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把直接的生活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既是化学知识传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下面笔者就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谈谈一些做法。
一、明确新课程中实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新课程重视课程的社会性,要求教师从过去的学科知识培养转变为多元化培养学生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自身能力。但由于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常以各类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单纯地教“实验”,实验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就被淡化甚至忽略了。传统实验教学尽管也会注意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教学的目的通常是放在学生是否会解题的角度上。而在新课标中实验的教学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弄清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基本技能,而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实验过程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潜能、体验情感价值的目的。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所能达到的“以人为本”的更高目标。进行实验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实验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探索中失败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化学的独特魅力;教师只有明确了新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目标,才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教学。
二、实验教学方法
1.关注实验过程,加强小组交流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按照教师介绍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和记录,甚至实验报告都是预设好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看热闹般地“观察”,仅仅被表面现象所吸引而往往了忽略对化学本质的思考,形成“观”而不“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学生而言,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的实验要求,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会想有没有更好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实验过程中较少有机会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彼此心得和成功的经验,长此下去,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的、支持性的氛围,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理论,新课标中要尽量改演示实验为小组协同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活动、协作交流的平台,要尽量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协作实验、观察记录、讨论交流、数据处理、报告完成、小组评价等,让学生亲历这个探究的过程。
2.充分挖掘教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和家庭小实验
人教版版化学教材中安排了“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多个环节,新课程更是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是教学的一种创新思路。实验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如工厂、科技馆、图书馆等,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等资源对教材中的实验资源进行重组、挖掘和开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和家庭小实验,拓宽实验的时间和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
3.丰富实验教学评价模式,加强小组自评和互评
高中新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传统的实验评价主要采用教师给予等级分或评语方式。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把实验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只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手段,因此,我们要开展多种评价方式,凡是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或有利于课程管理的各种评价手段,我们都要大胆尝试。比如我在实践中采用确实可行的实验小组自评互评模式。实验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学生评价量规,对小组成员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合作性支持和教学反馈,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远县第一中学)
作者简介:卢基敏(1977—),男,湖南永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湖南省宁远县化学骨干教师。
一、明确新课程中实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新课程重视课程的社会性,要求教师从过去的学科知识培养转变为多元化培养学生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自身能力。但由于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常以各类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单纯地教“实验”,实验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就被淡化甚至忽略了。传统实验教学尽管也会注意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教学的目的通常是放在学生是否会解题的角度上。而在新课标中实验的教学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弄清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基本技能,而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实验过程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潜能、体验情感价值的目的。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所能达到的“以人为本”的更高目标。进行实验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实验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探索中失败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化学的独特魅力;教师只有明确了新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目标,才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教学。
二、实验教学方法
1.关注实验过程,加强小组交流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按照教师介绍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和记录,甚至实验报告都是预设好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看热闹般地“观察”,仅仅被表面现象所吸引而往往了忽略对化学本质的思考,形成“观”而不“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学生而言,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的实验要求,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会想有没有更好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实验过程中较少有机会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彼此心得和成功的经验,长此下去,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的、支持性的氛围,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理论,新课标中要尽量改演示实验为小组协同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活动、协作交流的平台,要尽量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协作实验、观察记录、讨论交流、数据处理、报告完成、小组评价等,让学生亲历这个探究的过程。
2.充分挖掘教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和家庭小实验
人教版版化学教材中安排了“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多个环节,新课程更是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是教学的一种创新思路。实验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如工厂、科技馆、图书馆等,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等资源对教材中的实验资源进行重组、挖掘和开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和家庭小实验,拓宽实验的时间和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
3.丰富实验教学评价模式,加强小组自评和互评
高中新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传统的实验评价主要采用教师给予等级分或评语方式。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把实验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只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手段,因此,我们要开展多种评价方式,凡是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或有利于课程管理的各种评价手段,我们都要大胆尝试。比如我在实践中采用确实可行的实验小组自评互评模式。实验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学生评价量规,对小组成员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合作性支持和教学反馈,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远县第一中学)
作者简介:卢基敏(1977—),男,湖南永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湖南省宁远县化学骨干教师。