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掩手肱捶是传统陈式太极拳的标志性动作。深受习拳者喜爱。在自选拳术竞赛中,十之八九都将其选中,以震声威。许多武林人士乃至相当级别的裁判更以此拳的演练水平和出拳是否威猛、抖弹来品评运动员。许多运动队和武术院校更将此式通行走法写入教材、固定模式以昭示其权威和正确。笔者原来在习拳和教拳实践中也循此
走法习练或教人。在2001年夏季,与一位学生推手,当那位学生被我左手抓握左手后,他迅速变招使用掩手肱捶朝我左肋打来时,我灵机一动,一反用右手发掩手肱捶的方法,乘势右转腰裆、力发梢节顺其左手回带对拉劲的当口,用左拳握打其左肋成功。学生站稳后问我,老师,我打掩手肱捶为什么反被你用呢?当时回答:你由阳变阴我自然就应由阴转阳啦!事后想想还是练得娴熟的缘故。由此,引发了我们间的一个讨论:高手对高手、同行对同行,在内劲相同的情况下,是招法娴熟者取胜还是招法合理者取胜?讨论结果,当然是招法合理者取胜。由此,我悟到:他打我时取右式左转用右拳攻击,我打他时取左势右转左拳攻击,同样是掩手肱捶,我的打法成功,有娴熟的成分,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利用了他打对拉劲迅速抽回的左手取得了后发先至的效果。我借此在头脑中思考:这岂不是说明掩手肱捶在打法上有缺陷吗?那么,怎样弥补呢?经过多次试验,我发现实用技击中,谁的双手都在拼命变化以阻挡对手的进攻。因此,企图抽冷子打个漂亮、完整的掩手肱捶,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阻挡对方凌厉攻势,瞬间抓握在所难免。因此,把住对手抓握的瞬间用稝力拦截的同时,用内劲粘黏住对手的上肢,在打掩手肱捶最后一动,转动腰裆用拳发放人时一定不能抽回粘黏对手肢体的非攻击手,而应配合攻击手,将对手被粘黏的肢体随腰裆的转动而横向捌拿,使对手肢体在横向被牵引的情况下出现反背或空当,而达到攻击奏效的目的。
经过以上的实践,基本固定了拳架。又经过一段小范样改得很好。围讨论,大家都认为这符合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我又借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的间隙与谈得来的武术家讨论此式,他们或表示理解或钦佩。从此,大约2003年前后,在我所传授的陈式太极拳中掩手肱捶便改成了前述的练法和打法。这之后,虽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我仍认为应该有所依据,以增强这个式子改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于是,我就在可以找到的资料中进行了一番考证。
首先,做式名考。我选取了洪均生、陈正雷、马虹、冯志强、陈鑫几位太极有成就者的著述来佐证。在式名称谓上,洪均生等当代武术家均把此式称作“掩手肱捶”。而在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却是“演手肱捶”。一个“演”字,一个“掩”字,两字有巨大差别。“演”有演变、演化、发挥、按照程式练习的含义。而“掩”则是掩盖、掩蔽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当代武术家都将“演”改做“掩”字来使用呢?显然古人在使用“演”字时有“舞动”的含义,而按历代武术家传承使用和理解,此式都含有“掩”的成分,或者说“掩”的表达更确切一些。社会的进步就表现在要不断纠正错误、发扬优点上,因此“掩”的使用就没有异议。至于“肱”和‘‘捶”字,一作身体部位作用力的体现和动作的方式、力度的常用词,也没有异议,不做考证。
接下来是动作考,也是本文重要的考证内容。这里的区别较大,大部分武术家解释此式子的分动练习,大约都在4至5动之间没有大的区别。马虹先生对此式的阐述中有这样的解释:此式在太极拳中技击含义较丰富,用处较大,出现较多的一个拳式。他介绍五动六种用法。强调:此式单式练习,达到练上提双手、下提膝、再震脚、调步合裆劲、跃步震脚同时还练发弹抖式的拳击劲、并强调练三节劲的连发劲。我以为马虹先生把这一个式子派生出几乎涵盖了太极功夫所有要求的这一个“单式”未免有些要求过高。
我练的是洪传陈式太极拳,洪均生先生是这样要求的:此式共四个动作。第一动是双手捌法。第二动是右手引左手挤法。第三动是左手上拥,右手蓄劲法。第四动是左手引进,右手击胸法。洪均生的要求简单明了。整个式子是为第四动的目的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式子都有其创编原理。这些式子都是经武术前辈在搏击实践中提纯的。在作用方面,后人可以引申和发明各种用法和打法,式子本身不是万能的,正如再能的人也不可能事事如愿一样。否则陈式太极拳一路也用不着编排83个式子了。作为基本功练习的式子更应该简单、易行、明了了。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冯志强先生是怎样教授“掩手肱捶”的,他把此式子分为16动,经仔细分析后得知,先生在16动中用18幅照片解释动的轨迹。实际上在最后4动时进入了真正的“掩”、“肱”、“捶”。正如他在要点提示中讲到的:图89至93的5幅图中两手是在左右转腰的带动下呈立圆绕转。图94至100的7幅图讲的是震脚旋腕转肘,旋腰转膀的练习。都离“掩”和“捶”太远了。最后他又用4幅图才解释出“掩”和“捶”的含义。这就如写一篇美文,再好的文笔,如果“皮”太厚是无法抓住重点的。
最后,让我们看看陈鑫前辈是怎样阐释的:(图l,图2)请沿着图的顺序读下去,读过即有非常明了之印象。我在2003年改动此式时还没有见过这本书,后来有师弟由济南来,借我一阅。当我看到此图后眼前一亮,我实践后改进的式子竟然和太极前辈著述中的“演手肱捶”定式完全相同。这是什么?这说明我的改动是对的!是因为,将别人误以为会打得漂亮的、已丢失部分的复归。可以这样说,这一改动是符合拳理拳法的,如果不合,是断不可能回归的。我教改动过的式子已有几年,当地武林中人多有知晓。
最后是作用考。可以这样讲,大凡习练陈式拳者印象最深、学得最快的式子就包括掩手肱捶。因为式子简洁、明了,打起来顺畅,因而易学。在许多人看来其作用也是非凡的,从力学角度说,右拳发此式,几近直来直去,再加上与左手形成对拉,更加发力威猛。但就太极拳而言,在粘黏中求化,在旋转中求打,特别是对付熟知武功的人,在技击中几乎是不留空当的。因此也就有了“掩”之必要,只有“掩”了才能出奇制胜。表面看似有力,意图过分明显,就很容易被人破招。打不上人还谈什么有力呢?因而应该寻求在“掩”中化、在化中打。
大部分拳师基本上此式打法相同,特点是右手发拳,左手对拉收回。河南派打“掩手肱捶”与其他人打法有些不同。他们在打时,稍加了从下而上的“撩”打或者叫“弹”打,稍显自下而上的弧形。有把对手拔根和打飞的内涵,但其左手也是对拉收回腰际的。笔者认为,这种无化拙打的方法、倒还真不如冯志强先生先划两个圈再发捶的打法好。下 面我把“掩手肱捶”改动后的分动练习以及打法介绍如下,作用也尽在其中了。
第一动,十字手。接上式的
过渡动作(图3)。
第二动,右手引左手挤法。无论敌抓我,我抓敌,均用拥力将对手外力分开。单手外搠亦相同(图4)。
第三动,双外缠。亦称双顺缠,目的是将对手用自转的方式调成反背,便于擒拿(图5)。
第四动,微左转下合拳。右侧单手下握拳至肚脐处,下合为蓄劲待发(图6)。
第五动,发肱捶。与传统打法不同之处,此动最明显。传统打法(图7)右手发拳,左手对拉收回腰际。改动后的打法在前面“拥”、“化”、“缠”的基础上左臂不收回,做横向靠腰裆劲左转捌拿对手,阴阳互补,同时发拳。(图8)
因创编思维不同,原理体现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介绍三种打法。
当对手用左手抓握我之左手时(我抓对手亦然),右转腰裆掤、化、缠对手单臂,造成其判断失误,然后迅疾左转腰裆,捌拿对手左臂至反背,同时发右拳击其左肋至伤(图9)。
当对手用右手抓握我之左手时(我抓对手亦然),亦右转腰裆捌、化、缠对手右臂以掩我的右拳攻击,当疾速左转腰裆时,右拳攻击其胸部,对手回防不及(图10)。
当对手双手抓握握左侧单臂时,用松肩坠肘的方法先右转腰裆;沉化对手来力,然后疾速左转腰裆、上掀对手左侧单臂,用右拳攻击其左肋(图11)。
通过发现、思考、改动、实践我真实地感到:古老的拳法不可小视,前辈拳师的创拳、改拳是付出心血的,是经得起检验的。经过考证,我以为心已踏实、目的也明了了。非常想告知太极同道们“拳法无玄说、明理心铸剑”的道理。我想,这结论性的语言就不由我来说了,就由已作古近80年的陈鑫老前辈对“掩手肱捶”式子的阐述来作文章的结尾。他写道:左手在前微抠住,手腕向西作右手应照势。右手从下涉起,向上、向后、再向前击入左手腕中。右手背朝上向下合住打,用力。然右手贪前击打,不若两手具在左肋外、去肋七八寸远。右手合住劲用周身全力、用孥劲打。不露粗率方合法度。问此劲由何发起?日:右足踏好劲,由脚后跟越腿肚顺脊上行,窜至右肩臂转过,由胳膊背面,前运至手背故合住劲打,有力。然虽劲由脚跟起、其用本在心。心机一动,中气即由丹田发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于此。至于击人,则视人之远近。远则展开胳膊、可以及人。近则胳膊不能展开,故用屈肘合捶打,极有含蓄,外面全不露形迹。被击者即跌到。此为上乘。盖远击易、近击难,故得多下功夫终能如是。
经过以上的实践,基本固定了拳架。又经过一段小范样改得很好。围讨论,大家都认为这符合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我又借参加全国和国际比赛的间隙与谈得来的武术家讨论此式,他们或表示理解或钦佩。从此,大约2003年前后,在我所传授的陈式太极拳中掩手肱捶便改成了前述的练法和打法。这之后,虽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我仍认为应该有所依据,以增强这个式子改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于是,我就在可以找到的资料中进行了一番考证。
首先,做式名考。我选取了洪均生、陈正雷、马虹、冯志强、陈鑫几位太极有成就者的著述来佐证。在式名称谓上,洪均生等当代武术家均把此式称作“掩手肱捶”。而在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却是“演手肱捶”。一个“演”字,一个“掩”字,两字有巨大差别。“演”有演变、演化、发挥、按照程式练习的含义。而“掩”则是掩盖、掩蔽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当代武术家都将“演”改做“掩”字来使用呢?显然古人在使用“演”字时有“舞动”的含义,而按历代武术家传承使用和理解,此式都含有“掩”的成分,或者说“掩”的表达更确切一些。社会的进步就表现在要不断纠正错误、发扬优点上,因此“掩”的使用就没有异议。至于“肱”和‘‘捶”字,一作身体部位作用力的体现和动作的方式、力度的常用词,也没有异议,不做考证。
接下来是动作考,也是本文重要的考证内容。这里的区别较大,大部分武术家解释此式子的分动练习,大约都在4至5动之间没有大的区别。马虹先生对此式的阐述中有这样的解释:此式在太极拳中技击含义较丰富,用处较大,出现较多的一个拳式。他介绍五动六种用法。强调:此式单式练习,达到练上提双手、下提膝、再震脚、调步合裆劲、跃步震脚同时还练发弹抖式的拳击劲、并强调练三节劲的连发劲。我以为马虹先生把这一个式子派生出几乎涵盖了太极功夫所有要求的这一个“单式”未免有些要求过高。
我练的是洪传陈式太极拳,洪均生先生是这样要求的:此式共四个动作。第一动是双手捌法。第二动是右手引左手挤法。第三动是左手上拥,右手蓄劲法。第四动是左手引进,右手击胸法。洪均生的要求简单明了。整个式子是为第四动的目的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式子都有其创编原理。这些式子都是经武术前辈在搏击实践中提纯的。在作用方面,后人可以引申和发明各种用法和打法,式子本身不是万能的,正如再能的人也不可能事事如愿一样。否则陈式太极拳一路也用不着编排83个式子了。作为基本功练习的式子更应该简单、易行、明了了。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冯志强先生是怎样教授“掩手肱捶”的,他把此式子分为16动,经仔细分析后得知,先生在16动中用18幅照片解释动的轨迹。实际上在最后4动时进入了真正的“掩”、“肱”、“捶”。正如他在要点提示中讲到的:图89至93的5幅图中两手是在左右转腰的带动下呈立圆绕转。图94至100的7幅图讲的是震脚旋腕转肘,旋腰转膀的练习。都离“掩”和“捶”太远了。最后他又用4幅图才解释出“掩”和“捶”的含义。这就如写一篇美文,再好的文笔,如果“皮”太厚是无法抓住重点的。
最后,让我们看看陈鑫前辈是怎样阐释的:(图l,图2)请沿着图的顺序读下去,读过即有非常明了之印象。我在2003年改动此式时还没有见过这本书,后来有师弟由济南来,借我一阅。当我看到此图后眼前一亮,我实践后改进的式子竟然和太极前辈著述中的“演手肱捶”定式完全相同。这是什么?这说明我的改动是对的!是因为,将别人误以为会打得漂亮的、已丢失部分的复归。可以这样说,这一改动是符合拳理拳法的,如果不合,是断不可能回归的。我教改动过的式子已有几年,当地武林中人多有知晓。
最后是作用考。可以这样讲,大凡习练陈式拳者印象最深、学得最快的式子就包括掩手肱捶。因为式子简洁、明了,打起来顺畅,因而易学。在许多人看来其作用也是非凡的,从力学角度说,右拳发此式,几近直来直去,再加上与左手形成对拉,更加发力威猛。但就太极拳而言,在粘黏中求化,在旋转中求打,特别是对付熟知武功的人,在技击中几乎是不留空当的。因此也就有了“掩”之必要,只有“掩”了才能出奇制胜。表面看似有力,意图过分明显,就很容易被人破招。打不上人还谈什么有力呢?因而应该寻求在“掩”中化、在化中打。
大部分拳师基本上此式打法相同,特点是右手发拳,左手对拉收回。河南派打“掩手肱捶”与其他人打法有些不同。他们在打时,稍加了从下而上的“撩”打或者叫“弹”打,稍显自下而上的弧形。有把对手拔根和打飞的内涵,但其左手也是对拉收回腰际的。笔者认为,这种无化拙打的方法、倒还真不如冯志强先生先划两个圈再发捶的打法好。下 面我把“掩手肱捶”改动后的分动练习以及打法介绍如下,作用也尽在其中了。
第一动,十字手。接上式的
过渡动作(图3)。
第二动,右手引左手挤法。无论敌抓我,我抓敌,均用拥力将对手外力分开。单手外搠亦相同(图4)。
第三动,双外缠。亦称双顺缠,目的是将对手用自转的方式调成反背,便于擒拿(图5)。
第四动,微左转下合拳。右侧单手下握拳至肚脐处,下合为蓄劲待发(图6)。
第五动,发肱捶。与传统打法不同之处,此动最明显。传统打法(图7)右手发拳,左手对拉收回腰际。改动后的打法在前面“拥”、“化”、“缠”的基础上左臂不收回,做横向靠腰裆劲左转捌拿对手,阴阳互补,同时发拳。(图8)
因创编思维不同,原理体现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介绍三种打法。
当对手用左手抓握我之左手时(我抓对手亦然),右转腰裆掤、化、缠对手单臂,造成其判断失误,然后迅疾左转腰裆,捌拿对手左臂至反背,同时发右拳击其左肋至伤(图9)。
当对手用右手抓握我之左手时(我抓对手亦然),亦右转腰裆捌、化、缠对手右臂以掩我的右拳攻击,当疾速左转腰裆时,右拳攻击其胸部,对手回防不及(图10)。
当对手双手抓握握左侧单臂时,用松肩坠肘的方法先右转腰裆;沉化对手来力,然后疾速左转腰裆、上掀对手左侧单臂,用右拳攻击其左肋(图11)。
通过发现、思考、改动、实践我真实地感到:古老的拳法不可小视,前辈拳师的创拳、改拳是付出心血的,是经得起检验的。经过考证,我以为心已踏实、目的也明了了。非常想告知太极同道们“拳法无玄说、明理心铸剑”的道理。我想,这结论性的语言就不由我来说了,就由已作古近80年的陈鑫老前辈对“掩手肱捶”式子的阐述来作文章的结尾。他写道:左手在前微抠住,手腕向西作右手应照势。右手从下涉起,向上、向后、再向前击入左手腕中。右手背朝上向下合住打,用力。然右手贪前击打,不若两手具在左肋外、去肋七八寸远。右手合住劲用周身全力、用孥劲打。不露粗率方合法度。问此劲由何发起?日:右足踏好劲,由脚后跟越腿肚顺脊上行,窜至右肩臂转过,由胳膊背面,前运至手背故合住劲打,有力。然虽劲由脚跟起、其用本在心。心机一动,中气即由丹田发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于此。至于击人,则视人之远近。远则展开胳膊、可以及人。近则胳膊不能展开,故用屈肘合捶打,极有含蓄,外面全不露形迹。被击者即跌到。此为上乘。盖远击易、近击难,故得多下功夫终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