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在教育实践中,后进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复杂的教育问题之一。这无疑对素质教育及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对于工作在偏远山区的我来说,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后进生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它将对一个班级的整体面貌和班级风气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这项难度较大、性质较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善于发现,认真分析,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寻求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不懈,从而达到后进生转化的目的。
一、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我们所指的“后进生”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品德上的“后进”,一种是学习上的“后进”,还有一种是学习、品德俱差的“后进”。后进生的种种表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造成的。
(一) 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影响重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转制时期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现实存在的负面因素,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泛滥,诱使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比吃穿、用名牌,使得思想上不稳定、尚未正确定位的学生心理上受到了严重污染和思想错位。
(二) 家庭方面的原因
后进生的产生往往与家庭环境不良、家教方式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什么样人。”常见的情况有:孩子过分宠爱,成了“小皇帝”,使之放纵任性;学习成绩差,非打即骂,造成两代人感情疏离,越发无从下手;家长农暇时“搓麻”、酗酒、胡侃乱扯等,对孩子放任自流或偶尔狂风暴雨般的管一次;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闹导致家庭破裂,使孩子个性孤僻、心理变态,思想畸形发展;家长在孩子面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选择的传导,使孩子从小在品德个性、习惯、爱心上出现偏差等。
(三)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习导向偏离,教育不力是重要因素。学校把主要精力用于抓“重点班”,大搞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忽视全面发展,忽视对后进生的培养,使后进生“雪上加霜”。有的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分出“快慢班”,即使不分“快慢班”,在每个班中学生也有优劣之分。老师或缺乏责任感、使命感;或教法不当,教学水平不高;或缺少教学经验,不能因材施教,或兼而有之,都会使后进生增多,或更差。
(四) 个人方面的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后进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人。首先智力上的后进生是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后进生往往表现为学习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对事物进行细心、认真的观察,在单位时间内记忆信息明显少于其他学生,缺乏对较复杂事物、学习对象连贯起来的思考与判断;思路单纯,思维呈直线形,想象力匮乏等。其次,非智力因素也很容易造成后进生的产生,如得不到应有的友爱和尊重,感情上受到歧视和刺激产生自卑、报复心理,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意志力薄弱等情况。
二、后进生转化措施:
俗话说:“医病找根,治标治本”。对后进生的转化,有很多现成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但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深入调查,对症下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2001年,我初到新兴村校教学,接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当时刘校长对我说:“你接的这个班很乱呀,咱们村的“八大金刚”都在四年级,尤其是高朋军同学是一个思想道德很差的难缠的学生。”在我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在同学中了解、邻居中走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因势利导,对该生采取了特殊措施,尽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经过一年的教育,使他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二)尊重人格,发挥自我
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后进生更渴望得到信任、尊重和关心。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同时,要把后进生摆在“全体位置上”,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呼唤他们自己行动起来,主动接受教育,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顺势而导,扬长避短
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既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崇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注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欢乐。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愿望。”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坚持表扬为主,多鼓励,少批评的手段,保护后进生的“面子”促进其在自省中明理。
“一句鼓励话,胜过十句骂。”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善于观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因势利导,这样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四) 发动集体,激发转化
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级体的作用。发动全班学生,特别是积极分子和班干部,向后进生伸出热情的双手,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起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有益于集体。
(五) 坚持不懈,抓好反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表现说明他们的变化往往带有突然性,不持久,容易发生反复。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抓好反复。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复杂而漫长的工作,我们决不能撒手不管,任其发展。不管这项工作有多么难做,只要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多流一份汗水,定会多一份收获。我相信我们不懈的坚持,即使是一块顽石也有融化的一天。
(编辑 周雁群)
一、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我们所指的“后进生”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品德上的“后进”,一种是学习上的“后进”,还有一种是学习、品德俱差的“后进”。后进生的种种表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造成的。
(一) 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影响重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转制时期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现实存在的负面因素,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泛滥,诱使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比吃穿、用名牌,使得思想上不稳定、尚未正确定位的学生心理上受到了严重污染和思想错位。
(二) 家庭方面的原因
后进生的产生往往与家庭环境不良、家教方式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什么样人。”常见的情况有:孩子过分宠爱,成了“小皇帝”,使之放纵任性;学习成绩差,非打即骂,造成两代人感情疏离,越发无从下手;家长农暇时“搓麻”、酗酒、胡侃乱扯等,对孩子放任自流或偶尔狂风暴雨般的管一次;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闹导致家庭破裂,使孩子个性孤僻、心理变态,思想畸形发展;家长在孩子面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选择的传导,使孩子从小在品德个性、习惯、爱心上出现偏差等。
(三)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习导向偏离,教育不力是重要因素。学校把主要精力用于抓“重点班”,大搞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忽视全面发展,忽视对后进生的培养,使后进生“雪上加霜”。有的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分出“快慢班”,即使不分“快慢班”,在每个班中学生也有优劣之分。老师或缺乏责任感、使命感;或教法不当,教学水平不高;或缺少教学经验,不能因材施教,或兼而有之,都会使后进生增多,或更差。
(四) 个人方面的原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后进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人。首先智力上的后进生是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后进生往往表现为学习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对事物进行细心、认真的观察,在单位时间内记忆信息明显少于其他学生,缺乏对较复杂事物、学习对象连贯起来的思考与判断;思路单纯,思维呈直线形,想象力匮乏等。其次,非智力因素也很容易造成后进生的产生,如得不到应有的友爱和尊重,感情上受到歧视和刺激产生自卑、报复心理,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意志力薄弱等情况。
二、后进生转化措施:
俗话说:“医病找根,治标治本”。对后进生的转化,有很多现成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但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深入调查,对症下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2001年,我初到新兴村校教学,接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当时刘校长对我说:“你接的这个班很乱呀,咱们村的“八大金刚”都在四年级,尤其是高朋军同学是一个思想道德很差的难缠的学生。”在我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在同学中了解、邻居中走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因势利导,对该生采取了特殊措施,尽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经过一年的教育,使他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二)尊重人格,发挥自我
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后进生更渴望得到信任、尊重和关心。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同时,要把后进生摆在“全体位置上”,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呼唤他们自己行动起来,主动接受教育,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顺势而导,扬长避短
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既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崇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注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欢乐。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愿望。”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坚持表扬为主,多鼓励,少批评的手段,保护后进生的“面子”促进其在自省中明理。
“一句鼓励话,胜过十句骂。”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善于观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因势利导,这样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四) 发动集体,激发转化
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级体的作用。发动全班学生,特别是积极分子和班干部,向后进生伸出热情的双手,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起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有益于集体。
(五) 坚持不懈,抓好反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表现说明他们的变化往往带有突然性,不持久,容易发生反复。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抓好反复。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细致、复杂而漫长的工作,我们决不能撒手不管,任其发展。不管这项工作有多么难做,只要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多流一份汗水,定会多一份收获。我相信我们不懈的坚持,即使是一块顽石也有融化的一天。
(编辑 周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