
5.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一堂好课的结尾也很关键。一要梳理本节所学知识,进一步明确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二要布置富有意义和延伸性的课后任务,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并能在生活中得到实践应用。
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时,采用“思维导图”软件,将学习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小组讨论后教师展示“思维导图”软件生成的图片进行总结。老师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回家安装杀毒软件。这样学生将课内学习的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实践。
三、课堂教学实施后的策略
1.及时教后反思,不断改进再实施
及时的教后反思既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一堂课上下来,得失成败,老师心里最清楚,教师要及时反思改进。信息老师都是教平行班的,改进后可在另外班级实施,日积月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此外学生课堂上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记录积累,这既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2.完善教学资源,建立学科网站
教案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教师都应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必要的分析,重新完善教学设计,对各自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后发布到学科网站上,这既可以给以后上课的老师提供参考,也可以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材料和探究平台。
总之,教学策略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相应的教学策略,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否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是衡量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将在课改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概括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课堂教学策略的掌握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Bruce Campbell坎贝尔.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42-2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本文就如何采用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些探讨。
一、课堂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
1.准备优质教学环境
信息学科的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流畅及计算机无故障等。信息老师课前对计算机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万一出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是一个信息老师的基本技能。软件环境主要是教师机上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软件和有关的应用软件。另外学生机上要安装还原保护卡,设置每天自动清理,禁用USB、QQ、网络游戏及与教学无关的网站,确保优质的教学环境。
2.抓好课堂常规管理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必须从初一就抓好常规管理,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对于初一年级的新生,我们把握好上机前的一节课。这节课一是要让学生从科学道理和管理需要两个角度来学习《学生机房管理规则》、《学生上机细则》等各种规章制度,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二是要畅谈信息技术发展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最后,还要讲清本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上机过程中,教师只要坚持按要求和规章制度办事,就为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重视集体研讨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信息教师带课的特点是节数多,但备课次数较少,下功夫备好一节课就可保证上好多堂高质量的课,因此集体备课尤为重要。当然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创新,根据学情分析教材,选择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在每节课前围绕三维目标写好教学设计,收集上课涉及到的相关素材,做好教学课件,准备学生的上机练习和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意识和技能。
二、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
1.情境引路,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我们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用“光影魔术手”处理图片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几张精美的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被美图所吸引,随后再展示几张偏色、太暗、歪斜、主体不突出的图片,通过对比,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都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处理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时教师导入本节课基础任务,下发学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处理图片,基础好的同学探究图片的个性化处理,增加相框,制作贺卡等,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效果也很好。
2.自主探究,培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我们从初一就根据学生基础,强弱搭配组成探究学习小组。学生的能力有差异,老师在准备导学案时,要把课堂上的知识点以基础任务和拓展任务的方式呈现,上课伊始让学生先看导学案,完成基础学习任务,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再探究拓展任务。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探究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探究结束后让每组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方法和问题。学生代表表述不完整的地方可以让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并将一些学生漏掉的知识点进行完善与补充,使学生学有所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探究的习惯。
3.协作学习,提升能力
协作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由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相互合作,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学习获取网上信息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创作“网上家乡”电子文稿。小组角色分工:①内容版式策划;②资料检索与保存;③电子文稿制作;④演示解说。通过协作,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沟通,达成较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出色的文稿。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教师在协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小组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要及时捕捉。在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和启发,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教师在协作学习中要及时解惑和鼓励。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排除障碍。特别是一些接受慢的学生,在探究受挫后心灰意懒,从而放弃问题探究,这时教师要鼓励并配“小老师”给予辅导,让这些学生重新获得协作学习的能力。
4.赏识教育,培育自信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下转第6页)
激活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张凌英
(海门市海南中学,江苏 海门226100)
摘要:复习是梳理、整合、归纳、巩固、升华已学知识的重要措施。要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要激活复习课,而要激活复习课,教师必须在策略上多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完善知识网络;巧用学生错误资源,在纠错中去伪存真;利用比较,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交流互动;巧用错误资源;利用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43-2复习课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学过的知识点,如果老师再琐碎地重复,很多学生当然提不起兴趣,听课自然也就索然寡味。如何激活初中物理复习课,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多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完善知识网络
在复习过程中要摒弃以前的教师讲方法步骤和注意点,学生听的老路子,而应以大问题的方式列出重点,小问题增加思考性,同时兼顾物理学科重实践操作这一特色,在交流合作中补充完善,使学生提高兴趣,增加成就感。而且应建立整体框架知识的认识,建立知识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有梳理的过程和经历的体验。
复习教学片段一:
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对测焦距的方法复习,
师:对测焦距你有哪些方法?具体如何操作的?
生:平行光测焦距。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找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此光斑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师:若光斑并非最小,测得的焦距准确吗?
生:不准确,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利用成等大像时,焦距为物距的一半。
师:如何操作呢?怎样最快测出焦距?
在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后最终得出:由于物距和像距相等,可以让烛焰和光屏缓慢等距远离凸透镜,直至屏上出现清晰等大的像。
(物理是操作性强的学科,很多时候学生知道理论但并不一定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教师适当引导,必要时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讨论,优化方案,这样才能在能力上真正有所提高)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提示: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
生:焦点。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物体离透镜足够远,像与透镜间距离近似等于透镜焦距。
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同时学生在交流讨论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排除困难与障碍,丰富认识与体验,提升思维的层次。在交互反馈中,个别学生资源对全班有价值,启发全班同学思考和体验。个体个性化的体悟和创造性见解,得以提炼和提升。原来模糊的表述不清的问题逐渐清晰。教师要彻底改变替代学生思维,让不同学生生成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思维浅表和定势问题。
二、巧用学生错误资源,在纠错中去伪存真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提高反思能力。在教学中倡导争论,争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深化,从而发现真理,解决疑难问题。
复习教学片段二:
(2010苏州中考26题)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
很多同学在第三问的解答中的错解是:F=f=100J/4m=25N
为了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我与他们一起讨论错在什么地方。
在讨论中有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老师,物体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吗?所以推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吗?所以大小相等啊。
为了让他们认识清楚,我首先引导学生受力分析,把重力和支持力让学生标出来,然后问斜面上物体在这两个力作用下能否处于平衡状态?
在认识到这两个力是非平衡力,让物体有下滑的趋势的基础上,再分析推力和摩擦力是否相等。
接着我又问: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在学生回顾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基础上,学生恍然大悟:除了匀速直线运动,还有物体是在水平地面上。
在分析错误原因中,学生主动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完善了知识体系。接着继续点拨,从力的角度行不通,能否从能的角度思考呢。
结果一致得出了正确解法:W总=W有用 W额外=100N×4m 100J=500J
W总=F×S500J=F×10mF=50N
在教学中正视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足够的辨错时间,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出错、辨错、纠错、议错互动学习中自由地想,大胆地说,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明白错在哪?可以有效避免同一问题讲过后还一错再错。
三、利用比较,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物理中,一些类似的概念,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复习时,可舞。”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每一个可以赏识的对象,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用语,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信心。让学生在赏识中成为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开拓型人才。
5.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一堂好课的结尾也很关键。一要梳理本节所学知识,进一步明确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二要布置富有意义和延伸性的课后任务,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并能在生活中得到实践应用。
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时,采用“思维导图”软件,将学习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小组讨论后教师展示“思维导图”软件生成的图片进行总结。老师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回家安装杀毒软件。这样学生将课内学习的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实践。
三、课堂教学实施后的策略
1.及时教后反思,不断改进再实施
及时的教后反思既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一堂课上下来,得失成败,老师心里最清楚,教师要及时反思改进。信息老师都是教平行班的,改进后可在另外班级实施,日积月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此外学生课堂上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记录积累,这既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2.完善教学资源,建立学科网站
教案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教师都应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必要的分析,重新完善教学设计,对各自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后发布到学科网站上,这既可以给以后上课的老师提供参考,也可以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材料和探究平台。
总之,教学策略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相应的教学策略,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否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是衡量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将在课改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概括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课堂教学策略的掌握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Bruce Campbell坎贝尔.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