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创新公益模式,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来源 :中国新农村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TCL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魏雪、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春雷、奥鹏教育副总经理王冬冬等接受专访时表示,关注乡村教育,不能仅聚焦苦的一面,更要帮助老师和学校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推动乡村教育去改善。
  乡村教师面临严峻边缘化危机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乡村学生数量近七千万,乡村教师总数约330万。对乡村教师来说,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现象十分普遍,工作累、责任重、待遇低、生活苦,已成为他们的标准写照。
  为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 2020年)》,旨在推动建立“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但乡村教师的的职业认同和稳定意愿,仍然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挑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乡村教师不仅工资低、生活条件差,还要忍受被人瞧不起的尴尬。杨春雷认为,乡村教师对薪资的要求其实不高,他们最希望获得的还是职业尊重与能力提升。在山西省石楼县考察时,当地老师问他,能不能去大城市的学校看看怎么教学。“一方面要给乡村教师‘真金白银’,一方面也要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提升能力。”杨春雷说。
  “教师的自豪感、荣誉感渐渐地淡化”,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众推广部部长顾蒸蒸慨叹,常年驻扎在一线的乡村教师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能赢得极大尊重,甚至被认为没能耐才留在乡村。“这些老师才是中国乡村教育的脊梁,但是他们正越来越陷入一种边缘的打工者的状态。”
  通过烛光奖唤起更多社会关注
  在魏雪看来,乡村教师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这成就了烛光奖设立的初衷:呼唤社会各界对乡村教师投入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截至目前,烛光奖已惠及1000名乡村教师,奖金总额达1200万元。
  魏雪认为这远远不够。“一个基金会的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完成全部的任务。”对于烛光奖,她有着更深层的期许和愿景:结合基金会在精耕细作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逐渐搭建起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使尽可能多的企业与公益力量能在这个平台上对接,为乡村教师提供支持。
  TCL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磊介绍,基金会每年都会和获奖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并统计他们的需求,未来这些信息会逐步开放。“一个机构也许只能解决一个需求,如果有一万个、十万个需求,要有很多人参与。”
  探索似乎已初现成效,更多的力量正在加入:从去年开始,TCL公益基金会与奥鹏教育合作,为获奖教师提供线上培训课程。今年,基金会则携手世贸集团,为乡村地区的卫生院捐助医疗设备。
  聚焦乡村教育的改善发展路径
  年年前往乡村学校一线调研,魏雪说,印象深刻的故事太多。“这么多乡村教师,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与乡村教师的接触中,她曾屡次感动到落泪。
  但魏雪认为,对乡村教师的帮扶,决不能仅仅聚焦于他们的困苦与伤痛。“不能只讲苦的一面,更要推动乡村教育去改善,找到他们自己的发展空间、道路和模式,不断去摸索新的东西。”魏雪说。
  为此,烛光奖的奖项从第二届起有所调整,除了奉献奖之外,又细分出创新奖、引领奖。后两者面向的奖励对象,是在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上作出创新、发展的乡村教师——用魏雪的话说,更多去关注他们为乡村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希望。
  奥鹏教育副总经理王冬冬介绍,乡村教师往往体现出重技能、轻理念,重模仿、少创新的特点,所以烛光奖培训课程的设置也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乡村教师的思想变革,促使他们有目的地去学习,从而带来教学行为和质量的改善。
  “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的培训之后,确实影响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魏雪说,“通过项目后期的不断优化,看到了这些老师教学的转变,这是让我很欣慰的一点。”据了解,针对大量乡村教师需要面临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今年的培训中也配置了专门设计的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烛光奖颁奖典礼上,“烛光微贷”项目正式亮相。这是TCL公益基金会携手TCL金融,为烛光奖乡村教师提供的公益小额贷款帮扶项目,旨在解决乡村教师及其家人的重大疾病、生活重建、教育晋升等现实需求。
  “传统的公益模式下,如果捐赠人不捐了,或者捐款不够了,很有可能就断掉了公益支持。”刘磊介绍,对于TCL公益基金会来说,烛光微贷的发布也是一种对于公益新模式的探索。“据我所知,以乡村教师以专门的资助对象,我们是唯一的。”
  魏雪表示,做公益“不只是授人予鱼,更要授人予渔”。如果能用市场的方式、金融的工具来满足社会需求,其实会更可持续。一次性的奖金终归有限,希望老师可以通过微贷的形式来实现创新想法,遇到危难时也能借此应急并度过难关。
  “只有在他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这两个层面同时给到越来越多的帮助,这些教师才能逐渐地稳定下来。看到这些老一代坚守在一线的教师的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才会有更多的年轻教师愿意参与到这支队伍当中。”魏雪说。
其他文献
火红七月,魏源故里隆回瓜果飘香,稻浪阵阵……农田里、村路上,处处都是农民忙碌却欢乐的身影。农业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收致富的喜悦让他们笑意盈盈。该县依托资源、气象、区位优势,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走出了“以特富农”之路。  科学布局拓富路  走进该县桃洪镇石门长山村,一眼望去,到处是一片辣椒的海洋,红的线椒、
期刊
“在患者需要的关键时候,一定要顶上,帮对方重燃生命希望。”从2006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开始,刘宏彬便深知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神圣使命。在等待10年之后,今天(6月30日),他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顺利为上海一名9岁小患者捐献“生命种子”。这位默默做好事儿的普通乡医,一不下心成为河南乡医圈的“网红”。  今天上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43岁的我省乡村医生刘宏彬,静静地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
期刊
火红七月,在魏源故里湖南隆回县,乡村里瓜果飘香,稻浪阵阵……农田里、村路上,处处都是农民忙碌却欢乐的身影。农业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收致富的喜悦让他们笑意盈盈。隆回县依托资源、气象、区位优势,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走出了“以特富农”之路。  科学布局拓富路  走进隆回县桃洪镇石门长山村,一眼望去,到处是一片辣
期刊
编辑同志:  我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我在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且明确表明“未经双方协商一致,不得改变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近日,公司由于经营方向和岗位调整,决定让我前往20公里外的仓库担任主管。鉴于我以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为由坚决拒绝,公司便以其规章制度中已经规定公司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地点、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且该规章制度是在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与工会平
期刊
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个延续百年的议题。清末时,就有人做过尝试;而后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的实验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实验也曾轰轰烈烈,后因日寇入侵而中断。乡村,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它的建设发展命题,从来未有人遗忘。而今,在磐安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场新农村乡风革命在悄然进行当中。  夏至刚过,村里前来避暑的游客明显多了,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村支书傅珍洪却有点清闲。在自家庭院的丝瓜架子下,他泡着茶,跟游客聊天
期刊
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园项目、青岛西海岸商品交易中心项目等10个现代农业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集中投产、开工、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其中投产项目3个,开工项目2个,新签约项目5个,涉及现代农业的智能蔬菜生产、种苗新品种研发、智能化交易、都市农业旅游以及农业现代化科研与培育高层次人才等多个领域,质量和科技含量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此次投产的青岛绿色硅谷科技园项目,由荷兰专
期刊
“学妹说 :许多人认为,他们可以创建一个成功的初创型互联网企业。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像马克·扎克伯格那样创建Facebook,创造财富神话。 对于互联网——网站、社交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他们认为只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创意,资金就会开始滚滚而来。很多人只知道他们可以做一个比现在更好的版本。”  这篇文章专门针对那些想创业但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启动创业的人,提出了 11个信号。如果这些信号都击中你的要害,你可能要
期刊
40多年来,他始终把关爱百姓疾苦、治病救人放在首要位置,经常为孤寡老人、经济困难患者减免医疗费用,甚至有时给予他们生活补贴。据不完全统计,累计为患者减收或免收医药费至少在200万元以上。他是王国欣,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先后获国家、省、市、县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表彰达30多次。2008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09年被石门县人民政府评为“石门之星”、被石门县慈善总会评为“慈善之星
期刊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表示,公益的职责就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良。公益的心态,加上商业的手法,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  马云强调说,公益需要钱,但是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公益和慈善还是有点差异,慈善在于给予,而公益是在于参与,是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  马云表示,办这个XIN公益大会,真正的含义是“心”,亲情加上心里面的激情。心态、姿态和生态,是互为联动、合在
期刊
站在自家门口,33岁的刘秋珍显得格外高兴,这份高兴来自于她所在的村子——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璋塘村的旧貌换新颜。2007年刘秋珍从邻村嫁到璋塘村时,村里还是泥巴路,垃圾到处乱扔乱放,而现在放眼望去,村庄房屋错落有致,树木高大阴凉,道路整洁干净。  “这两年村里的马路还有人清扫,垃圾也有人清运,卫生环境明显好多了,夏天蚊子都少了很多。”谈及如今的变化,刘秋珍难掩高兴之情。  “我们把家里的垃圾倒进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